这年头民营企业还没有发展起来,汽车零部件配套厂更是几乎都是国企。
宝马汽车要快速的把宝马之光生产出来,肯定是离不开国有配件厂的支持。
主机厂和供应商的关系是比较特别的,甲方和乙方这种角色,有的时候不是绝对的。
更多的时候,大家反而是一种合作伙伴的关系。
毕竟一款车上面的配套零件,并不是短期供应几天就结束的,而是从早期的同步开发和测试,到中间几年的量产生产,再到车型停产之后的售后件供应,中间持续的时间达到十几年。
这还只是一个车型上面的项目,要是多合作几个项目的,大家的关系就更加紧密了。
……
“小江,怎么样,我们BJ310没有让你失望吧?”
眼前的轿车,在江辉看来其实是有点丑的。
线条不够流线,并且底盘由于使用的是越野车的底盘,显得有点高了。
不过考虑到国内的道路状况,高一点的底盘,似乎也没有什么坏处就是了。
“陈厂长,现在首都汽车制造厂每个月生产5000辆BJ212,一年下来就是6万辆。”
“这BJ310要是再贡献个4万辆的销量,你们厂的年产销就可以突破10万辆的大关,成为国内第一家产量突破10万辆的车企,到时候估计一汽都要着急了。”
江辉今天肯定是要讲人家喜欢听的话说。
反正车子都已经量产下线了,不管有什么问题,都只能先这样子。
再说了,这个时代大家对于车子丑不丑,还真没有那么多的讲究。
只要有车子开,就已经是非常有面子的事情了。
“借你吉言,希望明年我们厂的销量能够突破10万辆。”
“到时候,我们跟吉普汽车的合作谈判,就更加有底气了。”
原本首都汽车制造厂跟吉普合作成立的合资公司,才是华夏第一家汽车行业的合资车企。
奈何现在由于江辉这只蝴蝶的影响,沪上大众抢了个先。
“首都汽车制造厂这边,后面有计划进一步的推出新车型,或者对现有车型做一些改进吗?”
作为自己第一份工作的地方,江辉还是希望首都汽车制造厂能够发展壮大的。
要不然今天也不会主动的跟陈奇交流这方面的想法。
“BJ212现在卖的很好,我们不会轻易的对它进行调整,顶多就是在内饰上面做一些功夫,让人坐起来更加的舒服。”
“至于新项目,如果BJ310成功了,那么自然可以考虑进一步的开发新项目,只是应该开发什么项目,我还没有考虑好。”
陈奇言外至于就是BJ310如果失败了,那就不考虑新项目的事情了。
老老实实的把BJ212卖好,就足够他们厂过上舒服的日子了。
江辉自然也听懂了陈奇的意思。
虽然他很想说点什么,但是也知道不适合多说。
不过,至少目前BJ310的到来,算是掀开了华夏轿车行业发展的浪潮。
一汽、沪上汽车都在为轿车的发展做准备,二汽估计也没有闲着。
其他一些地方的汽车厂,都各有各的想法。
今后十几年,华夏汽车行业的发展,肯定会比历史同期快很多。
陈奇今天是东道主,一机部等相关部门也是来了不少的人。
跟江辉交流了一会之后,自然就需要应酬其他的人。
这么一来,江辉反倒是有时间跟其他配套厂的人交流。
“江厂长,感谢你为我们争取宝马汽车4MT手动变速箱的订单,你放心,我们卖给宝马汽车的价格,绝对不会比卖给首都汽车制造厂的高。”
李南海作为首都齿轮厂的厂长,这几年的日子过得很风光。
在一众工厂里头,它们的发展绝对算是非常好的。
整个工厂的规模每年都在扩大,员工数量已经超过1万人,妥妥的超级大厂。
可以说,在首都地区的机械类工厂,除了首都钢铁厂、首都汽车制造厂和首都内燃机总厂之外,就它们的知名度算是比较高的了。
而这一切,都跟江辉提供的4MT手动变速箱有非常的关系。
这几年,它们内部的技术人员也算是花费了一些精力在这款变速箱的零件工艺完善上面。
之前江辉设计的各种性能指标,基本上都能做到了。
并且他们也在想办法带动自己的配套厂提高零件的良品率,降低变速箱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这一对组合拳打下来,首都齿轮厂的日子自然就好过了。
“多谢李厂长的支持,你们生产的4MT手动变速箱,现在可是抢手货啊。”
江辉这话也不算是开玩笑。
不仅首都汽车制造厂现在使用4MT,沪上汽车的沪上牌轿车,也是在使用这款变速箱。
甚至许多地方上的汽车厂,也在使用。
每年产量差不多十万台,算是非常拿得出手的成绩了。
“这多亏江厂长你设计的好,我们也是沾了你的光啊。”
李南海还真是不敢得罪江辉。
4MT手动变速箱的技术来自于朱建生和江辉,只要江辉愿意,完全有办法再找一家变速箱厂合作,另起炉灶来生产同样的产品。
甚至人家还能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做一些改善,到时候性能比首都齿轮厂的要更好。
那么一来,李南海就难受了。
就在首都齿轮厂这边在跟江辉套近乎的时候,首都内燃机总厂的程涛也凑了过来。
当年江辉认识他的时候,程涛还是首都内燃机总厂的总工程师,如今已经是厂长了。
这里面说起来也是有江辉的功劳。
第290章 小发动机,大功率
