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不可以登基吗? 第126节

  “将军放心,我会的。”

  旁边的年轻内监林公公,一直都是那副笑眯眯的模样,尽得九福公公真传,这会儿像什么都没听到,连嘴角的弧度都没变化一分,简直是个神人。

  说实话,在离开之前他就已经想到北疆军众人会很不舍,毕竟就算是他也听说过当初应大将军在此地的赫赫威名。更何况应大人,不,如今该称呼一声瑞亲王了。瑞亲王自己也是战功赫赫。若不是亲耳听到,亲眼目睹,林公公也不敢相信,就这么个还不到20岁的小姑娘,竟然能把草原打的落花流水。不仅俘虏了草原可汗,杀了下一任最有力的可汗竞争者大王子木尔顿,俘虏整个草原王室,甚至还将草原可汗仅剩的小儿子打的重伤垂死,现在逃进草原深处,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这样听起来甚至有些虚假的战功,竟然就这么不可思议的出现了!更难得的是,瑞亲王立下这样的赫赫战功,整个北疆竟然也没有一丝嫉妒,看这送别时哀伤的表情,竟是真情实意。

  这可就奇了怪了。

  要知道,战场之上将领之间不和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战功。文官们要想升官十分困难,有各方面的考量,即便如此,他们也会因为一点点功绩互相算计,哪怕只是官升半级,有时候都要经过数10年的布局。武官们按理来说对于战功的争夺会更为激烈。若个书生万户侯,武官们若是在战场上立下战功,那是真有可能一夜之间改换阶层,从一无所有的大头兵跻身朝堂,成为朝廷新贵!

  朝中那些大臣们有时候为了给自家孩子们弄点儿功劳好捞个虚官儿当当,也会将他们塞到军中,因为这是上升最直接的通道,当然,众人对于军功的抢夺也更惨烈。

  在这样的情况下,瑞亲王能稳稳拿到击败草原的最大战功,还不被旁人嫉妒,当真是年少有为,处理得当。

  尤其是在听说打败草原主力军之后,剩下关于草原军队那些残兵败将们的扫荡问题瑞亲王根本没参与之际,林公公对瑞亲王的看法更是上了一层楼。

第368章 回朝

  这才是真正的聪明人呢!

  你吃肉总得让旁人喝点儿汤吧?若是一个人将所有的战功都包揽在身上,那让其他人该怎么办?别人也是实实在在于战场上厮杀过,这种时候,吃相也不能太难看。

  不过这位瑞亲王此前似乎从未带兵打过仗。如果说她在带兵打仗这方面有遗传自应大将军的天赋,林公公也就认了,可这种人情世故的处理可不像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就能做到的,难道背后另有高人指点?可林公公同样也知道,瑞亲王并不受生父疼爱,从小就被扔到郊外庄子上,自生自灭。这样的孩子,哪怕有应大将军那样的母亲,可人走茶凉,应大将军都已经去世十几年了,谁会如此照顾她呢?

  看来这些都是天生的。

  林公公在宫廷的时间可不短了,自然也见过整个国家最出众的那群人,有时候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世上确实有聪明人,可江山代有才人出,每一次都会有更聪明的人出现。而瑞亲王就是这些人中的佼佼者,有些人,生来就是要做人上人的。

  在这一片和乐的氛围中,林公公也不介意做个暂时的哑巴,毕竟他也知道,像他这样陛下钦派的特使其实并不是很受欢迎,只不过大家嘴上都不会说罢了。

  只是在转过一个拐角的时候,原本打算做一个只会微笑,不会说话的雕塑的林公公却忍不住瞪大了眼睛,破坏了他脸上那一向和煦的笑容。

  “这,这……”

  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而且大清早的,天气如此寒冷,那些一看穿衣打扮就是普通老百姓的人也不知在这里站了多久,脸上都浮起了一层红晕。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甚至没有发出太大的声音,大伙儿你挤我,我挨着你,彼此取暖,十分和谐。

  林公公也不是锦衣玉食的人,这年头,但凡能养的活,也不会将孩子送到深宫之中做没根的太监。因此他也是见过普通人如何生活的。在他的印象里,底层百姓就算想排个队也是乱七八糟的,怎么可能在有这么多人的情况下如此纪律得当?

  而且看他们那样子分明是心甘情愿,没有一丁点儿不愿意。

  林公公惊骇的时候,九阙忍不住无奈的笑一声,捏了捏鼻头。

  “不是说咱们要悄悄的走吗?怎么还给大伙儿知道了?”

  尉迟将军也没想到,他也没跟别人说起过九阙要离开呀。

  林重山也出乎意料,命身边的属下前去打听。回来的下属激动的满面红光,声音都在哆嗦。

  “回将军,父老乡亲们说他们昨日见京城来的特使们过来,就猜到瑞亲王要离开。特意看了看咱们北疆军那边的炊烟,发现炊烟升起,就彼此扶持着出城了。他们说当初没能送应大将军平安归京,如今,总要送应小大人安全回去!”

