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第231节

  “王老师、张老师,今晚有位出版行业的长辈要来,所以……”顾陆准备说晚宴可能就要缺席了。

  但话还未说完,就被王侠乘打断:“出版行业的长辈?都是出版业的人,晚宴一起叫来吧。”

  “这不好吧?”顾陆感觉这样请汪社长,不太好。

  “没什么不好的,”王侠乘理解错了,认为顾陆说的不好是带一个不够资格的人来混饭不好。

  关键是,他是比较像和“下位面”的同行接触,否则端姿态给谁看?

  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小顾,要是实在不方便,就算了。”张之路小声的说。

  “我要问问才知道。”顾陆说。

  顾陆也无奈,堂堂一个新青年出版总社的副社长,黑省青团子的一把手,也不清楚是什么等级的公务员?。反正没想过会这么的急切,一刻也等不及,火急火燎的直接坐飞机过来签约。

  本来是谈好的,在西湖作家游之后再签。

  没办法啊,汪社长是被他顶头上司催得急切。自打告诉社长是要签顾陆,那好家伙是三天两头的打电话来询问进度。

  包括他微博账号的宣传,以及新青年出版总社官微都是赶鸭子上架。

  说真的,汪社长也没想到社长这么着急,他还从未这么在乎过出版社。

  “要多写对时政,或者是对社会有帮助的作品。”王侠乘在分享着自己的创作理念。

  听着分享,菜也一道一道的上了。

  一桌子菜,色香味至少色和香是俱全的。

  吃着东西聊天内容就变杂了,顾陆向张之路老师请教创作。

  “看一个作家有没有天赋,看他如何运用比喻就行。”

  张之路说出了这么一个观点。

  比喻?

  顾陆总结:“作家总是喜欢这样。把物品拟人,又将人用物来描述。”

  伴随着他自己话语刚落,脑海中嘀的一声响起。

  【拥有B级片气质的作品】【读者看到晕厥】【二十一世纪最负盛名的邪典作家】

  没想到真触发了,B级片和三级片还是有区别的。前者更多是恐怖和血腥为主。

  “斯蒂芬金,没跑了,这一波肯定是斯蒂芬金!”

  这是顾陆看到三个标签的第一反应。

  随即又有一点小小的迟疑,斯蒂芬金的作品,虽说精彩,但有让读者晕厥的吗?

  “应该有,可能是我没看过。毕竟除了斯蒂芬金,谁还担得起这个称号?”

第298章 朝气蓬勃一点!

  “创作一本新书是非常辛苦的事,费脑筋。”张之路说,“所以人老了,思维没以前灵活了。小顾你趁现在年轻,创作欲旺盛,多多创作。”

  还在琢磨三个标签的顾陆回神,他回应,“当前我出书的速度应该算快的了。”

  每年保持四十多万字,不同类型作品的创作,是算快了。毕竟顾陆深知,他自己还是个学生,很多事,不能太离谱。

  “慢了,还是慢了。”张之路说。

  真的慢了?顾陆手里可还有一部长篇,外加好几个短篇合集!

  “他只是好奇你的创作方法。”一旁的董浩出言,“小顾你别被他忽悠了。创作没有快慢,只要适应自己的节奏就行。”

  创作没有快慢,网络小说除外。有本事你拿这句话去和读者说说?

  很简单的例子,当别人说你的作品短小快。第一反应也肯定是解释,码字慢、作品需要查很多资料等等。因此张之路刚才说顾陆慢,只是想向后延伸讨论。

  “难道你不好奇吗?”张之路反问。

  “好奇,小顾的创作方式太独特了。”

  单园富、董浩,以及在座众人的大部分人都好奇的瞧过来,包括王侠乘。

  王侠乘看过小王子和《人民文学》的聊斋新义系列,打死他,他也感觉不出是一个作家的创作。

  面对这么多名作家,吹牛逼,顾陆真有点小激动。

  不要慌!

  顾陆放下筷子,“我看一本书,喜欢把一本书看透,并且思考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写。这种思绪多了,自然就类似了。”

  “所以又因为小顾你一直在看书,所以每一段时间的作品,笔锋都有变化。”单园富进行记录。

  这话说得,模仿一部作品就那么简单吗?

  但顾陆的战绩可查。

  作家们久久无语,只能归结于顾陆是天赋异禀,否则还能说什么呢?

  “哦对,小顾你对聊斋很了解是吧?”阿莱突然开口说,“之前我看电影《断背山》李安拍摄的,感觉和聊斋某一篇故事有点雷同,是什么来着?”

