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巨头 第10节

  在美国待了接近一个月,各方面总算美满完成,红牛找到了代言人,美国的红牛销售团队也将红牛打进了不少连锁超市以及一些专门负责给小型夫妻店提供商品的贸易公司,只等着红牛广告打响,真真正正的进军美国饮料市场。

  沃尔玛的股票也在安稳的收购,仓储式超市的计划也在一步一步的完成,而这些投入,也将会消耗掉陈志文手中差不多6成的美金。

  至于其他的四成,部分已经从海外银行账户进入香港,以多账户的方式,吸纳九龙仓的股票。

  虽然今年股票行情很差,但为了修建总投资需要20亿港元的海港城,九龙仓公司还是在4月份在股市上进行了一次扩股集资,这给了星河一个好机会,一举收购了九龙仓约2.5%的股份,加上之前收购的,现在陈志文已经持有九龙仓4.3%的股票。

  “还不错,继续收购吧,记住,不要引起任何警觉,我估计九龙仓还会多次扩股融资,在扩股的时候我们多收购一点,平时的话慢慢收购就行了,保证不要让人发现。”陈志文看着最近的汇报,很满意的说道。

  现在的怡和系,实力还是很强,这个时候招惹,不是明智之举,所以收购必须要稳,后世的李嘉成,就是三个月收购了20%,快是够快,就是后来对怡和与汇丰的联合认怂的更快,反正现在离股市地产市场回暖还早的很,也完全不急。

  “明白,陈生。”坐在陈志文对面的宋建柏应声说道,他是目前星河控股内,负责投资业务部门的经理。

  “行,你先去忙吧。”陈志文点点头说道,密谋九龙仓,是不能让汇丰知道的,所以无论是资金还是操盘,都是自己人做的,宋建柏就是他从渣打银行挖过来的,目前专门负责收购九龙仓,未来也有可能有其他收购对象。

  宋建柏走后不久,陈志文让助理安琪叫来了雷盛利,目前,美的电子由雷盛利负责。

  雷盛利其实早就在外面等待,进来后,他便将最近美的电子的各方面进展都汇报了出来。

  这一个月的时间,美的其实也没什么太大变化,几个业务都搬进了自家的写字楼。

  海外石油危机的结束,虽说油价已经不可能再恢复到之前的低价,但总不至于再恶化了,全球的经济信心又回来了不少,也因此,原本萎靡的订单有了一点恢复,而目前主攻的汽车收音机项目,已经投入了超过十万港元,单项目还在缓慢进展中,汽车零部件的项目,动辄数年,这种事,也只能等,慢慢的按照丰田的规矩以及丰田的时间线来走。

  而另外的黑白家电代工业务,仍然做着之前的订单,不过因为场地面积的扩大,产能也多了不少,不过不是给了空调与冰箱,而是风扇。

  “欧美风扇的订单多了这么多,是因为他们当地的电价涨了不少,一些客户预测今年夏天风扇的销量肯定会大涨,所以提前下单。”雷盛利解释道。

  “这倒是,欧美现在很多地方发电站都是烧油的。”陈志文笑了笑说道,在石油危机之前,石油太便宜了,西方很多国家的发电站就是烧油的,现在突然碰到石油危机,也不可能立刻改成烧煤,再说,西方资本家恨不得利用任何一个机会来收割韭菜。

  陈志文想了想问道:“风扇业务我们也都是纯组装吗?”

  之前陈志文比较关注空调等大件业务,对于风扇,他知道有这个部门,但也知道规模不大,因为这玩意比较简单,香港同行做的太多了。

  雷盛利答道:“是的,之前我们收购的派格电器主要做的是空调组装,风扇业务并不大,因为没有自己的注塑工厂,电机也是采购的,根本没什么利润,我之前也问过,倒不是没有订单,而是几乎没有利润,派格之前的老板不太愿意做。”

  “那是因为他们之前舍不得投资上游的产业。”陈志文想了想说道:“我们有注塑工厂,承接电风扇这种简单部件并不难,再投资一点自己做电机,那除了原材料,基本上都在我们控制之中了,成本就可以压到最低了。”

  任何一个行业,一个品牌想崛起,最常见的就是从低端开始,比如后世内地历史上美的,就是做电风扇起家,称霸电子行业的三星,也是从黑白电视机起家,哪怕是直接开始就造冰箱的海尔,也是从低端的开始,最终慢慢产业升级。

