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324节

  “你说的是对的,他虽然喜欢占小便宜,但总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有些人呐,就是不到黄河心不死,非到最后一刻才会去想办法。”

  拖延症啊。

  李龙想起来上一世这种人被用这个词来代表,工作报表到时间节点的最后一刻才会去做,网文的上传到二十三点五十分前才去上传,信用卡上的借款到期才会去想办法……

  诸如此类。

  其实这样的人挺多。

  “你那枪没事吧?明天去要不要多带两个人?”

  “不用。”李龙摆手,“我带着枪就行了。多个人也麻烦,再说了,主要就那杨树林子一段,我明天回的时候换个地方。那些人抢东西也是有确切的目标。我明天又不去市场,他们踩点踩不着我,自然也就不会去那里蹲守了。”

  李龙说的有道理,李建国就没再说什么。

  中午梁月梅烙的饼子,做的杂碎汤。杂碎洗的很干净,汤上面飘着一层油花,和翠绿的蒜苗,看着就很有食欲。

  “小叔,这蒜苗是我姐我和两个种的!”饭桌上,李强在那里表功,李娟眉眼笑着没说话。

  “嗯,你们两个做的不错。”

  李龙扭头看了一眼火墙上那盘子已经被剪掉一半的蒜苗笑着说:

  “大冬天现在能吃上绿叶子菜,也就看这个了。”

  “赶明儿发个绿豆芽,”梁月梅最后端着她的碗过来,听着李龙的话说道:“凉拌着吃,那个脆脆的也好。”

  “听说有人在废弃的羊圈里面种韭菜,大冬天过年前就能吃上韭黄。”李建国把饼子泡进了杂碎汤里,边泡边说道,“说是去年过年的时候悄悄的卖,块多一公斤,可不便宜,比肉价还贵!”

  这法子李龙听过。把羊圈里面换了土,混上粪,栽上韭菜根,韭菜长起来后,夏天的时候羊圈顶子是去掉的,快到冬天把顶子棚起来,然后在韭菜上面盖上旧棉絮,这样生长出来的韭菜不见阳光就成了韭黄。

  后世就好办多了,直接用黑色的三角锥桶把一丛丛韭菜罩起来,更加方便。

  只是不适合北疆这种天寒地冻的地方。李建国说的办法,其实也和后世普及的大棚蔬菜类似,总之就是保暖,加上不见光。

  “那没啥味儿,一年四季,啥季节就吃啥季节的菜。”李龙记得自己上一世离世前那两年,这种说法已经开始普及了。反季节的蔬菜里其实有对身体不好的东西,人生四季,吃应季的东西自然是最好的。

  “比如这大冬天,酸白菜粉条肉就是最好吃的。”李龙点了点桌子,“咸菜炒肉也是。那春天不就是各种野菜,小白菜、韭菜,夏天最好……”

  李强突然插了一句:

  “小叔,你是不是因为吃不着才这么说的?那大冬天要能吃着绿菜,谁不想吃哩?”

  李强一句话就把李龙的说教给破功了,李建国笑了起来,李龙也绷不住笑了起来。

  是啊,现在讲养生、讲适合还是太早。现在国人饮食方面平均水平距离小康还差的远,讲什么适合嘛,等都富足了,可选择的余地多了再说健康、养生、长寿的事情。

  两碗杂碎汤加上一个饼子吃下去,李龙感觉浑身暖暖的,肚子也饱饱的,这一刻就想睡觉。

  难道这几天睡觉还没补回来?

  李龙便和李建国梁月梅说一声,走回了马号。

  老罗叔在马号里听着单田芳老先生的评书,李龙这边看了会儿书,就在温暖的房间里又睡了。

  这一觉没睡多一会儿,起来时候透过订了塑料纸的窗户往外看,外面天光还大亮,李龙爬起来,这回感觉彻底休息过来了,他走出去看看,太阳西斜,阳光只能照着对面的墙,院子里照不上,阴冷阴冷的。

  时间还是有点晚了,不然李龙想着现在赶车去县里也不是不可以。

  只是觉得有点像逃跑——他不确定明天赵老实会不会过来找自己一起走。他记得听村里人说赵老实去石城是拽着爬犁去的,当时被人抢了钱,但爬犁没拉走,也可能他那自己做的爬犁别人也看不上。现在走,难保赵老实不会在队里说——李龙为了不让自己跟着,先跑了。

  丢不起那个人。

  李龙便跟着老罗叔把野猪、鹿和狍鹿子喂了。那两头鹿没啥大变化,母狍鹿子好像肚子大了些,李龙问老罗叔,老罗叔笑着说:

  “不是年前就是年后。我到时往暖圈里铺些草,暖圈的帘子给弄厚实些,下下来应该是能活。”

  看着那只瘸着腿的公狍鹿子,李龙没想到这货还挺厉害!

