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不可以登基吗? 第81节

  【啊,没想到老皇帝还挺精明的,臣子们的家事儿他都知道,看来二皇子这些时日的所作所为他都一清二楚。总觉得好无聊啊,朝堂之上谁不知道二皇子做错了事?可大多数同僚总觉得女子做错事必须得有更严苛的惩罚。他们的脑袋跟猪脑子有什么区别?人生而平等,怎么能因为男女就有所区分?】

  “咳咳咳……对了,还有司农少卿家的孙女儿……”

  【咦?好像有人想进宫啊。现在不是大朝会吗?谁想进来?礼部员外郎秦大人?奇怪,这位秦大人不是告病了吗?他身边怎么还带着别人?嘶,要出事儿!他要告御状!】

第226章 告御状

  告御状?!

  表面上侃侃而谈的景泰帝险些咬到自己的舌头。震惊之下,他分出一缕心神看向殿外,下一刻,所有朝臣都听到了绵延不绝,震天响的鼓声!

  鸣冤鼓!

  原本正担忧的朝臣们此刻也顾不得之前讨论的事了,他们彼此对视一眼,都能看到对方眼中的震惊之意。这鸣冤鼓是景泰帝开国初年,在朝武门外设立的一面大鼓。特意找了经年的老师傅来制作,确保鼓声能够绵延数里。这十三年来,鼓声响起的次数屈指可数。但每一次,景泰帝都会严肃对待,当即,朝堂之上方才讨论的问题全部搁置。

  九福领命,脚步匆匆的带人前去朝武门外。

  整个朝堂之上方才还人声鼎沸,此刻却已经万籁俱寂,没人敢在这个时候多说一个字。

  仿佛过了许久,又仿佛只过了片刻,九福已经带着人匆匆归来,只是他脸上的表情有些怪异,似乎是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当朝堂之上的众人看到跟在九福身后的人时都忍不住露出了奇怪的表情,这不是礼部员外郎秦大人吗?

  当然了,这位秦大人还有另外一重身份,他的女儿是当初的二皇子妃,只是这位二皇子妃福薄,在二皇子崭露头角之际就因病去世。秦大人一生清正廉洁,与其夫人只有一女,感情颇深,自从女儿去世之后,就大病一场,一直告假。这些时日也从未在京城露过脸,此刻为什么突然出现?

  不少人心中都浮现出一个不可思议的猜想,但此刻纷纷低下了脑袋,不敢做出头之人。

  这位秦大人是个耿介之臣,不太懂得为官之道,只是自身学识实在够硬,所以才在礼部当了个员外郎,如无意外,下一步就是礼部侍郎。

  当初景泰帝就是看中他家世清贵,才会把他的女儿赐给二皇子做正妃。这些年来虽说没能给二皇子生下个一儿半女,但也不是善妒之人,二皇子院中的妃妾熙熙攘攘,少说也有十来位,并且把二皇子府打理的井井有条。

  因此景泰帝对二皇子妃的印象还算不错。

  这会儿见到秦大人面色悲怆,一瘸一拐的进来,景泰帝心中有了个不好的猜测,这鸣冤鼓也不是谁都能敲的,必须得有惊天大冤,而且情况必须属实。敲了鸣冤鼓之后,要受廷杖四十,才能进殿面君。

  秦大人身为礼部员外郎,对此事最为了解,然而即便如此他也要铤而走险,可见他确实有天大的冤情。

  景泰帝看一眼二皇子陡然惨白的脸,缓缓闭了闭眼,打起精神。

  “秦爱卿,你有何冤屈?尽管说来。”

  “陛下!”

  秦大人显然有满腹的委屈要诉,此刻,跪伏在地,声音颤抖却洪亮。他要把自己女儿所受的冤屈在这金銮殿上说个一清二楚!

  “罪臣要状告二皇子,谋害发妻!”

  秦大人一字一顿,每个字的吐息之间都仿佛要咬破舌尖般泣血,这股气在他胸腔中憋了这么多天,简直要将他清瘦的胸腔憋炸,如今终于有了发泄口,他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洪亮,震彻整个金銮殿!

