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巨头 第218节

  陈志文在拿到所有地铁站物业的资料后,最终选择了7栋商业大厦作为自己未来自持的物业,包括中区美利道地段的红棉大厦,以及金钟二段的香山大厦。另外5栋稍微差一点,但也都在中上水平,7栋大厦,总建筑面积高达410万尺。

  这7栋,都在地铁站口,且周边商业环境不错,其他的,基本上都是以住宅为主,还有几栋写字楼则很一般。

  陈曾熙自然也知道这7栋物业是价值最高的,不过他这个项目,原本最主要的就是住宅,毕竟,相比于住宅,写字楼也不是一定要在地铁旁边的,地铁旁边的住宅,是收租最合适的地方,正常地产市场还不错的时候,有多有钱人都会抢这个住宅然后出租,这才是恒隆地产在这9个物业项目中的利益大头。

  随后,就是关于7栋物业价值、整个项目的价格谈判,而恒隆地产公司本身的入股,反而比较简单,上市公司的股票就在那摆着,而市场得知陈志文入股后,恒隆的股票反而大涨了一次,不过这与陈志文没有什么关系,他入股的价格,是按照之前的。

  最终,陈志文以21.6亿港元的价格,买入这7栋大厦,归在置地公司的名下,考虑到整个项目目前也比较缺钱,于是直接先给了一半的订金,后续需要等大楼建成后再给,不过这也不影响恒隆,只要有合同,那完全可以借着合同,再去其他银行贷款。

  同时,陈志文也以10.6亿港元,从该项目的其他股东手中,收购到18.9%的股份,也联系上了渣打、中银、日本住友银行,三家一起再对整个项目,进行新的评估,同时还需要借贷约30亿港元。

  “陈生,合作愉快。”恒隆地产集团的总部大厦,陈曾熙开了一瓶价值不菲的红酒,亲自倒了两杯,一倍递给了陈志文,随后举杯说道。

  “合作愉快,整个地铁站项目,都可以动工了,我估计,到了明年,香港的经济就能开始复苏了。”陈志文笑了笑说道,已经达成合作,且自己也拿到了想要的优质物业与股份,那自己对未来的预测,说出来也无所谓了。

  “是啊,终于可以动工了,这一年多,我的心脏都不知道差点停了几次了。”陈曾熙摇头苦笑道,在陈志文看起来很简单的一件事,对他来说却是超级难,没有银行贷款、欠了港府的钱、项目无法启动、与很多供应商都涉及违约,一个控制不住,恒隆地产不死也残废了。

  现在虽然损失了最优质的几栋大厦,但好歹整个公司的项目,可以正常进展了,且,那7栋大厦,也不是白送给别人了,置地还是出了钱的,对比目前的房价也是差不多的,就是自己当初购入土地的时候,比现在要高不少,但人家现在购买,自然不可能按照以前的价格了。

  最重要的是,陈志文入股了自己的公司与项目,那在各家银行那边,恒隆地产公司,就成了优质合作对象,只要不是离谱的贷款要求,以后在很多时候都会方便很多了,更不要说,还有一个资金充足的海信银行了。

  (本章完)

第484章 电池产业布局的开端

  投资香港的地产公司,最大的好处,就是不需要自己操心了。

  当恒隆获得自己需要的资金之后,陈曾熙就能发挥他的最强能力,全力将整个项目完成,然后将陈志文需要的7栋大厦建好后交给置地,并且还会在未来给予自己该有的分红。

  陈志文也只需要投入资金即可,啥都不需要管,而如果是自己做,虽说也有手下去做事,可多多少少很多重要的事情还是要来请示自己的,这样的事情,一两个无所谓,太多了,自己也累。

