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第133节

  现在的华夏台,还远远没有后世那么的风光。

  广告收入什么的,还处于起步阶段。

  今年3月份,华夏台第一次播放了“幸福可乐”的广告,算是开了行业的先河。

  这件事在华夏广告行业是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不过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华夏台现在可以说是守着金山过着穷苦日子。

  “先接触一下,看看对方都有什么条件。”

  “只要我们能够提供的,都可以尽量满足!”

  黄康有知道方四文说的是有道理的。

  不过总归是接触了才知道啊。

  ……

  “新款BJ212作为硬派越野车的代表,我们在越野配置上毫不妥协。”

  “四驱系统、差速锁等越野利器一应俱全,无论是崎岖山路、泥泞沼泽还是陡峭坡道,都能轻松应对。”

  “车辆的高离地间隙和大接近角、离去角设计,更是为越野驾驶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伴随着江辉抑扬顿挫的声音,今天的介绍总算是进入到了尾声。

  这个时候,江辉自然就要请陈奇和郑海明这两个首都汽车制造厂的领导上来说几句了。

  考虑到来的不少领导的级别都比自己要高,郑海明和陈奇的发言难得的搞得很简洁。

  每人说了不到十分钟就结束了。

  最终,在一阵热烈的掌声当中,一众嘉宾被请上台合影留念。

  首都汽车制造厂的这一次发布会,算是顺利的完成。

  “老余啊,这一次人家首都汽车制造厂能够在一机部那边获得那么高的评价,还真是有人家的理由啊。”

  耿卫东全程参加了新款BJ212的量产下线活动。

  对于新款BJ212的各种性能参数,也算是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再加上刚刚江辉那别出心裁的介绍,完全是给大家一种新款BJ212非常的厉害,首都汽车制造厂技术水平非常高的感觉。

  特别是对于外行人来说,更加觉得新款BJ212是整个华夏技术最先进的产品。

  虽然实际上这款车的许多性能参数确实也是国内领先,但是有不少技术其他车厂并不见得就完全没有掌握。

  只是之前大家的介绍很是生硬、死板,完全没有让大家知道那些优点。

  反正不管车子生产的怎么样,都有计委那边同意分配,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哪怕就是卖不出去,许多人也觉得跟自己关系不大,不会影响自己的收入。

  这也是为什么一机部那边会同意首都汽车制造厂这边提出的工厂扩权改革的事情。

  部委那边其实也是已经意识到了现在的体制存在许多问题,不改革是肯定不行的。

  “首都汽车制造厂的许多做法确实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反思。”

  “特别是他们大胆的使用年轻人方面,是许多其他车厂都还做不到的。”

  余江没有想到江辉今天会作为主持人,成为整个下线仪式当中最亮眼的存在。

  这种事情放在一汽,肯定是不可能发生的。

  当然了,被首都汽车制造厂这么一刺激,以后指不定就有一些改变,这是后话。

  “以后我要多关注首都汽车制造厂的各种改革和变化,多跟他们进行一些交流。”

  “要不然指不定下一次他们又冒出什么让大家大吃一惊的成果出来,那我们就尴尬了。”

  耿卫东现在很担心一汽在行业内的地位面临挑战,那首当其中影响的就是他这个一汽厂长了。

  “我会让首都办事处这边多跟他们沟通交流,每周定期给总部汇报他们的情况。”

  余江也很想知道首都汽车制造厂这边的各种变化,现在有了耿卫东的指示,他就更加好去安排了。

第169章 车市新星冉冉升起

  伴随着摄影师不断地按下快门,参加首都汽车制造厂新款BJ212下线活动的领导们留下了合影。

  一些重要领导的相关照片,也会出现在厂里面的展示馆当中,以体现上级领导对首都汽车制造厂的重视。

  仪式结束之后,一些行程比较紧张的领导就先撤退了。

  还剩一些领导在郑海明的带领下,兴致勃勃的参观首都汽车制造厂的生产车间。

  从冲压车间开始,一路到总装车间,江辉再一次的充当了解说员。

  整个上午,把他说的口干舌燥。

  不过他也算是彻底的在华夏汽车行业出名了。

  “韩总工,这个江辉就是你之前说的首都汽车制造厂设计水平最高的人才?”

  陈亮荣作为二汽的厂长,今天也是亲自带队参加了新款BJ212的下线仪式。

  之前他已经听韩浩等人给他汇报过好几次新款BJ212的情况,也知道首都内燃机总厂和首都齿轮厂的新产品都跟这个年轻人息息相关。

  虽然从大家的说明之中,他也能感受到江辉的厉害。

  只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亲眼见证了这个下线仪式之后,感觉又完全不一样了。

  “是的,就是他!”