  现在的美的想主打电器品牌,从低端开始也是必然的一条路,而电器的最低端产品,基本上也就是电风扇了,技术含量相对是最低的。

  “这不是问题,我们现在的工厂有足够大的面积,人也不是问题,招些人来培训几天就行了。”雷盛利点头说道,这种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只要老板肯投钱,一个月就能把产品做出来,唯一的问题就是销售了,谁都能做的产品,往往能卷的吐血。

  “那就做好项目计划,一星期后我需要看到计划书。”陈志文说道:“另外,我做的风扇,可以不要利润,只要市场。”

  “不要利润?”雷盛利愣了下,虽说大家都很卷,但不要利润的做法,是不是有点过了?

  “风扇这种玩意,就不可能有什么利润率,做的再好再大也不可能,我需要以廉价的风扇获得大量客户,然后借用风扇的渠道及品牌来推广其他电器。”陈志文说道。

  在市场已经成熟的欧美,虽说因为石油危机,导致市场与供应链形成了一定混乱,但外来品牌想进去分一杯蛋糕也没那么容易,也因此,在很久之前,陈志文就决定放弃风扇的利润,来组建自己品牌的销售渠道关系网。

  虽然风扇的销售渠道未必适合推广其他电器,但有总比没有好,而且未来等几年北方内地改革开放,占个先机先把风扇工厂搬过去,在香港生产不赚钱的风扇,到了那边就能变成暴利,又或者更卷一点,保持低利润甚至零利润,血洗整个全球风扇的中低端市场也不是没有可能,而在这之前,自然也需要将完善的全球渠道建立起来。

  “这的确是个方法,只是对香港的其他同行,就有点……。”雷盛利很快就明白了过来,与其他香港电器生产商不一样的是,自己老板是真的不在乎一个风扇业务或者整个电器业务,不赚钱抢市场,对其他人来说就是以本伤人,但商场就是这样,从来就没有公平竞争。

  “没关系,跟他们说让他们买房子吧,更划算一点!”陈志文耸耸肩说道,这可是实话,做风扇能有什么前途?把现在的钱留着买房,以后就是血赚。

  “那就先这样,另外,我们自己的空调与冰箱既然已经做出来,那就安排销售去中东,我要开发那里的市场。”陈志文说道。

  (本章完)

第29章 暴发户市场

  “中东?”雷盛利想了想说道:“中东的确是个不错的市场,那里够热,也刚刚暴富。”

  “不错,你明白我的意思就好。”陈志文笑了笑说道。

  美的之前收购的派格,主要就是代工生产空调与冰箱,虽说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但组装速度够快,而且对空调冰箱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还是很了解的。

  在陈志文去美国的一个月里,美的通过原先代工的供应商渠道,轻松做出了自己的品牌空调与冰箱,因为有技术含量的零部件都是购买的成品,所以专利方面不是问题,外形专利稍微改动一下就绕了过去。

  不过缺点就是成本太高,毕竟什么零部件都需要采购,也没有自己的技术,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制造业的开始都有这种问题,一就是普遍化没技术,二就是没办法规模化生产,导致成本更高。

  而最重要的就是没市场,因为市场早就被巨头占领了,技术含量越高的产品,老品牌的地位就越稳,如汽车行业,从二战之后到21世纪,基本上所有的玩家都是历史悠久的公司,丰田、大众、奔驰、宝马、奥迪、本田、通用、福特,基本上都是30年代之前的公司,唯一例外的就是韩国的现代,那也是因为背后有国家的帮助。

  想冲进去分一杯蛋糕,那就只能等待两种情况出现,第一就是技术革命,比如后世国内的电车崛起,带动了以比亚迪为首的国产车,第二就是新市场的出现,也同样如后世内地,在90年代虽然国产燃油车水平差的太远,但还是成功培养出了不少本土品牌,就是因为国内提升的空白市场给了本土汽车产业慢慢成长的空间,虽然大头还是合资汽车获得,但低端市场是一个适合国产品牌汽车的突破口,没有这个市场,国产车绝对一个都起不来。

