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不可以登基吗? 第63节

  远远听到这阵动静的滨阳王心头狠狠一跳,连忙冲了过去。

第172章 雪雪白

  同时心中有个不可思议的想法渐渐浮现,难道,难道九阙那孩子真的晒出盐来了?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怀着纠结的心情迅速赶到盐池,入目所及之处,已经被晒干的沙子上多了一层白花花的东西。难道那就是盐?可他们这几日除了把这盐池修理的平整宽广,再把海水挑过来,倒在事先准备好的叶子上,免得把盐池冲出来坑洞,每日再翻翻海水,然后也就没做什么了呀?

  不可置信的揉了揉眼睛,等再次睁开,发现那层白花花的东西依旧存在,滨阳王是真坐不住了。什么情况?这是真的盐?

  九阙在一边儿认真看着出言情况。相比较于周围激动到手舞足蹈的人来说,九阙早就知道能把盐晒出来,所以她是最淡定的,在外人看来就颇有些神秘莫测的味道。

  这时候,她在众人心里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虽然很想知道这是不是盐,但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愣是没一个敢上前来询问的。就连一向脾气最为倔强,胆子也最大的老于头儿,这会儿都张口结舌,不敢上前,唯一敢询问的也就是滨阳王了。

  滨阳王颤抖着双手轻轻扯了扯弯腰低头查看的九阙,语气相当认真。

  “那些就是盐吗?我也见过海盐,可那些都比较粗糙,这些颜看起来就纯净许多。”

  “当然是盐,这样产出的盐量较大,不过还需要进一步过滤提纯,但是也比之前煮盐的方便简单而且快捷。”

  “那……”

  其实滨阳王很想说那咱们还等什么?但紧接着九阙不可置信的盯着他。

  “过滤提纯这道工序师傅们应该会做吧?这个还需要我帮忙?”

  “不不不,不敢劳烦大人,这点小事我们也会做。”

  老于头连忙招呼自己的老伙计们,兴高采烈的把那些产出来的盐带到旁边过滤提纯去了。而滨阳王淳于霜等人目光炯炯的盯着九阙,就像在看一颗会发光的金子。

  尤其是滨阳王,那眼神跟看着天上的仙女也差不多了。

  “怪不得应将军曾说你出生时天有异象,香味绵延整整三月不散。你这脑袋生的就与旁人不同,是个实实在在的大才啊,怪不得父皇这么重视你。还是父皇英明神武,知道你身有不凡之处,厉害,真是厉害。”

  “我就说之前怎么看着九阙信誓旦旦的,还说什么我们从来没听过的晒盐法,原来是胸有成竹呀。像这种大财还有什么?快些说出来让我们听听。”

  淳于霜眼中是抑制不住的激动,她实在是为自己好友感到开心。这个法子一改以往延续百年的主演法,势必会成为更方便,更快捷的制盐方法。而且也不必特意去寻找贫乏的盐湖盐井,大景地域广袤,与海水接壤的地方可不止盐城一个。日后若是在有海滩的地方都能建立盐场,那每年所能产出的盐可就无法估量了。

  从今以后,天下百姓不必再担忧盐价会上涨!醋布这个违背人性的东西终将退出历史舞台!

  这还没完,这么多的盐势必能为大景增加更多的收益。百姓能用更少的钱买得起盐,就能把多余的钱用在买卖其他物品上,银钱一旦流通起来,所能产生的价值不可估量。如此长期以往,大景百姓的生活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富裕。

  淳于霜虽然一心想向上爬,可她终究是大景子民,希望自己的同胞们能过得更好。

  就连魏渊都忍不住露出笑容,这比他以往冷漠酷哥的形象不太符合,叫九阙多看了两眼。更别说一直隐匿于人后的崔前辈这会儿都忍不住现出身形,惊喜又宽慰的看着九阙,她就知道跟着九阙能见识到以往不能见到的场景。天下又能找出来几个像九阙这般聪明绝顶,又肯为百姓着想的人呢?

