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败退
话已至此,就连景泰帝的脸色都不太好看了。这人怎么这么讨厌?说话一点都不看场合。他还从未想过要将自己的宝贝女儿交给某个未曾谋面的男人手上,就算真的要嫁人,那也得经过多方面考核,符合标准才能给一个跟九阙接触的机会。而不是像现在这般,在众人的逼迫之下开始选一个年轻男人跟九阙接触。不仅是准确了,就连自己都有一种被逼迫的感觉。难道身为九五至尊,就连自己的女儿都保护不好了吗?他很厌恶这样的感觉,不过,好在九阙目前为止还没找丈夫的想法。
“这位赵大人,你说我是天下女子的典范,这句话我当不起。我只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女子。只是因为侥幸有父皇这样伟岸的男子做父亲,才能做一些以往不敢想的事。其实本王知道赵大人想做什么,你并不是真的想给本王找一个如意郎君,只是想借助成亲生子这件事分散本王的注意。怎么,看到一个女人取得成就让你心中很难受吗?有没有反省过自己?为什么你入朝十几年了还是这样一个微末小官?是不是平日里不够努力?是不是太过自视甚高,不肯将眼睛垂下来看看地面?既然赵大人建议本王找一个如意郎君,那是不是说明赵大人自己也有适龄未婚的儿子?”
赵大人当然不想承认他被应九阙这一连串话逼的哑口无言。但应九阙如今可不是当年那个母亲离开父亲不管,孤立无援的小女孩儿了。
她可是大景朝的宸亲王,当今陛下的亲生女儿!北疆二十万军队的掌权者!
赵大人就算不想回答,这会儿也只能毕恭毕敬的说实话。
“回殿下,臣确实有个十九岁的儿子,如今已经是秀才了。”
他还是没忍住,将自家儿子的优秀之处说了出来。
九阙微微一笑。
“赵大人,若是本王想要与你家儿子成亲,不知你可愿意?”
“殿下说笑了。犬子才德浅薄,怎能配得上殿下?”
那个人就算再愚蠢也不会相信宸亲王这随口一说是真的,只是这会儿依旧有些不甘心,他倒要听听宸亲王究竟想说什么。
倒是周围人,听到这话有些紧张。十几岁的秀才确实还算不错,但也没到最顶尖的那一批,殿下不会真的动心了吧?
这时候有一个平日里就与赵大人不对付的大理寺少卿崔大人冷笑一声,拆赵大人的台。
“赵大人怎么绝口不提令郎生来面貌有异,性情残暴。上个月将家中通房打骂致残,那女子想要逃出去,却被你抓回,其家人到大理寺报官,半路却遇劫匪,至今下落不明?”
“你撒谎!我儿子最仁善不过,而且他年纪轻轻,怎会有通房?定是那女子肆意污蔑!”
哦豁。
九阙本来想讽刺这个赵大人一顿,没成想自己还没开口呢,就爆出这么大一个雷,这下别人说她和父皇不会答应。满朝文武哪个会情愿这样品行不端之人成为亲王丈夫?
果不其然,紧接着满朝文武就对这位赵大人进行了围剿。别看赵大人方才看起来口齿相当伶俐,这会儿在同僚们的背刺之下,那叫一个有口难言,不一会儿就急的满头大汗,脸色通红,这时候他突然像想起了救星一般看向宸亲王。
“亲王殿下方才想说什么?您一定知道我儿子是无辜的吧?”
“本王与令郎素不相识,自然也不知道他的品行,至于他无辜不无辜,自有大理寺与刑部调查清楚。若是令郎违反了律法,自然要受到惩罚。本王方才是想说,本王若是择婿,对方就不能入朝为官,且要抛弃原本的家族姓氏。不过荣华富贵还是有的,之后就当一个富贵闲人。且,本王不一定会生育子女,就算生育,孩子也姓景。驸马百年之后,葬在亲王墓旁……”
“这怎么能行呢?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例子!殿下虽然身份尊贵,也得遵守千百年来的习俗,哪有男人死后葬入女子家的祖坟?”
