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四皇子真是暗恨自己今日为什么跑的那么快,给了贼子劫持他的机会。他已经是父皇最后一个儿子,未来的皇位除了他还有谁有资格?只要他能好好活着,活到父皇立他为太子登基之际,他就能成为整个天下的主人,哪怕他自小胸无大志,可身为皇子,谁又没畅想过坐拥天下的时候呢?可谁曾想到,他还没当上太子,就丢了大丑!
悄悄记下那几个面露不悦的臣子,四皇子心中翻涌一阵黑浪,他可是未来的太子,甚至皇帝!这些臣子不想着赶紧救他,反而大肆嘲笑讥讽,心中可有君父?
是的,四皇子的心眼儿确实不算大,这种情况下,他还记上仇了。
看着底下对峙分明的场景,景泰帝缓缓起身,走到丹陛前居高临下的看着左相。
“左相,你意欲何为?”
左相咬了咬牙,想他暗中筹谋几十年,不管朝中怎样追捕,哪怕皇朝更迭,都没能寻到他一分错处。没想到竟会在自己不知晓的情况下功亏一篑!这让他怎么不恨的牙痒痒?!
他本以为自己将头顶这人玩弄于鼓掌之间,毕竟那三个皇子的死都和他有关,可景泰帝却丝毫未曾察觉,谁曾想到自己会因为一场意外暴露!难道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不,他不信命!也不信天!明明当今四位皇子一个比一个蠢笨,若他们当真是上天之子,怎会如此愚蠢?连自己那点儿挑拨之语都听不出来。
但事已至此,就算再怎么回顾往昔也无济于事,他得想着怎么从这里出去。
“陛下,朝中这些一品大员的性命够不够换我一条命?”
“……你倒是舍得你一家百十来口人。这是为了活命连自己的妻女儿孙都不要了?”
“陛下何必说这些?若老臣当真能救得他们性命,自然是愿意的,可眼下,陛下不是不愿意放他们一条生路吗?又何必将过错都放到微臣身上,若您当真慈悲为怀,就放了他们如何?”
“痴心妄想。”
景泰帝只是感慨一下这看起来慈眉善目的老东西私底下竟是这样一个利欲熏心,以自己为主的混账东西,连自己的儿孙都不顾了。不过大概正是因为他善于伪装,才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十三年都没发现他的种种异常。
其实自从得知那幕后黑手的真实身份之后,景泰帝一直都很奇怪一件事。
“左相,不,穆延春,朕一直都想问你一句话。老老实实做官不好吗?你已位于文臣之首,且已年近七十,就算把朕的儿子都害死了,你又能登上皇位不成?就算登上皇位,又能做几年皇帝?忙忙碌碌这些年究竟为了什么?”
听到这话,穆延春眼神恍惚一瞬,为了什么?其实他也很想知道。前朝时期,他只是想着往上爬,再往上爬,辅佐太子,甚至当太子的太傅也只是为了搏一个从龙之功。可谁曾想到,因为前朝末帝昏庸无能,残暴不仁,天下百姓竟然造反了!他在震惊的同时突然反应过来,连那些卑贱的平民都可以觊觎皇位,为何像他这等出身高贵的世家子弟不能呢?论出身,论才干,他难道比那些泥腿子们差不成?
但是,那些平日里素来看不起的泥腿子们动作倒是迅速,很快就拉起了一支又一支起义军。那时候他已经不占时间优势,在前朝倒台的时候只能勉强保下太子。奈何太子身子太过虚弱,不到二十岁就病故。
本以为景泰帝贱民出身,不擅长处理家国大事,可谁曾想到那个粗鄙不堪的平民竟然有这等雄韬大略。将国事处理的井井有条,如果不是因为这十几年来天公不作美,天灾人祸不断,景泰帝早就成为被人们传颂的千古一帝了。
后来他又转移了目标,既然景泰帝无处下手,可他的四个儿子年纪还小。他当了那么长时间的太傅,对如何教导小孩儿颇有心得。这些年他倒也没有直接跟四位皇子联系,只是运用各种裙带关系旁敲侧击。当今陛下的几个儿子本来就不是惊世绝艳之才,且他们出生之时,当今陛下的势力已经相当强大,自小就没有受过苦,自然不懂得体恤百姓之苦。再加上这种种影响,很轻易就做了心性,成为踩在着芸芸众生之上的既得利益者之一。
想到此处,穆延春就一阵得意。
“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至高无上的权柄!陛下既掌天下权,怎么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当初您起兵造反,难道就没有这样的心思?”
