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巨头 第118节

  而且也只是客套一番后,便陪着陈志文直接踏上了前往TJ市的路程。

  燕京与天津属于全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这里的道路不差,不过乘坐的汽车不怎么好,快不起来,最多也就60码,加上公路也是弯弯绕绕,路上各种行人自行车也多,还经过了一个小县城,直到3小时后,才到了TJ市政府。

  不少人已经在外面等待,当陈天福下车后,一眼就看到了熟悉的面孔。

  “大哥?”陈天福眼睛有点湿润,激动的说道。

  “天福,快30年了吧。”双鬓发白的陈天寿,看着自己熟悉的弟弟,也有些开心的说道。

  “是啊,30年了。”陈天福连忙收了心,如果单独见面,估计得小哭一场了,但这里这么多人,还是的忍住,于是说道:“来,大哥,这是我儿子陈志文,这是我妻子吴秀玲。”

  “大哥(大伯)好。”二人异口同声的叫道。

  “好,天福,你可生了一个好儿子啊。”陈天寿笑着说道:“这是我儿子陈文军,过来,见一些你堂哥与伯母。”

  “堂哥好,伯母好。”陈文君年级还不大,似乎有一些怕生。

  “好啊,长的很帅气。”陈天福见到自己的侄子,更是开心不已,如果不是因为现场很多人,按照香港的规矩,得包一个超级大的红包了。

  “伱儿子更帅气,而且也很厉害,我这才知道你们在香港的成绩,厉害啊。”陈天寿说道。

  “时也命也。”陈天福说道:“大哥的儿子还这么小?文君今年多大?大嫂呢?”

  “12岁,我比你可要晚多了,孩子他妈去外省了,电话联系不上。”陈天寿说道。

  “那可惜了。”陈天福点点头说道。

  两位长辈在说话,陈志文也没有多话,倒是看着自己的小堂弟出了神,这似乎是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兄弟”了?

  “几位,这外面风大,里面已经准备好了接待室,不如先去室内?”TJ市的一位官员说道。

  “好,那我们先进去吧。”陈志文答应道。

  一行人朝着办公楼走去,路上,所有人也都相互介绍了下。

  TJ市委对于陈志文的到来显然非常重视,办公楼门口有着大量鲜花,红地毯以及欢迎标牌等等,接待室内也准备的很充分,各种水果应有尽有。

  接待室里的主场是陈家二兄弟,大家客套一番后,便以商务为理由离开了。

  梁社长仍然陪同着陈志文,去了一间会议室里,与TJ市的一些领导聚在一堂,市委的一名秘书则介绍着TJ市目前的各种工厂情况。

  “陈先生,现在中央推行吸引外资,我们TJ市也有着大量的工业基础,也有着对外出海的港口,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来我们天津投资?”上面的秘书介绍完后,另外一名领导笑问道。

  “在天津投资,是必须要合资的吧?”陈志文淡笑问道,虽说这次来是探亲,但你要让这群缺外汇缺到要卖黄金的不和你谈论投资,那是不可能的,而且既然来到这里,肯定也要意思一下的。

  “对,合资是目前的政策,我们可以出土地、建筑、人工,贵方可以出资金,然后我们一起生产,再出口海外,或者您也可以选择投资我们现有的工厂。”来到话说完后满脸期待,其他人似乎也差不多。

  陈志文点点头说道:“好,都可以商量,不过贵方也得给我一些更详细的资料,特别是关于TJ市的一些企业清单、产品信息、规模等等,我需要具体看一下才能决定投资什么?”

  “没问题,陈生,今天你们舟车劳累,晚上休息一晚,明天早上,我们会将这份资料送给您。”市委秘书带着职业笑容说道。

  “好,多谢各位领导的接待。”陈志文也礼貌的说道。

  在市委办公楼待到天黑,所有人都被安排去了附近的一个酒店,等到第二天天亮之后,再去位于TJ市区南边30公里的陈家。

  陈志文等人走后,一位大领导对着刚刚的秘书说道:“小王,资料我们有吗?”