  创业当超级富豪,有的人喜欢将自己投入进去,让自己忙成超人,可陈志文不是,该做的工作自然应该做,可能减少自己的事情,还是需要减少的,没必要啥都自己来做。

  赚钱的最高境界,可能就是让有能力的人替自己赚钱了,如同15年后,随便投一笔钱,给淘宝或者QQ,不比自己亲自经营要舒服太多了。

  当然,事业方面的影响力自然不一样,如果自己穿越到了内地90年代,也许也会亲自参与一把,可现在当自己已经成为强大资本的时候,那参与投资才是最合适的。

  “陈生,英国那边传来一个好消息,我们的人又找到了几个持有力拓股权的股东,他们也愿意出售,一共是2.1%的股份,按照市价差不多2000万英镑,他们要价2500万。”和记大厦内部,周家杨前来汇报说道。

  “25%增幅?也不算高,拿下就行了。”陈志文没有太在意价格,想收购人家股票,肯定需要涨一点的,也还好不是真正的收购公司,不然狠起来翻倍都有可能。

  “好的。”周家杨点点头,又说道:“另外圣汐游艇那边也达成了合作协议,成交价是3200万英镑,可还有一个问题,英国政府那边,要求我们签署必须在英国本土生产圣汐游艇的承诺书。”

  “这是做梦呢?如果签这种东西,我还买这游艇公司干嘛?告诉他们,要卖就卖,不卖我去北欧找也一样。”陈志文强硬的说道。

  如果是英国的汽车品牌,考虑到全球的独一性,哪怕对方要求高或者无理,自己也不会随意就决定放弃,可一个游轮公司,虽说也有品牌,但这个并不是很重要。

  如果不是考虑自己有点私心,想为香港留一点合适的制造业实业,那根本就不可能参与这个行业。

  再说,游艇公司这种东西,欧洲很多沿海的国家都有,从北欧到德国再到南欧的意大利,都有很多这样的公司,自己想换一家并不难。

  “好的。不过再谈谈应该也不是不能商量,估计会英国政府那边,也是担心我们收购之后,会不会直接把工厂给迁走了。”周家杨说道。

  “英国政府想保就业,我也能理解,比如跟之前美国那边一样,签个两三年的保就业协议,这不是问题,但那种合同绝对不能签,不说我准备迁移,就算现在没这个计划,也不能把自己困死。”陈志文摇头说道。

  “好的,我明白。”周家杨点点头,他其实也不同意这个事情,但怎么说也得跟老板汇报一下。

  “再找其他几家,参考一下,也可以用来压压价,这个事情不急,慢慢来!”陈志文又说道,这个并非自己核心事业的布局,纯粹是自己的个人爱好,晚个一年半载也无所谓。

  “好。”周家杨点点头说道。

  ……

  时间飞速,很快就又到了一个月之后。

  “陈生,这是德尔福电池的最终报价,7500万美元,密歇根州政府也提出了一些基本的要求,不算很过分,主要就是想保护本土就业。”雷盛利递上来了一份资料。

  “我记得他们的市值差不多6000万美元吧!”陈志文回想一下后,接过资料说道。

  涉及不到一个亿美元的收购,他基本上不会参与太多,但还是会偶尔过问一下,又或者手下也会提交一些资料上来,因此他也知道一些情况,且这个电池业务虽然目前规模很小,市场也小,可未来却是堪比汽车、芯片的超级行业。

  “是的,在我们收购之前,市值差不多在5700万美元左右,在美国也只能算是中型公司,也就在底特律与纽约州有两家工厂,但我们收购的消息传出来后,股价涨了很多,也差不多要7500万美元了。”雷盛利说道。

  “这两个工厂,生产干电池的在底特律,这个无所谓,可为什么生产汽车电池的工厂在纽约州?这离底特律不是更远吗?”陈志文看了一会资料后,有些奇怪的问道。

  “这是因为,在60年代,美国州曾经发生过一场地震,导致当地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全部断供,影响到了美国几乎所有车企,所以后面汽车集团就开始安排很多零部件供应商迁移出底特律,防止类似事情的发生,就是连汽车工厂也一样准备分散开来,不过这里面又有工会在阻拦,所以也不是每个都成功了。”周家杨解释道。

  “那我们这两个工厂,有没有uaw的工会?”陈志文又问道。

  uaw,就是美国汽车工人的工会简称,它不仅仅只存在在汽车主机厂内,一些零部件公司也被他们影响,对任何制造业来说,这些人如同狗皮膏药,太麻烦了。美国汽车工业的衰落,与这个工会有着很大的关系。

