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点整!
有从北大西洋刮来的风,但幸亏没下雨。
请注意,在水石书店,聚集了围观人群。
“我回去要写一篇文章,反《意林》《读者》。”顾陆忘记具体是两个杂志中的谁,说英国人效率很高,不仅坐地铁不会玩手机,只会看书。还不会瞎看热闹,即便路上出了车祸,人来人往的街道也不会停留分毫。
现在呢,看热闹的吃瓜群众围成一圈。看热闹是人类刻进骨子里的,除非英国人不是人……
由于顾陆的热度,基本英国国内数得上名字的纸媒都派遣“前哨”。
长枪短炮,记者们目光锐利,整体气质都透露着来者不善。
海雀图书编辑、书店老板、作者、海外代理人,四方到齐。《The Little Prince》摆放着数百本书,垒成一座小山。
小山最上面的两本书是撕开了塑封的,以方便路过读者观看。此时冷风刮着,“山巅”在翻动,恰似身旁姚小驹的心情。
“欢迎各位先生来参加,《小王子》签售会的。今日互联网对作家顾陆的讨论很多,所以对于作者和书籍的疑问,现在可以问了。”姚小驹一句话相当于是开场白了。
代理人姚小驹为了稳妥,首先点名的是《每日电讯报》,比较温和。
“顾陆先生,你好,我是马丁。”电讯报记者马丁说,“你曾写过《福尔摩斯探案集》的二创作品,请问你是非常喜欢英国的这本推理小说吗?”
“我喜欢看英法的文学,柯南·道尔先生、莎士比亚先生,都是我非常欣赏的英国文学家。”顾陆回应,由姚小驹代为翻译。
“既然顾陆先生喜欢英国文学家,那么肯定也了解英国文化了?”马丁直接忽视了法兰西。法兰西是什么狗东西,乳法最严重的不是华人,而是英国佬。
其实顾陆知道对方记者的用意,大概就是要得出,华夏第一天才,也喜欢英国文学,以此抬高自身。
“不能说了解,”顾陆回应,“我现在还是个学生,说了解太夸张。”
电讯报记者对这个答案不是太满意。
姚小驹的战略是成功的,大报的问题还是没那么尖锐。
后面两个问题,顾陆也比较巧妙的回答了。
而一直不被点名的《太阳报》记者终于是憋不住了。
他直接开口,“先生,你对媒体对你和作品的争议,请问有什么要回应的吗?”
“个人累积销量作假,作品是有官方帮忙销售,天才人设也是虚假的。”太阳报记者语序非常快,“请问这些事,有多少是真,有多少是假?”
“先生,请真实翻译我的问题,否则我合理怀疑,你们根本不敢回应这个问题。”太阳报记者根本不给姚小驹反驳的机会。
确实,姚小驹是故意不点臭名昭著的太阳报的。
要驳斥回去。当姚小驹准备摆出强硬态度时,瞧见了顾陆那平稳的神情,末了还是尽数转达。
“个人销量作假,官方帮忙,这两个指控有证据吗?”顾陆说,“我指代的可不是某些报纸上的胡编乱造,而是真实的证据。”
“正常的思维都能看出数据的虚假,”太阳报记者说,“这些指控和怀疑,只是我站在正常的逻辑上。”
顾陆闻言笑了笑,“我这几天看了很多纸媒,对纸媒的报道也有了解。各位先生们要先听听我的评价吗?”
转移话题?太阳报记者嘴角闪过不易察觉的冷笑,有用吗?
“请问顾陆先生你现在是在逃避问题吗?”太阳报记者紧追其后。
“《镜报》的读者是自以为在治理国家的人:《卫报》的读者是自以为应该治理国家的人;《泰晤士报》的读者是真的在治理国家的人;《每日邮报》的读者是治理国家的人的夫人。”顾陆没有理会记者,而是自顾自的叙说。
还好顾陆看书多,虽然他完全不怎么接触英剧和美剧。还好是看过《是,大臣》和《是,首相》的书籍。顾陆还记得挺清楚,三联书店出版。
“《金融时报》的读者是手里攥着国家的人;《晨星报》的读者是想把国家交给别国治理的人;《每日电讯报》的读者觉得我们正被别国治理着。”顾陆顿了顿,看着太阳报的记者,“贵报的读者不在乎谁治理国家,只要三版女郎前凸后翘就行。”
没有触动合成序列,也让顾陆很失望。按理来说,话语由姚小驹再用英文翻译一遍,应该触发啊!
