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都在边上看着,顺便帮忙翻着猪身。
因为人少,这一下子弄到了三点多才全部搞完。让李龙有些意外的是,还是有人想要买野猪肉尝尝鲜的。这头野猪最后被买走了三分之一。
吃过中午饭,梁月梅还要叫人过来帮忙蒸猪血馍馍,李龙他们则在李建国的指挥下,把两头猪给抓出来,捆好放马车上,拉着去了收购站。
乡收购站负责收购全乡的生猪,以前是有任务的,现在包产到户,这一制度也就没那么严了,收购站的任务就没那么死了。
但活猪还是收的。
“活称一公斤一块一。”收购站的门外面挂着一小块黑板,上面标着活猪的收购价,价格挺好。想想也正常,现在算是物资普遍匮乏的时代,和内地几乎家家养猪不同,整个村子里养猪的人家不超过六分之一,全乡也差不多就是这样。
所以生猪的价格自然和猪肉价格一样,略上涨一些的。
马车进院子,里面烤火的工作人员就出来了。一切由李建国去交涉,李龙就在旁边看着稀奇。
院子里雪都没扫完,也没看到啥车印子,旁边的猪圈里雪都没动过,李龙猜测这下雪后,这收购站的收购还没开张。
技术人员检查了两头猪的情况后,过称,两头猪一共二百三十六公斤,算是很不错的公斤数了。
“是养猪专业户吧?这猪喂得好!”
第329章 给梁家撑腰,上门得有礼
李建国要把钱分一部份给李龙,李龙没要。
“大哥,这养猪专业户是你,这钱你拿着,我要真缺钱了,肯定要找你要哩。”李龙笑着说。
不过他也有点不开心的地方,这两头猪称完之后,他问了这里的收购人员收不收家养的野猪。
人家说不收,没这先例,没办法往上送。
好吧,自己喂的那几头猪,看来最后就只能出摊卖,和自己养着吃了。
原本想着今年彻底把野猪给杀完,明年再逮,现在看来,需要留一头母野猪,来年和公家猪配种,后面杂交出来,可能会好一些吧?
虽然李龙觉得家养的野猪肉更好吃,但说实话,因为膘少,并不符合现在人们吃的“美食”标准。
现在是真的以“肥”为美味。
回到队里,李龙和李安国他们直接就去了老马号,这忙碌了一天,得好好歇一下了。
今天宰了猪,除了半扇卖给了陶家,剩下的还有一条腿和半扇野猪肉拿到了这边,准备是这边吃的。
毕竟这边六个大男人吃饭,那肉的消耗肯定是不会少的。
李俊山看着那些肉,有些发愁的说:
“这天天吃肉,后面回老家都不适应了。我现在明白三爷爷为啥说家里饭不好吃了。那在这里天天吃肉,回去吃那苞谷面,能好吃吗?”
李龙知道这是实话。
他其实还是希望老爹老娘能过来的在这边生活的。上一次二哥李安国去县里给老家打电报报平安的时候,大哥李建国也给老爹老娘发了电报,希望老爹老娘能过来,不过那边没回电报,恐怕是不愿意过来。
在李龙看来,北疆的冬天比老家好过,至少冬天不想出去,屋子里是暖和的。今年拉了那么多的煤,烧就是了。
当然,老爹老娘也有自己的想法,在老家,冬天虽然也冷点,但没这么大的雪,冬天还是能外出串门子打牌的。在这里没啥熟人,找谁玩啊?