  “有,这是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存在的既定事实,整个美国,围绕着汽车工业的大一点公司,都被uaw渗透了,不过德尔福的干电池工厂,与汽车行业没直接关系,只有一个普通的工会。”雷盛利说道:“因为德尔福也只算一个不大的工厂,员工也只有不到500人,所以两个工会也只是派来了人了解一下,确保我们不会大规模裁员就没再过问了。”

  “嗯,这样也好,那收购完成之后,立刻从美的在燕京、深海的工厂,抽调懂英语懂点技术的人去美国学习相关知识,差不多就可以考虑在内地建厂了,先还是在蛇口,保证独资性,另外尽量与星河贸易那边沟通,替德尔福的干电池寻找新市场,美国那边的工厂,就算最近不搬,我们靠着自己多出来的产能,我也会放到内地去生产。”陈志文说道。

  今年上半年,内地又再一次开放了14个港口城市,进一步吸引外资,发展经济,不过政策这一块还比不上深海,更没有蛇口这种可以让外资独资的产业园。

  当然,政策变松的情况下,如果是大投资,也是可以谈的,毕竟只要带来外汇与就业,中央乃至地方也不会随意放弃,可电池产业,目前还不算很大,没必要出动美的品牌或者自己的面子,直接在蛇口工业区建厂就行了。

  至于美国那边,如果还能保持研发能力,专门养一个研发机构也不是问题,可工厂,迟早还是要迁移的,除了那个汽车电池工厂,供应美国本土的汽车品牌,至少短时间内还是方便的。

  “好,如果内地这边能够生产,那不说星河贸易那边,就是我们的掌机,也会有着很大的订单量了。”雷盛利笑说道。

  美的的掌机Gameboy,内部含有贪吃蛇、神奇方块、太空侵略者等曾经在街机及家庭游戏机上都畅销的游戏,而现在放在一个小的掌机之上,便携性非常方便,可以在各种地方玩乐,销量也是非常火爆,一年的时间接近上千万,而配送的电池数量会是4~6倍。

  “不能光靠内部订单的,想做大做强,就得经过外部的考验才行,搬到内地去的话,人工成本我不担心,可想做好,还是得要靠技术才行,这方面的投入也不能少,内地不仅仅是工厂,也是研发的地方,在深海市,也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电池研发中心,然后去一些大学,邀请这方面专业的人才过来,中美两边都需要研发。”陈志文又说道。

  国内目前对于电池的研发,或许比不上日本、美国及欧洲国家,但肯定比自己的一家新公司强多了,且人才数量肯定也不少,自己可得需要利用这些资源来发展。

  “好的。”雷盛利点头说道。

  “德尔福的汽车电池工厂的话,也可以与AMC合作,将来我在欧洲那边如果收购汽车成功的话,也可以参与供货,不过既然有uaw工会,那绝对不能再招人了,汽车电池技术难度应该也不是很高,就安排去燕京建一个分厂吧,美国那边未来多的产能全部放到这个燕京工厂,还可以供应燕京吉普工厂以及未来国内的其他汽车工厂。”陈志文想了想又说道。

  uaw是个难缠的角色,AMC也没办法,因此,都采用了同样的策略,不招人,反正你工会顶多影响我裁员,但我不招人你管不了。

  而燕京吉普工厂也已经开始运行,产能方面也在提高,等质量经过一段时间考验,那至少吉普出口的业务是可以转移到国内的,虽说还有合资的问题,但香港这边成立一个贸易公司也是可以解决的。

  PS:求月票

  (本章完)

第485章 工业转移计划

  “美国的汽车工会,的确是个麻烦。”雷盛利点点头说道,虽然美的集团在美国没有工厂,但也是有一些研发机构的,内部也有不少员工,这些员工背后也有工会,只不过他们都是中高薪阶层,且数量不多,因此,工会与美的也没什么大的矛盾,顶多一些小事情上可能会交流一下。

