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从1978上北大开始 第23节

  许连成恼羞成怒,“你研究甘英就研究甘英,否定亚历山大干什么?人家西方历史界明确证明了甘英只走到波斯湾,亚历山大是存在的,你胡搅蛮缠什么?”

  “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你要我相信你的观点可以,请解答我的疑问。”

  许连成脸上涨红,他哪能解答那些疑问。于是,他撂下一句话,转身就跑出了宿舍。

  “你等着,我会让夏教授收拾你的。”

  刘红民摊手,只要夏教授能够拿出证据。

  怒视刘红民笑话夏教授,未来四十年全世界的学者都拿不出证据,更何况是现在了。

  果然,开学第二天夏教授的课上,这位教授公开点名批评刘红民。

  “某些学生不要以为读了几本史书,就以为自己很了不起——”

  刘红民站了起来,“夏教授,不用那么拐弯抹角的,我知道你说的是我。”

  “你知道就好!”夏教授一副为人师表的样子,“你现在是学生,学生就要有学生都样子。世界上那么多学者教授不比你强?用你来质疑这个、质疑那个吗?”

  刘红民说道:“夏教授,你好歹是个教授,能不能专业点?”

  “哈哈哈……”

  一些学生大笑起来,许连成立即站起来怒斥道:“不许笑!都给我闭嘴!”

  众人不爽的看着许连成,如果他不是夏教授的人,估计就要挨揍了。

  夏教授眼中闪过一丝怒色,“刘红民,你还懂不懂的尊师重道?”

  刘红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夏教授,我的论文里面有那么多疑问,您作为我的老师,难道不应该解答我的疑问吗?上来就给我扣帽子,这就是您的师德吗?”

  许连成大声喝道:“刘红民,你在胡说八道什么?”

  “闭嘴吧你!”

  刘红民猛地站起,“胸无点墨,你在这里装什么犊子?有能耐就解答我的问题,答不上来就给闭嘴!”

  许连成头一次见到刘红民发怒,不由得被吓了一跳。但是他很快反应过来,刚想指责刘红民,就听到班里的学生们大声喊了起来:“答不上来就闭嘴!”

  面对如此群情激愤,许连成没敢再张口,磨磨蹭蹭的坐了下来。

  刘红民看着夏教授,“作为一名学生,我学艺不精,有疑问、胡思乱想很正常。而作为教授,你们的义务不是帮我们这些学生解惑吗?”

  “能答上来,可以证明您知识渊博。答不上来,直接告诉我们,我们也佩服您光明磊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上的话,我们还是知道的。这些先贤教育我们,做学问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可是,你们不但不解答,还想要压制我说话的权利,这就是你们这些教授的师德吗?”

  夏教授也被弄的张不了口,这时候除非可以解答刘红民在论文上提出的问题。不然的话,说什么都是错的。

  他干脆将书本合上,“下课!”

  留下一句话,匆匆离开了教室。

第45章 一文定风波

  同学们面面相觑,夏教授走了,课还怎么上?

  许连成猛地站了起来,“把夏教授给气跑了吧?我看你们怎么收场!”

  说完,他快步追出教室。

  赵志忠连忙问道:“红民,万一夏教授反应到学校怎么办?”

  刘红民摇头,“没关系。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就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勇气。特别是我们学历史的,一定要多质疑,哪怕质疑错了也没有关系。在我们验证这些质疑的时候,其实就是我们学习的过程。毕竟,我们不知道历史的真面目,但是我们可以验证出来一个最接近的事情经过。”

  “历史不如数学严谨,就算是数学公式,依然有被推翻的时候。历史在不断出现新证据的情况下,随时可能都被推翻。我们要记住,史书是当权者粉饰自己的工具,我们要抱有警惕之心。一切不合乎逻辑的历史,都值得被怀疑。睡虎地秦简的事情,我们的观点可能有分歧,但是只要你们能够拿出证据来,我们依然可以进行学术交流。”

  “但是,这次的事情显然是不正常的。这就说明,有人说了慌,他们想要隐瞒真相,这是我们所不能允许的。”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还是天真的,不管什么原因学了历史,他们都想要搞清楚真正的历史是什么。

  世界史的教授还有夏教授他们的反应,很显然出乎学生们的预料,让他们不得不思考一些“阴谋论”的事情。

  夏教授直冲系主任的办公室,“主任,这帮学生太不像话了。”

  “怎么了?”

  “那个刘红民竟然在课堂上顶撞我。”

  夏教授添油加醋的将刚刚的事情说了一遍,就差一把鼻涕一把泪了。

  系主任笑呵呵的看着他,“老夏啊!你说你都多大的人了?怎么还和学生一般见识?”

  夏教授听话知音,“主任,这个刘红民有什么背景吗?就算有背景也不能这样乱搞啊!”

  系主任:“你没看今天的报纸吗?”

  说着,系主任将一份人名日报递了过去。夏教授接过报纸一看,顿时愣住了。

  “刘红民竟然上了人名日报?”

  “你过年的时间没看国际新闻吗?刘红民的小说在香江大卖,国际新闻特地给了两分钟的报道。这属于为国争光的事情,刘红民现在已经在上面挂了号了。”

  夏教授皱起眉头,心有不甘的问道:“那也不能让他胡来啊?”

  系主任别有深意的说道:“人家就是发表了一片猜测性论文,主要是求知。你们有些反应过度了,学术矛盾就在学术上解决,这才是纯粹的京大学习氛围。”

  夏教授顿时脸黑了下来,如果能够用学术解决,他们还至于如此吗?

