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第173节

  特别是中东那一片,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是有这个实力的。

  这种情况下,从外面采购军车就是必然的事情。

  以前,美利坚和北极熊的产品,亦或是法兰西和德意志的产品肯定是大家优先选择的对象。

  这一次连美利坚都从华夏引进悍马的技术资料,无形之中也算是给悍马的性能做了一个背书。

  所以中东那边有些国家直接下单采购悍马军车,就显得很正常了。

  对他们这些土豪来说,100万美元只是洒洒水,好用的话,后面的订单才是大头。

  到时候别说是100辆,动不动就以千为单位也是很正常的。

  “话是这么说,不过跟之前的成绩比起来,现在已经是破了很多记录了。”

  “说悍马军车的销售很是火爆,完全没有问题。”

  “今天学校里面找我谈话,说是准备给我再加一加担子,过段时间等流程走完就会让我进入到校委会里头。”

  朱建生这么一说,江辉倒是来了兴趣。

  首都理工大学可是副部级的单位,朱建生要是能够进入到校委会的话,那相当于快速的晋升到了厅局级了。

  这个级别跟副校长的级别其实是一样的了。

  再下一步,等着朱建生的基本上就是副校长的位置了。

  而悍马军车在接下来的一两年的成绩,几乎是可以预见的。

  那绝对是会超出现在很多人的期待,到时候让朱建生再往前走一走,完全是有可能的事情啊。

  对于江辉来说,其他的人脉和关系,肯定都是没有老丈人来的靠谱。

  只有两个女儿的朱建生,自己的资源肯定是会全部都用在江辉身上。

  所以朱建生的位置越高,对江辉来说就越有好处。

  不管是在哪里,光有能力肯定是不行的,还得有背景和关系。

  这样子才能最大程度的提供更广阔的的平台来发挥自己的抱负。

  “爸,您这也是名至实归啊。”

  “以你对学校的贡献,这个职位你当之无愧。”

  “不过我觉得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那边还是很重要的,将来我觉得您完全还有更加广阔的平台,要是把学院经营好了,指不定还能给您带来额外的贡献。”

  江辉跟朱建生来到了书房,翁婿两个准备好好的交流一下。

  一般这个时候方臻和朱淋都是不会打扰她们。

  就连几个月大的女儿,都会被阿姨带到距离书房远一点的地方去玩耍。

  “嗯,现在上面对于干部年轻化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

  “我这年龄虽然不算小,但是跟一些人比起来,却又算是年轻。”

  “如今在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就能有一些成绩出来,确实算是比较显然的。”

  朱建生现在也不再矫情的说BJ212和悍马项目是江辉主导的事情了。

  这两个项目就是他主导,江辉等人协助推进的。

  只有这个结论才能实现翁婿两个的利益最大化。

  同时这也是符合许多人的认知。

  “是啊,万事开头难,很难的事情在您的手中取得了突破,那就更加难得了。”

  “将来从高校离开去部委或者工厂,亦或是同时兼任一些职位,应该会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江辉结合未来的一些情况,跟朱建生把自己预测的一些情况好好的说了一下。

  虽然看起来有点虚,但是在大家都有点看不清楚形势的情况下,有这些方向性的信息,其实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第209章 刮骨疗伤的勇气,改革的契机

  老丈人要再度升职了,这是大好事。

  当然一家人开了一瓶价值8元钱的茅台,直接给喝光了。

  朱淋这个隐藏的高手由于要喂奶,今晚没有喝。

  “首都汽车制造厂那边最近应该都没有什么新的项目要搞了吧?”

  “我觉得你是不是干脆去六一八厂那边负责悍马的项目算了?”

  朱淋一般不怎么过问江辉工作上的事情,只是这一次悍马军车的影响力很大,主要的负责人又是朱建生,而实际上的设计者是江辉。

  所以她才觉得是不是让江辉去六一八厂更加合适。

  “去了六一八厂,就算是进入了军工系统,这跟我以后的发展方向不大一样。”

  江辉倒是不排斥军工厂,也有一些想法可以在军工厂里头去搞。

  但是他将来还要自己去搞汽车厂的话,进入军工系统就会有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哪怕是悍马军车接下来的一两年有很多的红利可以吃,他都不准备进入。

  当然了,现在他已经在寻找合适的机会,看看能不能借着改革的东风,搞一点特殊的东西出来。

  要不然天天在首都汽车制造厂那边搞一些产能扩大的事情,意义确实不是很大。

  “你以后有什么具体的发展计划吗?”

  仔细想一想,朱淋发现自己还真是没有跟江辉好好的聊一聊长远的发展规划的事情。

  每次提到这个话题,似乎都被江辉给带偏了。

  今天她准备好好的问一下。

  “如果我说以后我想做的是成立一家汽车公司,把它经营成为通用汽车和丰田汽车那样子的存在,你觉得可能吗?”

