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之神象镇狱 第165节

  大禅寺这场劫难,倒像是天意弄人。这座千年古刹不倒,大乾朝廷哪来这般泼天富贵?

  如今国库充盈,才有底气喊出“太平盛世”的口号。

  说来讽刺,大禅寺这一场覆灭,反倒真应了佛家“舍身饲虎”的典故,只不过饲的不是虎,而是这煌煌大乾。

  林羽信步来到藏书洞中央,目光落在最显眼处的两部典籍上,《武经》与《道经》,皆是大乾开国时编纂的鸿篇巨制。

  他随手翻阅,指尖在《武经》某页微微一顿,旋即若无其事地合上册页。

  “涂老,”林羽转身笑道,“您这藏书虽丰,却杂乱无章。经史子集混作一处,怕是寻书时颇费周章。”

  老狐狸闻言,雪白的皮毛竟透出几分羞赧之色,好像是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它笨拙地拱了拱前爪:“老朽老朽实在不谙此道。”

  忽然它眼睛一亮,长揖到地:“不知道先生能不能抽空偶尔指点指点我们?这坐藏书室,是我纯狐族的宝贝,等那些小狐狸能看懂文字之后,就能进来读书,也算是书香门第,至少不会一辈子浑浑噩噩,做只茹毛饮血的禽兽。”

  林羽笑道:“指点你们但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我时间不多,天亮就要离去了。”

  老狐狸不舍,他还想抱大腿呢?

  “不过,与其我来指点你们,不如你们自己学习,这里的图书自己整理岂不是更好。”林羽笑道。

  老狐狸有点懵。

  林羽取出一块灵玉,神魂微动,一段一段的知识烙印其上,从小到大,启蒙典籍,经史子集,读书感悟,各种各样的修行经验,许许多多事迹,处世之道等等。

  等于是一本百科全书。

  一本活字典。

  只要修成神念就能自主学习。

  “这这.”涂老的爪子都在发抖。它忽然人立而起,郑重其事地行了个大礼:“先生大恩,我族永世不忘!”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了这件玉简,他们自己就能学习成长,然后教导后辈。前途可谓是光明无限。

  “这不过区区小事,你言重了。”林羽微微一笑,摆了摆手。

  旋即他将眼神投向那本武经,凌空一抓。老狐狸还未反应过来,那部典籍已化作漫天碎屑。只见一片乌金丝绢从碎纸中飘然而出,稳稳落在林羽掌心。

  “这这是”涂老惊得胡须直颤。

  三尺乌金丝卷上,蝇头小楷密如星子。字迹刀刻般清晰,分毫毕现,墨痕流转间不见丝毫晕染。

  这些小字似有灵韵,凝视之下,墨色流转生光,字字如蛰伏灵物,似要破纸化光而飞。

  经文的中间,是一尊金色佛陀。

  佛陀跏趺而坐,双目轻阖,双手结印,神态静谧安然。日月星辰,环绕其身,万千光辉,尽数汇聚于金身之上。

  金佛神态安详,流露出来的是一种亲切、熟悉的气息。凝神细看,恰似自己千百世起源的前生。

  有一股超脱时光、亘古不变的意蕴漫上心头,令人恍若窥见永恒。

  林羽将目光转向了佛陀周围的文字,“如是我闻:神魂存想于天庭,天庭者,众神之所归,众佛之灵台……”

  经卷之上法门众多,有一门最初壮大神魂的本源之法,可令念头永恒,不朽不坏;