  “我女儿,不说举世无双,也是贤良淑德,这些年来打理二皇子府兢兢业业,从来不敢有怨言。虽说没能为二皇子诞下一儿半女,但也从来没有制止过他纳妾。二皇子的后院叫的上名字的妾室就有十几个,叫不上来的就更多了,我女儿绝不是个善妒之人!若是二皇子你看不上我家闺女,与她和离,甚至休了她也行啊,我们做臣子的不敢有怨言。可你为何非得要害她性命?我女儿到底有哪里对不起你?!”

  “你,你胡说!菀娘分明是生病而亡!”

  “你敢开棺一验吗?!”

  二皇子仿佛被咬了舌头般,张口结舌,脸被憋的通红,然而却怎么也说不出敢来。他用的药虽然顶级,但怎么能扛得住太医院的查验?

  “当初就觉得奇怪,我女儿就算真的因病而亡,按照我朝法制,也得由太医院查证过后,停棺七日才能发丧!可二皇子却着急的连三日都不够,直接将我女儿下葬!当初我和夫人想见女儿最后一面,你百般阻挠,还说什么这是菀娘最后的遗愿,因为生病变得病骨支离,不想让我们老两口见了伤心,可笑我还真信了你这一套。可后来我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我女儿带过去的大丫鬟一个不剩,都被处死。就算因为伺候不当,这样的处罚未免也太过了些。更奇怪的是,那些伺候过我女儿的都被打死了,一个发卖的都没有!”

  “若不是老天开眼,其中一个丫鬟大难不死,我恐怕至死都不知道我的女儿,竟是被自己的枕边人害死的!”

  “你,你,胡言乱语,胡言乱语!”

  二皇子没曾想对方竟然知道了这么多,当初那些婢女丫鬟不是都被处理了吗?怎么可能还会有活口?!

  看着自乱阵脚的二皇子,景泰帝眼中闪过一丝暗沉,他开始怀疑,自己莫不是上辈子做了什么欺师灭祖刨人祖坟的错事儿,才会让他有这样一个儿子?哦,欺师灭祖不知道,刨人祖坟这事儿他确实做了,前朝皇帝的皇陵被他拆了个一干二净,毕竟大景穷啊。但是这处罚也太过分了吧?

  秦大人显然是有备而来,他或许就没想过自己能活着出去,这会儿后背后臀上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但他依然顾不得流的血,他必须趁着这个群臣聚集的机会将此时做个了结,否则,都会知道二皇子会趁着找个机会做什么?

  “二皇子!我女儿自小身子骨硬朗,当初陛下为您赐婚不也是看中我菀娘的体质吗?试问,一个好端端的人,怎么可能在十天之内就生病致死?并且明明太医开的药不对症,二皇子府却还是让那个王太医接着诊治?按照宫廷规矩,若是太医所开药方无用,就应该换医术更高明的太医轮番诊治,为何我的菀娘没有?”

  “陛下!这是我女儿身边的丫鬟绿影,虽只是最低等的洒扫丫鬟,但或许正因如此,二皇子对其丧失警惕,让她侥幸留的一命!”

第227章 猜猜是谁不能生?

  “绿影,那就是二皇子,你认得他吗?”

  那个一直低着脑袋的女子这会儿缓缓抬头,露出了一张布满可怖烧伤的脸。那张脸实在太过狰狞,连见惯了死伤的武将都忍不住侧目。一个女子受了这样的伤,还是在脸上,该是何等痛苦啊。

  那绿影一只眼睛已经被烧瞎,她阴恻恻的看着二皇子,忽然咧嘴一笑,她这一笑,更像个从地狱爬出来得恶鬼了。

  二皇子本就心虚,这会儿忍不住低叫一声,等发觉满朝文武看着自己的眼神都有些不对劲的时候,已经晚了。

  “二殿下,您不记得我这张脸了?也是,您这么尊贵的人,只怕是把我们这些知情人烧个一干二净都觉脏了手,怎么会亲眼去看呢?我也得感谢您,让我能从尸骨堆中活下来,才能揭发你的真面目!”

