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第424节

  那件事他还会愿意帮忙吗?

  舒原掏出手机,但他沉吟片刻,第一个联系的居然不是郑文龙,而是许宁副校长。

  这里又是一个职场的tips。

  当一些计划好的事项被迫改变,第一个应该和上司汇报,听取他们最新的指示。

  如果自己闷着头去做,顺利的话还好,但凡出现一点差池,百分百是要背锅的。

  许校长听完原因后,也是一阵长久的无语,甚至还觉得有些无厘头。

  说出去谁能相信,马院的院长居然能为一个岭院的学生站台?

  陈着那小子脸皮也是堪比城墙了,他是看出来老林厚道?所以才大大咧咧的邀请?

  不过事已至此,许校长只能“补救”了。

  原来是岭院院长和陈着出席,现在多了一个马院的院长,看起来颇有一种“又洋又土,又西又中”的混杂感。

  许校长思索一会,在电话里说道:“干脆我也去吧。”

  许校长的出席,就好像天平上的秤砣,瞬间就让两边平衡起来了。

  这就变成了“中大副校长带着岭院院长和马院院长,与优秀毕业生、粤东農行副行长郑文龙进行友好会晤”,捎带协商溯回科技的贷款问题。

  舒原也觉得这样最好,自己虽然和林堇平是同事,但是不太熟悉,凑在一张桌上都不知道如何开口了。

  有了许校长的坐镇,看起来才顺滑一点。

  陈着听说以后,他虽然能理解许校长的用意,但是这个阵容看起来也太豪华了吧。

  可别吓到郑师兄!

  ······

  郑文龙是中大1983级的大学生,那时读大学的年龄都比较乱,郑文龙23岁的时候才一举考上了中大。

  毕业后一直在银行系统里浮沉,今年48岁是粤东省農行的副行长。

  这个年龄有点尴尬,体制内有个潜规则叫“七上八下”。

  就是说在同等条件下,“37或者47”可以提拔,“38或者48”已经不再考虑范围内了。

  如今48岁的郑文龙,在上级心中已经丧失了成为一把手行长的机会。

  当然作为省行副行长,再加上资历也比较老,在行业和单位的话语权依然很大。

  上午开会的时候,他接到了中大岭院院长舒原的电话。

  两人只是泛泛之交,一个是现任商学院的院长,一个是杰出校友,双方在一些社交场合交换过名片。

  不过郑文龙知道舒原找自己具体所为何事,副校长许宁提前和自己打过招呼了。

  郑文龙可以不给舒原的面子,但是许宁的话还是有些分量的,再说帮衬一下小师弟而已,郑文龙自觉也是小事一桩。

  当年读大学时家庭条件不太好,靠着学校的奖学金撑过四年,这才有了今天的自己。

  现在母校有出色的人才涌现,自己于情于理都不好袖手旁观。

  只不过年后比较忙,几乎每天都有各种会议和饭局,偶尔还要出差。

  问了一下秘书,唯一有空的时间就是从首都开会回来那天,大概在月中吧,于是就把那天让给了舒原和那位小师弟。

  本以为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结果中午即将休息的时候,手机“嗡”的一声来个信息。

  郑文龙有些不悦,他睡前喜欢打开手机相册,欣赏下高剑父的画作,这个信息显然打扰到自己了。

  郑文龙没有太多的爱好,也不像其他银行家那样喜欢赌博,但是比较痴迷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的画作。

  这和他的成长经历有关系,读大学时性格内向,同学们都选择了热烈的“交际舞”作为爱好,郑文龙就选择了安静一点的绘画。

  尽管最后被验证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但是并不妨碍他欣赏大师们的画技,并且高剑父作品中有一股力量,这可能和以前是革命家有关系。

  即便是温婉的芍药在高大师的笔下,茎干也如松柏那样坚挺。

  这种力量给予年轻的郑文龙很大触动,每当遇到一些困难,他就端详着高剑父的作品,放松自己的同时好像也在汲取力量。

  久而久之,高剑父的画对他来说已经成为一种人生精神食粮。

  事业有成后,他也想方设法收罗的一些高大师的作品,当然还有朋友赠送的,不过大多数都是【鸟兽图】,还有一些艺术价值没那么高的【花卉图】。

  最经典的那几幅【花卉图】要不就是在博物馆,要不就是在高剑父后人的手里。

  郑文龙还辗转打听过,只知道高剑父有个儿子在澳门,但是更具体的信息就查不出来了。

  所以郑文龙经常自我安慰,人生本就是不圆满的,美好的东西未必就要得到,有点遗憾才能更珍惜现在的生活。

  当然道理是这样说,但是每当闲下来,郑文龙还是会恋恋不舍欣赏下,博物馆里那些已经成为文物的作品照片。

  这种时候,他是很反感被打扰的。

  不过看到是中大岭院院长舒原发来的信息,郑文龙怒气才稍减,毕竟舒院长也不是什么小人物,估计应该真的有事。

  于是打开看了一下,表情突然一凝,原来已经酝酿出来的困意也瞬间全无。

  因为舒原歉意的表示,中旬那场饭局的人数有些调整,许副校长还有马院的林堇平院长将同时出席,不知道是否方便?