九阙还有更多更苛刻的要求没说出来呢,没想到对方可就不愿意了,而且这些条件怎么了?他觉得这些条件好的很。普通人哪儿能过上皇家的生活?若是当真想做自己的丈夫,哪儿会在意这一丁点儿要求?
而且这位赵大人竟还真心实意为自己儿子难过上了,瞧瞧这如丧考妣的模样,简直让别人没法儿看。
“赵大人不必太过伤怀,本王只是随口一提,并没有真的要嫁给你儿子。”
诸位臣子中顿时爆发出一阵笑意,很明显是针对赵大人的,赵大人此刻面色涨红,如同猪肝。想也知道,就算宸亲王想要择婿,也会将他儿子排除在外,只能耷拉着脸下去了,心中还在念叨着如何将自己儿子捞出来。
本来也是,他儿子如今都快20岁了,身边有个通房又如何?那通房偏偏还不温婉恭顺。男人打自己的女人又有什么不对?千百年不都是这样过来的?
幸亏他这话没说出来,要是让九阙听到,说不定得给他几下,让他瞧瞧千百年的习俗也会有被颠覆的一天。
事已至此,众人也都明白了,亲王殿下如今确实没有择婿的想法,虽然有些遗憾,但他们又不是第一次遗憾了,所以大伙儿接受的很快。
干脆将注意力又拉回到殿下这些时日来做出的努力上。这个年他们过的相当轻松惬意,因为没有了外敌的侵扰。以后,除了要防范南夷和其他几个周边国家之外,大景外部算是可以高枕无忧了。
因此不少臣子都过了个轻松的好年,只是没想到他们开工的头一天就看到亲王殿下这个冬日忙碌出来的成果,看来亲王殿下就算过年也在为朝廷做事。倒是让他们这些自认兢兢业业的臣子们脸红了。
“殿下想出来的火炕确实舒适的很。微臣父母已是年近七旬的人了,以往每到冬日,就算家里再如何精心照顾,也总会受冻伤寒,让臣揪心不已。但这个冬日有了火炕,家里每天都暖融融的,微臣的父母精神头比以往好了太多!”
第422章 我没有
“殿下想出来的火炕确实好用的很。家中老小再也不必担心风寒了。”
“确实好用的很……”
朝中不少臣子都发出了感慨,实在是到了他们这个年纪地位,实在是一天都退不得。尤其是家中老父母,普遍年事已高,每到冬天都免不了一场风寒。若是丁忧,谁知道等回来之后还有没有自己的位置,尤其现在正是朝廷大刀阔斧准备发展民生的时候。
他们若是落下了,那可真是遗憾终生。
“不仅是火炕,听说殿下从那个朝颜书院那儿找来了不少能人异士研究春耕工具?不知可否出了成果?过了年眼看就是春,若是今年能用上就再好不过了。今年的雪够厚,若是再配上合用的农耕工具,说不定能有个好收成。”
“在此之前,微臣从未想到,竟然会有这样好用的东西。殿下学究天人,实在是让我等佩服。”
……
这些接连不断的夸赞如潮水一般涌来,如果换成个意志力不坚定的人,恐怕早就被淹没了,不过之前那么难听的话九阙都听过,现在这些也是小巫见大巫了。
更何况,就算他们嘴上说的再好听,也不过是想从她身上得到更多的利益罢了。若是无法让他们如愿,只怕下一刻他们就会翻脸。这可是成熟的政客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如今之所以能和平共处,不过是还没有到彻底翻脸的时候。
不过话说回来,她带来的那些书院学子也快要上任了吧?等涉及到他们自身利益的时候,还能像现在这样淡定吗?