是因为这两部作品先有剧集后有小说,不算数?还是姚小驹只是翻译,没有自主性,所以触发不了?
“没人告诉我,《太阳报》是少儿不宜啊。不得不说贵报纸,让我这个未成年受到了颇大的心理创伤。”顾陆一心两用,说话时还看着记者。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太阳报》为了销量,就会在第三版刊登的裸露上身的模特,持续几十年。也就是欧美和花花公子封面女郎,并称的三版女郎。
他继续道:“我的评价是否精准?我认为很精准,之前提问的四位先生就很专业,但……”
“站在正常的逻辑——先生,你的话完全和这三个词语都不沾边。”顾陆说,“首先这不正常,因为先生你身为记者,在质疑时根本没有去更进一步的调查,反而只是没有思维的跟风。其次,这也没有逻辑,为什么我十六岁不能有这么好的成绩?华夏十三亿六千万人不能出现我这样的人?我想不到你基于什么逻辑发出这样的言语。”
“最后,我认为先生你也没有站着,你是匍匐在门外,透过门缝在看我。”顾陆尽量不用成语,以免姚小驹不好翻译。
姚小驹不去当代理人也可以去当翻译,翻译得快准狠。
“所以在先生你的眼中,我又窄又没有全貌。那么先生你能打开门,真正的站起来平视我吗?”顾陆说,“就好像现在我看着你。”
实话实说,太阳报记者大意了。哦不,全英纸媒的记者都大意了,谁也没想到这华夏学生如此牙尖嘴利。
“华夏人都喜欢诡辩,不会像文明人一样讲道理。”太阳报记者当众被一个外国学生这样说,有点红温。
“先生,请问你是什么地方的人?”
“英格兰多塞特郡威茅斯,有什么问题?”太阳报记者实话实说,他抱着你还能叫人在家乡搞我不成?
“没事,先生,你家乡会以你为荣的,应该。”顾陆笑着说出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
顾陆就没再理会太阳报了,继续回答其他记者问题。
实际上在广大同行心中,太阳报记者已经输了。说也说不赢,太狼狈了,众人看向太阳报记者的目光,包含着嘲笑。
这也和《太阳报》在英国风评非常差有关,这报纸非常不招人喜欢。因此没有丝毫一致对外的心思,其他记者只想看热闹。
眼神压力之下,太阳报记者灰溜溜的退出了首排,退到了人群末尾。没有走,他要呆到结束,好好的在报纸上说说这华夏作者。
天才作家就是不一样,这种场合被围攻,居然还能有条有理的反击。姚小驹心里默默的给顾陆点赞,同时心中也感觉很合理,能在这个年龄写出这么多精彩的作品,肯定要与众不同。
下面的记者们提问就比较客气了,毕竟有前车之鉴。
签售会算是圆满结束?
反正顾陆通过反驳太阳报记者,倒是吸引了不少围观群众购买《小王子》。
张扬自信的天才,在欧美似乎更受欢迎。
从四点左右到七点半,顾陆签售了四百多本书。
战绩斐然!
晚餐是姚小驹请客,为今天的顺利庆祝。
这场合比较私人,顾陆就没叫上章老师了。
姚小驹选择了日料店,在这一点上和顾陆达成惊人的一致,不选择英国本土食物。
“你对英国各大主流报纸的评价真犀利,”姚小驹说:“还有对太阳报的反驳,很犀利。明天肯定到处都是你的新闻,对销量有帮助。”
如果在场只有两三家媒体,签售会的事还可能被扭曲。但现场媒体太多,都会想着,如果我扭曲了,别人不扭曲,那不就成为小丑了吗?
