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第3节

  十八九岁的青年,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回去的一路上,陈默也没觉得累。

  大概走了一个半小时就来到了村口,就这,还是路上没赶太紧的缘故。

  兴隆村进村东头第三户就是陈默的家,告别董柯洋后。

  陈默站在自家门口,他心绪一时间有些复杂。

  这时候,家里还是瓦房,院墙都是用红砖垒一下,大门还是用铁皮包着木头镶在墙两边。

  记得家里盖平房,好像是09年的时候了。

  猛的站在印象中的老房子前,陈默还真没那么容易适应。

  主要是前世二十年,一直过得浑浑噩噩,没有事业,没有成家,在农村四十多岁连媳妇都没娶上的人,回家也只是给二老丢人罢了。

  他逃避了一年又一年。

  如今回来,却也近乡心怯了。

  “嘎吱。”

  就在陈默驻足在门口下决心时,家里的大门突然被打开,紧接着一个小小的脑袋伸出来左右瞄了瞄。

  当看清门口站着的人时。

  一个年龄大约六七岁,小脸黑乎乎,扎着两个羊角辫的小丫头,满脸惊喜的跑出来大喊:“哥,你咋不进家啊。”

  小丫头一上来就抱着陈默的双腿,仰着小脸嘻嘻笑着。

  这是陈默的妹妹陈静。

  他们老陈家一共三个孩子,陈默是老大,老二也是男孩叫陈锋,在镇子上读初三。

  至于陈静,还没到上育红班的年龄,要到明年过完暑假才送到村子后面的学校去读书。

  “我猜到你会发现我啊。”陈默溺爱的弯腰抱起小丫头,抬手擦了擦她脸上的灰。

  “小锋回来没?”

  “没呢,爸妈都去四爷爷家帮忙了,让我看门。”

  也许是天冷,小丫头冻得鼻涕泡都出来了,自己抬起袖子擦了擦,只顾嘿嘿傻乐。

  陈默顿时哑然失笑。

  抱着妹妹走进院里,可能是知道父母这会不在家,他心里也没有一开始那么仿徨。

  走进堂屋内。

  里面的陈设基本能和记忆中的样子重合,老式的屋门,三四十公分高的门槛,整个屋里最亮眼的也就是那一套刷着红漆的沙发。

  老爸是木匠,家里面家具都是自己做的。

  这间瓦房由于建造的时候,后面没有留窗,导致整个堂屋都是黑呼呼的。

  陈默走到屋里侧,寻着记忆找到拉绳,“啪”的一声拉开堂屋的灯。

  随后将妹妹放下道:“小静,你自己玩,我去烧火做饭。”

  “我会点火。”

  小丫头脚刚着地,就急吼吼的跑到一旁抽屉拿出一根蜡烛,用火柴点燃后。

  拿手护着朝厨房跑。

  陈默挠挠头,这大冬天的,烧火确实是好活啊。

  他将身上的布包取下来丢到沙发上,走到院子里正准备洗手淘点米时。

  大门再次被推开。

  父亲陈学军手中拿着刨子,锯和墨斗从外面进来,母亲刘凤兰跟在后面,背上背着一个袋子。

  都不用看,陈默就知道袋子里装的是锯末和碎木块。

  陈学军有个木匠的手艺,平时村里谁打家具或者有活,不好收钱的时候,人家都是管饭,活干完了一般锯末和木材边角料就让带回来。

  这玩意烧火做饭,或者喂鸡子干啥的都挺好使。

  “爸,妈,四爷爷家的活干完了?”

  陈默看到比印象中更年轻的父母,他急忙迈开脚步迎了过去,想从刘凤兰手中接过袋子。

  “不用,丢这就行。”

  瞧见儿子帮忙,刘凤兰咧嘴一笑,顺手将袋子丢在院里。

  陈学军则是将手中的工具放在房檐下,拿起一个干毛巾攥在手里,朝着身上拍打两下。

  而后看向陈默道:“那啥,今个在你四爷家帮工,我听你四爷说后面稻谷田村有个小子今年当兵回来了。”

  “在部队里吃得挺壮实。”

  “当兵也算个出路,你四爷意思是你也老大不小了,正好今年听说又在招兵。”

  “你想不想去部队?”

  啊?!!

  陈默闻言怔了一下,他刚才还在心里盘算着怎么跟父母开口呢。

  毕竟前世虽说是这个时间参军,但具体家里啥时候有这个想法。

  他根本没印象了。

  没想到,老爸先提了出来,这还真是瞌睡时,直接送了个又大又软和的枕头。

  还省得他多费功夫了。

第5章 写信

  陈默正寻思着怎么开口提参军这事呢,没想到父亲先提了起来。

  正合他意。

  一旁都走到灶房门口的刘凤兰脚步顿了顿,转头迟疑道:“学军,小默还小,要不就再等等,明年等他高中毕业,咱再去当兵成不成?”