毕竟她可是对那些人说过,“适者生存,官只需要最强者,不需要顽固不化迂腐迟滞之人。你们若是能将他们挤下去,相信我,父皇也会很愿意看到。能否跻身官场,能否占据一席之地,就看自己的了。”
等往常这些利益说清楚之后,九阙又说了接下来的一些安排。比如春耕时发放一些高产种子,当然,在没有得到验证之前,一部分百姓肯定是不敢轻易尝试的,但是北疆那边就不会有这个疑虑,只要是九阙弄过去的东西,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的相信使用。
不过那些高产的种子九阙其实早在去北疆之前就已经找人帮忙实验种植,只是因为那时候没有足够的土地人力物力,才没有推广开来,但是那些试验田确实很有用。
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朝颜书院竟然早就对高产作物有了研究,那些小麦水稻包括黄豆的产量都比外面的高出一倍有余!
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淳于霜很是吃惊,她也很奇怪朝颜书院众人为何不将这些成果献出去。若是献出去,怎么着也能得个一官半职吧?不要怀疑,景泰帝对粮食的重视有目共睹。
但是无悔说了几句话就叫淳于霜哑口无言。
“我们不是没有尝试过。只是朝颜书院里面都是最普通不过的人,我们没有靠山,没有人脉。区区百姓,怎能轻易见到天颜?只怕我们还没靠近就会被当做不轨之人带走。而且,我们也不是没有尝试,但不过是试探性的朝当地县衙说起此事,当日派出去的人就被关了起来严刑逼供。这样大的功劳,若是真的,谁不想拥有?这可是能改变天下时局的大事儿。只要说的话是真的,就一定能得到全天下最大的声望,甚至还能名垂青史,这样的功劳在前,他们绝不会让一个无权无势的乡野之人占据。不是我们前去救的快,只怕那次派出去的人早就已经死于酷刑折磨了。你说就这样的情况,我们怎么敢跟朝廷交涉?只怕还没跟朝廷之人接触到,人就已经死了。”
听到这话,淳于霜无言以对。因为她觉得这确实有可能发生。啧,天下从来不缺利欲熏心之人,不过因为他们的贪婪,让本可以拯救更多百姓的高产粮种晚了这么多年才出现,确实是他们的的错。
不过现在把这些粮种拿出来也不晚,至少有九阙在前,不会有人威胁要把他们的功劳全部抢走,还毁尸灭迹。
不过在听说有高产的粮种之后,百官们的反应却不一,有的人相信,有的人嗤之以鼻,全天下都想有更高产的粮种,因此农作监从来没有断过对粮食的研究。可这么多年过去,粮食的产量却还是稳定的很,哪怕有所增长,也并不足以喂饱全天下。
这时候宸亲王突然说自己有更高产的良种,这不是闹着玩儿吗?不过也有人相信九阙,只不过大家一向谨慎惯了,哪怕相信宸亲王手中有更高产的粮种,也不敢随意种植,毕竟春耕影响的可是百姓们一年的吃喝用度,可马虎不得,因此这件事商量到最后还是北疆那边儿承担了种植的责任。
于是这开年过后的第一场朝会就这么结束了,陛下退场之后,百官们有序离开。只是站在最前方的宸亲王却突然加快脚步,穿过疑惑的臣子,径直来到了赵大人面前。原本准备离开的百官们这下也不急着走了,纷纷找借口留下来。嗯,他们也很好奇秦王殿下准备做什么。
赵大人有些紧张,但转念一想,自己又没做什么,他只是处置了一个违背主家的贱婢而已,就连大理寺都没办法定他的罪。更何况宸亲王现在正是需要传扬自己好名声的时候,难道会因为一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贱女人跟他翻脸吗?必定不可能!
于是他整理了一下心情,恭恭敬敬的朝着九阙行礼。
“殿下可有……”
“赵大人怎能这般无礼?”
“啊?微臣……”
“啪!”
赵大人本来还想说些什么,只是下一刻不知怎的脚下一滑,狠狠地栽倒在地,鼻子顿时磕出血来,惨叫连连。
九阙吓了一跳,随即在众人的注视下面带悲愤的弯下腰扶人。
“赵大人,你快起来吧,本王会考虑你刚才所说。这么多人看着,你这样不太好吧?”
