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不可以登基吗? 第82节

  当着众多朝臣的面,二皇子失声痛哭,他甚至还试图爬到那高台之上去抓景泰帝的腿,就像儿时做过的那样。

  看着这样的儿子,景泰帝忍耐的闭了闭眼。原以为自己也会生出不舍的心思,但瞧着对方这没出息的模样,景泰帝就莫名感觉累得慌。这样的场景他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希望会是最后一次。

  再者,当着众人的面如此不成体统,只怕就算还有人想拥立老二,这会儿也丧失兴趣了。果不其然,人群中那几个悄悄抬头的臣子皱了皱眉,同样悄无声息的低下头去。这样的主子,实在不值得他们效忠。还有,像他们这样的人,胜败乃兵家常事,何须闹的如此不堪?实在叫人腻味。

  此时此刻,在场众人恐怕只有一个是心中狂喜的。那就是一直被当成隐形人的四皇子。四皇子是个小可怜,这是整个大景朝臣有目共睹的。亲娘只是个不得宠的伶人,生下他就死了。因为没有强有力的母家,从小就不受重视。那时候他还不是皇子,只能勉强饿不死罢了。等亲爹突然当了皇帝,他作为皇子,似乎也没有享受到外人想象的荣华富贵,还是景泰帝无意间发现自己这个小儿子被宫人磋磨,杀了一批又一批,才让他立住。

  只是不知是否因为这个,四皇子的脾性一直软弱的很。就算对那些臣子,也是能不说话就不说话。但是,在唯一的二哥也被父皇宣布死刑之后,四皇子心中的野望悄然滋长。或许,或者说,他很有可能当上皇帝?等他真当了皇帝,岂不是再也不会有人欺负自己了?他岂不是成了这个世界上最有钱有势的人?

  心中激荡,四皇子忍不住偷偷勾起唇角,下一刻,他反应过来,连忙抚平嘴角,悄悄环顾四周,发现众人似乎都没注意自己,这才悄悄松了口气。

  将一切尽收眼底的九阙忍不住为景泰帝叹了口气。就算陛下处死二皇子也没用啊,这仅剩的四皇子,也不是个能压得住气的,这不,这才多长时间,就已经憋不住了。他以为自己隐藏的很好,殊不知,周围的朝臣都是千年的老狐狸,看你这么好拿捏,那不得好好拿捏你一把?

  这时候,景泰帝已经念到了莫妃的处置。

  “莫妃,蛊惑皇子,私自撰写歪门邪道之书,居心不良,怂恿二皇子杀妻……赐自尽。”

  二皇子猛然发出一声惨叫,吓得九阙连忙看了一眼,结果却发现方才虽然伤心但也没有到极致的二皇子此刻像是被万箭穿心一般,痛苦万分的挣扎纠结。

  “陛下!陛下!算我求你了!母妃什么都没做啊!她就是喜欢读书写字,就是写了本书而已,她罪不至死啊!还有皇子妃,那是我害死的,跟母妃无关啊!陛下,您也将她送到皇觉寺清修吧!修一辈子也成啊,只要留她一命!就看崽母妃服侍了您这么多年的份上……”

  二皇子倒是母子情深。

  秦员外郎恨恨的看着这一幕,并不觉得感动,反而更恨。那莫妃向来端着一副柔弱善良的假面,但每次见菀娘都要用各种法子欺负她,还有那本狗屁《女诫》,那是给女孩子们看的东西吗?那不是一本想把女孩子们的精神思想尽数杀死的邪书吗?

  哈,真是好笑!

  真以为自己写了本书就可以万世流芳了?是遗臭万年才是!现在知道母子情深了?二皇子此刻痛彻心扉之际,为何不想想自己和老妻在得知菀娘死讯之际有多么痛苦!老妻现在还卧病在床,若是带不回去二皇子被处置的消息,秦员外郎都担心老妻会坚持不下去。

  景泰帝并不是儿女情长之人,又或许,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场景,只是默默叹了口气,就强硬的让九福带着二皇子下去。让二皇子临死之前跟莫妃见上一面,已经是他最大的仁慈。

  许久之后,九福悄悄步入金殿,对着陛下悄悄行礼。

  见状,秦老大人像是坚持了许久的人在见到自己此生最想见之人或者事之后,突然被抽掉了大半的精气神,陡然之间老了十岁!