后面再说吧,一点点适应,时间还长。
第二天吃过早饭,李龙就去大哥那里拉来马车,拉过去一头野猪在李家院子里宰了,又拉回来半扇野猪。
他给李建国和梁月梅说了,这半扇野猪是要送到老梁家去的。
“大哥,上一次咱们去把那马家兄弟教训一顿,这么长时间没过去,也不知道那边咋样。我的意思我今天拉一车鱼上县里大院子,把鱼卸下来,我带着二哥他们去梁叔那看看,顺便把肉卸下来。他马家兄弟多,咱家也不少……”
“行。”李建国点点头,“那马家兄弟也不是善茬,这段时间搞没搞事咱也不知道,那就走一趟。”
梁月梅很感动,事情她清楚,现在李龙能想到这个,她真的很感动。
因为处理的快,还在上午的时候,李龙他们就赶着马车离开了。
几个人都是步行,车上装的满满的一车鱼,这些鱼是要放到大院子里,后面往石城转卖的。
毕竟从那里运比从队上运要好的多。
路上,李龙边走就边给李安国他们讲了梁家和马家兄弟关于地的纠纷。
“嘿,敢占大婶子家的地,那真是活的不耐烦了!”现在李俊峰他们无比庆幸自己跟着二叔李安国过来北疆了,这生活真的是太好了。
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大叔当年到这里来闯荡造就的。所以对于梁月梅以及梁家,李俊峰他们保持着足够的敬意。
“不一定要打架,过去就是声势搞大一些,让那边的人也知道,梁叔家里也不是没人撑腰的。”李龙就把这一趟的核心意思表述出来。
这一世他过的顺风顺水,梁家出力不算多——或者说,前七八年他刚来的时候,梁家给李家的帮忙,他脑海里印象不算深。毕竟那时候是混小子,挺自私的。
但是等重生后,再想想,自己跟着大哥从少年成长到青年,梁家给予的支持非常的大,而且非常的关键。
现在自己有能力了,该报恩的那是必须要报的。
马车到了县里,顾晓霞刚吃完中午饭,看到他们过来,急忙倒水,准备弄饭。
“你别弄了,我们不在这里吃,把鱼卸下来之后,就去大嫂他们那里。”李龙把这一趟的事情说了一遍,“饭肯定是要在那边吃的……你休息你的,我们把鱼卸下来就走了。”
李安国和陈兴邦他们还在那里呆着哩。
他们原本以为顾晓霞在县里上班,大概率是住着县里单位的宿舍,最多有自己的屋子,也就是一个小院吧。
现在李龙把他们带到了一个这么大的院子里,以前的地主老财,也没住这样的院子吧?
大富大贵之人才能住这样的地方吧?
“小龙,这院子……”李安国回过神来,小声问道,“是你对象家里的?”
“不是,我买下来的。”李龙笑着说,“当时一个老人家急着回老家,这院子便宜,我就买下来了……”
“便宜?能有多便宜?”陈兴邦也缓了过来,“这么大的院子,再便宜能便宜到哪里去?”
“几百块钱吧。”李龙说道,“我是捡了个大便宜。咱们先别说了,卸鱼,赶紧的,不然赶不上到梁叔家吃饭了。”
他打开东厢一个没放东西的屋子,直接扛着一口袋鱼就放了进去。
李安国他们接着来,把一袋一袋的鱼放了进去。
这一马车加了厢板,装了十七八袋鱼,加起来有六七百公斤的重量,倒也不算轻了。
但只是一小部分。接下来几天,每天都会送来至少两马车的鱼。
好在四合院子里闲房子太多,放这些鱼是真一点问题都没有。
就是后面等到了夏天可能屋子里会有腥味儿——这个后面再说吧。
毕竟还早。
鱼卸完之后,李龙和顾晓霞说了一声,然后就带着人赶着马车往梁家而去。
这时候人就可以坐在马车上了。
“小龙,你也太厉害了吧,那大院子,啧啧……”陈兴邦原本觉得,等自己攒够了本钱,找个可靠的路子,要不了一两年,就能赚到大钱,至少不会比李龙差。
但现在李龙的这个大院子,又刷新了他的认知。
这要在老家,几百块钱?上千块钱也买不到啊!
“就是!”李俊峰也是满眼满心的羡慕,“小龙叔,你就说吧,你还有啥资产是我们不知道的?”
“我在山里还有个房子,不过是木头屋子。”李龙就当是在聊天谝传子,“我的牧民朋友帮我盖的,夏天进山打猎收药材,就住那里面。过几天我过去得带个炉子,山里可比外面冷啊。”
“山里还有屋子……”这回就是李俊山也在感叹,“小龙叔,你……你这些加起来,至少一个万元户吧?”