  说着说着,传令的小将眼睛都红了。原来这么多年过去,北疆关的百姓们从来没有忘记为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们,也从来没有忘记忠魂埋骨他乡的应大将军。

  九阙其实以前见过这样的场景,都是这些最朴实无华的百姓们想要表达谢意而自发做出的举动。可无论看过多少次,九阙都觉得受之有愧。

  她觉得自己并没有做什么特别出众的事儿,甚至有一些都是出于自己的私欲。可百姓们却不管那么多,你为我们做了好事儿,我们自然要多谢你。

  这会儿众人已经自发将手里积攒着的鸡蛋,皮毛,甚至还有工厂新出的羊毛衫塞给九阙等一行人。

  “应大人,多谢你打跑了草原蛮子,以后我们出城放牧就不必担心被草原蛮子攻击了!”

  “是啊,应大人!以后我们可以老老实实的种田耕地,在这儿过自己的日子!还有您办的那些养鸡场,羊毛厂,我媳妇儿刚生了崽子,现如今也能吃得起鸡蛋,身子也不会再亏空了!”

  “谢小神医,多谢你给老婆子我看病诊断。如果不是你,我早就死了,哪还能看到如今这么好的形势?谢小神医长命百岁呀!”

  ……

  听到这些发自肺腑的声音,林公公十分惊讶,同时用自己这双眼睛牢牢将眼前这一幕记在心里。来之前,九福老祖宗特意嘱咐过要将这里看到的一切都牢牢记住,回去告诉给陛下。尤其是和瑞亲王有关的,之前他还不晓得为什么,现在看来,原来是知道瑞亲王这么得百姓民心啊。

  这样的热烈,这么的纯粹。

  对于这样的场面,九阙虽然已经习惯,但还是十分感动。她笑盈盈的跟大伙儿打招呼,然后难舍难分的告别,在离开人群之后,回头看了一眼身后那座热烈的北疆关。九阙深吸一口气,回头朝着京城的方向奔去。

  因为陛下的召令来得急,九阙一行人往回赶的速度很快,大约十天左右,就风尘仆仆的回到京城。远远的,还没走近城门,九阙就听到里面热烈的喧哗。

  回头看了一眼装在笼子里的草原王族们,九阙重点多看了一眼萨奇可汗,发现他虽然奄奄一息,但还有一口气,这才挑了挑眉头。她要给陛下最好的礼物,在陛下亲眼见到萨奇之前,他可一定不能死。

  隔着大老远,就有人笑盈盈的迎了上来。那是朝中官员,远远望去一片穿红着紫,尽是朝中大员。不管这些人心里怎么想,面上都是一派和谐。

  毕竟应九阙是得胜还朝,而且还是俘虏整个草原王族这样的大胜,足以载入史册,流传百年不朽。这样的功绩,他们实在没理由甩脸子。当然了,这并不代表他们打从心底里就认同陛下给一个女人封亲王这样疯狂的举动!

  要让他们来说真是倒反天罡!还不如把犯了大罪的四皇子放出来,让他抓紧时间多生几个孩子,从皇孙里挑出来几个有资质的早日继承大统,总好过像陛下这般年老昏聩,竟然要封一个女人为异姓王。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往前倒数几个皇朝都没有这样骇人听闻的事!

  友友们,这次是真的要大结局啦~~

第369章 进宫

  大伙儿对此确实感到不满,只不过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没人会蠢到表露出来,众人也只是笑吟吟的恭维着九阙,将满心的算计藏在那张假笑的面皮之下。

  九阙抬眼看去,从京城大门开始,整条主干道两旁站满了百姓。他们或许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或者是带着子女的年轻夫妇,又或者是满面风霜的中年人,甚至还有懵懵懂懂的孩童。但他们无一不是满面笑容,高兴的像过年一样。

  中原苦草原久矣,他们也不过过了十几年的安生日子。能将中原最大的敌人扼杀在边疆,这对整个大景人来说都是最大的好消息。他们早就已经准备好了花瓣锦囊,甚至还有果脯。时值寒冬,这些东西都很难得,那些花瓣基本上是用绸缎织就而成,也有少数家中较富裕的人家,用高价买了暖房里培育出来的花朵,花瓣。这会儿远远的看见站在队伍最前方的应九阙,众人猛然爆发出一阵欢呼!

  “是应大人,我看到应大人了!多日不见,应大人越发英姿飒爽。真是女中豪杰呀!”