  他不甘心的说道:“现在国家和美国、西方关系密切,如果外国友人知道这件事情,恐怕会有不好的影响。”

  系主任摊手,“这就不是京大该考虑的事情了。”

  夏教授无奈,只能起身告辞。现在是不能动刘红民了,人名日报上的那篇文章是西苑发出来的,西苑他可惹不起。

  这件事暂时只能这样了,不过刘红民你给我等着,这事绝对没完。

  学术地位之争,犹如道统之争,不分个你死我活,又怎么会落幕呢?

  刘红民等了好几天,都没有等到夏教授的发难。夏教授也回来上课了,也不提刘红民论文的事情了。

  不过,刘红民也被夏教授无视了,不管提问还是交流,仿佛刘红民不存在一样。

  刘红民被他孤立了。

  对此,刘红民不置可否。就夏教授的水平,他还真没看上,不然他也不会特意选择陶教授。

  陶教授才是有真学问的人,各种典籍记录了如指掌,很多都不需要翻书,就知道上面写的什么。

  这种近乎过目不忘的本事,刘红民佩服不已。再加上两人对于历史的观念相同,刘红民决定以后考陶教授的研究生。

  班上的同学也都松了一口气,他们还真怕刘红民和夏教授成为死敌。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同学,他们夹在中间很难受的。

  不少人埋怨刘红民,为什么要和老师作对。对于这种埋怨,刘红民总是说青出于蓝胜于蓝,如果连老师都不敢质疑,又怎么能胜于蓝呢?

  对着这头倔驴,同学们实在没有办法。不过刘红民也就在学术上倔,生活中为人还是很温和的。

  他经常请同学们吃饭,吃人嘴短,同学们也不好多说什么。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在一顿顿饭中,他们的思想潜移默化的被刘红民影响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刘红民的学术思想公正,和他接触长了,同学们想不被影响都难。

  别说这些中国古代史专业的学生了,就是中文系的古典文献专业,也都被刘红民影响了。

  葛朝光和刘红民一起写了论文,就被刘红民树立了“一切看证据”的史学观。古典文献专业的同学,也逐渐被他影响,不然他们也不会为刘红民发声。

  查剑英知道这事之后,还特地跑来“慰问”一番。

  她颇为遗憾的说道:“红民,我们差了两天,就能在香江见面了。”

  刘红民笑着说道:“以后肯定能见到的。怎么样?这次去香江有什么新的收获?”

  “收获还是有不少的。”查剑英说道:“在香江,年味更浓一些。他们保留了很多过年的习俗,都是我们这边舍弃的……”

  刘红民点头,“我们的确都是了很多传统习俗,不过有些不好习俗的确该丢弃,有些有意义的习俗也应该被恢复。”

  这些话,要是放在几年前刘红民根本不敢说。但是现在说出来,是没有问题的。

  按照历史发展规律来看,很多传统都会逐渐恢复。国家在这方面也逐渐重视起来,启动“非遗”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聊着聊着,两人又聊到了《大宋提刑官》。

  查剑英带有歉意的说道:“红民,我替张德宁和你说声对不起,她找你麻烦主要是为了我。”

  “为了你?”

  刘红民想了想,立即明白怎么回事了。

第46章 唬人的名头

  查剑英写《李娘子》住招待所的时候,和张德宁总在一起,就成为了好朋友。

  很显然,张德宁是看出查剑英喜欢刘红民了,所以才会找刘红民麻烦。

  对此,刘红民还能说什么?

  当然是原谅她了。

  “放心,我没那么小气。”

  查剑英松了一口气,她真怕刘红民和张德宁两人因为她闹出事来。

  “对了,红民。月中《京城文艺》就要发刊了,德宁和说我,这次的销量绝对不会差。”

  刘红民有些纳闷,“她怎么知道?”

  这还没发刊,怎么可能知道销量?就算对《大宋提刑官》有信心,也不应该如此信誓旦旦啊?

  查剑英摇头,“她没说,只是让我到时候看杂志就知道了。”

  刘红民皱眉,《京城文艺》在弄什么玄虚?

  当《京城文艺》三月刊发行了之后,刘红民和查剑英特意约好了一起去买杂志。

  刚进入书店,两人就看到最显眼的书架上放着《京城文艺》三月刊。只是上面醒目的六个大字,让刘红民瞪大了眼睛。

  “搞什么鬼!!?”

  查剑英快步走了过去,伸手拿起两本杂志,回头调侃道:“国际知名作家,刘红民同志?”

  “咳咳!”

  刘红民猛咳了起来,他搞不明白《京城文艺》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就是在香江发行了几本书,算什么国际知名作家?

  “哈哈!”

  查剑英看着刘红民吃瘪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

  她打开杂志,只见扉页上写着刘红民的介绍,上面有关于国际知名作家的解读。

  原来是因为国际新闻的缘故,西苑号召全国作家,向刘红民一样为国争光。

  当前这个时代,能再国外出书的一个都没有。在香江出书的,也就刘红民这么一个独苗苗。

  少包不仅发行书籍,而且还被改编成为电视剧,深受香江观众喜爱。有这样的成绩,西苑自然要将刘红民树立成为典型。

  多出几个像刘红民这样的作家,说不定也能成为创汇的手段。刘红民一个人赚了几十万港币,比一个小厂子的效益都高。

首节 上一节 23/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