  “有的,就是并没有整理成陈志文先生的要求,我晚上通宵也会将资料整理好。”小王说道。

  “让小刘小李一起帮你,这是我们目前最重要的事情,现在市内外汇额度有限,那么多公司想购置海外的设备,根本不够用,这次燕京那边有人跟我说了,如果留不下陈志文的投资,就对不起给我们的机会了。”大领导慎重的说道。

  “好的,我明白。”小王答应道,现在国内缺外汇的程度,他们这些人最清楚,不光是外汇,连经济也很差,很多工厂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偏偏老百姓又买不起,随后又导致很多工厂发不起工资,问题杂乱,无法理清。

  现在最好的破局方法就是引进外资,外资进来后会有一笔资金入场,可以救活大型工厂,随后外资会带来海外的市场,工厂生产的产品也可以出口,这样一来,工人们就有了长期收入,不说从国家层面上解决什么问题,就是TJ市内,只要几家大型工厂能够做到这一点,经济就会好很多。

  当天晚上,陈天寿与陈天福二人喝着从香港带回来的小酒,喝到了半夜,一直在交谈,陈志文也听了一会,但后来被二兄弟请走了,于是早早的就睡了一觉。

  第二天,市委秘书小王送来了一份手写的清单,字体很漂亮,也写了序号,一共136家企业,主要的就是各类轻工业工厂,也很正常,重工厂可是国家命脉,不是中央有意,是不太可能与外资合作的。

  不过投资不是一两天就能定下来,去大伯家显然更重要。

  众人上了车,汽车飞快行驶,不过到了天津郊区,道路就没有之前那么好了,手动挡的上沪牌汽车熄火了几次,但在场的司机与陪同的市委干部倒很习惯,就是梁社长有些尴尬的说道:“陈生还请不要在意,国内的车,经常这个情况。”

  “没事,我理解。”陈志文点点头说道,造车,本身就是人类工业的皇冠,几乎涉及所有的工业,在没有大量现金工业设备的前提下,国内能造出来其实已经胜过大部分国家了,在这个人均GDP全球靠后的国家,已经算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质量与技术这一块,的确只能等到以后外资工厂进来合资后才能有所提高,而使用外汇进口汽车,那是很少的,在目前的国内,卡车客车属于生产资料,它们能创造价值,但家用轿车可不是,除非是军车之类的。

  “我出资从国外购买一些汽车吧。”陈天福走过来说道。

  “不用,我在香港那边已经采购了不少美国的越野车,等我回去我就安排人送几辆过来。”陈志文说道。

  考虑到国内的路况,他早就准备送一些车进入国内的大城市,这样一来以后他每次来都可以方便使用,只不过目前改开才刚开始,送进来也需要时机,比如他准备去某个城市了,可以提前送过去。

  但这次来天津就比较急了,汽车又不好空运,就只能人先过来了。

  “也好,给我大哥他们也配一辆。”陈天福说道。

  后面的陈天寿听到后,连忙摇头说道:“这不行,我不能要,这油我也加不起啊。”

  开玩笑,进口车?市委领导都不一定只有几辆,他开个一辆算什么?而且也太招摇了。

  “大伯,这事不急。”陈志文笑了笑说道,给国内官员一辆进口车的确不太好,哪怕是亲戚也不太好,不过也不是没办法,比如送给市委,然后其他人代开?

  汽车很快就到了西郊区,这里也是后世TJ市旗下的西青区,现在还是类似一个县城模式。

  不一会功夫后,汽车便来到了一间筒子房旁边,周围的不少人都投来了奇怪的目光,汽车不少见,但停在他们家附近的可没几次,而且最前面的车牌号有点吓人,有点眼光的都知道这肯定是市里来了大领导了。

  见到是陈天寿以及一群似乎是大人物的人下车,周围的人即使熟悉,也不敢跑上前问。

  陈天寿见到一群邻居,也有点尴尬,不过也不是打招呼的时候,微笑示意,就带着几人来到自己家里。

  家中的面积并不大,陈志文进去后看了一眼,也就20几个平方,分成了两个房间,应该是一个自家大伯夫妻以及堂弟的。

  “坐吧,环境有点不太好。”陈天寿说道。

  “没关系,这比我们小时候强多了,记得那时候过年买不起米煮粥,父亲将家里的横梁拆了,去换了点小米,那时候可开心了。”陈天福说道。

  “是啊,可惜那一天又下了大雪,结果屋子塌了,也还好隔壁林伯收留了我们一家,要不然,我们可能就真的冻死了。”陈天寿也感慨说道。

  “老家怎么样了?这些年你去过吗?”陈天福问道。

  陈天寿摇头说道:“没有,在天津这边立足后,我曾经回去过一趟,也想着能够找到你,但那边已经没人了,一场泥石流,毁了我们村庄。”