  实在是太少了。

  所以才更显得珍贵。

  “我也没什么特别好的法子,这回要不是看到王爷给我准备的赠礼,瞧见那上面有海盐,也想不起来这晒盐的法子。但只要有用就好了,这么大一块盐池,势必能晒出来很多盐。北疆军是不是可以吃到足够的食盐?咱们大景不会乱了吧?”

  “当然不会!你这法子,最少能让大景繁荣五十年!对未来的影响更是不可估量。你放心,咱们大景向来不会亏待功臣。等回去我就书信一封,为你请功!”

  听说这孩子身上有个瑞安县主的爵位。太小了!好像还有个六品官位,父皇太过小气。这次回去若是不对九阙大封特封,他可就要闹了。当然了,还有这些孩子,个顶个都是好样的。像这样的年轻俊才,若是不能给他们更高的官位爵位,岂不是让外人看笑话?

  还有九阙这孩子,有个毛病啊。谦虚虽然是好事儿,可也不能太过谦虚了不是?这样大的功绩若是不宣扬出去,谁晓得朝中那些满肚子坏水的大臣们会不会揽到自己身上?他以前可是吃过这种亏,绝对不能让自己的晚辈也吃亏!

  想到这里滨阳王莫名多了许多责任感,他重重拍了拍九阙的肩膀,神情严肃的表示。

  “放心,我会帮你。”

  “啊?”

  九阙茫然的眨了眨眼睛,不晓得滨阳王这是搭错了哪根筋。帮我干啥?你会制盐?

  总而言之,大家都高兴激动的不行,这片海滩也充满了欢声笑语,等到提纯过滤之后白花花的海盐被盛到大家面前时,这种欢欣雀跃之情更是直冲云霄!

  “这么白的盐……我以前从未见过。”

  九阙刚刚其实也提供了几个过滤提纯的小方法,以至于提取出来的食盐像雪花一样洁白。哪怕滨阳王坐镇盐城这么久,可他那里提纯出来最上等的食盐也略带青意。哪里像眼前这盘食盐,如最纯洁的雪花那般洁白,像一粒粒雪沙似的,让人看着就心生欢喜。

  老于头将这盘食盐献上来,激动的在一旁搓手,被海风吹的干燥粗糙的脸上略带谄媚的笑意,如果说来之前还对九阙的法子有所怀疑,可是当看到盐池出盐量那么大,而且用了这位大人的法子之后提取出这般雪白的食盐,他算是彻底服了。

第173章 欢声笑语

  作为制盐制了一辈子的老师傅,老于头清楚的明白,像这种法子都是世家大族百年不世传的绝密方子!它甚至可以决定一个家族的兴衰!而这位大人胸怀宽广,竟然愿意将这等绝佳秘方告诉他们这些毫无关系的老家伙,实在是,实在是叫他感动的无以复加……

  “大人,从今往后您但凡有所吩咐,只管开口,我老于头儿以及子孙后代,但凡说个不字儿就不姓于!”

  “啊?”

  九阙实在是不明白这位颇有傲气的老师傅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可以说她这个下午以来的震惊率甚至比过去的三天还要多。

  不过算了,她其实也很能理解大家的震惊。若是她见到超出时代的东西,也会震惊不已。以后若是想起什么划时代的东西,还是赶紧弄出来。这些天,她对身为大景人的觉悟越来越高,也越来越认同这个垂垂危矣的国家。虽说这个国家有很多让人感到失望的人,还有更多像滨阳王淳于霜谢明尘魏渊……甚至还有老皇帝这样的人。

  他们中的许多身居高位却愿意俯下身来为底层百姓着想。他们将这个国家放在至尊位,愿意用自己此生所学所识为其做出贡献。长时间和这些人待在一起,九阙也觉得自己变得越来越正派了。

  当然,不得不承认的是为百姓做主,惩治贪官污吏这种事带来的成就感远比想象中要多许多。还有现在,用新式晒盐法晒出来的盐能让整个大景的百姓都吃上干净的食用盐,不用再吃醋布那种鬼玩意儿,九阙也觉得很高兴。她从来不觉得自己高贵,如果不是运气够好得到这个至少吃喝不愁的身份,说不定她也是个苦苦挣扎求生的底层百姓。

