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第425节

  而且应酬还很重要,涉及到溯回的扩张之路,如何在短时间内安排好一场优质的饭局呢?

  首先是确定吃饭的地点。

  这个要根据主宾的籍贯来安排。

  什么意思呢?

  假如主宾祖籍湘南,那就去湘菜馆。

  如果主宾祖籍川渝,那就去川菜馆。

  当然还会有这样一种情况,在川渝出生,但是在广州长大。

  就像cos姐那样,不熟悉的人一时间很难判断她的口味。

  答案是去粤菜馆,因为能吃川菜的一定能吃粤菜,但是能吃粤菜不一定能吃川菜。

  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原则:

  如果能提前了解到主宾的口味,那是最好了;

  如果了解不到,那就看主宾的籍贯;

  如果籍贯也不好判断,那就以清淡鲜美为主,因为这样所有人都能吃。

  这也是“鲜”为主的淮扬菜,为什么会成为国宴菜系的原因之一。

  好在郑文龙本身就是粤东人,不管从什么角度都应该选择粤菜,所以陈着毫不犹豫预约了利苑酒楼的包厢。

  吃的定好了,喝的也没什么问题。

  接下来就是关于“礼”了。

  中国是礼仪之邦,哪怕串个门都不好空手,更何况请人办事,礼物是坚决不能少的。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糟粕,是封建主义的陋习。

  这些观点可能都有道理,但是我们既然生活在这个环境里,要不顺从,要不抵制。

  对应的结果,要不出众,要不出局。

  陈着当然不想做出局的那个人,所以他精心准备了礼物。

  他先来到万逹在广州的分公司,再次和王有庆开口借车借司机。

  陈着倒不是为了接人,郑文龙肯定有专职司机,陈着是为了给自己存放礼物。

  普通人给领导送礼:

  把礼物拎在手上,在饭局上见到领导,客气的说道:“领导,这是XXX,也不知道您喜不喜欢,给您带了一点……”

  陈着给领导送礼:

  先把礼物存放在自己车上,看似“空手”赴宴。

  但是吃到一半的时候,找个理由出去结账,然后把自己车里的礼物,悄悄转移到领导车上。

  饭局结束和领导握手告别时,悄声说道:“一点土特产,已经放您车上了……”

  这两种方式,只要领导脑袋正常一点,肯定更喜欢第二种。

  因为送礼这种事,最好还是隐蔽一点,越少人知道越好。

  但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也许是条件不允许,也许是考虑不周到,反而是第一种比较常见。

  在王有庆那里顺利把s600和司机马海军借到以后,陈着返回科技谷,开始思考礼物的种类和样式了。

  听说信贷部主任也会和郑文龙一起到场,那么礼物肯定要两份了。

  信贷部主任这个角色,有点像是电视台广告部部长杨光。

  属于领导手下的得力干将,领导拍板做出一些决定,但是要由他来具体操作,所以也是不能得罪的。

  陈着先让张广峰从储藏室里搬出两箱中华和两箱茅台。

  这远比元旦时给电视台梁浩泉和杨光送礼要贵重的多。

  当然两者的反馈也不一样,梁师兄只是帮忙延迟下广告费,但是郑师兄却能够提供不知道多少个广告费的贷款。

  接下来,陈着又让蒋馥从银行取出一些现金,分成两沓用报纸抱起来像砖头一样。

  做完这一切以后,陈着亲自从保险柜中,取出高剑父大师的两幅画。

  一幅是《松鹰捕食》,关教授赠送的鸟兽图。

  雄壮的白头鹰立于树梢之上,伸长脖颈,目光阴鸷,左顾右盼的等待猎物出现。

  看似威风凛凛,实则市场认可和艺术价值并没有那么高。

  另一幅是《芍药》,在淡淡的墨色流转中,一枝芍药于春风中葳蕤盛开,茎叶大肆吞吐着阳光。

  那旺盛的生命力,犹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炼钢厂工人,又或者样板戏的演员。

  这幅画看似写景,实则拟人,甚至还隐喻当前时代的意思,艺术价值非常的高。

  陈着手里明明有四副花卉图,但是为什么只拿出《芍药》,还要顺便搭上一副完全不同档次的《松鹰捕食》?

