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第437节

  废话,乔治六世谁不知道,好莱坞还拍摄了一部名为《国王的演讲》的电影。阿妮示意自己在认真倾听,教授可以继续说。

  “我们都知道,乔治六世是我们国家历史上一位非常特殊的国王。他天生口吃,但通过妻子以及心理治疗师莱昂纳尔·洛吉的帮助,克服了天生的困难。”

  沃森说,“乔治六世经过了非常庞大和夸张的练习,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他通过广播发表了著名的对德宣战!”

  “顾陆先生也有口吃?”阿妮有点小激动,这可是大新闻!

  “那倒没有,”沃森回应,前者忍不住翻白眼,没有的事你绕一圈做什么?

  “乔治六世听从莱昂纳尔的建议,会随身携带笔记本,利用一切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练习。在马车上,在火车上,在狩猎中,在清晨起床被服侍穿衣途中,他都会拿出小本本。”沃森说,“顾陆先生也是如此,他随身携带了一个笔记本。”

  “来之前就把需要询问的问题全部记录在上面,”沃森说,“你应该知道,我曾经在剑桥大学有过任教经历。这么优秀的学生也罕见。”

  沃森说,“站在心理学家的角度,顾陆先生囊括了成功的一切要素。”

  紧接着,沃森还讲了一个故事,在顾陆拜访他之后,两人相见恨晚,就前往旁边的餐厅。途中被绊倒,人摔在了地面上,但手却稳稳托举着记录的笔记本。

  “吉克女士应该深有体会吧,伦敦街头的口香糖太多了。”沃森还要夹杂一点私活,他之前就因为口香糖摔倒过。一个口香糖黏在地面肯定不会影响走路,但成百上千个……

  “如果顾陆先生当时双手撑着,就像这样,”沃森做出个双手向前的姿势,“他不会受伤那么严重,但他没有这么做。我询问为什么。”

  把口中的咖啡一饮而尽,编故事有点浪费口水。

  “顾陆先生的回应是:好的知识不能掉落在地面上。”沃森说,“凭着顾陆先生对知识的尊重,他就该成为本世纪最出名的作家!”

  如果让一个华夏人听见,一定会眼前一亮。这下子终于认识了,味道对了!这尼玛不就是意林读者的“外国小故事”吗?

  阿妮脸上有点怀疑态度,你说的这玩意是真的?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我看见不少人评价作品为本世纪最好的心理学作品。”沃森说,“我赞同这个评价。吉克女士,你想想,顾陆先生一个外行人,如何能写出内行人都佩服的作品?这是核心原因!”

  有个隐藏的深意,顾陆用心保护的知识是什么内容啊?是请教他沃森得来的知识!

  这下子都不是自有大儒为我辩经,这分明是只有大殖子为我编故事。沃森可能还嫌自己发挥不够好,还继续补充。

  “从威茅斯系列开始,我与大嘤就结下了情缘,我想写一本对大嘤有帮助的作品。当时我没想到是这么一部作品。”沃森直接说。

  感觉这人说话五分真五分假啊,阿妮内心想着,但那又如何?这样报道出来,有关注度。

  不过为了《每日电讯报》的真实度,阿妮特别询问了几年前顾陆摔倒的街道具体地点。

  具体地点?没关系,沃森在采访完之后和阿妮一同出门,瞧见哪个地方顺眼就指哪个地方。

  阿妮·吉克拍摄了两张图,有图有真相,《每日电讯报》的报道有了!

  沃森教授目送着记者的离开,他没想到天上还会掉披萨。这么一看,《躲在蚊子背后的大象》销量肯定不错。

  “和哈利波特摆在一起,蛤蟆先生这几日太火爆了。”阿妮在返回报社的路上,瞧见了街边书店,目光望进去。最显眼的[重点推荐区域],赫然就有蛤蟆先生。

  并且阿妮还收到了消息,枫叶国、爱尔兰、袋鼠国、新西兰等国家,蛤蟆先生的销量也相当不错。

  具体报告等回报社后用电脑下载观看。必须要快,最多后天报道就要出来,蹭热度最重要的就是时效性。

  话分两头,大嘤可以波澜壮阔,但国内必须稳住。目前顾陆就很稳,跟着童教授搞课程的同时,自己也搞来一件“小事”。

  如果要在北大当老师,有个硬性要求。博士起底,并且你的第一学历还必须要是顶尖985高校。

  当然,上面这是硬性条件,如果你有非常好的学术成果,一切也都可以谈。

  顾陆肯定是不满足第一个的,本身还在读研。可学术成果这方面,咕噜大王是没问题的!