  她虽然足够幸运,却不能因此感到庆幸。让所有人都能吃饱饭,穿暖衣,是像她这般能吃饱穿暖之人应该做的事。

  等谢明尘郑重其事的测过这新产出的盐,表示完全可以食用,没有危害之后,所有人都沸腾了。趁着这股兴奋劲儿,滨阳王亲自带人重新开辟出来两个更大的盐池,并且在当天晚上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篝火晚会。

  傍晚的时候,因为所有事儿都被别人干了,没事干的九阙带着淳于霜等人去旁边儿赶海去了。不得不说,这个时候未经污染和大肆捕捞的海中,海产品还挺丰富的。花了不大一会儿功夫就收获了好几筐。滨阳王甚至担心这些东西烤着吃味道太单调,特意命身边的侍卫去远处的山林中捕猎,最后浩浩荡荡的带出来一群野物。

  当天晚上烤着暖烘烘的火,食物的香味飘来飘去,传出去老远,连带着的还有人们欢快的笑声。没想到大家还都挺有才艺,老于头给大家唱了一首沧桑悠远的民歌。淳于霜给大家吹了一曲笛子,滨阳王和魏渊更是趁兴来了一场剑舞,双方还假模假样的比划了几下。就连崔前辈都给九阙表演了一个隔空点鱼。

  看着笑着闹着,九阙看着远方月光照耀下波光粼粼的大海,突然觉得好像少了什么东西。以往在海边玩耍,开篝火晚会的时候一般都会放烟花。他们这时候身边倒是没有五颜六色的烟花,之前九阙倒是做出了许多信号弹和霹雳火。奈何这次南下根本没带啊。

  毕竟那东西刚做出来稳定性不太好,万一揣在怀里什么时候给炸了,自己可就尸骨无存了。

  “等到了京城,咱们继续办篝火晚会,到时候给大家放个烟花,保准热闹喜庆又好看。”

  “烟花?那是什么花?”

  滨阳王昏睡了三年之久,还以为外界出了什么自己不曾听说过的花,那叫一个惊讶。不过没想到看看周围这些小辈的表情,他们显然也是不知道的。看来这又是一个只有九阙才知道的东西。

  见大家都一脸茫然,九阙连忙提醒。

  “就是那个,淳于谢明尘魏渊,你们之前明明见过!炸起来很大声音,光芒很刺眼的那个!和信号弹霹雳火差不多的东西你们忘了吗?”

  一听到这两个熟悉的名字,京城出来的几人当即就是一抖。淳于霜似笑非笑的看着九阙。

  “那玩意儿是可以放来看的吗?你也不怕把我们炸飞!”

  “怎么可能?烟花和他们类似,但看起来更漂亮,能飞很高。若是能在海边放,你看,映着天空海水,别有一番风味。”

  九阙说着说着都要陶醉了,然后就被淳于扔下手中的肉串,慢条斯理的冲过去一顿揉捏。

  “说起来,你倒是总能弄出来这些奇奇怪怪却很有用的东西。什么时候给我弄出来个能发大财,赚大钱的玩意儿?你知道我的,我就是个穷苦小官儿,也没家人帮衬。自己的俸禄也就勉强够饿不死。所以县主大人,你若是有什么赚钱的营生,赶紧提携提携我吧。我也想住大宅子,吃好吃的,穿昂贵的丝绸,戴闪亮亮的首饰!”

  “窝不似……”

  脸蛋被掐住捏来捏去,九阙口齿不清的吐了几个字,一脸无奈,倒也没有反抗,以她的力气,就算只用两根手指,都够淳于霜受的了。

  不过她这么一说九阙倒是想起来了,闪亮亮亮晶晶的东西也不必非得是金银珠宝吧?她倒是知道一样但凡穿越者总喜欢造出来的玩意儿,那东西放在阳光下足够闪亮,也足够吸引人的目光。最重要的是造价很低,十分适合去搂那些世家大族,达官贵族皇亲国戚家里的钱。

  只是现在还没造出来,不能打包票,只能丧国辱权的点了点头,答应这不公平的条约。

  这天夜里大家的欢笑声传出去很远很远……

  只是在大伙儿欢声笑语的同时,京城却渐渐弥漫起了谣言,不,不仅仅是京城,各大郡县都渐渐有谣言传出,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以至于百姓之中略有骚乱。

  听说盐城的滨阳王镇守不利,原本整理好要送到边关的食盐,连盐带船被人给沉了!不仅如此。连整个大景赖以生存的盐井盐湖都被人给投毒,八十年之内都不能再用了!

