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707节

  吃过晚饭,顾博远背着手哼着歌回去了,李龙和顾晓霞两个把孩子抱进卧室,一边一个检查着需要不需要换尿布。

  “明天我上午去趟清水河,下午去趟石城。”李龙一边忙一边对顾晓霞说道,“清水河那边也有芨芨草,咱们队上草不够,得让那边也给扎些大扫把。”

  “那去石城干嘛?”顾晓霞把孩子身上收拾好,一边轻轻拍着一边问道。

  “我想着把老马号的圈扩大一下,再搞些牛羊的养殖。老罗叔也有这个想法,他想把咱们队里的几个五保护都拉过去一起干。

  我打算去石城糖厂,给那个开车的宋明说一下,看看能不能每个星期拉一车糖渣过来到队上,这样的话,咱们多存一些糖渣,后面养啥都方便了。”

  “那怪好啊。”顾晓霞笑着说道,“好事。咱们队里现在好像就马金宝一群羊吧?”

  “不,还有两群。专门放羊的就马金宝,地里活也不干。还有几家养的羊不多,但也有。”李龙说道,“后面看吧,有草,上面又让养,咱们队这么大的地方,那羊肯定不会少。”

  四小队羊群最多的时候有十几群两三千只羊,那时候荒地多,放羊容易。后来开荒导致能放羊的地方少了,羊群也就少了。

  再后来国家给补助,有圈养项目,队里有人合伙便在居民点的边上盖起活动板房圈养良种羊。

  只是有些人居心不良,想着套取国家的补助,用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还有些则正当的养羊,但防护没做好,得了布病。

  挺麻烦。

  两个人聊了一会儿,看明明昊昊很快就睡着了,两个人看了会儿电视也就睡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顾晓霞去上班,李龙则开着吉普车去往清水河。

  清水河这边麦子收获的时间比平原地带略晚一点儿。四小队那边的玉米棒子已经接近成熟,玉米杆子已经开始泛黄,叶子也开始干枯,但这边的玉米地里看着还一片墨绿,很是养眼。

  李龙开车快到清水河村的时候,看到路两边的滩上也有人正在割芨芨草,虽然不多,但分好几伙。

  这里的芨芨草滩也挺多,面积也大,因为地势不太平,而且戈壁石比较多,所以这里大片荒地是无法开垦成耕地的,只能任由其长红柳、芨芨草或者其他作物。

  正因为这样,一直到后世这里一直保持着半荒滩的地貌,也算成了S101公路旅游区的一部分。

  李龙先到的孟海家——主要是孟海家在村子里靠北,李龙这边开车最先到的就是他们家。

  孟海正在院子里削着杆子,看到吉普车立刻就坐起来,扔下手里的斧头和杆子迎了过来。

  “李龙同志你好你好!等你很久了,快进来坐,来来来,我给你杀个瓜!”

  孟海热情的把李龙安排着在院子里坐下,然后抱了个西瓜过来,又取了一个小矮桌放在李龙跟前,他媳妇已经拿过水冲过的刀递到手里,孟海一刀将西瓜“杀”成两半,看这瓜不错,沙瓤,一股子清甜的味道弥漫开。

  “吃吃,这天才几点就开始热了。”孟海切好瓜给李龙拿了中间那最大的一块。

  热情的让李龙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你们这还好,我们在下面那一段,那里比这里热多了。”李龙一边吃一边说道,“最近都在忙啥?”

  “还能忙啥,麦子收完,苞米还没开始,葵花也不到时间,你看我们都开始打芨芨草了,就等你了。”

  孟海一点也不藏着掖着,直接就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李龙同志,我觉得去年我们这队里干活还行吧,今年怎么样,还有没有扎大扫把的活?”

  “嘿嘿,有啊,有的。”李龙一边吃瓜一边说道,“不光有,比去年还多,而且价格也提了。”

  “真的?”孟海一听这话,都快跳起来了。

  去年一千五百个大扫把,队里人赚了一些钱,虽然不多,但说实话救个急是够了,而且冬天的生活明显比往年要好不少。

  今年许多人早早就问了,孟海也有些急。

  这不,来了。

第704章 当姐的也挺难

  李龙和孟海把这个事情聊了一下,然后就坐着吉普车去何玉清家,和何队长把事情说了一下。

  何玉清不在家,她媳妇说他在地里干活呢。孟海知道何玉清的地,让李龙带着他去找。

  去到苞米地里,孟海下车后大声喊着,何玉清从地里出来,李龙看出来他也不是干活,这时候玉米地也没啥活好干了,他是在割草。

  抱着一抱子草的何玉清看到李龙有些惊喜,快步走到地头,问道:

  “李龙同志你来了,有啥事?”