  可美国的汽车工业工会,那可是影响这上百万人,整个美国的汽车工业的,甚至因为数量足够多,还能影响到美国大选。加上几十年来与美国汽车公司的对抗,让他们有着无与伦比的能力,多次靠着罢工挫败美国汽车公司。

  “厉害跟我们关系也不大,我们算是小虾米了。”陈志文淡笑说道:“先慢慢的将美国那边的技术、质量生产经验学到手再转移走,后面等市场稳定之后,直接关门都行。”

  就是汽车工厂,陈志文都想着尽量的将产能转移出去,更不要说汽车零部件工厂了,除非为了本土市场而考虑,他才会将处在欧美的工厂给留下来。

  毕竟,未来40年,内地会成为独一无二的世界工厂,前期人工成本便宜,后期产业链完善。

  “这不是问题,等到我们收购成功了,我会安排人做这一件事。”雷盛利又说道。

  “好,先收购了再说。”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对于汽车这个产业,在数年之前,那时候自己在香港的地产事业外加全球范围内的电子产业还没有达到非常高的成绩,因此,也只是适可而止的投资,毕竟,汽车行业对于烧钱,实在是太厉害了,一个暂时AMC足够了,且还有吉普这个品牌,可以用来先行开拓内地市场,因为此刻的国内,除了轿车,还迫切需要通过性强的大型车,以方便很多工程、军方、路难走的地方使用。

  到了今天,香港地产市场基本上自己旗下的地产业已经是王者级别,电子产业倒是没那么夸张,但靠着游戏也能成为最大的电子公司之一了,而后续随着计算机市场的发展,自家的几款软件也能跟着吃一片红利,外加已经投资的微软以及未来还会有几家可投资的公司,这个市场的红利也基本上拿下很多了,剩下的一些,等有机会再插手。

  如今资金充足,陈志文自然对汽车行业更有想法,毕竟,人活着得有更大的目标,这样的人生才有动力,实际上不只是陈志文,大部分自己创业人,都会永远有着更强的目标,要不然,也走不到今天这一步,毕竟,哪怕是后世21世纪20年代,想躺平,有个区区500万资产也就足够了。

  燕京吉普,已经开始在小批量生产,只要未来产能足够,那么至少在八九十年代,拿下国内越野车市场不难,甚至还可以出口,至于美国那边,陈志文的要求也就是稳住就行,能适当提高是好,没有也无所谓,实在是因为,一个已经健全的市场,任何玩家想挤进去都很难,必须要有非常强的优势技术、适当的时机才有可能。

  日系车就是如此,靠着高省油能力及石油危机的高油价,攻占欧洲美国市场,打的本土品牌日益衰退,欧洲品牌也靠着高端或者差异化竞争,才算抵挡的住。但同样区间的大众,也一样被冲击了,甚至大众答应与国内合作,其实也不是说他们慧眼能看出未来内地的经济发展,而是想在亚洲,建一个生产基地桥头堡,来尝试在日系车的地盘范围内,获得一点市场。

  唯一知道国内未来趋势的,全球估计也就陈志文一人了,连国内自己都不知道,待吉普汽车稳住之后,陈志文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如同大众一样,引入轿车,AMC的轿车技术,或许不如大众丰田,但对比大众60年代的桑塔纳,还是没问题的,唯一的麻烦,就是美系车油耗稍微高一点,但可以用涡轮增压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花了上亿美元研发及购买涡轮技术专利,实在是想与日系车比省油,就只能走这条路了。

  收购英国的mini,也算是准备筹划另外一个市场,这些在国内都是空白,一旦自己先进去,再凭借着资本宣传,将品牌深入人心,那以后只要不犯非常大的错误,基本上就可以一直在国内稳住轿车、小型车及越野车市场了。

  但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零部件本土化,国内缺外汇,高层是不会容许合资品牌汽车,只采购国外零部件然后卖给国内的,这也是和黄利用资本一直在做的事情,在国内投资合适的厂家,给予外汇购买设备、专利乃至请国外工程师,只要能把合格零部件做出来就行了。