  “何止!我看近十年来,整个大景都没有像她这么厉害的人。而且应大人今年还不到十九岁,这么年轻,就这么有作为,实在是人中龙凤!我家孩子要是能像应大人这般出众就好了!”

  “哎,现在还喊什么应大人,人家已经是瑞亲王了,以后咱得称呼瑞亲王,知道吗?这可是咱们大景开天辟地头一位异姓亲王,尊贵着呢!”

  “我当然知道人家现在已经是瑞亲王了,我这不是高兴嘛,以前喊应大人喊习惯了。瑞亲王可真是我大景的祥瑞呀,你瞧瞧,自她出现以来,咱们不仅能吃得起盐,日子越过越好,现在竟然还打败了草原!你都不知道,我有个远房亲戚在边疆那块儿,以前每次通信都会忍不住抱怨。可前段时间来信的时候,竟然也不抱怨了,说他们那边的日子越来越好过。瑞亲王在那里办了什么养鸡场和羊毛厂,每个月能拿好多钱,现在也不需要我救济,还说要给我送点儿他们那边儿的特产。是一件老厚实的羊毛衫。等到天气再冷些,穿到毛衣裳里头,不知该多暖和。”

  “说起来我也听说过北疆那边传过来的商品,别的不说,质量是真不错。”

  “……”

  大伙儿说着说着就有些跑题,不过当看到应九阙骑着白马英姿飒爽的。打头走过来,众人的注意力立马就被吸引了。大片大片的花瓣像下雨一般抛洒而下,九阙走过的地方,地上都多了一层花瓣锦囊雨。还有一些小巧的瓜果果脯都被扔了过来。

  九阙随手接过一朵绢布制成的花,这朵花还别出心裁的用嫩黄色纱布做花蕊,将这朵花点缀的美丽异常。

  这花可真好看。

  九阙低头对手中那朵花露出个微笑,街上欢呼雀跃的人群一滞,紧接着爆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尖叫。

  “啊啊啊——”

  “瑞亲王!看这里,看这里!”

  “瑞亲王长得可真好看,她刚才接的是我的花!看到没!是我扔下去的花!”

  伴随着这样的欢呼声,九阙艰难的走过了这条主干道,甚至因为人群的阻塞,原本只需要花费两盏茶时间就能走过的主干道,竟然硬生生花费了小半个时辰!

  但是周围百姓们的欢呼声是如此真心实意,叫九阙也感到心情舒畅。这么多年了,中原被草原骚扰边疆这么多年,不仅给边疆百姓带来了苦难,其他地方的百姓也是整日忧心忡忡,毕竟若是北疆挡不住,那些草原蛮子才不会在意他们这些大景人的生死。

  可现在悬在他们头顶的那座大山被拔除,这让大家怎么能不高兴激动?

  跟在后面的朝廷百官看到这一幕,脸上的笑容略显僵硬。大景赢了这场战争他们当然高兴,可让应九阙一个女人得到百姓这样的拥簇,倒是让他们心中不满了。大景能赢下这场战争,可不仅仅是应九阙和边疆那群跟石头一样冥顽不化的北疆军,也有他们这些在大后方操持国家大事,运送粮草,稳定国内平静的大臣的功劳。可百姓们目光狭隘,眼中竟只能看到应九却这个离经叛道的女子,实在太过不公!

  罢了罢了,跟这些乡野村民有什么好说的,就算把嘴说烂了,对方也不会相信。

  九阙眼角的余光瞥见身后几个臣子眼中抑制不住的厌恶怨恨,那叫一个无语,这世道向来是有能者居之,你若是有才华,早就晋升了,何必如今看着自己流口水?又不是她挡了上进的道路,何必在这个时候甩脸子?

  算了算了,不值得跟他们一般见识,倒是陛下。这么急着找自己回来,却没有出现在人群里,这不太符合陛下一贯的作风。若是以往,他知道自己的宿敌被关进笼子里送来京城,怎么着也得第一个见到萨奇的狼狈模样。可很神奇的是,景泰帝竟然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

  一定是出事了。

  等来到皇宫门口也没见到陛下的身影之际,九阙心头的阴云重了些。倒是那几个暗地里看九阙不顺眼的臣子,这会儿表面上不显,心里都在暗暗嗤笑,任凭应九阙在外边儿建立多大的功勋,回来之后不还是要对着冷清的宫门口黯然神伤?

  陛下不愧是陛下,在这种紧要关头给应九阙一个下马威,也能杀杀她的威风。瞧瞧今日进城她那副得意洋洋的劲头,还真以为自己是独步天下的大将军了?

  那些小人的暗地嘲笑九阙并不放在眼里,她此刻想早点儿见到陛下,因此走路的速度比往常快了些许。片刻过后,九阙终于见到那座已经来惯了的金銮殿。

  一眼就看见早早等候在门口的九福公公。

  九福公公满脸堆笑,比起以往面对其他臣子的客套式笑容,此刻脸上充斥的是发自内心的微笑。作为一个曾经跟蛮子厮杀过的人,九福见到九阙是真的开心。

  毕竟这可是结束百年乱世的人啊!

