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5,从不打灰开始 第356节

第405章 保护好证据

  签字花费了张毅大概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一开始,张毅签的还比较顺利,到最后,他都快不认识自己的名字了,可见这货最近积攒了多少文件。

  “辛苦吧?”余爽把小马哥打发走,进来正好看到张毅活动手腕。

  张毅礼貌地微笑点头:“确实辛苦,等帮老沈处理好问题,以后我会每周来公司一趟。”

  呵,余爽没接茬,都是老同学了,你什么情况我还不了解嘛,旋即将他签好的文件分类放进档案盒。

  “你猜我在新项目看到谁了?”张毅说。

  “谁?”

  “段伟,他做项目总工。”

  张毅简单说了一下新项目遇到的问题。

  余爽说:“嚯,这家伙能行吗?项目总工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并不是说余爽看不起段伟,在她的印象中,项目总工是非常重要的岗位。

  能做到项目总工位置的,需要很高的工作阅历和技术水平。

  “你手里有二建证书,换你也能做,背锅岗位。”张毅一针见血道。

  余爽道:“感情咱们培训出来的证书都是背锅的?”

  “不能说的这么绝对,对有实力有背景的人来说,证书会让他们锦上添花。”

  “对于没实力没阅历又没有背景,情商又堪忧的人来说,证书是他们惟一改变职位的渠道。”

  张毅说:“你刚才送走的小马哥,他属于前者,段伟、杨旦这些人属于后者。”

  “对了,小马哥没说别的吧?”

  余爽表情古怪道:“你怎么认识的这种朋友,他看人的眼神特讨厌。”

  “哈哈哈!”张毅大笑起来:“他可是咱们公司的大金主呢!”

  张毅重生第一桶金,就是从小马哥那儿赚取的。

  这些创业初期的事情,余爽还没听过呢,瞬间来了兴趣,拉过一张椅子催促道:“快讲讲!”

  徐颖敲门进来,见两人有说有笑的,说:“你们聊什么呢?”

  “在聊公司第一笔钱怎么赚来的呢!”余爽说。

  “哦?”徐颖也拉过一把椅子坐下,“是吗,我也很感兴趣。”

  于是张毅将过程稍微美化了一番,减去了夜艳的环节,言简意赅的讲述了他通过沈烨解释马超斌,并混到第一桶金的故事。

  听完之后,徐、余两女脸上的表情各异。

  余爽还好点,她是押题卷的切身受益者,从一开始,她就相信张毅的押题卷渠道很厉害。

  她只是感慨张毅的勇气和魄力,更羡慕他有一个好亲戚。

  而徐颖则有点不太淡定。

  “所以渠道卷是真的?”

  张毅点头道:“是啊,就剩最后两天了,你抓紧看看实务的卷子,里面最后两道题目,是我之前给你画书时没有讲到的。”

  不是没讲到,是故意没画。

  徐颖笑道:“那两道题目我看了,你虽然没讲到,不过我能解决。”

  张毅赶紧拍马屁,“不愧是徐颖老师,什么题目都难不倒你。”

  马屁痕迹太重,完全没有多少诚意。

  徐颖白了他一眼,道:“少来了!你只是还没到考试资格,如果让你考的话,你能轻松考个高分。”

  “考高分又不给奖金,咱们能及格就行。”张毅苦口婆心道:“低调,太高调会被查的。”

  全公司人员只有两个人成绩最高调。

  一个是有过目不忘天赋的露露。

  一个是有真才实学的徐颖。

  这俩人考高分是一点都没有压力。

  徐颖说:“我可是讲师啊,如果考不到高分,还怎么教学生,人家学生能相信我的水平吗?”

  张毅嘀咕道:“好像有点道理。”

  徐颖气急,有些委屈道:“那我辛辛苦苦学了半年,不考个高分,对得起自己吗?”

  “两位,淡定,淡定,咱们别为这件事吵嘴哈。”余爽见状赶忙出来救场。

  余爽说完,狠狠地瞪了张毅一眼。

  你一个大男生,不知道谦让一点?

  张毅嘿嘿一笑,赶忙给徐颖道歉。

  难得回来一次,午饭肯定得张毅请了。

  吃饭的时候,张毅发现徐颖对凉东西比较忌讳。

  下意识挠挠头,心道难怪她情绪有点小波动,这是生理周期到了。

  于是接下来,张毅选择闭嘴,免得再惹徐颖生气。

  人家帮自己管理公司不容易,何况后天要参加一建考试,这时候再搞人家心态,有点说不过去了。

  好在他也没闲着,洪四海一个电话打了过来。

  “张兄弟,第二根试验桩的芯样取出来了。”

  “这么快?”