  但如果顺便收购到了一些零部件业务,能自己生产,那自然可以去国内建厂,再者来说,想将成本降到最低,很多东西的确需要自己研发生产,比如后世的内地汽车品牌比亚迪、吉利、长城等等,很多零部件也都是自产的,降低成本。

  当然,这是很久以后的事情,哪怕是国内未来的品牌,也是花了一二十年才能做到,目前的和黄,还是以资本投资为主,优胜劣汰的模式下,留下来的精英王者,也一样可以解决目前的问题,且不需要自己一方花什么心思。

  时间悠然,整个香港非常平静,因为华英双方的谈判,虽然还有一些争议,可基本上都是以英国接连失败为结局,还没到最后的协议签订,可明眼人也已经能看出来了。

  加上陈志文收购置地之后,又连续出资入股了恒隆地产与多个本土地产上市公司,并通过海信银行或者其他银行提供贷款的模式,从而将大量停工的项目给续上了,上万的建筑工人也因此有了工作机会,社会的稳定性也得到了提高,连同香港的恒生指数以及地产市场都稍微好了一点。

  “被地产绑架之后,也就只能依靠地产才能恢复经济了。”陈志文看了看报纸上所写的关于经济的好消息后,无奈说道。

  很多国家其实也都一样,哪怕是一些工业强国,也会被地产所绑架,实在是,地产所带来的收益太直接了,比工业要容易多了,哪怕是发达国家也是一样,比如英国,现在一个家庭两个成员,靠着工作,不吃不喝3年能够买一套面积适中的公寓,可到了40年后,这个时间会变成10年,美国也是一样,哪怕有房产税也挡不住炒房之风,次贷危机就是因此而出现,那些没有房产税的地方就更是如此了。

  “现在的情况也只能这样了,就是我们,也只能将工厂逐步转移出去了。”红牛的总经理,秦志豪说道。

  “的确也只能如此,特别是内地的人工便宜,湾湾的电子产业链更完善,香港这边已经没有任何优势了。”美的总经理雷盛利也点头说道。

  香港目前的平均工资已经超过了一千港元,而红牛、美的这些工厂,一般福利待遇还要更强一点,虽说美的的高利润可以轻松养几万员工,但企业毕竟不是慈善,不可能长期故意养人,而且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美的也许能够养得起那么多人,可美的的供应商不行,他们都会迁走的,总不能还让美的出钱,再养他们吧?那岂不是成为妥妥的冤大头了?

  “这样来看,很快就要面对裁员的问题了。”陈志文点点头说道,其实在十年前,当他在香港开始扩建电子工厂与饮料工厂的时候,就知道肯定会有这一天,未来香港的工资,肯定是不适合这些大规模人群密集的简单制造业的,哪怕是游戏机甚至电脑组装,产品利润高归高,但改不了组装就是低端制造业的事实。

  可当初他也不可能在其他地方大规模建厂,只能选择香港,且就算选择湾湾,也一样会在未来迁移进内地,湾湾本土的电子厂,除了高端的芯片或者液晶,其他的,基本上也都会最终迁移内地。

  “部分有技术能力的人,我们不会裁,而是会送到未来的内地工厂,以内地现在的情况,大学生基本上都进政府部门,我们工厂技术人员及管理层还是需要港人的,但这个数量不是很多,最多是目前工厂的十分之一了。”雷盛利说道。

  “十分之一,几千人,那也行,总比没有好,况且这也是一步一步来的,不会那么极端。”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对,即使未来香港房价涨的很厉害,我们也会花上至少5-10年的时间来迁移工业,部分迁移到内地,部分是湾湾,承包给当地的第三方来做。”雷盛利说道。虽说内地成本低一点,但湾湾也有很强的优势,且一家大公司,也不会将自己的所有产能都放在一个地方。

  “好,这样,转移产能等到香港地产市场恢复之后,经济好转之后再开始吧,另外,告知整个集团所有人,任何员工都可以向海信银行申请一笔贷款,用于买房,利息会比市场价低一点,额度也会高一点,不过只是建议,买不买随意了。”陈志文想了想又说道:“如果他们以后想做生意,也可以支持,另外,在集团内部,如果地产、服务行业招人,优先从制造业工厂招选合适的人。”