第370章 大肆封赏

  “瑞亲王,一路辛苦了,这场战争您打的真叫一个痛快!可惜老奴老了,不能在现场见到您的英姿……哎呦,瞧我这张嘴,就知道说些废话。陛下早就念叨着您呢,赶紧随老奴进来吧!”

  九阙笑眯眯的点头,没有一点儿架子。当然了,她的这种表现让身后那几个本就对应九阙有意见的臣子暗地嘲笑,对一个阉人也能摆出这样低三下四的态度,真是自甘下贱。

  像他们这般的清明臣子,就应该与阉人保持距离。九福虽然服侍在陛下身边时间已久,可也是太监身份,怎配与他们相提并论?

  对于这些人的想法,九阙并没有丝毫兴趣。她只是略显急切的大步走过门槛,终于在龙椅上见到了惦记许久的人。

  只是一眼,九阙就愣在了原地,从她离开到现在也不过短短几个月。陛下为何消瘦至此?难道是他走之前四皇子伙同草原使团弄出来的天花病毒让陛下感染了,并且病情严重?

  只见端坐在轮椅之上的景泰帝比起以往身形确实消瘦许多。只是那身威严的气势,那双锐利的眼睛依旧如同往昔,甚至更锋利了些。

  他坐在龙椅上,只用满身的气势就填满了那张空荡荡的龙椅。

  这会儿见到九阙,景泰帝冰冷的脸上缓缓露出个微笑。

  “九阙,你回来了。”

  并不是客套的应卿,而是像长辈呼唤家中小辈那般直接叫她的名字,这熟悉的声音让九阙忍不住眼圈一红。

  “陛下……”

  “平安无事就好。”

  金銮殿内站满了臣子,他们在用各式各样的眼神仔细观察。不管是针对景泰帝还是针对九阙,他们的眼神都格外复杂,复杂的让人想象不到他们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如今景泰帝肉眼可见的病弱,臣子们倒不至于生出反心,只是在这动荡时代总会生出点儿别的心思,比如说扶持下一任帝王登基,博一个从龙之功。

  九阙看着景泰帝,他明明是这人间帝王,此刻竟有种无法言说的孤寂。作为一个屡受景泰帝照拂的小辈,九阙实实在在心疼了。

  “多日不见,陛下略显消瘦,一定要保重龙体啊!”

  九阙这话说的真心实意,倒是有些心怀不轨的臣子想要看笑话。作为一个皇帝最忌讳的就是别人说他老弱。尤其现在陛下四个儿子已经死了三个,还剩下一个犯了大罪至今不知被关在哪个犄角旮旯里。这种危机四伏的时候,也就只有应九阙这样围观时间不长的人才能说出来,实在是没水准。

  一部分人正安静等着陛下大发雷霆,好在这个关键时候搓一搓应九阙的锐气。毕竟应九阙的功劳实在是太大了,大到众人完全没办法磨灭。

  但让大家没想到的是,景泰帝先是一愣,然后哈哈大笑,竟然没一点儿在意。

  “你这孩子就是实在,朕这段时间确实有些不太舒服,不过太医院院判已经诊治了,就是天气有点儿凉,发热了,养一养就会好。倒是你这孩子,一路奔波,实在辛苦了,看看,都消瘦了几分。”

  听着陛下语气中明显的担心,底下的几个臣子几乎要翻白眼了,应九阙当真消瘦了吗?他那是抽条了吧?看着比出京之前硬生生高了二寸!再说了,她作为北疆军以上和实际上的最高领导,饿着谁都不会饿着她呀!

  陛下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呢!算了算了,反正他们早就已经习惯陛下对应九阙的偏爱。

  君臣二人互相关心过之后,景泰帝轻轻咳嗽一声,早就已经准备好的九福利索的将圣旨捧出来,大声宣读。

  应九阙安静的跪下,听着圣旨中对自己的大肆赞美,属实有点儿不好意思。她其实也没这么好吧?陛下眼中的自己究竟该有多么好啊。这些溢美之词叫她都忍不住脸上发红了。

  “……特赐亲王府邸一座,钦此。”

  那长长一串的赏赐连九福公公都念的口齿发干,等念完最后一样赏赐之后,九福公公自己个人也悄悄松了口气,然后笑盈盈的看着九阙上前几步将圣旨接住。

  “恭喜瑞亲王殿下。”

  下面百官就算心中再不情愿,此刻也齐刷刷朝着九阙下拜。

  “见过瑞亲王。”

首节 上一节 126/1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