第276章 成王败寇
“陛下当初不过贱民出身,只是因生逢乱世又足够幸运才拉拢起一支队伍。若陛下当真高风亮节,当初北境三十万联军与北疆大战之时,又为何不曾出手相助,反而回头攻破了京城?归根结底不还是为了一个权字。”
“我虽然年老,可身强体壮,至少还能活二十年,哪怕我只做一日的皇帝,日后史书之上也得留有我的姓名生平。日后史家作传,我入的也是帝王本传,而不是臣子史。”
景泰帝其实已经想到这个理由,如果不是为了当皇帝,穆延春身居高位,何必冒这个险?可惜,他原本还以为穆延春之所以冒着灭九族的大罪抚养前朝太子遗孤,是因为他与前朝太子之间师徒情深呢,原来竟是为了这么一个朴实无华的理由。
真是无趣极了。
只是听到他方才那些话,景泰帝有些担忧的看了一眼九阙,等发现九阙神色如常,甚至有些担忧焦急的时候才忍不住松了口气,虽然他问心无愧,可九阙要是听信这儿挑拨之语,他可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当年之事,桩桩件件,朕无愧于心。成王败寇,这是自古不变之理,你既然做下这档事,就要有功败垂成的准备。今日,你是逃不出这金銮殿了!”
穆延春上前勒住四皇子的脖子,手中被磨的尖利的簪子已经刺进去小半个指节,他几乎面目狰狞的与景泰帝对视。
“你难道不要四皇子活了?这可是你最后一个儿子。若是他也死了,以你现在的年纪,怎么可能生的出孩子?这偌大的江山难道要送予他人不成?”
景泰帝挥了挥衣袖,眼角的余光看了一眼九阙。九阙抿了抿唇,趁着现在双方对峙紧张之际,悄悄往人群后躲。
如今,穆延春臭不要脸的挟持当朝大官儿,若真为了抓他伤了那些大臣,可就得不偿失了。毕竟这些大臣平日里素无过错,眼下哪怕被挟持也不曾向敌方服软。这样忠贞不二的臣子,若当真伤亡一两个,都是朝廷的损失。再加上,眼下这么多朝臣看着呢,若当真为了抓捕左相不救助他们,日后难免会有兔死狐悲之感。
此刻,本以为会惊慌失措的景泰帝突然露出个笑容,看到这个笑容的穆延春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
“你笑什么?”
“朕笑君臣这么多年,左相你还是了解朕的。只是恰恰不巧,朕当真还有个孩子即将出世。”
“怎么可能?!”
左相第一反应是景泰帝在骗他,可他突然想起许久之前一项传闻,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
景泰帝今天头一次真正开怀大笑。
“没错,那位虞美人怀了朕的龙子,虽说胎像有些不稳,可毕竟是保下来了,再有三个月就将临盆。穆延春,你的如意算盘打错了。”
闻言,穆延春只是面色冷凝难看,四皇子倒是猛然抬头,不可置信的看着自己的父皇,他一直以为自己是父皇最后一个儿子,没想到父皇宫中竟有怀有身孕的女子。而且还怀了龙子?!
他是知道自己不足之处的,他从小就胆小,父皇一直不怎么喜欢他,好不容易前面三个哥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死绝了,就剩下他一个,哪怕父皇再怎么不喜欢也得把皇位传给他。可没想到,父皇竟有另外一个孩子,哪怕这个孩子还未出世,也是他最大的敌人!
父皇啊父皇,您为什么就不能只有我一个孩子呢?
穆延春这会儿勉强还能稳得住。
“陛下何必骗我?如果那位宫妃怀的当真是位龙子,为何这几个月来一声未吭,也不曾有消息传出?”
是啊,这种大好事儿,以陛下的性子怎么可能忍耐得住不告诉别人?皇家都是这样,但凡有点儿喜事儿,恨不得宣传的全天下都知道。
“若是早早传出来,岂不是让你这等乱臣贼子有所防备?不过,能看到你现在的表情,朕也算是如愿以偿了,计划落空的感觉如何?穆延春啊穆延春,康庄大道你不走,非得走这等邪门歪道。如果你安安分分的做臣子,又岂会不能安享晚年?都几十岁的人了,还非不服输。潮生身上那蛊毒就是你弄的吧?自己已经是颗老帮子菜,眼看着活不下去,还试图夺取别人的性命生机来壮大自己,就这种身体你也想做皇帝?这天下至尊之位,非得有个十全十美之人才能坐得。你这等邪门歪道,上天有好生之德,怎会容许你成功?”