  “李同志说今年扎大扫把的活来了,比去年多,比去年贵,这不找你说这事嘛!”

  “啥?下来了?太好了太好了!前几天我们还说这件事情呢,想着都比去年晚一些时候了,咋还没来呢?”

  何玉清有些激动,抱着过来的那半捆子青草也不要了,直接扔到地头提着镰刀推着自行车跟着李龙他们回队。

  回到院子里,何玉清才细致的问了情况,李龙又重复的说了质量标准,时间和价钱,何玉清脸上的笑容更盛了:

  “好好好,太好了。眼下正是闲的时候,趁这功夫能挣一些钱,太好了!我现在就去给队里通知,李同志,你别忙着走,呆会儿在家吃饭啊。”

  “不用在你家,我出来的时候家里已经宰鸡了,呆会儿在我家吃。现在你和李同志再说一说,我现在去找陈老四,他今天应该下网了,我找他买些鱼回来一起做。”

  孟海说完就匆匆走了。

  “这个老孟!”何玉清摇了摇头,“每回都抢……李龙同志,下次先到我家行不?这样我这个队长当的失职啊。”

  看着他们两个对话,李龙想笑,听何玉清说这个,李龙急忙说你去先通知大家吧。

  何玉清的妻子端了碗茶水过来,又给李龙拿了个板凳过来。李龙接过来喝了一口才看出来,这水里放了蜂蜜的。

  他坐着喝蜂蜜水,何玉清进屋通知全队。大喇叭一响,事情一通知,李龙都能看到隔壁和四邻一下子都从屋里出来了。

  虽然没过来到这边,但看着何家门口的吉普车,知道是真事了,然后一些人回屋,一些人直接骑上自行车或套上马车驴车就出动了。

  心急的人哪里都有。

  想想也正常。去年州社给任务比今年要早半个多月,李龙去山里给哈里木他们打草的时候,牧民们就帮着李龙把杆子给砍回来了。

  今年通知的晚了,这杆子就只能让大哥李建国他们砍,当然让队里人多赚一点钱也是真的。

  扎大扫把和扎苇把子算是普惠性质的,不光让自己赚点儿,也能让全村,包括这个清水河村赚一些钱,这就挺好。

  何玉清通知完后,从屋里出来也提个板凳,和李龙坐个对面聊了起来。

  没过多久孟海也匆匆赶了回来,身上带着一些鱼腥气。

  何玉清问他:

  “鱼搞好了?”

  “搞好了,陈老四捞了两三公斤,我都让送我家去了。我看了看,眼下鱼挺肥的,正好。”孟海说着接过何玉清媳妇递的茶水喝了一口,接着说道:

  “回来的时候碰到好几个人出去割芨芨了,我都给他们说了,今年质量要高,不然人家不收。”

  “大喇叭里我也给说了。”何玉清得意的说,“听到了吧?”

  “听到了,不过我估计大家都不在意,想着先扎好再说。”

  “这个质量真的很关键。”李龙心想这回还是显摆一下,不过这回可不像是在家里说八卦那样,而是带着一些警示的作用。

  他把从李向前那里听到的关于自治区领导用大扫把的事情挺严肃的说了一遍,最后说道:

  “咱们这质量可是脸面啊。如果这回大扫把扎不好,以后这活可能就没有了。没有的话,那这钱就只能让外人挣了,你们说亏不亏?”