  他颤颤巍巍的爬起来对着陛下深深一礼,然后郑重其事的将顶上官帽取下,对着景泰帝三拜九叩之后,摇摇晃晃的走出去。

  女儿已经没了,如今仇人也已经死去,他余生好像也没什么值得牵挂的了。还是赶紧回去将这好消息告诉老妻吧……

  哦对了,还有绿影,这孩子,他得带回去,这孩子可是受了大罪了……

  景泰帝从始至终一言不发,他握紧了龙椅扶手,手背微微发颤,一直小心服侍着的九福见状瞳孔微微一缩,有些担忧,但还是装作若无其事的低下了头。

  “至于李澄园……”

  所有人都悄悄抬起了耳朵。

  “事发有因,于淮山贪心不足,害人性命,李澄园为女报仇,情有可原。且,于大郎是李澄园亲子,杀之可教……着,李澄园杖责八十,发配边疆,永不得归京!”

  “于初阳,身为被害者,何罪之有?主动揭发于淮山于大郎真面目,勇气可嘉,特此无罪!”

  “婢女绿影,忠心可嘉,特赐黄金百两,免其奴籍,赐靖忠乡君!”

  “陛……”

  “退朝!”

  景泰帝转身甩袖离去,九福公公连忙高声宣布退朝,原本想开口的臣子都闭上了嘴,陛下又痛失一子,如今可不是讲究忠义的时候。此刻惹怒陛下又有什么意思?不要连累大伙才好!

第230章 就算有个女儿也行啊

  景泰帝急匆匆带着众人离开,刚拐过拐角,就猛然站住身子,用袖子捂住嘴,发出一串闷咳。九福连忙上前扶住陛下,有条不紊的让身边服侍之人小心翼翼的将陛下扶到后殿,同时一枚药丸放入景泰帝口中,咽下之后片刻,景泰帝的脸色好了许多。

  “都退下吧。”

  景泰帝挥了挥衣袖,周围服侍之人除了九福,都散了个干干净净。他坐在床上,皇帝所居之所,没有一处不是金碧辉煌尊贵至极,可此刻,环顾四周,景泰帝只觉得一阵荒凉。

  “走了,一个个的都走了,就剩下朕一个人……”

  九福小心侍奉着陛下,心中也觉得难受。他家陛下一世英名,怎么,怎么几个皇子竟会这般不堪?今儿的事,他都为自家陛下感到无奈。

  只是在目光触及景泰帝袖子上的那片暗沉污渍之际,心里忍不住颤了颤,然后将层层叠叠的衣袖轻轻折了折,掩盖住那片血渍。

  “陛下哪儿的话,老奴还在呢。老奴一生都陪在陛下身边,若是陛下不嫌弃,日后也会长长久久的陪在您身边。”

  景泰帝勉强恢复了些许力气,看看跪在脚边的九福那张恭顺的脸,是啊,他身边好像只有九福,一直不离不弃。

  目光触及到九福的头冠,景泰帝突然有些怔愣,伸手挑出那缕华发。

  “九福,你有白头发了……”

  “老奴都快六十了,自然会有白发。”

  “是啊……”

  只要是人,都会老。哪怕年轻时再怎么英勇无双,英雄迟暮之日总会到来。

  唉,他也老了。

  “他,他去的时候有没有说什么?”

  九福知道景泰帝想听什么,为陛下整理的动作顿了顿,然后装作无事般开口。

  “二殿下,二殿下倒是没说什么,无非就是不想自尽罢了。莫妃娘娘倒是一直哭泣不休……”

  至于那些污言秽语,九福没有转述,平白污了自家主子的耳朵。

  其实,就算九福不说,景泰帝也知道他们会说些什么,只是,即便如此,也还是不舍啊。毕竟那也是自己的孩子,就算再怎么不堪,曾经也是满怀期待过他的降生。只是没想到,这孩子是被自己送走的。

  “九福啊,你说说,朕是不是真的杀伐太过,以至上天惩罚?不然,为何朕的几个孩子都是这样的无用?若是,就算是有个出众的公主也好啊。朕不在意男女之分,只要是朕的血脉,朕愿意将她捧上皇位!只要她是个为百姓着想的好皇帝,是男是女又有什么区别?朕平定叛乱,勉强让百姓有喘息之机,可朕也老了。这江山社稷,总得有人承担吧?若是临死之前找不到一个出色的接班人,朕哪怕死,都不能瞑目啊……”

  听着景泰帝说什么死不死的,九福心里就是一颤又一颤,他只好劝陛下。

  “陛下,瞧您说的!您可是天下的大功臣,这大景百姓,哪个不敬爱您的?这天下万民都是您的子民啊……”

  “天下万民?”