  “奴婢虽只是个洒扫丫鬟,但二皇子妃体恤下人,从不曾对我等有苛责。可以说,二皇子妃进府之后,奴婢的日子反倒好过了些。奴婢也曾惋惜过不是二皇子妃的陪嫁丫鬟,不过如今,正因为奴婢不是,所说的话才更有说服力。二皇子,你千算万算,都算不出,当初你与心腹密谋之际,我因为夏日酷热,在窗子下的花木丛中睡着了。被你们的密谋声惊醒,你们要杀死二皇子妃!要给未来的二皇子妃腾出个位置!那时候我被吓傻了,等我偷偷去找二皇子妃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你胡说!”

  二皇子猛然甩了甩衣袖,还算有些上位者的尊严,但他此刻的所作所为,都更像是在为自己开脱,就连景泰帝都不太想相信。

  绿影见状,干脆将当初听来的话学了出来。

  “你说‘二皇子妃虽说温婉贤淑,但她出身太低,如今我是父皇的长子,四弟软弱无能,怎堪大任?若想成就大事,总该有一个身份更合适的皇子妃才是。’”

  “那个幕僚十分谄媚,‘殿下所言甚是,君子得有淑女相配,如今以殿下的身份,京中贵女数不胜数,皇子府自然能找个身份高贵的女主人。不如殿下找个理由休了二皇子妃?就说,就说她五年无子可好?’”

  “‘蠢货!她五年无子,本皇子也没有其他的孩子,这个理由怎么行?而且她并无过错我却要休妻,旁人茶余饭后会如何说我?’”

  “‘那,那殿下之意……’”

  “‘去找王太医,她的孙女儿也是我的妾室,想让自己的孙女儿有个更好的出路,他这个做祖父的,总得出些力。他那家传的黄粱散不错,让他懂点儿事,别让别人发现了!’”

  绿影用粗哑的嗓音将自己听到的事情说出来,她真觉得上天总算没有绝了好人的活路,谁会想到她一个死里逃生之辈,正是当初将他们的密谋听了个一清二楚之人?

  “陛下!奴婢所说,尽是肺腑之言,不敢稍有蒙骗!奴婢苟延残喘至今,正是想为娘娘喊冤!若有一言虚妄,叫奴婢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说完这几句话,绿影趁众人不备,一个拔步,就朝着前方冲去!二皇子还以为绿影要刺杀自己,吓得大喊救命,却眼睁睁看着绿影略过自己,朝着前方的柱子狠狠撞去!

  她的动作太快,连秦大人都懵了,来之前根本没有这一出啊!

  “快救人!”

  景泰帝豁然起身,然而似乎已经来不及了,绿影根本就没想过要活着出去,她直直的撞上御柱,就在反应快的臣子不忍的闭上眼睛之际,一只白皙的手拽住了她的胳膊,狠狠一扯!

  绿影死意已决,就算应九阙及时抓住她的胳膊一拽,也没将其完整无缺的救回来,她一头栽倒在地,撞上大殿的金砖,登时头破血流!奄奄一息!

  景泰帝等人这才松了口气,连忙让人传太医,顺便也将那个胆大包天的王太医也叫了过来。

  这下,没谁怀疑这事儿的真实性了。绿影自己烧的破相都要强撑着活下去,更是愿意用自己的性命作证,二皇子谋害发妻这事儿,在战战兢兢的王太医承认之后,已经板上钉钉。

  就算那些想着用自家女儿孙女儿之类的女子谋一个后位的权贵们也对之鄙夷不屑。这人还没发达呢,就想着谋害发妻,他们的女儿孙女儿也是人啊,别最后竭尽全力扶持上去了,觉得你的身份地位不够,干脆一副药弄死你,可就亏大了。他们确实想要个从龙之功,但却不想被卸磨杀驴。

  这个二皇子,品行实在太过低劣,不堪大用。有些这些时日与二皇子和宫中莫妃打得火热的人家都忍不住打了个冷颤。幸亏二皇子和莫妃打着待价而沽的想法迟迟没能从他们之中选个正妃,以前还觉得可惜,现在是真觉得庆幸!