  他本人只发布了一篇《语言教学与研究》,以及两篇《世界汉语教学》,就着陆教授还指导了许多。但他作为研究对象,创造了很多顶刊。就智库里那些研究外交的专家,因为顾陆不知道写出了多少文章。

  再有,广外以及雾都邮电大学,都在流行“顾学”。为学子们开辟了一条路。

  基于上述原因,北大专门为咕噜大王组建学生讲课团队(目前只有顾陆一人),并配备了指导老师,也很正常了。

  如果不是顾陆没教师资格证,这个弯都不用转。因为如此一来,本质上是学生的一个活动,很多学校都会进行这种学生授课的尝试。

  只要指导老师保驾护航就行,而顾陆保驾护航的就是北大中文系主任陆教授。

  《创造一种语言的注意事项》顾陆课程的名字,每周一节。

  不用选课,任何北大学生都可以来看看。

  “创造一种语言?拉扎鲁·路德维克·柴门霍夫所做的那种?”陆教授这消息之后不由笑了笑。

  拉扎鲁是波兰的一个眼科医生,他为世界公民创造了一种“世界语”。除了单词累赘,阴性词和阳性词的词缀不科学之外,世界语是目前为止最好的“个人”创造语言。其他的伊多语、逻辑语、萨斯亚美语等根本就不能直接使用。

  “一段时间不见,就搞了大新闻啊。”陆教授感慨。

  感慨的可不单单是他一个人,整个北大的师生都被这么大一个题目所震撼。

第502章 硬核讲课

  “嘿,你周五下午五点半有课吗?”

  “怎么有安排?我下午约了人打篮球,不过你如果硬是要请我吃饭,那我也是可以勉强地抽个时间。”

  “月中才有朝廷的救济粮,这月初我都快吃土了。如果没课的话,我们一起去上个选修课,其实……”

  “不管你是谁,都赶紧从他身上下来,一起约着去上课,你不觉得这话听着就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吗?”

  上述对话,发生在北大一间普通的宿舍,两个普通的学生中。严格来说,能考上北大,已经是别人家的孩子了,甚至放在某些小镇,都是天之骄子了。

  身着睡衣的小黄半躺在自己床铺上,小驴吃饱了撑的,走来走去。

  “其实不算选修课,就是讲座形式。”小驴的脸真的像驴脸,他说,“主要是这个老师我很感兴趣。”

  小黄也回过神来,他们确实没选修课是星期五下午,但不重要!甭管是什么老师的讲座,也不能阻挡一颗向往自由的心。

  他好像下定了什么决心,头也不抬的继续专注手机屏幕。具体看什么不知道,但时不时产出澳门赌场什么的……

  “老师是顾陆,课题是:创造一门语言。”小驴说。

  “话又说回来,”小黄猛然抬头,把手机反扣在床铺上,他先问,“他玩得这么大吗?虽然顾陆的老师是陆俭明,汉语的权威,但距离创造语言相隔还是有点远吧。”

  “……那我就不知道了,你看这描述。”小驴打开学生BBS未名,里面有关于课程的描述。

  说是描述,不如说是课程的详细讲解。

  [那么,我们要创造一种语言,需要注意什么?肯定是明确语言的目的和背景。就是这个语言用途是什么呢?

  以我自己举例,我的用途是为了创作西幻小说。那么你呢?是游戏设计,还是人类大同?又或者只是一种爱好?