  “也不知道当年的乡亲们怎么样了?”陈天福叹气说道。

  “好了,不说这些了。”陈天寿顿了顿说道。

  “行。”陈天福看了看四周,说道:“大哥,这样吧,之前过来的路上,我看到一家百货商店,不如我们去哪里看看,我给你加添点东西。”

  “不用,我这样子过了几十年了,也无所谓了。”陈天寿摇头说道。

  “你没有拥有过,所以才无所谓,不谈其他的,你家连个电风扇都没有,这夏天不得热死啊,你可知道,志文这小子旗下的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电风扇制造工厂,你说你这个做大伯的,怎么能连电风扇都没有呢?”陈天福笑着说道。

  “是啊,去看看吧。”陈志文也跟着说道。

  连着一旁的几人也都跟着劝,一会功夫后,陈天寿遭不住了,也只能答应。

  一群人欢欢喜喜的前往附近的百货商店,几辆汽车的出现,百货商店自然重视万分,店长亲自出来迎接,当知道这里面有市委区委的领导后,更是表现积极了,所有的商品都打了8折。

  不过也不亏,陈志文没有拿各种票据,而是直接用的美元,更是让店长眼睛都绿了。

  “那台彩电是索尼的?”陈志文走到一处四周有着栏杆的围栏旁边,看着中间的一台彩电说道。

  “对,这是从索尼进口的,售价比较高,而且必须要以外汇交易才行,陈先生有兴趣的,我可以安排人打开。”罗店长说道。

  “现在国内的友谊商店,可以进口海外的电器了吗?”陈志文又问道。

  “基本上不能,但日本的这些电器,是日方赞助的,听说是因为一位大领导考察日本的时候,日方送的一批电器,天津这边分到了十几台,西郊区没有友谊商店,我们这就分到了一台。”罗店长说道。

  “哦,原来是这样。”陈志文点点头说道,其实美的之前也有意送一批电器给国内,但被华润拒绝了,而这种事,陈志文不会动用自己的人情去做,虽然看起来事情不大,但想将自己的商品送到国内那么多友谊商店,还真的有一定的人脉才能做到,现在显然索尼做到了。

  “怎么了?”陈天福问道。

  陈志文指了指前方的彩电笑说道:“索尼的电视机,爸你应该猜到我在想什么了?”

  “日本的?这品牌可比我们的强多了吧?”陈天福看了看说道,他也知道儿子早就很在乎国内市场。

  “那是国外,内地现在一片空白,谁先进来谁就赢了。”陈志文笑了笑说道。

  “那你可以试一试了?不过有机会吗?”陈天福问道。

  “应该会有的。”陈志文点点头说道:“先不说了,这个不急这一会。”

  (本章完)

第269章 惠及全民的投资

  在西郊区待了几天,老头陈天福陪着兄弟到处闲逛,买下了一堆各种进口商品,后来房子放不下了,电力供应也不够,于是又要去买房子。

  开始陈天寿还是不同意,但后来老头强烈坚持,最后以美元外汇买了一套约80平米的大户面积。

  目前的房子是不能交易的,但外汇购买,基本上没问题。

  后世很多人都以为,在80年代之前,国内只缺物资不缺房子,但实际上并不是,国内的房子,特别是城市里的,大部分平均居住面积还不如香港。

  这个时代的土地也许不要钱,政府一句话在哪建就行了,但建房子,也是需要大量物资的,哪怕比不是香港房子的质量,但总得用点钢筋、水泥吧?这些可都是物资,而且生产起来也非常消耗能源,运输也是一样耗油。

  因此,目前的国内,人均居住面积只有3.6平方米,城市里并不像农村一样可以随便自己建房子,这个资金也是来自国家或者国企,每年在这个领域都要消耗国家10%的财政收入,压力非常大。

  新家快速到位,大家也都来到了这里,这是80平米的一层楼,附带还有个院子,没有公摊,加上各类电器,在目前的国内,绝对是极少见的豪华屋型了,唯一的不好就是空调装不了,因为没买到,这玩意,属于绝对的奢侈品了,不过,目前天津的夏天还不是很热,空调也不是必需品,有冰箱外加风扇也足够了,跟几十年完全不一样。

  一天下午,陈志文正在晒着太阳看着报纸,这段时间以来,没什么事他就看着国内的各种报纸,这不是消磨时间,而是很多政策的信息其实就隐藏在这些报纸之中。

  “志文。”身后传来陈天寿的声音,陈志文回头说道:“大伯。”

  陈天寿也在旁边的竹椅上坐了下来,说道:“志文,问你一个问题,香港的普通人,都有着这样的生活质量吗?”

