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5,从不打灰开始 第358节

  开发商恨不能一个月就把房子盖好卖出去,怎么可能把时间浪费在返工上面。

  “不想返工啊?”沈大哥问。

  王总使劲点头,恨不能把头摇断。

  “哎,从质量角度来说,返工整改是最理想的。”

  沈大哥叹口气后,继续道:“既然你们不想返工,那只能采用基础加固措施了。”

  王总急切地问道:“加固需要多少时间?”

  沈大哥说:“这需要我们论证一下,尽量采取最节约经济成本,又节约时间成本的加固方案。”

  “好!那我们抓紧回去论证吧。”

  王总把急不可耐挂满了整张脸,带头领着大家往回走。

  先出方案再加固,一个月内能把麻烦解决掉最好。

  哪怕经济成本比返工稍微多一点,都可以接受。

  王总心里琢磨着。

  时间,真的不够用了。

  现在是11月中旬,还计划年底把两个临街,面积最小的1#、5#楼的桩基础做出来呢。

  重新回到会议室,王总不能任由这帮摸鱼的专家们乱带节奏了。

  拿过麦克风后主动向沈大哥请教加固的细节。

  这时候,沈大哥的权威性完全体现出来。

  各种专业术语从他嘴里说出来,在场的人,也就设计院和勘察单位的人勉强能听懂。

  很多词汇连张毅都听不明白,没办法,隔行如隔山,有些东西没接触过,脑子里完全没有概念。

  反正,大佬牛逼,喊6就完了。

  沈大哥很照顾大家的情绪,很快就提出了基础加固的关键环节。

  这一次,几个专家也不蹦跶了。

  他们那点专业储备,连给沈大哥提鞋都不配,甚至连客套的环节都没有,直接推举他公布加固的方案。

  沈大哥也不客气,当众提供了两种加固方案。

  一种是要求设计院对现场的基础承载力进行综合验算,通过增加承台和筏板基础的宽度、高度方法。

  这种加固方案,优点是成本增加不多,缺点是时间可能有些漫长。

  不说设计院这边是否愿意配合了,还需要了解每根桩的承载能力,根据承载力的强弱划分区域,耗时耗力。

  王总还没有说什么呢,设计院的设总首先提出自己的看法。

  “沈教授,我们院认为这个方案有点麻烦,还是单桩注浆加固比较灵活、经济,关键节约时间。”

  沈大哥呵呵一笑。

  这可是你们设计院提出来的加固方案哈!

  甲方王总闻言,立刻望向了设计院。

  “既然刘总都提出注浆加固了,想必有一些想法了吧,不妨说出来听听。”

  刘设总赶忙摇头说:“我只是听说而已,还是沈教授讲吧。”

  麻蛋,想让我们设计院出加固方案,门都没有!

  万一加固之后还不合格,你们肯定把黑锅甩到我们设计院头上。

  要是没有风险的话,我们设计院早特么出方案了,还能轮到你们这些个专家来抢食。

  “其他专家呢?”王总问。

  众专家都摇头,齐齐看向沈大哥。

  沈大哥轻咳了两声,说:“那就讨论第二种桩基桩底沉渣高压注浆方案,这是一种技术相对成熟的加固方案,适用于南方,特别是喀斯特等复杂地形……”

  涉及到核心关键,沈大哥尽量说的通俗易懂一些。

  几分钟后,王总等甲方的人都听明白了,活好干,但也不是谁都能干的。

  需要固基加固的专业资质!

  “注浆加固的话,时间方面……”

  沈大哥说:“如果不出现意外的话,也就20天时间吧。”

  20天时间,王总表示可以接受。

  今天的专家论证还算比较成功,王总期待的两件事都办成了。

  确定了质量事故责任方,王总指定的桩基施工队伍承担全部责任。

  经过论证确定了桩基础加固方案,还有加固单位。

  加固单位没得选,只能选沈大哥,谁让他是专家,也有这方面资质呢。

  业内权威可不是唬人的。

  一众专家都在论证签到表上签上自己的大名,开开心心地拿着出场费撤离。

  会议室大门一关,王总赶忙凑到沈大哥旁边。

  “沈教授,啥都不说了,抓紧安排加固吧!”

  沈大哥点着头说:“行,回去后我拿个正式的方案,再次论证之前,我们可以进行准备工作。”

  “那……有个不情之请。”王总望了眼沈烨。

  “沈总能不能帮忙,先让咱们工地复工啊。”

  沈烨愣了一下,我特么就是来捞偏门的,关我鸟事啊。

  张毅踹了他一脚,小声说:“复工可以,把整个片区的桩基础施工拿下来。”

  沈烨精神大振,卧槽,还得是老张啊,趁火打劫六的一批!