  “在我接触的所有人里头,还没有发现谁的水平是比他更高的。”

  “就具体的汽车设计和零部件设计方面,我也是甘拜下风,自认不如。”

  韩浩很是直接的承认了自己的设计水平不如江辉,这一点也算是非常难得了。

  正常来说,到了他这样子级别的人物,可不会轻易的承认技术不如人。

  比如要他承认自己的技术水平不如一汽的余江,估计把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也不一定能成功。

  但是江辉的年纪跟他儿子差不多,承认自己不如江辉,他反倒是没有那么大的压力。

  主要是双方的技术水平差异确实是非常大,让人生不起其他的心思。

  特别是韩浩还知道江辉外语水平也很高,一机部领导对他赞赏有加。

  “首都工业学院车辆工程系搞出来的悍马项目,最终你们调查的情况也是跟他密切相关?”

  前段时间二汽还想着通过一机部的努力从五机部那边获得悍马项目的生产权。

  虽然最终没有成功,不过在这个过程当中,二汽也算是做了不少的工作。

  他们设在首都的办事处主任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把悍马项目的情况给基本摸清楚了。

  “悍马项目的负责人是朱建生教授,他是江辉的老师,也是江辉的老丈人。”

  “之前朱建生跟首都齿轮厂合作生产的4MT手动变速箱就是江辉大学毕业设计的产品。”

  “首都汽车制造厂的新款BJ212名义上是朱建生团队设计的,实际上大部分的工作的创新性工作都是江辉带领相关人员完成的。”

  “同样的,悍马项目出现的很突然,首都工业学院之前根本就没有考虑要开发这么一款产品。”

  “但是今年年初却是很突然的冒了出来,如今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就完成了产品设计定型,开始进入到了样件生产阶段。”

  “这个速度是完全不正常的,但是跟新款BJ212的许多情况却是高度的类似。”

  韩浩这么一说,陈亮荣脑中对于江辉的形象算是有了一个更加直接的认知。

  “所以你觉得悍马项目其实是江辉在负责的?”

  相比新款BJ212,陈亮荣其实对悍马项目更加感兴趣。

  这款产品是一辆军车,而二汽之前生产设计的第一款产品也是军车,可以说二汽的基因里头就有军车的各种影子。

  “是的,我们觉得悍马项目跟新款BJ212一样,实际上是江辉在负责各种创新性的工作,首都工业学院只是在他给出的框架之下,把产品给落实了下去。”

  “这一点,我们首都办事处的人员也专门调查了解了一下情况,像是悍马上面的一些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工作,都是江辉在负责的。”

  “甚至悍马的油泥模型的最终修改,都是江辉在处理。”

  “他基本上每周都至少有一天时间待在首都工业学院,名义上是跟朱建生汇报交流新款BJ212的事情,实际上我们打听到的消息是他都在处理悍马项目的难题。”

  很显然,二汽这边也是做了不少功夫的。

  这个年代许多地方在首都都是设有办事处。

  二汽作为副部级单位,自然也不例外。

  并且他们首都办事处的级别还不低,算是副厅级单位呢。

  “上一次你不是说一汽等几家厂在抢着挖江辉去到他们的厂,最终都没有成功。”

  “你说我们有没有可能再努力一下,把他请到二汽上班?”

  陈亮荣的这个想法,算是跟耿卫东差不多。

  江辉既然那么厉害,那就挖到自己厂里去咯。

  反正二汽的级别比首都汽车制造厂高半级,江辉调过去的话,也算是高升。

  “陈厂,估计够呛。”韩浩苦笑了一下,道:“一汽那边已经努力过了,我听说首都汽车制造厂任命他为设计处处长助理兼任技术处处长助理,就是因为一汽那边想要挖人,所以才破格提拔的。”

  “我们要挖江辉过去的话,估计简单的提半级到副处级的话,对方不一定会很感兴趣,因为他在首都汽车制造厂这边肯定也很快就能解决副处级的问题。”

  “可是如果直接提升到了处级的话,他还那么年轻,估计争议也很大,到时候内部很多人不服气的话,反而许多工作不好展开了。”

  韩浩对于二汽内部的情况也算是比较了解。

  虽然工厂才刚建好不久,但是由于人员来自五湖四海,其实矛盾也是不少的。

  厂里面要是让一个那么年轻的人成为处级干部,绝对会有许多人不服气。

  “这确实也是一个问题。”

  陈亮荣心中叹了一口气,知道韩浩说的是有道理的。

  二汽看起来好像比较年轻,但是包袱其实一点都不轻啊。

  ……

  “总算是结束了!”

  办公室里头,江辉拿起搪瓷杯,一口气闷掉了大半杯的水。

  今天上午对他来说,算是精神高度集中、高度紧张的一天。

  这种情况下耗费的精力还是非常大的。

  “师父,这一次你算是彻底的出名了,那么多部委领导参加活动,他们肯定都记住你了。”

  “一汽、二汽等业内厂家的厂长也都带队来参加了活动,对方肯定也都知道你的各种贡献。”

首节 上一节 133/4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