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怪我
应该不是吃盒饭听工地人谈话触发的,因为以顾陆的阅读面来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系列,没这类型的作品。
那是刚才送盲人朋友途中的聊天内容?顾陆好像抓住点什么,可一时之间又不明显。
“可以的,可以的。反讽杰作,只要政治味道不太浓就好。”
“难不成是金手指进入第二阶段了,又是《世界的建筑师》又是诺文,实际《魔戒》也是称得上文学的奇幻作品。”
转文学性了!
也是,畅销领域,他已是活着的作者中,数一数二的了,全球范围。
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
有意外收获的咕噜大王非常开心地返回,太高兴了不知该如何码字。所以他休息了一天。
说说他的工作进度吧,小王子德语版自序写完了,《活着》三分之二。
事业线的进度也不慢,《与魔搏斗的人》在严教委员会的支持下井井有条的出版,文章是被选入教科书的,书也是要出的。德意志市场的大门被打开了,一如当年攻入亚琛的大兵。
晚上,和女友煲电话粥。
聊到困,双方互告晚安。然后顾陆拿着手机刷一会视频养瞌睡。
其实“要睡了”,并不是马上进入梦乡,毕竟当下能秒睡着实幸福。
顾陆思绪就比较多,一会想想“美利坚孤立计划”是否成功,一会思索“是不是该求婚了”,眼睛也没消停。
他都在看外网,毕竟他是不用翻墙的。
法兰西和大嘤在讨论,《谁动了我的奶酪》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谁更精彩,说着说着就开启人身攻击了。
“兄弟,你们其实就是想互相对骂吧,我这小说只是个幌子。”
顾陆心想。
再有毛熊国,也挺有意思。恩罗奥古斯俱乐部,一个类似于豆瓣的网站,不过更加私密和小众。邀请制,和早期知乎差不多,基本都是出版业的人。
当下在争论,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谁更厉害,还发起了投票。
那叫个引经据典,顾陆看着挺过瘾。
陀老的长篇很强,强得离谱。而托尔斯泰长篇有经典,更强的是短篇是真厉害,顾陆看了这么多书。托尔斯泰,博尔赫斯以及乔伊斯这三人简直是语言天才,他个人是更喜欢托。
目前来说托和陀的投票比例大致是五五开,顾陆屎到临头,抄起平板电脑起身上了个厕所。
回来再瞅瞅投票,变成了四六开,暂时陀领先。根本原因是长篇比短篇,前者在多数人心中份量更重。
“早知道不去厕所了,你看看,这就落后了。”顾陆说,“既然如此,还是找机会求婚吧。陀老赢了,陀老有部作品叫《赌徒》,是该赌一把了。”
“长篇来说,战争与和平、复活也不输给罪与罚、白痴吧?”
“托尔斯泰凭什么……”
他自己什么时候睡着的,都不清楚。
翻天,顾陆又去吃了工地餐。
其他时间,努力戳字。
为此拒绝了不重要的活动。
何为不重要?这采风,那沙龙,还有就是参观乡镇贫困小学。
作协会组织一群作家去参观贫困学校,好心的捐几个钱,但多数是回来写两篇文章(诗歌)。
能起一定宣传效果,也是微乎其微,感觉相当鸡肋,抽时间去过一次的顾陆就不去了。
重要的活动,有三个,到时候再说。
五月份正是忙碌时节。说完顾陆,说说其他人。
“老陈,恭喜啊,德意志走了一圈。”
“上了《环球时报》,还上了《法兰克福汇报》,有本事。”
“哎呦,没给我们带点小礼物吗?”