  所以,大家要没盐吃了!

第174章 流言蜚语

  大景要没盐吃了,这不是开玩笑吗?举国之下谁不知道盐城那里的盐湖盐井产出的盐量足够全国上下再吃上上百年?!

  而且滨阳王是谁?那可是他们大景的英雄,当初闻名天下的双子星战神之一!还是他们陛下最疼爱的义子。这样出众的人物,怎么可能管不住自己的封地?当初就是因为看中滨阳王的能力,陛下才让他坐镇盐城,毕竟那可是能关乎一国命脉的盐矿所在。现在说什么盐城不产盐了?听听你说的这是什么屁话!盐城不产盐还产什么?

  本来大家的想法都很坚定,可是当越来越多的唱衰声响起,尤其是当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们都在不停说着这件事的时候,很少有人能有这么坚定的毅力在满城风雨中依旧保持自己的看法。

  渐渐的,‘我们要没盐吃了’这个消息传的满城皆知。很多地方的百姓都怀揣着‘反正早晚都得吃盐,早买点儿也能心安’的想法去大量买盐。官府当然会储备食盐,可现在更多的是紧着北疆将士们吃用。更何况他们就是被再多的量也顶不住百姓们的疯狂抢购。很多人原本想着盐这东西不需要抢,又不是米,一天得吃很多,可是当他们发现身边人都在疯狂抢购,就会产生‘如果我不买会不会以后再也买不到’的想法,继而跟着一起疯狂抢购。

  这种不安的情绪会疯狂传染,尤其这种时候最容易引起民变。官府当然对其进行了管理,但很神奇,原本十分听话的百姓却不知听了谁的教唆,在发现自己买不到盐之后,甚至去冲击官府。每天,这样的情报都在不断上传到京城。

  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了九重宫阙之内,那位端坐高台的帝皇身上。如今这种情况,那位铁血帝王会怎么做呢?

  重重宫阙之内,那位开国帝王端坐高台之上,那双眼睛幽深长远,好像透过深深宫阙看到了外面街上百姓的动乱,看到了天下六十四郡府因为流言而陷入慌乱的样子。同时那双眼睛也在观察这个庞大帝国阴影处跃跃欲试,伸出爪牙的黑手。

  “陛下,左相,右相,和户部,尚书,工部……六位尚书求见。”

  九福身为景泰帝身边最受重用的大内监,自然也知晓现在外面到处传的流言蜚语。那些趁机作乱的人实在可恨,如果不是他的主子殚精竭虑许多年,怎么可能会有四海升平的太平盛世之景?要他说,那些趁机作乱之人都是没心肝的。

  那些混账东西,吃着百姓们产的粮食,还要在这种时候挑拨,让百姓们慌张,不得不去买盐。可整个大景的食盐储存量是固定的,更别说盐城的盐场被毁,现如今哪儿去弄这么多的盐?如果百姓们不慌乱,现如今的储存量其实可以满足大家的需要。但问题就出在,就算再怎么强调,那些已经被恐慌情绪上头的百姓也不会相信,反而打从心眼儿里认为官府就是拿不出更多的盐,才会阻止他们买。

  眼看着这几日陛下的心情越来越不好,甚至还多了几丝白发,九福就恨啊。陛下每日处理政务已经够辛苦了,这些个不知所谓的还要给他增添烦恼。枉为人臣,枉为人子!

  景泰帝心情很不好,这些时日的流言他当然知道,盐城的情况,潮生的飞鸽传书已经到了,那孩子向来实诚,把这三年来发生的一切都写的极为详尽,还有那盐船被沉盐场被毁之事,也没有丝毫隐瞒。

  看着桌面上那封信,景泰帝蓦然发出一声长叹。

  “唉——”

  “九福,你说我是不是根本不配当这个皇帝?”