  然而这还没完,看着怔愣的二皇子,秦大人冷哼一声,给与最后一击!反正这个官他也不想着做了,唯一的闺女都死了,要不是憋着一口气要为她申明冤屈,他早就活不下去了!

  皇室秘辛又如何?捅破天也不怕!

  “二皇子!当初我的菀娘与你成亲不过半载,你与莫妃就隐隐责怪她不曾有孕息。菀娘心中凄苦,曾与我和夫人诉说,求我在民间遍求名医诊脉。因为不是什么光彩之事,我也不曾宣扬过。结果,我女儿身体健康,未曾有什么不妥。你猜,你与我女儿成婚五载不曾有子嗣,后院里几十个妾室都不曾有一儿半女的原因,是出在谁身上?”

  “不,这不可能!”

  方才还一言不发跟个死狗一样的二皇子听见这话,却直接蹦了起来。这大概就是独属于男人的可怜自豪感了吧。成亲数年没有子嗣绝对不是因为自己,肯定是因为女人生不了!

  “你在胡说!你就是想报复我!我不曾因为此事传过大夫!”

  这些年,二皇子一直拒绝因为此事传召大夫,或许,因为他自己心中也隐隐有所猜测,但若是可以将压力与非议加在二皇子妃身上,他凭什么要接过来?为皇子绵延子嗣,是皇子妃的职责不是吗?!

第228章 赐自尽

  “当初,你拒绝因此事传召大夫,甚至十分抗拒。菀娘聪颖,就借着请平安脉的机会请宫外的太医诊治。你与菀娘成亲前一年,一天夜里谎称出外会友,却在醉仙楼与花魁过夜,喝醉之后踉踉跄跄冲出来,掉入了护城河!当时正值寒冬腊月,你为了避嫌没有带侍卫,硬是在水里泡了大半夜才被出来寻找的侍卫捞上来。虽说侥幸活了下来,可自那以后,你就再也不能生育!”

  看着二皇子痛不欲生的模样,秦大人心中一阵畅快。或许此时此刻,他对自己一向效忠的陛下也有怨怪。为什么明知道自己的儿子如此顽劣不堪,还想着找个淑女来管教他?陛下自己都教不好的孩子,凭什么想着他的女儿能教好?

  成亲之前就流连青楼的人,算什么好归宿?!亏得还装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简直叫人作呕!

  “这也就算了,当初查出来之后,菀娘说,你若是对她好,这恶名,她愿意替你背了。可她等来了什么?这五年来,你身边那么多女人都不曾有孕,难道还不曾意识到是因为谁?可你偏偏放任流言,还背后推动,说你二皇子府之所以到现在都没有一儿半女,是因为皇子妃善妒,不愿旁人在她之前生下嫡长子!呸!就你这样的,能生不能生别人还不知道?”

  “菀娘不愿意让你名声受辱一直默默隐忍,却等来了凛冽杀机!我却是不怕!我与老妻直到三十五岁才有一女,爱若珍宝。我们捧在手心里都怕化了的珍宝,你若是不喜欢,还给我们也就是了,凭什么杀了她?!你有什么资格杀人!你有什么资格?!”

  大殿之上,秦大人的嘶吼不断回荡。他如今也是五六十岁的老人了,头发花白,脸上颓丧,行将就木一般,还要强撑着为自己冤死的女儿鸣冤。朝堂之上的诸位大臣也是人生父母养,自己也有女儿子嗣,看着秦大人这般形状,总觉得心酸不已。

  尤其是像秦尚书这等家中也有爱女的,此刻更是走出来助阵。

  “陛下,俗话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二皇子身为皇嗣,谋杀发妻,实在天理不容,请陛下严惩!”

  “秦尚书所言甚是!请陛下严惩!”

  “请陛下严惩!”