  一是“物以稀为贵”,不能一次性把所有底牌都露出去,饵食要一点一点放,这样才能一直钓着大鱼。

  二是形成对比,幸福就是个比较级,陈着想通过两幅画的比较,着重衬托《芍药》的昂贵。

  周星驰版的“唐伯虎点秋香”里,秋香乍看并不是一位绝色美人,但是因为有其他丑丫头的衬托,所以才显得美如天仙,这也是同样的道理。

  礼物这边搞定了,陈着看了看时间下午3点左右,立刻搭车前往利苑酒楼。

  这里又是一些关于饭局的tips。

  陈着直接找到利苑的楼层经理,主要沟通几件事:

  第一,定下今晚的菜品。

  以前陈着接待一些重要领导,他都要亲自前往酒店审核菜品和例汤,还有确定上菜的时间。

  这样饭局开始了,上了几道菜,还剩下什么菜,他基本能做到心中有数,一旦发现不够的话,还能够灵活的进行调整。

  第二,先给一半定金。

  这是为了防止客人悄悄去抢着买单,给了一半定金后,这种级别酒楼的服务员都很懂事,不会再收其他人的钱了。

  第三,和经理混个脸熟,并且拿到她的联系方式。

  这是以防出现紧急情况,能够直接联系到负责人。

  可能有些人觉得没必要这样繁琐,会有多少意外发生呢?

  可是真的等意外发生了,做好准备的我,不就是得到表现机会了吗?

  把这一切全部落实妥当,陈着又返回了学校。

  这个“落实”就是在心里呈现出一张清晰的程序图——

  今晚做什么、说什么、何时做什么、何时说什么,基本在心中有个脉络,这是做事时胸有成竹的保证。

  在宿舍里冲个澡,打开电脑百度,搜索这样一个词条“農业银行副行长郑文龙考察(调研)……”。

  按下回车键,出来了一条条报道链接。

  其中既有在国企考察的,也有在私企调研的,陈着快速浏览十几条,发现郑文龙在考察时经常表露这样一个观点:

  银企(银行与企业)合作是深化产业升级的关键突破口,着力打造一套优势互补的金融“组合拳”,从而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银企合作。”

  陈着默默把这个关键词记下了,一抬头发现已经4点半了。

  关掉电脑赶紧联系了舒原,先把包厢的房间号告诉他,因为一直以来都是舒院长在联系郑文龙,顺便询问三位校领导今晚怎么过去。

  不要以为“主宾”郑文龙很重要,“主陪”许宁、舒原和林堇平同样需要尊重。

  不过这一点别说刚工作的年轻人了,就连一些混了很多年的牛马都会遗漏。

  道理很简单,哪怕这次郑文龙这条路走不通,只要有许校和舒院长在背后支持,他们肯定会介绍其他融资渠道。

  但是如果让许校和舒院长产生了不好印象,哪怕拿到了银行贷款,以后的日子也未必顺利。

  这有点像“一顿饱”和“顿顿饱”的区别。

  舒院长回答说,学校有七座的商务车,自己三人准备坐商务车过去。

  陈着一听,果断把舒适的奔驰s600弃之不用。

  其实也不是弃之不用,就是让马海军单独载着礼物去酒楼,陈着自己要和校领导坐一辆车。

  看看这多机智,时时刻刻在校领导面前刷刷存在感,增进良好的互动关系。

  傍晚5点左右,舒院长打来电话,他说商务车已经等在办公楼下了,他和许校长、林院长在闲聊,大概15分钟后下楼。

  “呼~”

  陈着长吁一口气,关于贷款这件事,自己已经最大的努力,今晚不论成败都不会后悔!

  想到这里,他拿起近三个月校园网的账目流水,揣了几包零散的中华,赴向重生后最重要的一次饭局。

  ······

第388章 如何贷到一个亿(2)

  陈着年轻,步伐也轻快,几分钟就来到校长办公室的楼下,那里果然停着一辆打着火的别克商务车。

  就好像考斯特是省级领导调研的专属大巴,七座别克商务在粤东这边,也是许多单位迎来送往的专车。

  原因是因为别克厂家比较会做推销,舍得下血本,硬是啃下了这么大一块蛋糕。

  商务车司机是个30多岁的平头男人,外表看起来比较沉闷,胳膊搭在窗户上,发呆的看着人来人往的大学生。

  高校里司机待遇可比体制内差多了,不过相对而言也轻松一点,适合没什么太多心眼的老实人。

  “你好。”

  陈着走近一点开口问道:“请问这是在等许校长吗?”

  “你是?”

  正在走神的司机一抬头,发现是个阳光帅气的男大学生,眼神明亮而深邃,但是没有咄咄逼人的攻击性。

  “我是2007级岭院经济班的陈着。”

  陈着主动表明身份:“我也是在等许校的。”

  “哦哦哦。”

  司机原来以为这是许校长的学生,可是后来又觉得不对。

  许校长的行政工作非常繁忙,早就不带硕士生了,手底下只有三四个博士生。

  哪个博士长得这么年轻?

  正在疑惑的时候,就见这个男生从书包里掏出两包中华烟,直接往自己手里塞。

  “不用不用……”

  司机连忙推脱。

首节 上一节 425/4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1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