“我不是,没有,我没……”
“好!本王承诺绝不会娶你家秀才儿子还不行吗?本王根本就不认识他!反正怎么说都是你有理!”
说什么?!到底说了什么?!
众人简直好奇死了!快些大声说出来不成吗?!
第423章 不识好人心
如果不是还得顾及着点儿颜面,只怕大殿之上的臣子们都要将耳朵贴到宸亲王嘴上听她说了些什么,有什么事儿是不能说出来大家一起分享的?大家同朝为官这么多年,难道会将彼此的秘密说出去吗?也太不把同僚情当一回事儿了!
尤其是赵大人,他们虽然之前对赵大人家的儿子不太了解,但今天闹这一遭也知道,只怕赵大人的儿子品貌上有瑕疵,啧啧,这还没成亲之前就有通房,还把通房打的半死不活,禁止人家告官的人能是什么好儿郎?就这还想说给宸亲王呢,真是不知所谓,而且这会儿瞧这架势竟然还在言语威胁,虽然他们不知真假,但赵大人所作所为实在太过猖狂。
陛下才刚刚离场,赵大人是不是太过心急了?而且这位亲王殿下可不是一般柔弱女子,人家可是力能扛鼎的大将军!果然,也不知赵大人急切的说了些什么,还试图上前几步,那距离实在是有些太近,宸亲王一时慌乱,伸手推了对方一把。谁知道赵大人看起来结结实实人高马大的,没想到竟这么虚,一下就被推出去老远,重重的摔在地上。本来鼻子就被摔破,这会儿众人听见一声闷闷的响声,也不知是哪里断了,反正赵大人一手捂住臀部,姿势十分不雅,但也不敢满地打滚,就怕碰到伤处,哀嚎声从嘴中不断发出。
他落地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等待在旁边的淳于霜的衣角。淳于霜惊叫一声,连忙扯开自己的衣服,嘴中连连抱怨。
“赵大人,您能不能注意着点儿?瞧瞧您身上的血,都弄到本官官服上了!若是殿前失仪被礼仪官记上一笔,您能赔我吗?也不是本官多嘴,赵大人,你这身子骨实在是有点儿虚呀。您可得保重自身,我刚才看到大理寺少卿急匆匆的赶回,想必是收集证据去了。令郎未满二十,还未踏入官途,想来正是需要父亲扶持的时候,若是您在此处倒下,将来谁还能帮他一把?”
这话也不知是在安慰还是在讽刺,反正赵大人痛的这会儿连话都说不出来,脸色惨白,依旧伸出一只手对着淳于霜指指点点。
淳于霜顿时掩面叹息,痛心疾首。
“赵大人,没想到本官一片好心竟被你误解,如今还对本官指指点点,难道本官方才说错了吗?算了。不识好人心的人,就算说再多又有什么用呢?本官言尽于此,赵大人自便吧。”
说着,淳于霜甩了甩袖子,转身大步离开,只是走的时候也不知是不是不小心,重重的踩了一把赵大人放在地上的手指,对方本就已经痛的说不出话来,此刻更是张了张嘴,却没发出声音。只是鬓角的头发已经被冷汗浸湿了,这会儿湿哒哒的粘在脸上。
旁边围观的众人哪儿还能不知道淳于大人这是跟赵大人过不去呢?这会儿纷纷看远处的看远处,低头的低头,说话的说话,就是不肯跟淳于大人与赵大人对上眼神。他们只是来看热闹的,不必掺和进两方之间的争斗,更何况,谁不知道淳于大人与亲王殿下关系匪浅?