  国内改开还早,而且改开初期外资是进不了国内市场的,但现在的沙特却是一个暴发的市场,因为石油危机之后,中东赚翻了。

  以沙特为例,在1971年,整个国家的财政收入为17亿美元,而到了1974年,国家的财政收入超过1000亿美元,这么巨大的财富,虽然多数是国家所得,但少数分到百姓头上,也会对百姓的生活有着质的改变。

  在70年代,中东就成为了国际汽车行业出口的重要市场,特别是豪车与越野车,不少大型汽车品牌,还专门为了中东土豪研发合适走沙地的汽车轮胎及配套技术甚至专门的车型。

  而汽车之外,电器的需求更高,几乎每个家庭都需要,特别是中东的地理位置,全年四季基本上都是夏天,那个热,骆驼都受罪。

  巨大的需求,自然是美的趁机发展自己的最好时机,不过自己有这个想法,那些大公司也一样,但新市场处于高速扩张期,没什么品牌能够很快占领市场,这就给了其他品牌一定的机会,陈志文也不至于想拿到多大的市场,能够让公司先正常运营,自我循环式的发展,再顺便研发属于自己的技术,稳住第一步就行了。这第一步实际上才是最难的。

  “行,那我派人去中东走市场。”雷盛利点点头说道,只是心中有一点忧愁,中东那种地方,太热了,派人去估计有点麻烦。

  “钱给到位就行了,找几个机灵点的,然后在中东那边找个翻译,那里现在应该很缺货,把我们的样品跟着人一起空运过去。”陈志文看出了雷盛利的心思,笑着说道。

  土豪暴富后的消费能力,可以说是一般人不敢想象的,在后世,当北上广深的一些村庄拆迁,BBA等豪华品牌的4S店立刻带着养车去人家村里面摆摊,交易量非常高。

  而后世拆迁的这点财富,跟现在中东比起来,差了百倍不只,从每天热到水都舍不得多喝,到一下子手握巨额财富,物质的需求从贫穷国家到顶级的发达国家,市场需求之大,比后世内地90年代还要大的多,只要你有货送过去,就不愁卖不掉,直到几年之后才会慢慢形成平衡。

  “好。”雷盛利答应道。

  “那就先这样,另外,送几台我们自己的冰箱过来,就放在这里,给其他员工存放零食。”陈志文又说道。他也想试试自己品牌的产品质量怎么样。

  “没问题,我安排人下午就送过来。”雷盛利点头答应道。

  随后,陈志文又与红牛的负责人秦志豪谈了下,目前红牛公司旗下,之前联合汽水厂的业务正常发展,仍然在亏钱,而红牛本身则开始大力生产,因为RB市场的反馈还不错。

  这段时间,红牛以正常渠道在香港、湾湾、RB、韩国以及其他东南亚地区进行销售,主要还是跟前几个月在美国的推广方式一样,给经常开车的货车司机以及夜班工厂送去免费红牛,让他们了解红牛的特性。

  各方的反馈都很不错,但市场销量很是一般,因为价格实在是太贵了,发展中国家的工薪阶层天天996,有这个需求,但买不起,这些国家地区里面的有钱人又不需要,不过陈志文还是要求继续半卖半送,这些市场还是需要慢慢培养的。

  RB市场有点不一样,它是发达国家,国民收入可观,比如美的电子旗下的收音机业务最近一直在与丰田的采购部门合作,想成为下一代卡罗拉的供应商,正好红牛需要开发RB的工厂市场,于是美的的销售就送了数万瓶红牛给了丰田的工厂,告知这是能够给夜班工人提神的饮料。

  要知道,亚洲人一般不喜欢喝咖啡,RB也是一样,在有了红牛饮料后,反馈很好,于是红牛就获得了RB的第一个大客户,当然,这里面也有其他不能说的原因。

  而有了丰田作为客户,红牛的销售就去了本田、日产、三菱等大公司推销,借着丰田的名义,都成功的打入了进去,而RB的汽车行业都采购红牛,再想打入超市,也就不算很难了,只是在超市的业绩却很差。

  “也就是说,要和美国一样,我们需要在RB进行大规模宣传了?”陈志文笑了笑问道。

  (本章完)