  向来是墙倒众人推,再加上二皇子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太叫人恶心,因此大家都没给陛下面子,齐刷刷的跳出来请求严惩二皇子。

  再加上,一个注定无嗣的皇子有什么好扶持的?秦大人人证物证俱在,若是私下里知道也就罢了,期间好操作的很,但眼下众目睽睽,那么多人都知道了,还怎么操作?不如赶紧将二皇子赶下台,也好将仅剩的四皇子请上来。

  到时候若是让四皇子知晓自己曾经为二皇子说过话交好过,岂不难看?

  亲身体会到之前还对自己言笑晏晏的臣子们瞬间倒戈相向,二皇子整个人都懵了。不是,你们就这么放弃我了?我可是二皇子!是父皇如今的长子啊!你们,你们竟敢放弃我?!

  用阴狠的视线扫视众臣,二皇子以为有用,殊不知只会让众臣更加反感。如此小肚鸡肠,怎堪大用?今日反正已经得罪他了,若是让他日后翻过身,岂不是会清算他们?当即参的更起劲儿了,不仅各式各样的罪名出现,连莫妃都牵扯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那本《女诫》。之前还是本香饽饽,现在却成了罪恶之源。

  看着朝臣如此反复,九阙闭了闭眼。她终于知道景泰帝身为开国皇帝为何总有种力不从心之感。这朝堂上的臣子,不是为了天下百姓着想,一言一行尽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怪不得总是有人祸。这些臣子中有一半都是前朝遗臣,当初他们可以为了活命投靠新朝,现在就可以为了荣华富贵背后偷偷搞事儿。

  前朝末年,那些真正贤德的臣子要么死在抵抗起义军北蛮军队的过程中,要么直接殉国。留下来的都是些歪瓜裂枣,偏偏大景建国时间不长,人才不够,还得依托这些臣子。等景泰帝终于从各种繁杂的事物中抽出身来,平民学子向上爬的路——科举,已经被他们牢牢掌控。近些年来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臣子,身后无一不有后台。真正的寒门学子那是一个也没有!

  这样的朝堂,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不足为怪。

  就是可惜了景泰帝,好不容易打了天下,却被偷了家,怪不得总是生气。

  总而言之,二皇子是废了。

  景泰帝看着下面众臣默默不语的模样,已经可以想象他们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了。不过就是个二皇子,不过就是个扶不上墙的皇子而已,反正不还有个老四吗?

  再看看老二那副颓丧还不服的模样,景泰帝原本还觉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可想想无辜死去的二皇子妃,觉得自己也没什么立场说这句话。二皇子妃何其无辜?她操持家务,甚至连二皇子不能生育这件事都背在自己身上,已经仁至义尽,正因如此,老二的所作所为实在是丧尽天良!

  “传旨,二皇子谋杀发妻,挑拨朝纲,图谋不轨……”

  二皇子紧张的咽了口口水,觉得父皇应该不会因为二皇子妃的事儿就杀了自己。虽说这些臣子们总说什么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若当真同罪,他们这些皇族当的还有什么意思?

  无非就是暂时剥去自己的皇子身份。没关系,只要能活着,就能东山再起,他才不像大哥那么蠢,自尽?人死了就什么也没了,为什么要死?好好活着不行吗?

  只要自己能活着,那个老不死的,一定要让他好看!以往就对自己没什么助力,现在倒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直接给自己没脸!他都没嫌弃姓秦的没用只是个五品小官,对方倒是蹬鼻子上脸了……

  “赐自尽。”

  什么?!

  二皇子还没来得及发出质问,耳边就响起秦员外郎如释重负的欢畅声音。

  “多谢陛下!陛下明察秋毫,乃是我大景之福!”

第229章 退朝

  不不不,这绝对是有什么地方不太对!父皇,父皇怎么会让自己去死呢?他可是父皇如今的长子!他在朝堂上的呼声一直最高啊!父皇处死自己,难道要让老四那个不中用的上台吗?他那个软弱无能的性子,自己都能欺负几下,能派的上什么用场?!

  “父皇!父皇饶命啊父皇!儿臣再也不敢了!儿臣只是,只是一时间想差了,不是有意的。儿臣也没想过菀娘她会去的如此突然,儿臣真不是故意的……”

首节 上一节 81/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