“江厂长,我们首内的发动机那是经过你亲自指导,在国内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宝马汽车要生产汽车,完全可以使用我们的发动机啊。”
“你放心,价格绝对是很有诚意的。”
虽然首都内燃机总厂现在不缺订单,但是在改革的大背景下,谁也不会嫌弃订单太多。
特别是现在工厂经营体制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首都内燃机总厂的业绩变得越好,工人们的福利就越好,程涛这个厂长的威望,自然也越高。
“程厂长,还没有恭喜你升职呢。”
“宝马汽车那边首先导入的是一辆微车,不需要2.5L那么大排量的发动机,所以才没有找你们厂合作。”
宝马之光这款车型已经在开发之中,想要一点消息都不透露出去,显然是非常困难的。
特别是对于程涛这些华夏汽车行业的资深人士来说,人家有许多的途径去打听宝马汽车的信息。
所以适当的透露一些项目的内容出去,倒也没有什么影响。
反正就以国内其他汽车厂家的研发速度,根本就没有任何一家厂家可以跟宝马汽车一样,在半年多的时间内就确定一款车型的设计图纸。
“这个我倒是有所耳闻,但是1.5L的发动机,功率会不会有点太小了?”
“虽然你精通各种汽车零部件,但是要从零开始研发一款发动机,难度还是很大的。”
“最关键的是很耗费时间啊。”
程涛既然找到了江辉,肯定不会轻易的放弃。
跟宝马汽车合作,指不定还能有创汇的收获呢。
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因为江辉的几句话就让他放弃呢?
“还好吧,我们的1.5L发动机,目前的研发比较顺利。”
“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点火系统和起动系统,目前都已经有了明确的设计方案。”
“只差一些时间把它给落实下去。”
江辉这么一说,程涛的心情一下就变得紧张了起来。
要是别的人说这话,他大概率是当做一个大话,觉得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取得那么大的突破。
国内的发动机,大部分都是当年从北极熊那边学习的产品,一直用到现在,顶多就做了一些修修改改。
完整的全新设计一款汽油发动机,这种事情国内还没有哪个工厂成功过。
至少现在大规模量产的汽油发动机里头,没有这种产品。
要是宝马汽车完成了这个任务的话,那么一定会给华夏汽车发动机行业带来比较大的冲击。
特别是今后万一宝马汽车的发动机还对外销售的话,那么影响就更大了。
“江厂长,发动机的结构看起来没有那么的复杂,零件的点数也比整车要少很多,但是每一个零件都很重要。”
“并且发动机零件对精度的要求是很高的,只要稍微公差不合格,发动机的性能就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有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往往研究一个月也找不到原因。”
“一年之内就成功的研发出一款全新发动机的事情,过往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
程涛找不到很好的理由去说服江辉,只能说一些危言耸听的话了。
不过这种话显然不会给江辉带来什么影响。
他对自己拿出来的这款发动机,还是非常的有信心的。
眼看着唐日月凑了过来,江辉立马就对程涛露出了一个不好意思的表情,然后跟唐日月去聊了起来。
对方倒是知道唐日月算是江辉的便宜徒弟,关系要比自己亲近。
所以只好颇为遗憾的去找其他人交流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首都汽车制造厂BJ310下线仪式的活动,算是给首都地区汽车配套厂的领导们组织了一个深入交流的机会。
“师父,宝马汽车要的轮毂轴承,就是在我们车间生产。”
“到时候我一定亲自盯着每一批次的产品,确保质量没有任何的问题。”
首都汽车附件厂也是宝马汽车的供应商,双方的团队已经在开始接触,并且确定由它们来供应宝马之光的一部分零件。
当然了,轴承这么重要的零件,江辉觉得将来还是要让宝马汽车自己旗下的零部件企业去努力。
要不然得话,一辆车上的各种轴承都是从外面采购,成本竞争力就要让人感到担心了。
“有你盯着,我倒是放心了。”
“今后汽车行业的发展,对于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肯定会越来越旺盛。”
“你虽然是车间主任,更多的是负责管理工作,不过轴承等零部件相关的专业知识,也有必要好好的研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