报纸之间可是谁也不服谁,且派系混乱。
基于上述原因,姚小驹才判断,顾陆明个儿会亮眼。
顾陆说:“有帮助就行,我也没白跑一趟。”
有说有笑的吃着,大晚上的谈吃是不是有点残忍?主食鳗鱼饭,其他是和牛寿司、金枪鱼寿司,一口咬下去还是不错的。
对肉食动物的顾陆来说,有肉就行。
“你问太阳报记者是什么地方人,是做什么?还是随口问问?”姚小驹突然想起这件事,在场的所有记者都不明白顾陆话中含义。
“哦,说起这件事,姚哥帮我个忙。”顾陆说,“我想以太阳报记者的家乡为原型,写短篇小说。”
“?”姚小驹困惑这什么操作,饶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他,也一时迷糊。
“另外,还麻烦帮我收集威茅斯的一些资料。”顾陆拜托。
“噢噢好的,威茅斯算是英国比较重要的港口旅游城市,去年伦敦奥运会的帆船比赛就在那个小镇举行。”姚小驹答应下来,“所以资料还是好收集的。”
“那麻烦姚哥。”顾陆道谢。
也没再多问,反正他盯着的,姚小驹心里这样想。
酒足饭饱,姚小驹返回了酒店。
刚回房间就接到了一个电话,做海外代理人,肯定是二十四小时待命,因为国家与国家之间是有时差的。
“好好,11月3号?宣传方便来得及吗?好的,没问题。不过新书发布会的事,恐怕没时间。对,实在没有办法。”姚小驹挂断电话。
《アルジャーノンに花束を》翻译完毕!
确定上架时间是十几天后。
第312章 威茅斯的阴霾
第二天清晨。
阴雨绵绵,据说这地儿水质不好,本国人也不爱打伞,所以极易造成脱发……
天未亮,递报员给超市、二十四小时便利店以及书店,送去隐隐能闻到墨油味的“新鲜”报纸。
伦敦街头基本看不到小摊和报刊亭这类小型售卖点。
人来人往,英国上班族们无论打开什么报纸,都能瞧见同一个人名“GuLu”。
即便没登上各大报纸头版头条,也在二版或三版醒目的位置。
“华夏作家顾陆不敢直面回答质疑,揭露伪造天才的真面目!”——《太阳报》
首先登场的是太阳报,内容是旗帜鲜明的抹黑,甚至还造谣出顾陆非富即贵的身份,佐证天才身份是伪造。
很正常,太阳报的传统艺能。
去年,伦敦警方逮捕向警察收买新闻线索的数名《太阳报》工作人员。
然后是英国报业御三家。
“签售会的辩论:最了解本国媒体的外国作家顾陆?”——《卫报》
“顾陆指责太阳报记者不够专业,使得新闻界受到质疑。”——《每日电讯报》
“华夏作家顾陆疑似威胁采访记者,请伦敦都市警部注意。”——《泰晤士报》
再加上一个比较主流的报纸
“他的本领都在嘴上。”——《镜报》
都比较客观的报道了昨晚签售会发生的事。但详细内容只分为坏和更坏。
坏的少点的,仍旧批评《小王子》质量不过关。引用一下《每日电讯报》原文“觉得该作品(小王子)精彩,有对作者的宽容,因为作者年龄尚小。”
坏更多的……喏,就和泰晤士报这般,说顾陆威胁记者的人身安全。
讲个笑话,华夏学生在日不落的首都,威胁正米字旗记者。
这笑话有点冷。
冷不冷没关系,可有人当真啊。采访顾陆的太阳报记者凯恩,他不认为华夏人能把他怎么样,但他十分讨厌被威胁的感觉。
“凯恩,你昨天的消息是瞎编的吧,就华夏少年的身世。我查询到《朝日新闻》曾有报道。”同事麦克斯说。
朝日新闻是有英文版的,所以麦克斯能查询到十分正常。
“你以为摩萨比先生不知道吗?”凯恩说,“这样更具有冲击性,读者们也爱看。就好像他们爱看又有球星出轨了。”
“你就真不怕顾陆成为文化名人后,告你?”麦克斯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