  野猪倒是继续吵吵,哼哼的厉害,不过比在山里要好多了。看着没有山里野猪那么暴躁,大概率是已经习惯了圈养的生活。

  马号的圈隔出来的还有不少,李龙在想着既然这些野生的食草动物都是在开春或者初春或者冬末产崽,那要不要在开春的时候进山搜索一波?如果多搞点小鹿崽子、黄羊崽子或者狍鹿崽子,后面的生活也会更好一些。

  毕竟现在管理的都相对宽泛,等到后世想要养殖的时候就就需要办什么证之类的了。

  现在搞成既定事实,到时搞许可就容易多了。

  这老马号自己是保下了,接下来就是里面的东西了。

  下午和老罗叔一起吃了昨天杨永强他们送过来的五道黑,李龙吃着连呼过瘾,这种蒜瓣子肉的肉食鱼鱼肉真的很好吃,一块块的,毛刺也好取。

  晚上陶大强和杨永强没过来,李龙这边早早入睡,他想着第二天早上早点走。如果赵老实找过来的时候自己还没走,那就一起,如果自己走了,那就不等。

  第二天李龙醒过来的时候天还没亮,借着微弱的炉火光,看时间已经是七点多,李龙已经清醒了,爬起来简单洗洗,做早饭。老罗叔听到动静也爬了起来,两个人吃过早饭,李龙就去了大哥那里。

  李建国家这边也在做早饭呢,李龙去圈时把七十六号牵出来,喂上料,吃完后又休息了一会儿,便在李建国的协助下套上马车,自己这边穿好,枪袋塞车里,赶着便出了门。

  赵老实家在老庄子,李龙在老庄子那里等了几分钟,没见人,这时候天边鱼肚白已经露出来,他便赶着马车过了苇沟,往西而去。

  一个小时后,赵老实才背着枪,和儿子一起拉着爬犁出了庄子。

  “李龙肯定已经走过了。”赵老实的儿子说道,“咱要不要快点跟上去?”

  “跟啥?”赵老实拍了拍枪说道:“咱有枪,怕啥?不怕了!早知道早点借枪了……”

  他是心疼被抢去的那些钱。

  李龙赶着马车到了县里,照例买了几个大肉包子,又在大肉食堂喝了碗热茶水,吃着包子继续赶路。

  这时候天已经亮了,东边一抹红,太阳快升起来了。

  李龙赶到石城糖厂的时候,太阳升得挺高,这边工厂已经上班,机器开工,轰隆隆的声音连续不断响着。

  门卫看到李龙后笑着摆了摆手让他进去,他则给后勤那边打了电话。

  知道李龙是送过年福利来的,他怎么可能不尽快放行?

  虽然马车上盖着塑料布,但门卫消息灵通,知道这里面是鱼和兔子。想想过年能吃到不少好东西,门卫也很开心,对李龙的态度自然好不少。

  胡科长走出来看着李龙,他很满意。

  说是半个月,李龙这不到十天就搞完了,效率高得很呐!

  昨天把羊送到厂长家里,今天就得了厂长的一顿夸,说羊肉味道好。

  这让胡科长也很满意,看李龙也是很开心!

第396章 一年了

  “小李,这兔子是一百零六只啊。”胡科长听完后勤职工点完数后问李龙,“当时你没怎么数?”

  “数了啊。”李龙笑着说,“一百只是咱们签的协议,六只是送给你们吃的。这不马上过年了嘛,我们那里也没啥好东西,就是这兔子和鱼。鱼也多出来十几公斤,算是我们农村人的一点心意吧。”

  “小李啊,你这思想觉悟很高嘛。”胡科长拍了拍李龙的肩膀说,“不过我们毕竟是国营厂,怎么能占你们个人的便宜呢?”

  “不不不,哪有占我们的便宜了。我都从你们这里拉了好几车糖渣了,这糖渣对我们村里的养殖业有很大帮助呢。”李龙真诚的说道,“胡科长,我说的是实话,真不是和你客套……”

  “实话,我就喜欢吃实话。行,既然这样,那呆会儿你再拉一车糖渣回去,就从厂子里拉。中午你也别急着走,我们糖厂食堂伙食还是不错的,吃过再忙你的。以后啊,想拉糖渣就过来找我,别的不保证,这糖渣管够!”胡科长认真的保证。

  李龙也没拒绝,把兔子和鱼过完秤,签字结账拿到钱后,便将车子存好,背着枪套跟着胡科长去了食堂。

  “小李,你还带着枪啊,这是从你们村领的?”胡科长一眼就看出来那枪套里装的是步枪,惊讶的问道。

  “是啊,民兵连的枪,我也是没办法。”李龙苦笑着,“先前来过几次石城,在半路上碰到过两伙子抢劫的,要不是带着枪,可能当时就被抢光了。后来就习惯了。”

  “唉,这两年的确是有点乱子。”胡科长摇了摇头,“我们厂保卫科最近也是挺忙的,时不时就有小偷小摸翻墙进厂子偷东西,真有点乱。”

  李龙知道这种情况,但没说啥,毕竟这种事情后面上级肯定是要重视的。

  糖厂的中午饭伙食的确挺不错,馒头、炒菜,白菜粉条汤。菜里虽然不见肉,但份量挺足。胡科长叫人给李龙打了份饭,让他在这里安心吃,自己也打了一份,在李龙对面吃了起来。虽然是科长,但这个时候还是和大家一样。

  正吃着,有其他人过来打饭,胡科长看了那些人一眼,然后就喊了一声:

  “小宋啊,玛县的小李过来了,你呆会儿带他去废料车间,让他直接在那里把糖渣装上一马车,这样方便。”

  “好哩。”小宋就是先前李龙见过的宋组长宋明,他笑着和李龙打了个招呼,然后去打饭。

  胡科长打的少吃的快,吃完后胡科长先走,李龙就等着宋明。

  “李同志,听说你这趟是过来给我们厂子送福利的?”