  江辉半开玩笑的说道。

  眼下的风向已经越来越清晰了,虽然有些事情还有不小的争议,但是华夏必须改革,必须发展经济,这个大方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

  “如果说是其他人立下这个目标,我觉得肯定是没有可能。”

  “但是这个目标是你立下的,我觉得一定能够成功!”

  朱淋用坚毅的眼神看着江辉,对他非常的有信心。

  别人不一定很清楚江辉的专业技术水平,但是朱淋是很清楚的。

  新款BJ212和悍马项目,几乎就是江辉凭借一己之力搞起来的。

  “现在外面各个胡同口和大街上摆摊的人虽然越来越多,但是都不被重视,觉得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

  “要是雇佣的帮工数量太多,还会有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

  “你就不怕我自己成立汽车公司之后,也被人看不起?”

  江辉不确定朱淋到底有没有听懂自己话里的意思。

  他说的成立汽车公司,可不是开玩笑的。

  虽然现在还没有办法直接自己成立公司去生产汽车,但是迟早自己也是会涉及到这一个行业,或者是提前生产摩托车等其他的产品。

  这种做法,在这个年代绝对是属于离经叛道,不被大众所认可的。

  “那些小贩现在确实是被人看不起,不过人家要是有其他的选择,估计也不会去摆摊吧。”

  “再说了,街道上现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觉得倒也没有什么。”

  “你要是真的能够成立汽车公司,那跟小摊小贩的性质肯定是完全不同呀。”

  “拥有一家能够生产先进的汽车的工厂,这不应该是丢人的事情。”

  “只是现在的环境下要想真的成立这么一家公司,估计是非常难的吧。”

  不得不说,朱淋的这个想法还是非常开明的。

  她看问题也算是看的比较透彻了。

  “确实如此,所以我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机会,先承包一家工厂,一步一步的去成立独立的汽车公司或者零部件工厂。”

  话题都已经谈到这里了,江辉准备干脆把事情说的直白一些。

  免得后面朱淋搞不清楚他的想法。

  “承包工厂啊?”

  “我只听说农村在搞土地承包,这工厂也能承包的吗?”

  江辉说的这个方案,显然是已经超出了朱淋的认知范围。

  虽然承包工厂会是整个八十年代最热门的一个做法,后世许多企业家也是从承包工厂起家的。

  但是在1980年中,这种想法还是挺大胆的。

  江辉显然是准备做吃螃蟹的人。

  什么事情都畏畏缩缩的话,想要做出一点大事情出来,显然是不大可能的。

  既然承包工厂会是今后十年的最热门的做法,那么自己冲上去的风险就不是那么的大。

  当然了,为了避免将来的一些产权纠纷什么的,一些工作后续肯定也是要考虑进去。

  并且在承包工厂这个方法的各种弊端暴露出来之前,自己得尽快的从这个赛道跳出来。

  ……

  “在改革的大背景下,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上级部门要的是工厂按时完成任务,完成利润指标,工人的福利待遇不下降。”

  “在满足这种前提的情况下,把一些经营不是很好的工厂承包给厂里的某个员工或者管理层,应该还是能被接受的事情。”

  “当然了,这种事情也是要看机遇,对我来说,能够有机会掌握一家工厂,是现阶段最有意义的事情,承包工厂或者自己成立工厂挣钱,反而不是那么的着急。”

  江辉跟朱淋好好的说了一下自己的看法,算是让朱淋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有了一定的了解。

  后面根据不同阶段的情况再跟她交流咯。

  第二天,江辉回到工厂之后,一机部汽车局的局长秦浩带队过来考察,郑海明安排了江辉作为陪同。

  前面的流程都是很正常的考察,江辉纯属就是一个小透明,跟在后面就行。

  就连中午在食堂的包厢里头吃饭,江辉也都是属于埋头干饭的陪同人员,把表现的机会留给了郑海明、陈奇这些厂领导。

  只是等到下午在会议室里头开会交流首都汽车制造厂改革之后的各种经验教训的时候,秦浩却是频繁的询问江辉的意见。

  好在这种人还算是比较多的总结交流会上讨论的问题,不会特别的尖锐和敏感,江辉都还能正常的回答。

  可当这个会议结束的时候,秦浩把江辉单独的留下来交流,这就让人觉得有点诧异了。

  虽然过往类似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但终归是比较特别。

  江辉在首都汽车制造厂里头只是一个中层的管理人员,上面比他级别高的人还有不少呢。

  秦浩其他人不找,而是选择了江辉来单独交流,这肯定是比较吸引人眼球的事情。

首节 上一节 173/4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