“没有,还差点儿。”李龙谦虚的摇了摇头。
“咦,还不承认哩。”陈兴邦说,“差是肯定不差,就看你咋算了。”
五个人一边聊着一边往梁家走,这时候已经是中午了,肚子里是都有点饿的。
“等到了梁叔家里面,咱们得让梁叔他们好好做顿饭。”
“那不对!”李安国突然想到了什么,“小龙啊,这不对啊。你是经常去,俺几个头一回去,不能空手啊。”
“咱不带着肉嘛。”李龙拍了拍那一扇野猪肉,“有这个就够了。”
“那是你的礼,俺几个啥也没出啊。”陈兴邦立刻摆手说,“不行不行,拐回去,咱到县里买点东西,再不行也得提两瓶酒……第一次去大娘家,必须得带东西。”
陈兴邦是有感而发,这话是真心话。李建国、李龙兄弟两个能这么对梁月梅的娘家,那他这半个外人感同身受,他能确定,如果自己家在这边,李家兄弟大概率也会是这样对自己的父母。
所以虽然头一次来,虽然是过来助威的,虽然李龙已经带了东西,他觉得还是应该买些东西带上。
不能让这边的人说咱不懂礼貌,不知礼没家教。
李龙拗不过,没办法调转马头,又往百货大楼而去。
好在本身就没赶出去多远,等到了百货大楼,他们几个让李龙在外面等着,自己进去各挑了一些东西。
酒、鸡蛋糕、方糖、罐头、饼干之类的,反正每个人手里都提着不少东西。
李龙则带着他们又拐到了大肉食堂,买了十来个包子,先垫一垫。
毕竟现在饭点已经过了,等到梁家,就是现做饭,至少也得一两个小时之后,那时肚子肯定又空了。
等马车到了梁家所在的队上,路上陆续有人看到,有认识的就猜测出来,这梁家来客了。
主要还是上一次李龙他们几个太过出名了,直接打翻了马家兄弟不说,还替梁家出了头,李建国是最出名的,接下就是动手的李龙几个,这村里的人当时看热闹的,可都记得李龙。
队里这些人,谁家亲戚有马车的,还真不多。所以等李龙他们赶着马车快到梁家的时候,梁文玉已经从跑过来报信的小孩嘴里听到了,来到了大门口等着。
而蠢蠢欲动的马家几兄弟,也知道梁家来人了。
老大跑到梁家想看个究竟,然后就看到几个大小伙子坐着马车,马车上还堆着许多东西直接来到了梁家大门口。
梁文玉看着李龙牵着马,车上坐的人他不认识啊。
“文玉哥啊,”李龙笑着说,“来来来,我给你说一下,这是我二哥,李安国,这是我姐夫,陈兴邦,这是咱俩侄子,李俊峰李俊山。我们这趟过来,一来就是看梁叔和婶子,二来呢,也是不放心,毕竟上一次的事情,闹那么大,我嫂子可担心了。”
围观的人听着这话,心里跟明镜一样,这是给怕马家找后账,带人给梁家撑腰来了啊!
第330章 农村吃大席
李龙带着人进到梁家,梁东楼和陈秀珠两个都在院子里等着,李龙急忙喊了一声:
“梁叔,咋不在屋子里呆着,外面这么冷。”
“你们搞这么大阵势,我要在屋子里,那不就慢客了嘛。”梁东楼笑着说,“这是……”
“这是我二哥安国,这是我姐夫,叫陈兴邦,这是我俩侄子,俊峰俊山。”
李龙介绍完,然后不等他给二哥李安国说,李安国他们就已经率先打着招呼:
“梁叔好,婶子好!”
“梁爷爷好,奶奶好!”
梁东楼和陈秀珠两个也很开心,不过看着马车上的东西,梁东楼埋怨着:
“来就行了,拿那么多东西干啥?”
“这些东西是我二哥、姐夫和侄子们买的,不管我的事。”李龙笑着说,“这野猪是我带过来的。我养的野猪你也知道,好几头哩,这收购站不收,那就只有自家吃了。这家养的野猪,没家猪那么肥,不过味道怪好哩。”
“梁叔,俺们是头一次来,不拿东西那不合礼数啊,”李安国笑着说,“再说路上我可是听小龙说了,我大哥一家能在那边过得这么好,梁叔,婶子你们给帮衬了不少,我们这些小辈拿些东西过来,不是应该的嘛。”
客套一番,李龙他们把东西搬到屋子里去,梁东楼对梁文玉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