  张毅有些诧异。

  按照正常逻辑来说,混凝土灌注桩钻孔是非常慢的,因为地下隐蔽的事物有很多不确定性。

  “不快啊,两个钻机一起开工,运气也比较好,没有遇到任何意外。”洪四海说。

  在钻孔的过程中,很容易钻到钢筋笼子。

  这时候必须得调整钻孔位置,因为钻钢筋效率很慢,而且对钻头磨损很严重。

  “钻出来的桩芯质量如何?”张毅忙问。

  电话那头传来突突突突的轰鸣声,洪四海连续说了两遍,张毅都没有听清,气的老洪直接挂了电话。

  “怎么了?”徐颖关心道。

  “老沈刚接的工地,桩基础承压不合格。”张毅三言两语说了一下。

  徐颖闻言,叹口气说:“哎,如果不是考一建的话,我也想去现场参观学习一下。”

  张毅说:“没事,等你考完试,这件事也处理不好,到时候带你过去长长见识。”

  徐颖刚要说话,张毅的手机又响了起来。

  “刚才有点吵,我给你说一下芯样的情况。”

  手机那头的洪四海顿了顿,稍微整理一番头绪后才继续道:“总体来说成桩质量还行,没有出现断桩的情况,偶尔能从混凝土里看到一些泥巴或者植物根茎。”

  “跟你猜测的一样,桩基底部的沉渣比较厚,第一根桩的沉渣有30厘米左右,第二根有点夸张了,70多厘米呢。”

  这也解释了第二根桩为什么只吊了一半的配重,桩基础就瞬间下沉的原因。

  “70厘米的沉渣,乖乖哦,这帮家伙难道不知道清孔吗?”洪四海在电话里吐槽。

  张毅说:“这是干成孔灌注桩技术,没有泥浆护壁很容易导致孔内的塌方。”

  “再说桩径只有80厘米,等钢筋笼入孔后,空间更小了,即便是把人放到桩底部,工人的活动空间也非常有限。”

  洪四海哦了一声说:“那个啥,别说清孔了,18米深的孔洞,下面空间这么小,很容易缺氧出事的,换成我,我也不清孔。”

  张毅笑道:“对,以后你如果做桩基础,遇到这种干成孔施工的时候,就要多花点心思了,宁可不干,也不能出事。”

  “哈哈,这点我拎得清楚。”老洪不是那种只为捞钱不要命的老板。

  “记着拍照,把证据保存完整,别让人破坏了。”张毅叮嘱道。

  钻芯取样数据关乎到专家论证的结果,所以张毅特别叮嘱一句,免得发生什么意外。

第406章 专家论证,一锤定音

  老洪的工作效率杠杠的。

  愣是赶在专家论证前,将第三根桩的芯样钻完成。

  紧跟着,建大固基岩土加固公司的技术员进场,开始对芯样进行现场分析。

  这几位技术员都是沈烨大哥带的学生,他们要根据桩基队伍的白图,结合现场芯样,从专业角度编写出质量事故原因初稿。

  之所以是初稿,是仅代表加固公司的立场,对样品进行客观、专业的数据分析。

  真正的定稿,和事故责任方,则是专家们论证的任务。

  洪四海的队伍钻芯取样的过程里,甲方、监理、总承包以及桩基施工队伍,都安排人员现场见证。

  老洪的工人每一次取出芯样,四家代表蜂拥而上,拍照的拍照,记录的记录,倒也不怕任何一方搞鬼了。

  “小白,什么时候能出书面文件?”沈烨递给一个戴着眼镜,正在埋头填写数据的年轻人一瓶可乐。

  小白憨笑着接过来,拧开可乐喝了一口后,脸上立马露出舒坦的表情。

  可乐嘛,也就第一口最爽,后面就没啥意思了。

  将可乐夹在腋下,小白说:“沈哥放心,等会我写完草稿,在附近找个打印店就能出书面结果了。”

  沈烨说:“找什么打印店啊,直接去甲方办公室打印,一口气打个二十几份,省下复印了。”

  甲方的水工闻言,直接无语地扭过头去。

  算了,王总和李经理都特别叮嘱过了,这帮监理惹不起。

  水哥在工地上干了十几年,以前一直被监理们欺负压榨。

  好不容易托关系当上了甲方,没想到依旧被监理欺负。

  说好的甲方爸爸很牛逼呢?

  这特么上哪儿说理去。

  快到中午的时候,沈烨开车去建大把大哥接过来。

  “有初步的结果了吗?”沈烨大哥问。

  沈烨说:“有了,跟张毅初步猜测的一样,三个桩都是沉渣导致的。”

  “连最基本的沉渣问题都无法解决,这个桩基施工单位水平太一般了。”沈烨大哥说。

首节 上一节 356/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