  “许宁也要过来?”

  郑文龙怔了一下。

  许宁打个招呼是能理解的,如果学生非常优秀,师长们也愿意进行“举手之劳”的帮助。

  但是亲自出席就不是一个概念了,那都可以说是“竭尽全力”的撑腰。

  还有林堇平院长。

  舒原不知道,陈着也不知道,甚至林堇平可能都忘记了。

  但是郑文龙记得,自己以前在省党校进修的时候,其中一个老师就是林教授。

  “舒原电话里不是说,那个学生没什么特殊背景吗?”

  郑文龙搞不懂了,既然没有特殊背影,八竿子打不着的马院院长还要露面出席?

  谁都不是傻子,这种出席本就意味着支持。

  可能在学校的序列里,舒院长的地位要高于林院长。

  但是在郑文龙心中,曾经给众多厅级领导授课的林堇平,重要性和地位要超过舒原。

  郑文龙稍作思量,突然把信贷部主任卢杰英一个电话召唤过来。

  卢杰英四十多岁,身材有些矮胖,头顶光秃秃的呈现一片地中海之势,面对提拔自己的老领导,卢杰英低头哈腰压根的小跑过来。

  还没近身,郑文龙就闻到一股浓郁的酒味,一看就是上午出去应酬了。

  “现在有些记者喜欢无孔不入的暗访。”

  郑文龙皱眉说道:“你翘班出去喝酒,要是被发现就是一场风波。”

  “没办法啊,郑行。”

  卢杰英也很委屈:“美的那边人,他们是信贷部的大客户,总不能硬着脸推脱吧。”

  郑文龙以前也当过信贷部主任,知道这个位置的艰难。

  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银行不是很愿意给他们放贷,因为那些企业根基不稳,一旦倒闭了贷款很可能成为烂账。

  但是对于有着完整的财务制度、健康的发展方向,并且在行业里占据垄断型的全国知名企业,银行反而求着给他们放贷。

  先不说他们能够还得起本金和利息,就冲着“全国知名”这四个字,那就是一笔优质的抵押资产了。

  “反正你多注意吧。”

  郑文龙没有在这件事上面多纠结,而是说起了真正的问题:“最近有什么关于在校大学生创业的贷款补助条例?”

  “在校大学生创业?”

  卢杰英不明白老领导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事,他想了想说道:“助学贷款就有很多,但是创业方面的好像还真没有。”

  “唔。”

  郑文龙咂咂嘴,他也记得是没有的。

  但是许校长、林院长和舒院长同时出席,我一个省分行的副行长师兄,只给批个1000万的贷款,这不仅是踩他们的面子,也是打自己的脸。

  所以郑文龙就想了解下,最近这两年有没有支持在校大学生创业的法规,那样自己就能有理可依的操作了。

  “没有就算了。”

  郑文龙靠在软软的椅背上,就好像闲聊似的说道:

  “现在啊,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没那么稀奇了,在我们那个年代几乎是不存在的。”

  “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年轻人有朝气、有知识、有冲劲,对带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推动经济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呢,他们又因为一些客观因素,比如说缺少资金,阻碍了一些好项目的实施。”

  ……

  郑文龙云里雾里讲了一大堆,好像始终没有一个重点。

  这个时候如果是普通人,估计也跟着摸不着头绪。

  要知道领导一般不会无缘无故的讲这么多“废话”,其中一定藏着他真正的主旨。

  卢杰英作为信贷部主任,享受正处级待遇的领导,本身就是在这种环境里摸索着成长起来的,他很快就从这些“废话”中得出了几个关键词:

  在校大学生、创业、资金受限、贷款。

  卢杰英心头瞬间一片雪亮,咳嗽一声说道:“郑行说的是,我也觉得在校大学生创业很不容易,如果有机会,我们应该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

  郑文龙满意的点点头,这说明卢杰英听懂了自己的潜台词。

  职场就是这样,如果跟得上领导的思维,下次提拔的机会就有你。

  如果一直跟不上,那可能就要换人了。

  每一个处级领导,几乎都要经历快速分析领导意图,并且精准把握的这个过程。

  “今晚有个应酬,你和我一起去吧。”

  郑文龙突然直起腰说道。

  对面是三位院校领导,郑文龙怎么可能那么没眼力劲,依然把聚餐时间定在出差回来后的中旬。

  传出去还以为自己摆架子!

  他马上就决定退掉今晚的其他饭局,专心和校友们聚会。

  当这个决定传回舒院长那里,他又转告陈着。

  陈着也没想到等了很久的一次机会,居然就这么华丽丽的在今晚落地了。

  ······

  (这一章写了不少职场干货。)

第387章 如何贷到一个亿(1)

  本来应该在中旬的应酬,突然提前至今天晚上怎么办?

首节 上一节 424/4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