第30章 RB市场的拓展

  在原先的历史上,红牛从马特希茨开始在欧洲推广到遍布欧洲超市的货柜,只花了几年时间,因为他是富裕人群补充能量以及精力的最佳途径。

  而制造业发达的国家,这样的群体就很多,因此,目前的德国、RB、美国,绝对是红牛的最佳市场,美国那边市场更大,因此也是陈志文最关注的,所以去美国花大代价请了体育明星来代言。而德国与RB,则是准备等美国那边有点成绩再徐图进入。

  秦志豪利用美的电子与丰田的关系,直接打入了RB制造业的核心,倒是出乎陈志文的意料,凭借着这个噱头,还真的半只脚踏入RB市场。

  不过,这种也只能维持不长的时间,也不是正规的渠道,想要真真正正的长久,还是得大力投入宣传,让全民知道这个品牌,同时再想办法打入RB的大量超市。

  “对,我知道陈生是先准备进入美国市场,但RB这边既然已经这样,还是应该趁热打铁。”秦志豪说道。

  “行,我同意,美国那边我找的是橄榄球的巨星来代言,RB这边你准备找谁?”陈志文问道,RB这个民族可不是很喜欢体育运动,想走体育运动似乎不太容易。

  “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但还没有什么头绪。”秦志豪有些尴尬的说道:“可惜李晓龙去世了,要不然他最合适了。”

  “英年早逝,没办法。”陈志文也有些可惜道,其实在穿越回来后,他就觉得如果李晓龙没有去世,会对他的商业布局有很大的帮助,找他代言,全球市场基本上都有用。

  只是他并不涉及电影行业,虽说花了一点关系见了李晓龙,但却没办法干涉太多,再说,他的去世原因,有可能在陈志文穿越之前就已经决定了。

  “我准备去一趟RB,找一些本地的咨询机构来咨询一下,也许他们有合适的方法。”秦志豪说道。

  “也行。”陈志文点点头答应道,在商业细节方面,陈志文了解的并不多,什么是最好的方法进入一个外国市场,很多时候连纵横商场的老狐狸都经常掉到坑里,反而寻找一些本土的咨询机构,可能会更有效。

  到了中午,陈志文带着几个业务部门的高管以及行政去附近的饭店改善了下伙食,算是鼓舞一下士气,随后又去酒店打了会六人炸金花。

  晚上,陈志文回到了家里,此刻的他已经有点困了,之前的飞机虽然是头等舱,有了充足的睡眠,早上到了香港就去了公司,但香港与美国是有时差的,飞机上睡眠足,也避免了生物钟有点乱,在家与父母敷衍几句后,便一觉睡了十二小时。

  到了第二天早上,精神就彻底恢复了,感觉精力十足。

  “来,吃个包子,在美国吃不到这玩意吧?”陈天福笑呵呵的说道。

  “吃不到倒不至于,唐人街应该有,不过我没去,的确没吃过。”陈志文接过包子,答道。这个包子是专门从文华东方酒店定制过来的,附近几个邻居一起订的,钱到位,酒店专门派人在每天早上送过来,每次的口味都不一样。

  “在美国待的怎么样?”陈天福边吃早饭边问道。

  “还不错,生意方面基本上谈成了。”陈志文笑说道,除了想投资巴菲特没成功,其他的基本上也都成了,而且,自己也算是与巴菲特认识了,以后也许还有的是机会可以合作。

  “那就好,最近香港的股市又在跌了,地价也一样,搞的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陈天福说道。

  “买地还是合算的,但不能买官拍地,全球经济不好,没有很强的利好消息,香港的市场会一直萎靡。”陈志文说道。实际上,如果不是1976年来自北方的好消息,香港的地产股市以及经济也不会那么快复苏。

  “囤地是要付出利息的,借贷越多压力越大,如果杠杆玩的太大,地价跌狠了可就满盘皆输了。”陈天福说道。

  “所以才说危中有机啊。”陈志文笑了笑,又问道:“老爸,上次和你说的乙种公函换地证,你收购的怎么样了?”