赵大人也真是够倒霉的。不过亲王殿下也不赖,有仇当场就报了,从来不往后拖。
只不过亲王大人这般理直气壮的于大殿之上对臣子动手,也不知陛下听说之后会不会生气。已经有猥琐小人小跑车回去写奏折了。
淳于霜本来跟着大队伍要出宫,只是走到一半儿就有小太监一溜小跑的过来请她去秋梧宫,说是亲王殿下有请。
旁边的臣子只能用艳羡的目光盯着淳于霜看了看。
你说说这每天兢兢业业的干活有什么用的?还不如人家交个好友,摇身一变竟成了朝廷新贵,放到以往谁知道淳于霜是谁啊,不过是个刑部的末品小官而已。可事就是这般无常,不过一个小小的女官竟然也能踏入三品大员之列。现在竟然也能和肱骨们共同讨论朝廷大事了,实在是叫人无奈。
而且亲王殿下是不是有些任人唯亲?难道他们就不努力,不津津业业,不尽忠职守?他们一颗心全向着大景!就差没有把这颗心剖出来给陛下与亲王殿下看看了!
像这等提拔属下的事儿怎么就不能落到自己头上吗?他们也很希望能和亲王殿下搞好关系呀!是的,如今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但凡是跟宸亲王关系不错,并且受到其赏识的臣子一般都能高升。
究其原因,还是陛下对亲王殿下太过信任。难道真是英雄迟暮?人老了就是心软?
哎哎哎,这话可不兴说,有心思的臣子彼此对视一眼,酸溜溜的走了,现在说这些酸话做什么?早干嘛去了?淳于霜和亲王殿下可是过命的交情,人家一块儿出生入死,风里来火里去的时候,你又在哪里了?马后炮谁不会放?
与其在这里说这种酸话,还不如回去扒拉扒拉家中有哪些出色的年轻子弟,务必要那些长相才情一个不缺一个不少的,趁着亲王殿下还没心思择婿好好培养培养,说不定未来的某一天就能入了亲王殿下的眼呢!
是的,哪怕九阙已经正大光明的拒绝过,可这些人依旧不肯死心,反正只是做点儿准备,男子嘛,往后拖两年成亲也没什么。可若是真入了亲王殿下的眼,那可就是一个家族飞黄腾达的事儿,值得投资。
淳于霜到秋梧宫的时候,刚好碰见来送赏赐的九福公公。别的不说,景泰帝对九阙这个女儿那可真是视若珍宝,有求必应。九阙是个不愿为自己表功的,但景泰帝可不是那种只让人干活不给人赏赐的土地主。他奖赏给的足足的。淳于霜每回来九阙的宫殿都能遇上搬运赏赐的队伍。
见到九福公公,淳于霜连忙行礼。
“九福公公。”
“淳于大人安好。”
九福公公将陛下催着送来的奖赏放好,单子也给了殿下身边的大宫女,那叫一个笑容满面,每个褶子里都充斥着慈祥的笑意。
第424章 水泥
“殿下,东西已经送到,老奴这就告辞了。”
“公公不如在此处歇歇吧?外边儿刮着风,冷的很。”
“哎呦喂,小殿下,老奴还得赶紧回去跟陛下禀告呢。陛下得了那株珊瑚树,见其色泽如红玉,喜爱的不行,连忙就催着老奴将珊瑚给殿下送来了。见殿下喜欢,老奴得赶紧回去跟陛下仔细说,说好能得了陛下的赏。”
“既如此,寒风凛冽,公公定要小心。安然安阳,你们去送送公公。”
“那老奴就告退了。”
九福笑眯眯的出去,脚下的行程却是不慢。淳于霜借着掀帘子的缝隙看了一眼,发现对方脚下如风般走远了,不由得赞叹,不愧是曾经跟随陛下在战场上厮杀过的汉子,虽说年纪上来,可这手脚上的功夫依旧不赖。
这边九阙已经拉着淳于霜去欣赏那株难得的珊瑚。这年代,科技不发达,能下海的法子也少,因此发现这样一株完整且色泽红润的珊瑚实在难得,就连一向见惯了好东西的景泰帝也赞叹不已。
九阙不过多看了一眼,景泰帝就将此物送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