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第134节

  “以后你在华夏汽车行业内部,绝对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陈晨星现在比江辉还要激动。

  自己的师父很厉害,这绝对是一件值得感到光荣的事情。

  要不然怎么会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说法?

  “有更多的人惦记着江助理,厂里面就会更加重视他,会不断的破格给予重用,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不过凭借着江助理给厂里面带来的发展机会,这些重用也是应该的。”

  侯国明在技术科的地位,现在也提升了不少。

  毕竟江辉这个厂里面的红人挺重视他的,把不少重要工作都交给他去负责。

  无形之中,其他人员也不敢随意的无视侯国明的存在。

  “虽然新款BJ212已经正式量产下线,不过新车型量产前三个月肯定会有一些情况出现,大家还不能放松呢。”

  越是风光荣耀的时候,江辉觉得越是不能掉以轻心。

  要不然到时候站的越高,摔下来的时候就摔的越疼。

  别看首都汽车制造厂不少人都很看好他的未来,但是肯定也有一些人看他不爽的。

  在任何一个单位,都不可能所有人都有同样的想法。

  不说现在的配套厂的管理水平远远比不上后世的供应商,就算是有同样的水平,量产初期或多或少也是会有各种问题的。

  这个是汽车行业普遍存在的情况。

  毕竟小规模生产和大规模生产的许多状况是完全不同,有些问题要是没有一定的产量积累的话,也是很难暴露出来的。

  “江助理说的对,眼下正是厂里面经营改革的关键时期,要是新款BJ212出现一些比较大的问题的话,确实影响很不好,很容易被人拿出来做文章。”

  侯国明经历的事情比较多,对江辉说的话比较有感触。

  ……

  当江辉在办公室里头跟陈晨星和侯国明聊着天的时候,送别了一帮领导的郑海明也跟陈奇在复盘、交流着今天的活动。

  “总算是顺利的走到了这一步,小江功不可没啊。”

  陈奇脸上满是笑容。

  他作为新款BJ212项目的责任人,如今项目搞得那么成功,他肯定是可以享受很多的政绩。

  特别是这款产品已经进入到了高层的视野,将来给自己带来的隐形好处,简直是数不胜数。

  “今天活动的效果,许多领导都很满意。”

  “我们厂算是给华夏汽车行业设立了一个新的标杆,以后其他厂搞新车型下线仪式的时候,肯定都会被拿过来跟我们的新款BJ212的下线仪式进行对比。”

  “这对我们来说,也算是一个荣誉。”

  郑海明的心情更加妙不可言。

  刚刚一机部的负责人已经跟他说过,让他这段时间把首都汽车制造厂管理好来,将来组织上会考虑给他加担子。

  按照郑海明的猜测,自己在厂长的位置上顶多再干一年,就有希望得到提拔重用。

  这绝对是一个大好事啊。

  “对了,老陈,厂里面的事情,你是非常清楚的。”

  “不过之前你更多的都是关注产品本身以及技术方面的事情,对于后勤等各种管理部门那边的事情没有过多的关注。”

  “今后你也要慢慢的关注一下,指不定到时候上级会把首都汽车制造厂交到你这个大功臣的手中呢。”

  郑海明这么一补充,陈奇立马眼前一亮,道:“郑厂,您要高升啦?”

  体制内的人,对于各种升职都是非常敏感的。

  陈奇虽然平时都关注技术工作,但是能够做到总工程师这个位置,绝对不是单纯的搞技术就行的。

  学而优则仕。

  搞技术的也差不多,最终还是要走上管理路线,这也算是华夏特色了。

  “还没影的事情,不过你搞出新款BJ212这么重大的项目,后续的发展如果非常的顺利的话,组织上肯定也会给你加担子。”

  这个时候,郑海明肯定不能把自己要升职的话说的那么死。

  要不然到时候出现什么意外,那就尴尬了。

  “郑厂,我们厂离开了谁都行,就是不能没有您啊。”

  虽然陈奇其实比谁都希望郑海明赶紧高升,这样子才能腾出位置出来,他才有机会。

  但是有些话永远都是不能说出口,只能埋在心中。

  “我就是组织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

  “倒是你,可以提前酝酿一下后续的工作安排,也都跟部里面沟通一下。”

  “别到时候直接空降一个干部过来,那就可惜了。”

  郑海明知道陈奇肯定也有自己的关系。

  不过他提醒一下,也算是在拉拢对方了。

  一个好汉三个帮,他就算是升级了,也是希望有更多的下属可以使用。

  许多事情,终归是要人去做的。

  “多谢郑厂,我这段时间都去一机部那边找领导汇报一下新款BJ212量产之后情况。”