  “生活质量的话,只能说部分人有这个水平,大部分还是达不到的,主要是房子贵,如果从食物角度来看,基本上一半能达到我们这几天的水平。”陈志文想了想说道。

  这几天除了住,其他的陈志文也都生活在这里,食物也是大伯一家准备的,正常的肉类菜类,基本上也算是香港一般家庭的日常消费了,至少美的、红牛旗下的工人想有这样的生活水平不难,但那些最底层的,就比不上了。

  “一半啊?那也很不错了,这几天对我来说,就相当于过年了。”陈天寿笑说道。

  “现在开始改革开放,国内也主要发展经济,老百姓的生活,以后必然越来越好的。”陈志文说道。

  “是啊,就是现在太差了,我是做农业的,经常也去乡下,很多老百姓就算过年,也不一定吃的起一顿肉。”陈天寿感慨说道:“志文,你是香港的大资本家,我也知道你在深海市有不小的投资,也能雇佣不少工人,但我想问一下,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快速帮助农民致富?”

  “农民致富的话,很难,基本上只能靠工业。”陈志文想了想说道:“只有当国家内部出现大量工业,现有的工人数量不够,那么大量的农民就可以去当工人,收入才能提高很多,考虑到我国的人口,这个时间比较长,至少要20年时间才有可能。”

  在原先历史上,到了90年代,国内工人的数量一直偏多,经济一直处于畸形状态,这也导致了后来大量工人失业,直到进入WTO后,内地逐渐成为世界工厂,才开始吸纳大量农村百姓进城打工。

  “这个时间太长了,不说致富,最起码先让他们的生活过的好一点吧?至少种田产粮食的家庭不至于挨饿。”陈天寿说道。

  “有也是有的,这段时间我看了一些附近的环境。”陈志文顿了顿问道:“天津这边,河流比较多,养鸭的人也比较多吧?”

  “对,一般家庭都养了一点,主要是卖卖鸭蛋赚点钱,一般也是舍不得自己吃的。”陈天寿说道。

  “那鸭毛鸭绒怎么处理的?”陈志文问道。

  “怎么处理?扔了啊?”陈天寿奇怪的回答。

  “这就太浪费了,鸭绒,可是欧美高档羽绒服的材料,在欧美,很多养殖业就是靠着鸭绒来赚钱。”陈志文笑了笑说道:“羽绒服就是欧美冬天喜欢的冬衣,类似国内的军大装,不过价格方面要贵的多,估计是同类棉花制品的十倍。”

  “十倍,这么高?鸭绒这玩意的确能保暖,但得多少鸭子才能凑齐一套冬衣需要的。保暖效果方面,远不如棉花吧?”陈天寿有些震惊的问道。

  “在国内,大家只追求保暖,那么棉花效果更好,但国外不一样,他们更追求的是轻量化,而绒毛的产能很低,哪怕几万鸭子也造不了多少羽绒服,所以他们也只能主要以石油中提取的化纤为主材料,但无论保暖效果、穿着体验上都不如纯绒,纯鸭绒的羽绒服或者棉被在欧美价格很高,或者纯鹅绒也一样贵。”陈志文解释道。

  在取暖都有问题的时候,保证生命自然是第一重要的,因此,国内以及一些冬天比较寒冷的发展中国家,都是采用棉花为主的冬衣,毕竟,棉花是在地里种出来的,产能比起养鸭子鹅要高太多了,这个时代,棉花的冬衣与被子是最便宜的,只是因为老百姓收入较低,也很难买的起。

  至于在几十年后,内地棉花做的衣服反而比较贵,那是因为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使得可以从石油中大规模分裂出化纤材料,产能比棉花还要高的多,但能做到这个水平的国家,也没几个,工业化发达的国家,工业品反而更便宜。

  当然,化纤也不能绝对取代棉花与绒,使得后两者还有一定的市场空间,特别是棉花与化纤的一定结合,使得服装在很多方面拥有双方共同的优点,至于绒毛,取暖效果还是比棉花与化纤强的,大自然的进化成果比人类科技强,而在发达国家,很多人还是追求绒棉、绒背、纯绒羽绒服,或者次一点,带绒的。

首节 上一节 118/2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