  “收了一百多万的货了。”陈天福回答道。

  陈志文说道:“太少了,收购快一点,我再给伱一千万港元,今年就全部用掉。”

  乙种公函换地证现在处于非常低的价格,是收购的最好时机,等到了1976年,地产市场复苏,九龙的发展很快就会因为航空安全要求而受到限制,到那时候,新界必然成为地产商以及炒家的目标,而拥有优先换地权的乙种公函换地证,可比土地方便多了,而且购买土地的流程复杂多了,买换地证只要有钱就行。

  不管是等到几年后价格暴涨后套现再去做其他生意,还是存在手里等到十几年后再发展,都是非常划算的。甚至比购买长江实业的股票还要划算,因为陈志文知道,在历史上的1979年,长江实业收购和黄,市值也才6亿港元,而现在就3亿港元左右,5年的时间涨幅才两倍,他可没兴趣投资,等到79年投资也不迟,再说,历史肯定会发生改变,即使李嘉成的能力强,也未必还能走到曾经历史上的高峰。

  “行。”陈天福点点头,也没有多问,实际上,今年开始,地产五虎以及其他有名气的华资地产公司都开始大量囤地,有的甚至大规模股市集资来囤地,要知道现在的股市可是大熊市,能这么操作,都是更看好地产行业的未来。

  “对了,你不是准备收购希尔顿酒店吗?这个事情怎么样了?你去美国见到希尔顿背后的老板了?”一旁的老妈吴秀玲问道。

  “没有,这个事情都是汇丰在负责,他们谈判,我只要知道进展就好了,我约了沈弼,后天见面谈这个事情。”陈志文摇头说道,绕过中介人直接见面,是比较忌讳的,更不要说这个中间人是汇丰,陈志文可是准备与汇丰搭好关系,以后还得从他们身上褥羊毛呢,现在没必要因为这种小事而鼠目寸光。

  (本章完)

第31章 用别人的钱,发自己的财

  与银行打好关系的最佳方法,就是拼命的借钱,陈志文的打算就是如此。

  回港的第三天,陈志文去汇丰见到了沈弼,一阵闭门商讨,陈志文与永高的代表,在沈弼的见证下签下了收购备忘录,以1.78亿港元收购永高公司,其中3000万港元陈志文需要自付,而剩下的则全部是汇丰提供贷款。

  永高美方的代表离开后,沈弼笑着说道:“陈生,恭喜你,正式在香港中环拥有一栋属于自己的大厦。”

  “名义上的拥有而已。”陈志文淡笑着说道,美方老板将永高公司出售,而之前与希尔顿酒店集团签下的合约还是有效的,也就是再过38年,陈志文才有处置希尔顿酒店的权利,夸张一点来说,现在的陈志文去希尔顿酒店住一晚上,也得付钱。

  “不论怎么样,这也香港最大的酒店之一,拥有700间客房,酒店业务也是很不错的。”沈弼说道。

  “套房越多,生意差的时候就越亏钱。”陈志文耸耸肩说道,香港的经济虽然发展的快,但旅游业并不怎么样,加上最近十年来,发生了两次经济危机,酒店基本上都是亏损,偏偏希尔顿酒店集团这种大公司,签的协议还是霸王协议,赚钱的时候好说,会分点给业主,不赚钱的时候,账目一做,分红就没了,而要违约,那成本更是高的吓人,要不然,永高公司背后的美国老板也不是傻子,中环中心位置的酒店,怎么会出售?

  要不是知道未来地产会再涨个十倍不只,加上这个位置是中环的中心,要不然陈志文也不会收购。

  “香港的经济问题,总会过去的。”沈弼笑了笑说道。

  “我也比较认同,所以沈弼先生,我准备大规模投资香港的地产行业。”陈志文说道。

  “哦,陈生准备投资什么?需要我汇丰的帮助,尽管开口。”沈弼笑了笑说道。

  陈志文说道:“沈弼先生也知道我很看好工业,所以我想在香港大规模收购工业地产。”

  工业地产与住宅、商业不一样的地方是,它不是只受到香港经济的影响,国际环境对它的影响也非常大。

  比如去年3月份股市与地产暴跌后,工业地产虽然也受到影响,但下降的幅度最小,真正让工业地产暴跌是在去年12月份,当石油危机影响欧美两个月后,来自欧美市场的订单数量暴跌,引起香港工业的萧条,随后自然影响靠着趴在香港工业身上吸血的工业地产。

  而今年3月,石油危机结束,但在经济层面上,国外也还有很多问题,给香港的订单也越来越少,香港工业地产的价格仍然萎靡,但陈志文知道,香港的地产市场,在75年初就会开始复苏,因为工业又开始恢复了。

首节 上一节 10/2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