第408章 格局大一点,为什么不能拿全片区练

  专家论证有了结果之后,摆在王总面前最紧迫的时候,就是尽快恢复施工。

  如果真要等到1#楼桩基加固完成后,才能恢复施工的话,他们片区肯定完不成年前的进度计划。

  到时候,别说他的后台了,东山大区的好几个领导,都饶不了他。

  整件事,都是从得罪了国通监理开始说起。

  区站的领导也说了,解铃还须系铃人。

  眼下王总没有别的选择,必须让工地恢复到正常轨道上,一边整改着,一边继续施工,是最理想的状态。

  所以无关人员一撤场,王总立马跟沈烨商量复工事宜。

  若是没有张毅的及时提醒,沈烨没准会答应下来。

  他认为能把加固的项目抢过来,捞个小金库就算完事了。

  没想到老张这家伙胃口不小,竟然打着把整个片区的桩基础施工全部吞下的野心。

  卧槽,这种事情,咱们好歹提前沟通一下啊!

  怨念地扫了一眼张毅,沈烨笑着对王总说:“王总,你找错人了,这件事我恐怕帮不上忙。”

  王总递上一根华子,狗腿的帮沈烨点上,脸上的笑容更浓了几分:“我这个人有眼不识泰山,之前得罪咱们监理公司的地方,还请沈总、张总原谅。”

  王总还想说什么,沈大哥伸了个懒腰,起身活动着脖子说:“哎呀,年纪大了,坐的时间久了混身不得劲。”

  “老四,送我回去吧。”

  “哦,好的。”沈烨赶忙站起来,同时对王总说:“这件事回头我们再聊,我得送大哥回去了。”

  “好!”王总无奈地点点头。

  哎,有点贪心了。

  不过既然沈烨答应回头聊,事情还是有转机的。

  张毅等人离开后,王总赶紧将专家论证的结果分别向大区、总部领导做了电话汇报。

  至于工地复工的事情,王总说正在积极协调中,两天内会有答复。

  汇报完毕后,王总召集项目部的人开了个小会。

  “这件事看上去是危机,但是危险后面暗藏着机遇,我希望大家不要想的太糟糕,至少我们通过这件事搭上了市质检站的关系……”

  王总及时复盘这几天的事情,在做深刻总结的同时,还鼓励着大家不要放弃。

  回市区的路上,沈大哥开口说:“老四啊,以后这种事情尽量少做。”

  沈烨知道大哥说捞偏门的事情,不好意思道:“我们也不经常做,只是别人看着我们好欺负,想着法子给我们穿小鞋,总得回敬一下,让他们长长记性吧。”

  沈大哥呵呵一笑,从小到大,老四什么尿性,他再熟悉不过。

  肯定是跟张毅那小子学的。

  老爷子对两人的合作也观察了一段时间,对张毅的评价还是非常不错的。

  今年亲自见了一面,虽说没有太多的交流,沈大哥感觉张毅很好,没有坏心眼,而且也有些水平。

  “对了,你们合作的那个教培机构怎么样?”沈大哥问。

  沈烨表情尴尬,自嘲道:“还行,我在那边拿的分红,比我创业收入都多。”

  沈大哥叹口气说:“那这次的加固,你得把自己的一部分让出来了。”

  沈烨猛点头说:“我知道的。”

  即使大哥不叮嘱,沈烨也得跟张毅说明白。

  整件事,沈烨出了人脉资源,但是从策划到幕后推动,张毅的功劳最大。

  也许外人会说沈烨有点傻。

  不过沈烨心里清楚,他不可能一直揣着明白装糊涂,长期下去的话,张毅未必带着他玩。

  沈烨有人脉资源不假,不过有时候他不知道怎么利用。

  反而是在张毅的启发下,逐渐知道如何利用人脉变现。

  “教培机构如果还缺老师的话,直接跟我说,别找老赵了,他推荐的几个人,多少跟他沾亲带故的。”

  建大和网校的那点猫腻,沈大哥多少也知道一点儿。

  只是平时太忙,懒得去操心罢了。

  今天跟张毅一见面,感觉小张人还不错,处处维护着老四,所以决定帮网校解决一下讲师资源的问题。

  反正对他来说小事一桩。

  将大哥送回家里之后,沈烨去老爷子那里溜达了一圈,将事情处理的经过,详细地阐述了一遍。

首节 上一节 358/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