  陈奇不傻,自然知道郑海明说的话的重要性。

  这个事情要是不积极,那其他的工作再积极也是没有意义的。

  混职场的人,都应该是有这个觉悟才行,要不然想要升职加薪,就要困难很多了。

  ……

  首都汽车制造厂内部在讨论着今天的活动,参加活动的领导们,自然也有不少在交流今天的感受。

  一机部作为主管单位,对此就更加有体会了。

  “秦局,首都汽车制造厂这一次在推进新款BJ212的项目上面,做出了许多革新性的措施,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这方面的一些经验和管理经验,有必要好好的总结一下,让国内其他同行好好地学习一下。”

  周建作为分管汽车局的领导,自然是希望全国的汽车工厂都能跟首都汽车制造厂学习,涌现出更多的好产品出来。

  最好就是能够让华夏的汽车工业飞速的追上国际先进水平,那他就开心了。

第170章 瞌睡遇到枕头,江学阀辉的诞生

  “之前部里面组织小江给各个主要的汽车厂的设计人员开了一门《汽车设计》的培训课程。”

  “他自己又还写了《渴望》这种小说出来,如今还帮部里面翻译了大量的外文资料。”

  “这些都证明了小江不仅专业技术水平够硬,在撰写书籍报告方面的水平也是响当当的。”

  “回头我专门给他打一个电话,让他整理一下团队在新款BJ212项目推进上的经验,看看能不能单独的出一本管理类的书籍出来。”

  秦浩这段时间研究学习了不少国际上的各种先进技术和管理书籍。

  他觉得华夏的汽车行业,甚至是整个制造业,其实非常缺少一些符合国情的管理书籍来指导各个工厂进行管理改善工作。

  虽然不确定首都汽车制造厂的经验是不是适合所有的工厂,但是作为一个成功的案例,绝对是值得好好的推广一下。

  “BJ212已经量产,小江那边最忙碌的时候应该算是过去了。”

  “趁着各种事情的热度都还在,激情也还在,你尽快的安排他把书籍内容整理出来。”

  听了秦浩的话,周建很感兴趣。

  这事情要是做好了,也算是一机部的一个功劳啊。

  很快的,秦浩就给江辉打了个电话。

  对于这个安排,江辉自然没有任何的意见。

  “秦局,您放心,《项目管理》这本书的初稿,我最迟在一个月内就提交给您过目。”

  瞌睡就遇到枕头,这种好机会,江辉肯定不会错过。

  反正很多东西其实之前已经有做一些记录和整理,现在只是重新梳理一下架构,按照出版一本书的逻辑去整理一下。

  这种工作,完全可以把侯国明和陈晨星等人拉上,快速的整理出来。

  江辉作为主要负责人,将来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也会慢慢的扩大。

  甚至许多高校都有可能把《项目管理》这本书籍作为管理类学科的教材或者主要的课外参考书。

  而听秦浩的意思,一机部那边将来直接会大量的印刷这本书,下发给各个工厂去学习。

  这种不仅可以获得荣誉,还能挣到实实在在的稿费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啊?

  “时间很重要,但是质量也不能放松。”

  “部里面对这本书可是有很高的期待的。”

  秦浩听了江辉的话,反而有点担心了。

  一个月之内就搞定一本书,听起来有点不是那么靠谱啊。

  要不是说这话的人是江辉,指不定他就不是简单的提醒,而是要直接批评了。

  “您放心,相关的项目管理经验,我们团队内部其实一直都是有在总结。”

  “现在只是系统的重新整理一下,不会花费特别多的时间。”

  江辉快速的说明了一下相关的情况,慢慢的打消了秦浩的顾虑。

  挂掉电话之后,旁边一直听着江辉打电话的陈晨星和侯国明,自然也都明白有什么好事落到了江辉头上。

  “师父,我们整个厂里面,现在还没有任何一个人是直接出版书籍了的,到时候你要是能够直接出版专业的管理类书籍,这说明部里面对你管理水平的肯定啊。”

  领导肯定你,这个事情绝对是很有意义的。

  也就难怪陈晨星现在那么的激动。

  “这确实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有什么我能够帮忙做的事情,江助理你不要跟我客气。”

  该抱大腿的时候就不要客气。

  已经看清楚局面的侯国明,现在的态度也是有了不小的改变。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还真是有一些资料需要你们帮忙整理一下。”

  “我这两天先把《项目管理》的框架搭起来,把之前写的一些手稿也给你们先看一看,然后再帮我完善一些信息。”

  江辉才不会跟陈晨星和朱建生客气。

  自己不仅要编写《项目管理》,《汽车设计》和《汽车维修宝典》这两本书也不能落下。

  争取在今年之内把这些书籍都陆陆续续的给写出来,彻底的奠定自己在华夏汽车行业的地位。

  “要不要也跟厂里面汇报一下?免得到时候厂长他们觉得意外?”

首节 上一节 134/4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