  “哈哈,不是送,是卖给你们。”李龙小声纠正着,“鱼和兔子,和上次那兔子差不多。我们那里荒地多,红柳滩上的兔子不少。”

  兔子多的事情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那两年有外地人开车到东面的滩上,直接用电瓶拉电线电兔子,据说走的时候直接拉走一卡车的兔子。

  那年头虽然野生动物保护已经立法,但管的人不多,那两年就把兔子给打的几乎绝了,就跟小海子发洪水冲垮水坝把鱼群给伤了一样,后面持续到十几年后,野兔子的规模才上来。

  当然,等到最后这里被搞成湿地保护的时候,兔子和野鸡已经开始泛滥了。

  用弹弓都能打着的那种泛滥!

  “哎,小李同志,那兔子是真肥!”宋明吃过饭,洗完饭盒,端着和李龙一起去车间的时候,边走边说:“我拿回去让我妈给炖了,肉是真好吃,就是有点土腥气。不过野味嘛,没点腥气怎么可能?”

  这年头啥都缺,普通人家做饭是不可能用太多调料的,那自然是压不住兔子的土腥气。李龙笑笑说:

  “要想好吃,那就多用辣子多用花椒,味道才好。”

  “要入味是吧?花椒不好弄,这辣子好搞啊!”小宋一听就乐了,“可惜就是那只兔子吃掉了,不过你们这次送来了,我应该能分一只,到过年的时候试试!”

  “不用那么省,过两天我可能还要去老街卖鱼卖兔子,到时我过来的时候给你带两只就行了。经常找你拉糖渣,那我也得表示表示不是?”

  “哈哈,小李啊,说实话,你这朋友,真是可以!行,那过两天我等你。我和我徒弟每天都拉糖渣,反正你总能碰到。”

  “好。”

  事情敲定,小宋吃完饭后,热情的拉着李龙去装糖渣,还好奇的问着李龙为啥背着枪。

  李龙把情况说了一下,小宋也是叹气,说这事还真就比较麻烦。

  这一次全是用麻袋装的,糖渣出锅后就直接装了麻袋,还滴着水,不过给牲口当饲料,路上冻了也没事。十二麻袋糖渣装在车上,李龙和小宋告别,晃悠晃悠着离开糖厂,往玛县方向而去。

  过那片杨树林子的时候,李龙提高警惕,步枪子弹上膛,保险打开,人站在车辕上,站的高看的远。七十六号老马识途,不需要赶着也能继续往前走,只是走的不快而已。

  一路走过去,并没有发现有人埋伏,偶尔有一辆卡车经过,掀起一片雪粉来,那卡车上的司机看着李龙都会露出诧异的表情。

  过了杨树林子,再往前路两边就只有一排杨树,再往前,北面是条田,南面是戈壁,都是一眼能看出几公里,藏不了人,再往前就到卡点了,李龙松了口气。

  没事了。

  过了玛河大桥,李龙拐向了百货大楼的方向。

  今天结了账,加上先前的钱,兜里算是满满的,按目前的数字,顶好几个家庭一年的现金收入。

  他去到百货大楼之后,背着枪套开始买东西。

  马车拴在外面的车棚栏杆上,透过玻璃就能看到,所以李龙并不担心。

  他先去到女装那里,给顾晓霞和大嫂一人买了一条围巾,包起来后,又去到男装那里,给大哥买了一双大头鞋。

  大头鞋是仿军品的,这时候属于劳保产品,这年代对农村人来说,非常的实用。李龙原本是打算买棉皮鞋的,不过想想又算了。棉皮鞋在这个时候真的是中看不中用,穿出去还有可能被别人说“骚包”。

  提着这些东西,李龙又去到酒柜台那里买了两瓶茅台酒。

  “这酒卖出去我可不退。”柜台的大哥看李龙拿出钱和酒票后,提醒了一句。

  “有人还退啊?”李龙有些意外的问。

  “退啊,酱香型酒,咱们这边不少人喝不惯。”大哥善意的提醒,“你要是没喝过,最好别试,打开就退不了了。七八块钱一瓶,可不便宜!”

  “那来四瓶。”李龙看柜台里还有,便笑着说道,“我看看我的酒票……哦,也就能买四瓶。”

  这酒放个三十年,能升值成千上万倍?

首节 上一节 324/7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