  “陛下!”

  九福直接跪下了,面色沉痛,心中悲切,他就知道这些时日发生的事情对陛下并不是没有影响。

  “陛下身负天命,平定叛乱,统一天下,乃大景开国帝皇。怎么不配了?那些外面的流言蜚语都是一些不臣之人故意散播,跟陛下又有什么关系?如果不是那些贼子毁坏盐船盐场,才不会有今日之景。这都是那些贼子的过错,与陛下何干?陛下啊,你可千万不要因此而伤怀——”

  景泰帝忍不住笑了笑。他也就是随便感叹一句罢了。看见身边陪伴多年的内监伤心到不能自已的模样,倒是没那么难受了。

  脆弱只是一时的,身为开国帝皇,景泰帝从来就没有软弱到不能理事的时候。他轻轻一笑,那股帝王的威势,让人无法直视。

  从带着兄弟们走上起义造反那条路之时,景泰帝就已经把自己这辈子所有没有怯懦都丢到一旁。区区几股流言蜚语而已,还打不倒他。目前大景的食盐储存完全够百姓们吃一年以上,若一年之后当真找不到新的盐湖盐井也没关系,大景没有,草原上肯定有,南苗也有!

  甚至度过那片大海,那些边陲小国怎么可能没有盐吃?既然他们都有,没道理抢不过来!

  眼见着陛下渐渐振作起来,九福总算松了口气,然后把滨阳王第二封紧急送过来的书信呈上,万一那位陛下最喜爱的义子这回传过来好消息了呢?

  去见那群唠唠叨叨个没完的臣子之前,景泰帝当然选择先看自家心头爱子送过来的书信。

  结果刚看完第一行,景泰帝就豁然起身!因为动作太大,桌案上的奏折被带翻,掉落地上好几本!连笔墨都落在地上滚了几圈儿,周围服侍之人刚刚从地上爬起来,见状立马又跪下了。九福也胆战心惊的,不会又是个坏消息吧?现如今这情形还能坏到哪里去?

  再看陛下,面色通红,嘴唇剧烈颤抖。右手伸在空中不停抓握,似乎在抓什么不在眼前的东西似的,总而言之一句话,极为激动。

  这是因为太生气了吗?可看着又不像特别生气……

  即便是服侍景泰帝时间最长,自诩最了解陛下的九福都不敢保证了。

  好在景泰帝很快就清醒,他狠狠挥舞了一下拳头,然后重新坐在椅子上,继续看那封信。

第175章 那是祥瑞!

  这封信并不长,比起上一封仔仔细细,恨不得把每一件事儿的前因后果都说清楚的模样,简直像是换了个人写的,但里面所提到的事情却叫景泰帝这个积年帝王激动的无以复加。

  他就说那个孩子是天赐祥瑞,是上天特意安排到自己身边辅助他成就一番霸业的。这不?一遇到麻烦事儿,那孩子就会给出解决办法。即使在此之前他心中隐隐有所预料,但实在没敢想这孩子竟然能拿出新式制盐法,而且如此简单便捷,产量还这么大。海水里边儿就能提炼出可以食用的食盐,海水太多了,简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那这岂不是代表大景有吃不完的盐了?

  不行不行,不能太过激动,免得被外人看出端倪。景泰帝一边心中劝慰一边紧紧握住拳头,但最后还是没能忍住,嘴角刚要上翘一个弧度又立马被拉下,导致他现在面部表情十分多变夸张。周围服侍的人本来想悄悄抬眼看看陛下现在是个什么状态,可一看到陛下那张变来变去的脸就什么也不敢想了,连忙重新趴伏在地。心中暗叹自己倒霉,竟遇上陛下心情如此不好的时候。

  景泰帝此刻面色红润,紧紧握住拳头,狠狠呼吸了好几下之后才缓过来。他立马意识到这是个绝佳的时机,此刻除了盐城那批人之外,没有任何人晓得如今得到了新式制盐法,并且已经得到很大一批食盐。潮生那孩子在信中说已经派人将最新制出来的食盐运送上京,此刻算算日子,应该快到了。

首节 上一节 63/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