  如今香港经济不太好,美的如果传出裁员,那的确会影响重大,反正也就半年时间了,到85年初再开始也行。

  其实,主要还是因为85年之后,香港的房价就会像火箭一样上升,到了90年就能翻四五倍,所有人的工资也会翻个三四倍。这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成本上的打击是前所未有的,以现在美的的工人数量,每个月就需要多支出两三亿港元,一年就是3亿美金左右,虽说美的是能吃得消,但肯定是不可持续了,因为到了95年还会翻三四倍,而且其他配套工厂都跑路了,美的一家也做不成什么工业了。

  香港的实业,从85年开始,就是必然死亡的过程,哪怕陈志文有心,也只可能留下一点点特殊产业,美的集团这么多人,这么大产能,必须要提前做准备,不像一些小工厂,可以说搬就搬,几个月就可以了。

  至于对员工的补偿,除了最基本的法律规定,公司肯定还会稍微给一点,但这些也是比不上能够多买一套房子的,在今年或者明年或者后面几年,闭眼买一套房子,会比打工干一辈子赚的还要多的多,这也是地产市场最吸引人的地方,制造业怎么可能比的过这玩意,就是芯片工业也比不上。

  不过,能不能抓住机遇,敢不敢在这个时候下手借款买房,那就看个人胆量与命运了,这种事,也不可能强求。

  这也算是一个非常完美的“间接补偿”计划了。

  (本章完)

第486章 金龙鱼食用油

  “看来,我们也得多买点房子了。”秦志豪笑着说道。

  “那是当然,不过按照香港银行法来说,你们这些高层,是不能从海信贷款的,自己找其他银行,房产市场,我估计没多长时间就会恢复了。”陈志文说道。这种事情如果是在一年前,他还是不会说的,但现在基本上也没关系了,因为在香港,现在真正敢赌一把的人,开始已经入场地产市场了,只不过这个数量就如同当初地产危机之前紧急撤离的人一样,在整个香港的人口比例中非常小,因此,对整个地产市场的影响并不大,如同之前撤离的人,也不会导致房价下跌,只有等到所有人反应过来的时候,房价才会明显的下跌或者上涨。

  人类的通性,就是能够理性放弃赚最后一分钱的,永远是少数。

  “这没问题,我们自己来搞定银行的事情。”雷盛利笑说道,以他们年薪数千万的收入,加上地位,在任何银行眼里都是最优质的客户,甚至不比一些中型公司差。

  “恒隆地产旗下的地铁站旁边的住宅物业或者写字楼物业,未来价值不会低的,你们想投资的话,可以直接去买,正好恒隆现在还是缺资金的,价格估计也便宜,再通知一下公司内部的其他中高层,都可以去看看。”陈志文又说道。

  虽然自己收购了7栋写字楼,可这个超级项目,涉及的物业面积非常大,特别是住宅,高达一万多套,他旗下的置地与和黄,可不准备大规模进军住宅市场,因为这与写字楼商铺不一样,这属于民生项目,大资本掺杂过多,会导致普通人生活成本急剧增加,能赚钱的方式太多了,他没必要碰这个,甚至即使是港府,在对于住宅土地拍卖的时候,一般也会要求开发商不得囤积住宅,虽说也有绕过去的方法,但有了限制之后总会好很多。

  美的、红牛、和黄的高层,虽然也有点富裕,但比起地产大财团还是差的远的,他们还是属于一般的投资者的,加起来也不一定能吃下多少套,甚至很多也可以自住,因此影响并不大。

  “好的,多谢陈生。”雷盛利说道。

  “或者你们也可以去日本,那边的回报率可能比香港还要高。”陈志文又说道,单看未来5年,日本房地产的收益绝对比香港强,不过到了90年就不行了,如果只是短期赚一笔的目的,那去日本划算,长期投资的话,自然应该选择香港了。

首节 上一节 218/2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