  又有一门降服心魔之法,能够降服五大魔神王,攻击人的神魂;还有凝练阴神大法,修炼宝月光王身,可以借月显形……

  《过去弥陀经》中“过去”二字地经义奥秘,是那万劫不灭地本性,能保持真如本性不变,就算是遇到惊雷也不能散。

  《造化天书》中的真意乃是携无穷大力,破波斩浪,运转造化,度过苦海,行驶向彼岸。

  林羽将《弥陀经》的经文尽数阅毕,缓缓阖上双目。

  刹那间,无数金色文字在他识海中流转生辉,一尊庄严古朴的过去佛自灵魂深处浮现。

  那金佛如经卷所载,悬于虚空之中,周身沐浴着日月交辉的无量光。

  他的心思突然无比的安宁,感觉到了无穷无尽的虚空,天大地大,任我遨游。

  “过去之寿,过去之光,过去之相,永存虚空之中,已是不朽,过去即是无量,任何的神通,都不能改已发生之事。”

  弥陀经上阐述“过去”经义的优美文字,深邃的思想,荡漾在他的心头,这股深奥的念头思想,缠绕在他的神魂之上,想要与他融为一体。

  《过去弥陀经》上的弥陀大佛,有万劫不灭的真意,其神妙之处,简直和造化天经上的这艘造化之舟都不相上下。

  翌日。

  林羽告别老狐狸涂老,带着弥陀经回到王府,准备启程。

  至于洪易以后怎么办,林羽只能说句抱歉了,如果他真是诸子说的易子,想必也不会被这个小困难难道吧?

  ……

  “什么?上主要我们截杀杨乾南下剿匪的车队?”一处幽暗的密室之中,一个手拿拐杖,鹤发鸡皮的老妪惊呼,眼神之中冷光闪烁,幽幽的吓人。

  这个老妪的脑袋后面,有三重光圈,颜色各异,就好像是那些庙宇里面的道尊,佛祖脑袋后面的光圈一模一样!

  “不错,这个四皇子在云州剿匪不够,还要来到我们南方,不知道南方都是上主的地盘吗?”一个黑衣人说道。

  “咯咯,听说这个四皇子年纪轻轻就修炼到了先天武师境界,没想到这么快就要死在半路上了,真是天妒英才啊!”老妪假模假样的说道。

  “不要小看了此人。”黑衣人摇摇头:“不说此人本身是个先天武师,他的身边还有不少卫士,听说还降服了圆月派的一个先天,加上他在云州训练的甲士,不可小觑。”

  “两个先天而已,就算加上那些甲士又如何,他还能永远保持戒备吗?”

  老妪语气很淡,“从玉京到南方,五六千里路,几十州府,而且有的地方断了官道,需要走小路,千山万水,面对我们无生道,真空道无休止的刺杀,他能坚持多久?”

  “好,这事就交给你了,不要让上主失望!”黑衣人重重点头。

  ……

  烈日当空,官道上的尘土被晒得皲裂发白,马蹄踏过便扬起滚滚烟尘,如烽火般在队伍后方拖出长长的尾迹。

  一百五十铁骑如狂风般席卷而过。

  为首的林羽胯下赤骥马宛如一团跃动的火焰,两侧赵虎与血刀各乘一匹黑龙般的骏马,三骑并驾齐驱,在官道上踏出雷霆般的轰鸣。

  此刻正值晌午,又是在朝廷管控的官道之上,纵使最猖獗的绿林匪寇也不敢造次。

  大乾王朝正值鼎盛,各地管制森严,官道治安尚算清明,并没有糜烂到在官道都有劫匪地地步!

  这一点,林羽走了这么多天地路,还是清楚地。

  “前方两百里便是吴渊省城,估计我们再过十天。就会穿过中州,进入南方境内。”

  林羽扬鞭指向天际线处隐约浮现的巍峨城郭,那轮廓在热浪中微微扭曲,恍若海市蜃楼。

  他轻夹马腹,通灵的赤骥立刻领会主人意图,无需鞭策便加快步伐。

  “全军听令!天黑前进城休整!”随着林羽一声令下,百余骑同时扬鞭,整齐划一的鞭响声中,铁骑洪流骤然提速,朝着远方的城池疾驰而去。

第244章 无生教,真空教组团来访

  吴渊城内,暮色渐沉。

  林羽一行人步入其中,选择了一个上等的房间住下。

  吴渊省驿站,修建的气派非凡。朱漆高墙,深院重门,连门前值守的兵卒都精神抖擞,足见巡抚治政有方。

  打发走前来拜见的巡抚,一行人安歇下来。

  夜深人静时,林羽盘膝而坐,默运神魂。

  刹那之间,林羽感觉自己灵台澄明,琉璃一般,无尘无垢,恰似明镜高悬。

  皎洁月华倾泻而下,将他的神魂映照得通透晶莹。

  “宝月光王,无量寿。”