  景泰帝眼神微微一颤,心中生出些别的意味,他抬眼往外看去。其实隔着重重宫墙,他根本看不见什么,可偏偏此刻,脑海中传来几句虚无缥缈的声音。

  【陛下不会气出事儿吧?唉,陛下也真是够可怜的,但二皇子不中用跟陛下又没什么关系。陛下可是个好皇帝啊!唉,阿弥陀佛,三清道尊在上,无论哪位神佛路过,都请您庇佑陛下能长命百岁。好人就该有好报……话说我现在能去看望看望陛下吗?嘶,好像不太成吧。万一被同僚们误认为我佞上媚主就不好了。陛下长命百岁,陛下长命百岁,陛下长命百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好啦,陛下一定会长命百岁的。嘿,怎么又有不长眼的悄悄瞪我?自己比不上女子,反而还欠欠的,又给自己找不自在?好想一拳把他们都打飞啊,这么大个人了还搞孤立这一套,真丢人!还不如我家远道几个孩子呢……不行,回去之后得给他们带一只醉仙居的烧鸭,嗯,还是五只吧,大家现在都在长身体,胃口好,一只不够吃。就是可惜老皇帝不能尝尝这么好吃的烧鸭了……】

  这声音渐行渐远,最后逐渐听不到。景泰帝方才还郁郁寡欢,这会儿脸色反倒好看了许多。

  算了算了,虽然有几个不孝子,但好在这世上还有人真心实意为朕担忧。这种被人挂在心上的感觉,真好。

  “九福。”

  “哎,陛下,您请吩咐。”

  “听说醉仙居的烧鸭不错,你去买两只回来,咱们也尝尝。”

  虽说对陛下突然之间的转变十分惊讶,但九福巴不得陛下现在有食欲,抹了抹眼角的泪花,露出个大大的笑容。

  “奴才这就去!保准把最肥最好吃的带回来!”

  “去吧。”

  随着众臣子出宫,景泰帝将二皇子母子赐自尽的消息也传了出去,举朝皆惊。不过惊着惊着,大家一琢磨,竟然习惯了。毕竟陛下也不是第一次赐死儿子了,这死着死着,都习惯了。

  哎,就是这二皇子不是近段时间很得陛下喜爱吗?再一听罪名,竟然害死了自己的妻子,还是蓄意谋杀!

  这确实不亏啊。

  只是怎么说呢,身为皇子,原来也真是与庶民同罪啊。其实在民间,有些男子杀妻,也不会判处死刑,陛下倒是秉公执法啊……

  不过那个二皇子妃死的确实冤屈,还有就是,二皇子真的不能生育?那岂不是不能人道?

  嘶……

  不管什么时候,大家对于这种事儿的兴趣都很足,尤其是有关皇家的。底层百姓虽然畏惧皇权,但对于这种皇家逸闻往往有比寻常事情更高的兴趣。

  要是换做平常时候,谁敢私底下嘀咕这种事情,这不也是刚好遇到这种事儿了?这可是皇家的笑话……

  而且还是男人的这种事儿,啧啧啧,二皇子以前不是还说女子应该守贞吗?可这要是男人不能人道,也不能叫女人守活寡啊!这可不地道!不过当听说莫妃还有那本《女诫》也被处理了之后,大家又觉得恍然大悟。原来皇帝老爷从一开始就不喜欢莫妃和二皇子搞出来的这一系列事情啊……

第231章 立女户

  而且这事儿到此还没有结束,景泰帝还做了一件叫人惊掉下巴的事儿。那就是,他做主,让二皇子妃秦菀娘休了二皇子!

  是的,你没听错,就是女子休夫,还是休的皇子!这可真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第一次听说的人还以为自己耳朵听错了,这可真是没想到。当即有臣子想上奏陛下说这于理不合,但想了想陛下这连亲生子都能眼睛不眨一下赐死的狠劲儿,他们跟陛下又无亲无故的,到时候也被赐死就惨了。

  于是这事儿就这么不了了之。结果景泰帝还真是能搞事儿,下一步就直接颁布了召令,凡大景朝女子,都可以立女户,自己做户主!

  这本应该是能掀起轩然大波的事儿,结果当大家得知北疆娘子军生变之后,没人吭声了。都知道北关那支娘子军是一等一的可靠,现如今虽然西北有强兵二十万,但其中派系复杂,除了陛下派遣的官员之外,还有诸多前朝时期的兵将。毕竟那时候举国抗蛮,大景新建不过十三年,不可能那么快就将以前的诸多兵将遣散干净。再一个,大景在前朝末年时期又是抗击北蛮南夷,又是内乱,又是天灾人祸的,人死了一大片。那么多兵将,景泰帝也不舍得放弃。

  唯有那支由前朝将军应重鸣留下的娘子军最为纯粹,也最为凶煞。说来也奇怪,明明女子生来体力不比男子,还有月信的特殊时期,可那支不断减员的娘子军在草原上硬是比其他军队强得多!据说,北蛮士兵在草原上驰骋往来的时候,最怕的就是看见草原上突兀出现的一抹红!因为那每一抹红,都有可能是娘子军收割他们脑袋的身影!