  “那肯定亏啊!”这一回扫把的数量多,价格也高,算下来一家怎么也能弄个几百块。要是这收入没有了,家里许多开支就得紧缩,不说周转不开,至少不会变好。

  所以何玉清和孟海两个人都清楚这其中的重要性。

  “等下午咱们一家家去说一下,这事必须得重视。虽然到时扎的质量不好能退,但那不影响进度嘛。”孟海属于性子略微急一些直一些的,当时就表示,这事当天解决。

  何玉清自然没意见,这扎大扫把说是家家都会,但质量真就是参差不齐。要不提醒,说不定真有人不重视。

  聊了一会儿,孟海起身就叫李龙和何玉清到他家里吃饭。

  李龙也没拒绝,一起到孟海家吃了饭。

  大米饭很香,这让李龙想起来队里今年好像有两家还种了稻子。

  四小队种稻子的历史挺长,但前年包产到户后,因为稻子种的麻烦,许多人就不种了。到今年就剩下两家还在种。

  李龙隐约记得上一世本公社其他大队还有种的,不过种到两千年前后,基本上慢慢就都不种了。

  主要还是太麻烦了,而且价格也不高,经济效益不行。

  再往后,小海子下面当时偶尔有人种那么一块两块,加起来不到五亩地的样子,就是自家吃的。

  再后来就彻底没人种了——这玩意儿太依赖水。

  所以他打算今年队里种稻子的收的时候,去买一些新米存着。眼下没有真空封口机,但这时候的米是真好吃。

  大米饭,一盆炖鸡,一盆炖鱼——就是高山泥鳅和小白条的杂鱼,味道是真香。

  三个人坐一桌,孟海的妻子和孩子在厨房吃。孟海拿了酒,让李龙给拒绝了。

  “下午要去石城办事,喝不了。”李龙说的是实话。

  “行吧,等抽空能在这里呆了,到时好好喝。”孟海便把酒收了起来,“这话上次我就说了,但这次还是喝不成。”

  “那你也知道的,家里孩子还小,我办完事肯定是要早早回家的。”李龙边吃边说。

  何玉清笑着说道:

  “那老孟你也不能把酒收了,我也能喝啊。”

  “你喝啥喝?下午咱们也有事哩,得去给大家通知一下。”孟海很清楚的说。

  何玉清苦笑,夹了一块鸡肉说道:“那我吃总行了吧。”

  大家都笑了起来。

  吃过饭,李龙开着吉普车匆匆离开。挥手送走李龙,何玉清对孟海说:

  “老孟,你说咱们是不是得给这李龙同志送点啥东西感谢一下?人家这是把钱送到咱们队里了啊。”

  “这事我也想了啊,但没想出头绪来。你说人家都开小汽车了,那肯定是不缺钱,送钱人家也不希罕。咱们队上能有点特色的就是那蜂蜜,去年就送了,今年他生娃娃又送了,还有啥哩?”

  孟海其实也在想这个问题了。

  “咱们慢慢琢磨琢磨,这事得在大扫把弄完前办成,不然咱都不好做人了。”

  李龙开车到乌伊公路上,然后往西拐,开往石城。

  路上李龙碰到一些拉麦草的车,还有拉货的汽车。路过玛河大桥的时候,他惊讶的发现,河边的石头滩上已经有人来回走着,大概率是在捡玉了。

  看来,什么时候都是掌握信息资源的人更容易来钱。虽然这里有玉,好玉也挺值钱,但李龙知道,玛县这时候九成九的人都不清楚这里有玉,剩下的零星知道这里有玉的,也不知道怎么分辨玉。

  他开车先去的老街,打算先去看看姐姐李霞,然后快下班的时候到糖厂,如果宋明有空的话今天就能拉一车糖渣去四小队。

  如果宋明没空,那也把事情说好,以后差不多一个星期送一趟过去,这样宋明能挣到钱,落个比较稳定的额外收入,老马号那边也能有稳定的饲料来源,不用担心后面到收牛羊的时候没饲料喂了。

  老街依然热闹,秩序也还可以。管理人员时不时的巡逻一趟,喝斥一些手脚不干净的人,也会让一些摆摊不守地方的人把摊子挪好。

  李龙把吉普车停到大院子那边,步行在老街里转着。

  卖的东西品种越来越丰富,李龙买了一筐鸡蛋和两只鸡,提着就往姐姐李霞家去。

  他路过食品厂的摊子时,那里围了不少人,陈兴邦正在给人切肉,李龙便没过去打扰他。

  到了李霞的院子,李龙看门半开着,进去扫了一眼,有些意外。

  院子里已经进行了一些改造,花墙中间那里新砌了一眼土灶,上面有口大锅,上面盖着盖。

  菜里已经种上了菜,园子的东面和菜地隔绝开来,砌出一个猪圈来,此时李龙能听到里面猪在哼哼。

  原来姐姐李霞在家闲着没事,红琴也上学了,她便喂起了猪。

  靠着东南面猪圈北面的的墙和花墙挨着,那里放着两袋子麸皮等饲料,平时应该就是喂这个的。

首节 上一节 707/7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