  林羽心中默诵真言,运转起这门源自弥陀经的无上秘法。

  月华如丝,缠绕神魂,凝成一尊晶莹法相,宝月光王身。

  此秘法大成后,元神可借月华随心显形,威能堪比道家铅汞法身,且变化灵动。

  在月光淬炼下,林羽神魂愈发凝实。随着心念微动,宝月光王法相泛起琉璃光泽,显现出转化日精的征兆。

  若再突破,便能引动纯阳真火,届时神魂显化时,将如大日凌空,光焰万丈。

  林羽潜心修炼至半夜,更夫敲响两更鼓时,才将神魂收回。

  突然之间,他脊背一凉,有一种凉嗖嗖的感觉,如被毒蛇盯上一般。

  “何方宵小敢来窥探我!”

  他神魂骤然震荡,突然驿站阴暗角落里面出现了两个黑衣人!

  这两个黑衣人身材中等,束着高髻,碧玉簪在月光下泛着幽光,赫然是道门修士的装扮。

  “嗯?你们是哪一道派的?深夜潜伏进官府驿站,还想用神魂出壳的法子进入我的房间,是想死吗?”林羽冷声道。

  “无生道,玄明。”

  “真空道,玄昭。”

  两名道士声音飘忽如从九幽传来。二人周身萦绕黑雾,身形忽明忽暗,黑袍无风自动。

  其中一人阴测测道:“四皇子殿下,今夜特来送你往生!”

  “无生道?真空道?”

  原来是这两个邪教的,我那便宜大哥也太心急了吧?

  唰!唰!

  两道冷芒破空而来。道士背负的宝剑,未闻出鞘声响,已然化作流光飞斩。

  百米距离转瞬即至,剑光快若闪电,只余两道银线。

  剑身上,菊花云纹若隐若现。森寒剑气撕裂空气,锋刃未至,窒息般的杀意已锁喉而来。

  但是,林羽面对这两道剑光,突然眸光大盛,张口猛地一吐,一道先天剑气呼啸而出,寒光凛冽,如匹练般划破虚空。

  “这是什么道术?!”

  两名黑衣道士惊骇欲绝,慌忙掐诀召回飞剑。

  然而为时已晚。

  “铛!铛!”

  两声金铁交鸣,两柄云纹宝剑被剑气斩得倒飞而出,剑身上赫然出现蛛网般的裂纹。那道银龙般的剑气去势不减,瞬间穿透二人身躯。

  “噗!噗!”

  闷响声中,两名道士如遭雷击,丝丝剑气钻入体内,瞬间封锁住他们的经络与关节,令其浑身僵硬,动弹不得。

  急促的脚步声与铁甲碰撞声由远及近,赵虎与血刀率领一众军士破门而入。

  火光映照下,铁鳞甲寒光凛冽,精钢长刀锋芒逼人,众人已将房间围得水泄不通。

  林羽抬手一挥,淡淡道:“刺客已被本王拿下,不必惊慌,赵虎、血刀进来。”

  “殿下!末将护驾来迟,请殿下责罚!”

  赵虎与血刀单膝跪地,声音沉肃,眼中却闪烁着凌厉的杀意。

  林羽目光扫过二人,嘴角微扬:“从察觉异动到披甲持刃赶来,比在军中时还快了三息,何来责罚之说?”

  众军士闻言,紧绷的神情稍缓。林羽挥袖道:“其余人解甲归营,今夜之事,不得外传。”

首节 上一节 165/2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