景泰帝言出如箭之际,九阙已然悄悄来到人后,仗着这会儿整座大殿都是陛下的大嗓门,她很顺利的找准一根柱子,三两下盘了上去,刚发现那柱子太过光滑没办法固定身形的时候,九阙用手捏了一把,那盘龙金柱顿时凹陷下去一个手印儿。旁边,一个看见此情此景的小官儿顿时惊讶的瞪大了眼睛,不过倒是还记得捂住嘴。
“前辈,我这都是花架势,得靠你了。”
“嗯。”
耳畔传来一句轻轻的应答,九阙顿时安下心来,拔下头上的蝴蝶簪子,大拇指和手指团成一个圆,握住簪子往上一捋,上面那些零零散散的装饰物全被捋了下来,只剩下一根光秃秃的金簪。
这根簪子倒是没像左相他们磨的尖利,但九阙只是用手轻轻捏了几下,顿时就很有暗器的样子了。
瞄准那已经气的脸红脖子粗,之前种种风度尽失的左相位置,九阙屏气凝神,瞄准了许久,才嗖的一下扔了出去!
与此同时,一道浅淡如烟的身影鬼魅般飘了过去,众臣只觉得眼前一花,然后就是一声巨大的痛呼。
“啊!”
虽然很快就控制住自己,将那声痛呼咽了回去,但穆延春一根手臂如面条般软绵绵垂下去的模样,还是被诸位臣子看在眼里。
身形不稳的四皇子被那突然出现的身影随手一抛,落入了诸位大臣之中。虽丢了些颜面,但好歹保住了性命。
在场几乎所有人都忍不住悄悄松了口气。还好还好,唯一成年的皇子好在是保住了性命。
但有人不这么想,四皇子面色通红,悄悄握紧了拳头。
第277章 当年事
好在众人此刻的注意力都在左相身上,没人看到四皇子的表情变化。倒是左相穆延春,一下就从人群之中找到了那个刺伤自己的罪魁祸首,竟是朝堂之上唯一一个能站在前三排的女官——应九阙!
重重的喘了口粗气,穆延春得承认自己是小看了这女人。谁能想到不过是个十几岁的丫头片子,竟然也能在关键时刻左右朝局呢?难道当真是上天庇佑姓景的不成?
“应九阙!”
穆延春恨不能亲手杀了应九阙,但在这关键时刻,他眼珠微微一转,竟是和颜悦色起来。
“应大人年纪尚小,大概不知道上一辈的恩怨。应该也不知道应将军是怎么死的吧?”
“穆延春,你要说什么?死到临头还想做挑拨之事,把他给我拿下。”
“陛下别急呀,虽说四皇子被救了出去,可我手底下还有这些一品大员的命,甚至还有几位兢兢业业的阁老,你难道想让几位阁老白白送命吗?”
穆延春知道自己是活不成了,但临死之前他不介意给景泰帝添些堵,尤其是这个近日来风头日盛的应九阙。他以前就不喜欢应重鸣,明明是个女人,非得掺和进男人之间,天下大事是一个女人能决定的了的吗?不安心待在内宅绣花,反而跑到战场上喊打喊杀,当真是自甘下贱。还有她的女儿,不愧是一脉相承,一如既往的叫人厌恶。
就算今日他死,也得把这朝堂搅得鸡犬不宁才是。应九阙倒是没什么,不过孤孤单单一个臣子罢了,但北疆那二十万军队可不是说着玩的。无论什么时候,自由掌握了真正的军事力量,才有资格搅弄风云。北疆那20万军队当初本就是联军,当初应重鸣留下来的娘子军,如今也不过区区几千人。但那娘子军里的每一个都身经百战,若是有应重鸣将军唯一的女儿哭诉,就算娘子军心中并无反意,身为皇帝,这个世上最多疑的人,难道会信吗?
这世上种种混乱,都是因为怀疑而起。尤其是景泰帝被自己这个多年臣子背叛,正是惶恐多疑的时候,他就不信这种时候,景泰帝还能相信应重鸣。人心隔肚皮呀!不管嘴上说的天花乱坠,任何人都无法真正窥探别人内心的想法。
这时候景泰帝顾及着那几个被控制住的老臣,虽说心中已经将穆延春判了死刑,但好歹没有命手下强攻。
“想来应大人真是不知道自己母亲的死因,想当初应重鸣将军文武双全,战场上杀敌如砍瓜切菜一般,更是闯下双子星的名号。像她那样的奇女子如果不是有人背后搞鬼,又怎么可能轻易被杀?应大人,你年少有为,不满二十就跻身朝堂,甚至入了内阁,你还是不要被人蒙蔽的好。”
“当初,20万联军齐聚北境,抵挡北疆蛮人军队,应重鸣将军自然也在其中。那场战争死伤无数,天地为之失色。可如果援军及时到达,应将军本来不用死,可偏偏因身后无人,应将军于战场之上奋勇杀敌,屡破敌军,但最终因力竭而死。应大人难道就不为之伤怀吗?当初,咱们这位陛下当真是机灵的紧,在其他各路起义军在北境齐聚的时候,他扭头就攻入京城,不仅攻下了这座千年古都,还最大程度避免了自己军队的伤亡。所以,明明他是起义军中势力最弱的一个,最后却是他登上皇位,坐拥天下。可怜那位英勇无双的应将军,一代奇女子,竟是就这么死在战场之上,没能迎来新的时代。应大人,你身为人女,怎能不为自己的母亲报仇?”