“什么时候带我们一起上国际走一圈。”
返回国内,相识的几个朋友祝贺和调侃。包厢的人群有广外教授,有报社社长,也有刊物主编。
包括同为顾学杰出学者的《人民文学》康主编,他主要成就是主导出版短篇小说集《侏儒》一文。
就顾陆在人民文学连载的埃梅短篇,有四五十篇,出个集子也太多了,需要挑选,短篇的先后顺序也有讲究。
“国际走一圈只是小事,都来研究顾学吧。”陈教授说。
“真的?”伊主编见对方一脸认真。他是《黄钟》主编,五十五岁,渴望进步,天天加班。
“自然,下半年,法兰西、英国和德意志多国学校,会联合举办一场顾学活动。”陈教授说,此番他出国,算是看出来了。
国外好多感兴趣的教授嗷嗷待哺,就等着他领头呢,稍微用力一下,陈教授就收获颇深。
主要顾陆写作模式太逆思维了,特别是陈教授提出了各种证据。证明顾陆可能很大是,先有灵感(无边界版),再根据灵感补充知识。
“……”伊主编异动,想了想叹气,“还是算了吧,顾老师的作品,看得甚少。不符合我的阅读审美。”
看惯了一类书,就看不进去其他类别,很正常的。好比刷惯了短视频,就很难再看长视频。
“阅读审美——”康主编突然问,“顾老师的新书,真会是七八十年代的伤痕文学?感觉跨度也太大。”
伊主编也有类似疑问。
“顾老师的作品,什么时候跨度不大?”陈教授反问。
“以前只是题材类型的跨度,如果老陈你真的说对了,那是跨越的年龄。”康主编说。
“天才是没有年龄障碍的,”陈教授说。
“我有看新闻,顾老师新书是为了个应届生以及全体学生打气。不可能是伤痕文学,类型不对。”有人说。
“好像也是这个新闻。”
双方都有道理。
之所以要截取这个包厢的争论,是想侧面表现,顾陆的新书,还未出现,就已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高关注度下,不知不觉一两周过去,顾陆老老实实在家中蹲守码字。
好歹是赶在规定时间交稿了,还是很努力的。
富贵、牛富贵、……
“光是文抄一遍,就让我不舒服了。”顾陆赶紧把烫手山芋发给了出版社邮箱,然后关掉电脑,他至少要缓几天的情绪。
第532章 没有闪的汪社长
自由职业真爽啊,想去什么地方就去。
“不对,前提不是自由职业,是我有钱。”
顾陆纠正自己心里所想,被《活着》治愈到的他在国内旅游。目的地是九寨沟。
“汪社长,书已发到邮箱里,我外出旅游,可能接听电话不及时。”顾陆到地方发了这么一个信息。
提前告知了朋友,特别是周琳,说了有事用其他方式联系,表面上来看咕噜大王是想不被工作打扰,安安心心度假,实际……
距离九寨沟几千里的新青年出版总社,汪社长一早早就回家了,今天家里有点特殊的事儿。为此他还特意在超市转了一圈。
瞧见顾陆消息时,手上已提了一袋子食材回家。
到家之后,汪社长想着先看看,再处理这些食材,下载附件《活着》,网速很快,咻的一下。
刚开始,汪社长的眼神非常期待。毕竟顾陆的新作,怎可能不期待!
“还真是七八十年代,陈教授还真说对了。”简社长有点小惊讶。
以第一人称写作。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各有优点,也有叙事的缺陷。第一人称是最具有代入感的叙述……《活着》必须是“我”。
不得不说,余华还真贴心呢。张艺谋改编成电影版也贴心,没那么虐。
从:“少奶奶,老爷像是熟了”开始,汪社长意识到有点不对。
果子熟了,就可以摘了,人熟了就是死亡。
紧接着娘死了。
战场上老全死了。
家珍(妻子)死了、凤霞死了,女婿(二喜)也死了。
儿子有庆死了,外孙(苦根)死了……
认真来说,汪社长是见多识广,但再见多识广,你也不能这样玩啊!
几年前他看《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只是眼泪婆娑,现在——
汪社长完全忘记要处理食材的事了。
另一方面,小区里,不成器的孩子汪半带着儿媳妇已经到了小区。
“半哥,现在见家长会不会,会不会……”小惠跨过小区的门卫,就紧张起来。
她是从乡下考到四九城的,甚至之前能够读研,都是靠自己打工和男友的帮助。
而男友家,父亲是出版社社长,目前是电视台策划,爷爷辈更是刊物《北方文学》创始人。说句书香门第没问题吧?
身份差距太大。
汪半也意识到女友是真紧张了,平时两人互相称呼“半个”和“路人惠”,只有紧张时才会如此。多说一句,后者是因为女友长相神似动漫角色加藤惠。
“放心,我爸——虽然很喜欢坑儿子,经常和我妈出去吃好的,把我扔家里,又或者他们瞒着我出去旅游之外,还是很和蔼的。”
“喜欢坑儿子?”小惠好奇。
“我没和你说过吗?”汪半说,“我大学期间,他就喜欢打击我,我说我想出书,他答应了,条件是超过一个高中生的水平。”
“也不过分……”小惠好像明白了什么,她问,“高中生时期的顾陆?”
深深叹一口气,汪半好像要把前面的郁闷全部吐出来。
“让你一大学生,去和高中生时期的顾陆相比,太过分了吧。”小惠说,她默默想,未来公公蛮腹黑的。
那确实过分,别说高中生时期的顾陆,即便是初中生时期的顾陆,也超越大多数作家。感觉就是当爹的,对他的打压,汪半记忆深刻。
“不过——”小惠画风一变,“叔叔把你和顾陆放一起比,本身就是对你实力的认证啊!”
咦?这角度,有点新。汪半仔细想来,也是啊。一般人能放一起和顾陆相比吗?不能!
两人说笑着来到家中,汪半敲了一会门,发现没反应,心中思考着肯定在厨房,所以就自己用指纹开锁。
“爸,我和小惠回来了,你……”
汪半牵着女友,话音未落就瞧见泪涕横流的父亲。
泪痕明显,眼里有血丝,地面上有很多揉成团的纸巾。
基本上可以确定,汪社长哭得稀里哗啦。老实说,汪半记忆中没见过父亲这样了。妈没没事,他自己没事,难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