  如今,娘子军因为听说京中巨变,‘人心惶惶’,正是需要安抚的时候,陛下下一条改变女子地位的召令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而且,为了安抚边关,陛下决定令人前去巡兵。

  其实在陛下下达这条命令的一瞬间,许多人心里就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那个人选不是别人,正是如今风头正盛的应九阙。毕竟很难再找到一个地位合适身份合适,并且不会招来娘子军反抗情绪的人选了。

  说来也奇怪,这应九阙的运气实在太好了吧?这才多长时间?人都已经进内阁了,还被封了伯爵,用一句扶摇直上来形容都不为过。如今还要代替陛下去巡视边关,这身份地位还不得再往上提一提?

  被人们议论的九阙此刻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开心,她正在悄悄参加一场葬礼。虽说有陛下亲自下令,秦氏菀娘是无辜的。可如今秦老大人已经辞官,秦家又没有其他的子嗣旁支,自然而然的没落下去。都说人走茶凉,秦菀娘的葬礼上来的人极少,几乎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

  九阙本来想隐藏在人群中悄悄送这位可怜的女子一程,结果没曾想,到了之后才发现,自己根本就藏不住。因为就没人。到了这个地步,她也没必要再隐藏了。整整自己的衣服,带着身后一串儿小萝卜头安静走了进去。

  秦老大人和发妻正在灵堂内为自己的女儿烧纸钱,到了这个时候还顾及什么礼仪?他们只想让自己的女儿在另外一个世界也能过得安稳富足。听到脚步声,他们有些惊讶的抬头,发现来的人竟是近日风头正盛的应九阙!

  “下,草民见过镇安伯。”

  秦老大人自己踉踉跄跄的还要给九阙行礼,九阙实在是不忍心,连忙扶住这对老夫妇,形容哀切。

  “秦老先生不必多礼,我只是来送菀娘姐姐一程。”

  “镇安伯言重了,菀娘她如今已不是皇子妃……”

  秦老先生有些受宠若惊,毕竟如今他们已经不是皇亲国戚,菀娘也不是寿终正寝,就算平日里偶有联系的偏远旁支也不愿意前来治丧,更何况是一个以前从未有过交集的应九阙呢?

  不得不说,九阙这次前来真的很容易让人怀疑她的用意。她自己也知道,轻轻叹了口气,先给这位可怜的女子上了柱香。

  然后才低声对秦老先生和秦老夫人开口。

  “虽说我之前从未与菀娘见过,但我也是女子,菀娘所作,仁至义尽,却偏偏所托非人,怎能不令人哀叹?我想,陛下心中也是愧疚的,否则也不会在这当口下令立女户。如今,菀娘可以葬入秦家祖坟,不必与罪人同葬,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秦老先生苦笑一声。

  “秦氏族人并不同意将菀娘葬入祖坟。毕竟她没有子嗣……”

  而且虽然说的好听,是菀娘休了二皇子,但实际上谁都知道,菀娘死的时候,二皇子可还活着呢。

  九阙不明白这有什么难办的,血脉这东西有必要这么注重吗?不被允许葬入秦氏祖坟,自己找块风水俱家的坟地上了难道不好吗?非得跟那么多人抢一块儿地盘儿?不过入乡随俗,她当然不会以自己的想法去强求别人。

  “二位如果实在介意,不如挑选一个品行兼优的幼童记在菀娘名下,以子嗣的名义为母亲立坟,如此也可以在家中常年供奉。”

  秦老先生根本没想到还有这一招,听到的时候都惊呆了。但下一刻他的心脏疯狂跳动,虽然理智在告诉他不行,但情感上却疯狂告诉他,可以。

  就是这个幼童的人选,他不想从秦家的旁系中挑选。那些个没良心没良心的白眼狼,以前菀娘做二皇子妃的时候给了他们多少方便利益,人走茶凉,也不至于这么快。若是可以,他宁愿去挑选一个陌生人……

  就在这时候,九阙眼睛一转,看到了安静跪在一边儿烧纸钱的绿影。之前在大殿上虽然见过一面,但那时候事发突然没有仔细看。如今近距离接触了一下,发现这姑娘身形瘦小,大概也就十三四岁的样子。好好一个姑娘,脸被烧毁了,脑袋也撞了一个大疤,这得多疼啊!那该死的二皇子还真是不干人事儿!被老皇帝赐自尽也算是便宜了他!

第232章 如朕亲临

  见秦老夫妇还在商议,九阙干脆走过去蹲下与她一同烧纸钱。这孩子此刻没有当初在大殿之上那一腔孤勇,反而有些怯怯的,显然当初能当着那么多文武大臣的面出来作证,已然耗费了她全部的勇气。

  九阙很欣赏这样的人,她对着这孩子笑了笑。

  “你叫绿影吧?之前你在大殿上作证的时候我也在场,你是一个很勇敢的孩子,真的很厉害。”

首节 上一节 8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