  “小什么小,不小了。”

  陈学军将干毛巾搭在绳子上,顺手拉过一把椅子坐在堂屋门口,从上衣口袋中掏出一小袋烟丝,一边低头卷着旱烟,一边开口:“你以为当兵就那么容易啊?”

  “他四爷今个也说了,孩想去当兵,他四爷还要帮咱家去县里问问,他家在城里认识的有人,多少能说上点话。”

  “要是等明年书读完了,人家不招兵了咋整?”

  “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早就跟着人学手艺了,当兵能吃饱,你是啥也不懂。”

  听着父母议论,陈默没插话,但他也多少听明白了。

  老爹这是给人家帮忙打了套新家具,估摸着四爷爷家里是没给钱,想着帮自己这个后辈小子谋个出路。

  其实别看家里人嘴上说着四爷,真论起来的话,那顶多算同村同姓,关系怕是早就出五服了。

  父亲是想趁这个机会试试,毕竟过了今年,要是以后再去人家家里提这个事,就不太合适了。

  这眼瞅着老妈还要再争辩几句,陈默率先表态道:“爸,我愿意去部队。”

  “当兵好啊,当兵发衣服还管饭,我听说部队还有津贴,我去当兵。”

  “你这孩子。”刘凤兰听到儿子答应,眼眶一下子就红了:“你别听你爸瞎说,当兵哪有那么好。”

  “我听人家说部队里可苦了,要训练还要挨骂,你这过去就是往吃苦的窝子扎啊。”

  “哎呀妈。”

  陈默笑着走到刘凤兰跟前宽慰道:“妈,你说那些都是听别人讲的,哪能无缘无故挨骂啊。”

  “再说了,您儿子我又不傻,只要有点眼力劲到哪都能吃得开,放心吧妈,我肯定能适应。”

  “妈,你先烧饭,小妹都把火给烧得蹿过灶台了。”

  陈默用话安抚了母亲,瞅着刘凤兰进到灶房,他这才搬过椅子坐到陈学军跟前。

  “你想好了?”

  陈学军抬头瞅了儿子一眼,随即叹了口气。

  陈默是家里的老大,要说送他去当兵,陈学军心里也不舍得,可不舍得咋整?

  孩子大了。

  老二学习也还行,中考应该没问题,这眼瞅着马上就要读高中,小闺女也要读书,上上下下都是花销。

  陈学军在体力方面比不上其他农村里的庄稼汉,地里活干不了多少,就凭借着木匠的手艺干点零活,每月能赚个一二百,就这还不稳定。

  “孩子,也怪你爸我没本事,要不然.”

  陈学军抽着烟,连带着声音都变得低沉,他觉得孩子自愿去当兵,就是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

  否则的话,一个连县城都没出过的农村娃子,咋能知道外面生活多苦啊。

  “爸。”

  陈默拽着凳子,坐得距离父亲更近一些,看着比自己印象中年轻了许多的老爸。

  陈默压下复杂的心绪道:“爸,你刚才不是也说了嘛,儿子我老大不小了,是该出去闯闯。”

  “部队挺好的,我是真想去当兵。”

  “但不用四爷爷家帮忙,你和我妈也不用为这事操心,我自己去办入伍的事。”

  “学校那边我就不去了,抽个空把书还有铺盖啥的带回来就成。”

  “胡闹!!”

  陈学军闻言,他瞪着眼呵斥了一声,随后将手中的卷烟丢在地上碾灭道:“你知道啥叫当兵?”

  “村子里当兵要去狮桥登记报备,还要报到县里等信,你四爷爷家在城里有人能说得上话,你一个娃子懂啥。”

  “我”

  陈默原本还想争论几句,但最终还是放弃了。

  是啊。

  他是当过兵,还在恩师跟前担任过机要秘书,入伍参军哪怕抛开一切的身份,只凭借自身经验都没啥难度。

  他有很多办法。

  县里人武部部长,政委他都认识,就连家住哪都知道,前世没少打交道,毕竟咱也是曾经风光过的人。

  都不用提礼物,去到政委或者部长家,陈默都有把握争到一个名额,这俩人的脾性他太了解了。

  可父亲不这么认为啊,在老爸的眼中,他只是一个刚刚成年,连生存能力都不具备的娃子。

  要不然,也不会一门心思的给自己找个管吃管住的出路。

  就在爷俩有些争执的时候,大门再次被推开,一个同样手中拎着布包,跑起来虎虎生风的少年冲进院子。

  “爸,我妈呢?”

  “哥,你也回来了,嘿嘿,渴死我了。”

首节 上一节 3/1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