  《聊斋志异》近五百篇,市面上出版的书,大多数都只是截取一部分。

  全集版本少,况且若只是看过一遍,记不住也实属正常。

  因此阿莱随口一问,真有询问,也隐约带着考验。

  为什么是隐约呢,因为断背山不一定都看过。

  “和断背山类似的聊斋?”顾陆在脑袋里走了一圈,“聊斋里表现同性的作品里不多,阿莱老师你应该说的是《黄九郎》吧。”

  “主人公一眼就喜欢上了黄九郎,后面茶不思饭不想。和《断背山》只有零星的地方相同吧。我没记错的话,黄九郎是男狐狸精的故事。”顾陆说着,基本已回忆起整篇故事。

  “没错没错,是黄九郎了。里面主人公想黄九郎,想得生病,感觉这剧情有点神似。”阿莱夸奖,“难怪被余老师称作文狐,能改写聊斋,真熟悉。知识面也广。”

  聊斋志异里女狐狸精很容易被书生忽悠。而男狐狸精哥更加恋爱脑,总结就一句话,可惜建国后不允许成精……

  连王侠乘也赞同阿莱的观点,能被誉为天才作家是真有本事的。

  顾陆心中也没得意,心中只是庆幸,自律看书没白费。金手指抽到的作品是美味佳肴,色香味俱全。顾陆就是餐盘,器皿至少不会拖食物后腿。

  吃完了午餐,就进入了今日最重要的环节。

  一群人拍照。

  拍照留恋才是西湖游的核心。

  领队王侠乘和副领队张之路在中间,顾陆就比较边缘了。

  下午,自由活动。

  不少作家西湖游船,顾陆没去,因为他有更想去的地方!

  顾陆因为一句诗,所以跑去钱塘江。更重要这诗在网文圈还经常被引用。相信都知道是哪一句了,不赘述。

  你别说,真别说,学生时代学的古诗词,加分是真多。

  比之西湖,西湖的风景是不错的。但钱塘江在不涨潮时,就真没什么好看的。

  “相见不如想象。”顾陆发现自己的失望情绪也并不大。

  有种到地方就圆梦的敷衍感,具体地方的风景如何不重要。

  作家就挺好,即便再出名,走街上也不会被认出。顾陆沿着江边走了一会,期间他捧起江水,和抓起泥沙,都没能触发合成序列。

  肯定是要多次尝试。

  咦,卖金鱼的?据说是钱塘江的金鱼,也不知真假。

  “借东西的小人是小说改编,那《悬崖上的波妞》是小说改编的吗?”顾陆买了一条。

  合成序列安静如鸡。

  也不失望,因为类似的举动都成习惯了,有枣没枣打两杆!顾陆把十块钱的金鱼送给旁边的小朋友。

  “谢谢哥哥!”

  顾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只带走一个矿泉水瓶子。刚瞧见的垃圾。

  以前的顾陆,最多能保证自己不乱扔垃圾,但爱护环境捡垃圾,还是赵娟带的潜移默化。

  当然,有个前提,地面垃圾少,如果很多——顾陆也不想化身为扫地工。

  此外……这城市消费水平真高。就13年,即便是雾都解放碑,金鱼也最多五块一条。

  时间差不多了,顾陆要去接汪社长。

  作协活动预定的酒店是君澜大饭店,参加的聚会在大饭店三楼宴会厅举行。

  上次见到汪社长还是一年前吧?对方没什么变化,但顾陆长个子了。

  “小顾比之前更健壮了,不错。”汪社长说,“作家就是要有好身体,这样编辑如果拿刀催稿,也可以跑。”

  “……汪社长不要说恐怖的话。”顾陆说,察觉到对方声音有点沉闷。

  “开个玩笑,不过确实有作者有拖延症,需要编辑监督。”汪社长哈哈笑,“但小顾你现在还是学生,所以学生还是要以学业为重。”

  “……”那是真感谢高中生的身份了。

  刚下飞机,汪社长可能有些感冒了。经常感冒的朋友都知道,这种情况坐飞机,会很难受。

  因此顾陆也没马上聊起出版的事,给了汪社长休息时间,也挺细心。

  出租车,往君澜大饭店行驶。

  当前已是晚饭时间,十几名作家,加上当地媒体,尽数到场。

  看宴会厅的横幅【西湖印象·作家游】,硕大的签名墙下面写着作协、浙省文联以及其他单位,都是主办方。

  “小顾还没回来吗?”王侠乘问。

  “应该是去接出版编辑了,新书出版的事。”张之路回答。

  “什么出版社?一会我们还是稍微给小顾抬两句,”王侠乘后面藏了半截话,这么听话听教训的小伙子,身为前辈还是可以给予一定支持的。

  张之路也有相同的看法,不过他是习惯的帮帮有本事的晚辈。

  十多分钟过去,酒店工作人员走来,在王侠乘耳边小声说一件事。

  “没问题的,虽然不在邀请人名单,但是我们邀请的人。”王侠乘回应。

  宴会搞得还满正式,要在门口出示邀请函才能进入。酒店工作人员也是尽忠职守。

  一老一小两人走进来。老的也没多老,大概知命之年。小的也没多小,也是舞象之年。

  不错,来人正是顾陆和汪社长。

  王侠乘感觉对方身上的气质不简单……

  “汪社长怎么来了?”单园富认出来,他和汪社长有过几面之缘。

  “我来介绍一番。”单园富立刻,“这位是新青年出版总社的汪社长,也是我们黑省青团书记。”

  单园富为什么熟悉,从话语就明白了,他也是雪城作家。其实即便他不开口,也有其他东三省的作家认识汪社长。

  毕竟新青年出版总社的地位,在东三省相当高,瞧瞧他旗下的刊物《青年文摘》《青年文学》《虹》《华夏教师》等,格调十足。

首节 上一节 231/4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10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