  为了更真实,我会在创作中,加入一些真实存在的奇特语言。

  例如水语。

  ……]

  水语是传说和甲骨文同支的语言,是少数当前还在使用的上古文字。

  如果有了解的,就能发现,水语是真符合小说的西幻背景,因为压他没形声字。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是“六书”,历朝历代学问家们汉字的总结。

  没有形声,最直观的来说,一晃眼,甚至有点像楔形文字。

  别人不清楚,顾陆可清楚这部作品的影响力,有平面国文化公司和小王子文化公司的存在,也肯定会进行拍摄。到时候这种奇特的文字出现,研究水语的就多了……

  当前连少数民族水族自己懂水语的都极少。

  “拿走,快拿走,我不想看到。”小黄感觉知识偷偷摸摸钻进大脑。

  “那你去不去?”

  “去!”

  小黄和小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北大学生都被这课程吸引,或是被好奇心驱使。

  有中文系主任陆教授背书,顾陆开的这课程,校方还是比较看重。还专程在教学楼立了路标牌的,以免学生找不到。当日还找来了北大校报和青年报的记者。

  但由于没有报名流程,所以校方也不知道具体有多少学生会来。

  考虑星期五基本是上午有课,下午没课的情况。校方安排了能容纳三百余人的大教室,也是蛮相信顾陆的影响力。

  但不够!

  五点左右,逸夫二楼3350教室外面的走廊,已初见端倪……

  “顾专家讲课的教室不够大!”地中海发型的老师对后勤主任说。

  赵主任诧异,“三三五零能装下两百学生吧,还不够?”

  “教室已挤满了人,走廊还有很多学生挤不进去。”地中海老师回应。

  “那去一层的101大教室。”赵主任下意识回应。

  位于一层的101教室,是北大最大的教室,没有之一,能容纳五百人。

  地中海老师马上去通知,并且把逸夫楼门口的路标牌也进行了更换,也给顾陆发消息进行沟通了。

  做事效率还挺高的。

  五点二十,顾陆到现场能瞧见的是……101被挤爆了。

  何为爆呢,教室门口至少围着二十多个学生,顾陆都挤不进去。

  瞧见顾陆了,倒是如同摩西过海一样,往两边散开,讲课的老师好歹是站在了讲台上。

  快到上课时间,办法总比困难多,大不了就是在后面站着,多出来的学生也满满当当地塞进教室。

  北大校报和青年报两波记者也在前面架设了摄影器材。

  见识到可能会被拍摄,不少穿着比较抽象的学生,就起身默默走到后面。

  “牛逼的,这穿着你也敢穿到教室来,很牛逼。”顾陆目送着某个同学坐到教室角落。

  相比学生的活力四射,校报记者的公事公办,青年报的两根老油条,就是有气无力。

  之所以叫老油条,也不是因为年龄大,即便一个身材略微发福一个啤酒肚有些大,可都是80后。主要是两人,脸上生无可恋,被班味折磨的情况太明显了。

  “上次听到有人独创文字,我的印象还是《全职猎人》,猎人通用语还是挺厉害。”

  “猎人通用语就是对日语五十音的一个魔改,核心还是日语。不过富坚老贼确实有才。”

  “顾陆肯定不会输给富坚,况且我们这次来主要是为了拍摄,北大学生授课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

  啤酒肚记者和发福记者,更想采访有关“欧洲篇”“蛤蟆先生”“与德国约定”这些更有看点的新闻。

  说话间,上课开始了。

  “第一次上课就有这么多人,还是有些小紧张的。”顾陆说,“希望我这堂课,能够给予各位一点点思考。”

  同学们是非常善良的,哗啦啦鼓掌。

  还有学生嚎着,“顾陆老师你站上面就成功了,别紧张”“你说错了,我们也不知道!”

  嘿这安慰听着,还真就一点也不安慰人!

  说白了都来凑热闹,没想过真能学什么。当然要是顾陆的课叫“文学创作”,那学生们的态度会截然相反。

  “那么我们直接开始,我就直接开头做教学,我创作语言是用于文学创作。”顾陆说,拿起粉笔。

  北大虽然是华夏顶尖学府,但使用黑板粉笔的教室仍旧有很多,也只有电教大楼里设备才比较先进。101大教室是能够开展电化教学的。

  顾陆本人也是做了PPT的,先用粉笔开场。

  [语言创造第一问:创造语言的背景,语言的使用者是谁?

  文化、历史和生活环境。]

首节 上一节 437/4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