虽说大家都知道穆延春这个时候说这些话就是为了挑拨离间,但人就是这般,哪怕心里清楚知道不应该,可一旦有人说了,就会不由自主去想。
此刻,有不少人的目光都悄悄看向了应九阙。如此说来,应将军的死确实有陛下的缘故,也不知应大人会如何抉择,只不过大家心里都明白,经此一事,哪怕陛下再怎么宠信应大人,此后也不会再重用她了。毕竟朝堂中有无数人才,不必非用一个有怨怪之意的人。
在这种万众瞩目的情况下,九阙慢条斯理从柱子上跳下来,然后从众人特意分开的道路上走过,来到离陛下最近的地方,毕恭毕敬的行了一粒。
“微臣不辱使命,四皇子已安然无恙。”
景泰帝微微抬手示意她起身。
九阙这才起身回头看向目的不纯的穆延春。
“我早知穆大人不是表面这般温柔可亲,但没想到这张皮子底下竟隐藏着这么一颗为非作歹且不安分的心。你于此刻说些当年之事,目的不就是为了挑拨我与陛下?但要让穆大人失望了,我虽说不像穆大人这般学富五车,但也知天地君亲师的道理。且不说当年之事与陛下并无关系,穆大人既然这么问了,我倒要反问一句,当初传假军情使我母亲判断失误误陷敌军之人,是不是你?”
朝堂之上不少臣子对当年之事其实知之不多。此刻听出这事儿似乎有反转,都忍不住抽了抽眼角,看来今日他们能听到十几年前更多的旧事了。
“如果不是这次去了北境,有尉迟大将军和林将军告诉我当年实情,想必我也会被你蒙蔽。穆大人不愧是在朝堂之中搅弄风云之人,临死之前还能想出这样的法子,离间君臣之情。但就算再多的花言巧语也掩盖不了你是个卑鄙无耻小人的事实!”
“当年,我国与草原对峙,草原灭我之心不死,你明明知道若北境那20万联军出了岔子,草原必将挥军南下,直入京城。一路上又会死伤多少无辜的平民百姓,但你依旧弃之不顾,只为了排除异己!当年我娘只是上书前朝末帝,想要改变当时举荐人才的法子,好为国朝带来更多不世出的人才,以解决当时倾颓之危。我娘一片丹心,从无半点私情。哪怕与你政见不合,也是为了天下百姓,你就算不同意,也不必痛下杀手!”
第278章 知己
“而你,为了维护自己的身份地位,竟然私通敌军,与北蛮一同设下必死之局,引诱我母亲入阵,最终使我母亲在战场上力竭而亡。当初我母亲之死险些使士气大衰,如果不是我母亲于阵中猛然发觉,并及时令亲兵传信给尉迟大将军,里应外合之下,将北蛮敌军吞并大半,当年之危不可能解决的如此轻易!”
“既然穆大人这么费尽心机的想要挑拨我与陛下,我这里倒是有句话想问问穆大人。如果不是我母亲与边疆那些浴血奋战的战士,当初草原蛮子挥军南下,直入京城。那个时候的你还会活着吗?别告诉我你会相信草原蛮子信守承诺!在那等国难当头的情形下,你依旧可以为了自己的权势地位谋害我方主将,像你这样的人,说的话我半个字都不会信!”
“穆大人,你苟且偷生活了这几十年,一路上不知害了多少能臣良将。甚至,你愿意私藏前朝太子及其子嗣,也不是为了忠君爱国,只是想要伺机推翻大景,好博一个天大的功劳,甚至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进而做天下之主!”
“但你还是失败了,穆大人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失败吗?”
穆延春捂住自己受伤的胳膊,他年纪大了,屡受打击之下又被刺中胳膊,鲜血几度流失,眼下已经是面色惨白,摇摇欲坠。但他还是高傲的抬起下巴看了一眼应九阙。
“你莫不是想说什么气运庇佑之语?哈,如果不是我那愚蠢的妻子做下这等打草惊蛇之事,只怕你们到死都猜不出来真正的幕后主使是我。我败,不是因为我无能,是因为我没能有个贤惠能干的妻子,是因为我太倒霉了!”
“到这种时候,穆大人还是习惯将失败归咎到旁人身上,半分都不曾反省自己。虽然有你所说的一部分原因,但更大的错误在于你本身,你觉得自己太聪明了,所以能掌控一切,甚至包括他人的人生命运,但你从来不曾明白他人心中所想。就像这个孩子,你从小将他养在青云山庄,说是抚养,其实和软禁也没有区别。你甚至不曾教他读书识字,只是一味将他当个易碎瓶子处置,从来都没有问过这孩子自己愿不愿意。也没问过那些被你的私心牵连进去的人愿不愿意为了你的大业牺牲自己所有的一切。你以为自己绝顶聪明,可以隐于幕后搅弄风云。可以小见大,像你这样不在乎旁人的人,又岂会成功?”
“我说穆大人错了,是因为穆大人既不知陛下也不懂我。”
“我一介孤女,有爹跟没爹也没区别。如果不是陛下赏识,封我爵位,让我做官,我只怕早就被嫁与他人,困在后宅内院潦草一生。陛下英明神武,远胜天下人。这些年,他从未因政见不合处置过任何一个臣子。朝臣每每有所争执,他也是直面训斥,背后从不曾因此怪罪。如今天下天灾不断,可就在这样水涝旱灾,蝗灾疫病层出不穷的情况下,他依旧可以带领群臣恢复大半国力。世人多重男轻女,鄙夷女子才华能力,可陛下从不会因为男女性别不同就轻视任何一个女子。天生阴阳,人分男女。我是个女子,这天下有一半人都是女子。凭什么我们要因为性别的桎梏只能做伺候人的事?”
“如果不是陛下,就算我有才干,有能力,也没有施展的机会。所以,你想用言语挑拨我与陛下的关系,不可能。穆大人还是多多想想,功败垂成之后,能不能留个全尸吧?”
论嘴皮子上的功夫,九阙自认为还是不错的,这一大串话,不仅将穆延春说的面色阴沉,越来越难看。而且吸引了绝大多数人的注意,就在最后一个字落下的瞬间,九阙猛然一挥手,正对着自己的贼子应声倒下,与此同时,那些手持利器劫持朝中大员的小官儿们眼前一黑,根本没弄懂什么情况就已然倒地。
穆延春更是被一脚踹在膝盖窝上,狼狈不堪的倒地,那些被劫持了大半晌的老臣们不敢置信的摸了摸脖子,有些倒霉的脖子上多了伤口,但毕竟人还活着,这能小伤口又算得了什么?
劫后余生之下,对突然出现在众人面前的美丽女子连连道谢。
正如应大人所说,女子凭什么不能参与朝事?如果不是这位武林高手突然出手,他们这条老命只怕就要交代在这金銮殿上了。再看看这位侠女紧接着站在应大人身后的模样,显然这二人关系匪浅。看来还是陛下深谋远虑啊,这时候想想女子为官也没什么不妥嘛。
瞧瞧今天朝堂之上发生了什么吧。身为男人的穆延春心心念念要推翻大景建立新朝,甚至之前还做了那么多坏事,拐卖妇女儿童,勾结敌国,假传情报,暗害王爷,买卖私盐。被陛下拆穿之后甚至还挟持大臣,试图谋朝篡位。可救了大景,拆穿他真面目的,却是身为女子的应大人。
他们这些臣子既不聋也不瞎,自然发现跟随那些人证进来的人群里有应大人,说不定那一老一少就是应大人带进来的。
唉,这世间之事又岂能因为性别不同就妄下定论?当初的应将军,同样是女子之身,杀敌报国保卫百姓,最终壮烈的死在战场之上。
这样强烈的对比,让在场诸位朝臣之中多了点儿什么。
尤其是景泰帝,他看着九阙,面上难掩激动。他知道九阙这孩子一向是个聪明机灵的,但没想到这孩子竟如此懂他。是啊,其实皇位更迭在他心里从来就没有天下百姓重要,当年发生之事,有巧合,有人为因素,种种机缘巧合之下,是他做了皇帝。但即便重来一次,景泰帝都可以很自豪的说,当初他坐上皇位,才是最适合的。
当初那个从污泥里爬起来的少年,因看遍人间不平事而愤怒异常的双眼,从来没有因为这些年的荣华富贵有所改变。
人生难得一知己,他的知己,就是九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