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死大家一起死?他也是王家人,他也该死。”
“就是,要死也要把他也拉下来,咱们一家人要死一起死?”
“啪~”的一声响,在星城看守所里回荡,王大伯狠狠一巴掌,甩了大儿子一个耳光,
王大伯这时候突然浑身散发着凶戾之气,凶狠的盯着自己的两个儿子,低沉的嘶吼道:
“逆子,你敢,你是想气死老子是吗?
你看我削不削死你们就是了,王援朝再怎么样,也是我们王家在外面最后的种子了,你们想让我们王家绝种吗?
如果谁敢把他拉下水,别怪我下狠手,六亲不认了。”
跌落到深渊之后,王家大伯总算有了一丝王家当家人的气度,知道这时候不能再把王家最后的希望王援朝给拉进来了。
王家大伯的两个女儿,听到自己一家下放成了定局,纷纷号啕大哭:
“呜呜呜~呜呜呜~
呜呜呜~呜呜呜!”
“呜呜呜~老天爷,我才刚成年,你怎么这么狠心啊,我要嫁人,我要嫁人啊。
呜呜呜~”
一时间大家被关的房间气氛非常悲伤,到处都是哭泣的声音。
王援朝回到村里,和梨花婶子换了鸡鸭之后,
回到知青点把鸡鸭放进空间里,看了看时间,已经快下午两点了,先把知青点的大门关上,
然后把空间里从王家带过来的干柴拿出来,用一张旧报纸引燃,点燃灶火。
王援朝把新买的铁锅拿出来,先用丝瓜络把铁锅里里外外洗干净之后。
在土灶上放好,倒进一些沙子,开始满锅翻炒。
等沙子翻炒热了之后,王援朝把铁锅拿起来,倒掉沙子,继续吧铁锅内外都洗干净。
然后重新把铁锅烧红之后,拿出猪皮,切成几段,开始烙在烧红的铁锅里开锅。
一阵“滋滋”的油炸声之后,整个双耳大铁锅被猪皮煎下来的猪油涂的难过油沥沥的,非常的光滑,
王援朝把锅内涂满猪油之后,把锅里用猪皮熬出来的油倒在一个碗里,
把铁锅拿出来,用熬出来的油把锅背涂满均匀度,这时锅已经开好。
王援朝把铁锅放在案台上,等着铁锅充分的吸收油脂,
又拿起大铝锅,接了一些冷水放灶台上烧热。
里里外外把铝锅洗干净之后,倒进一斤绿豆,大半锅冷水,放在灶台上熬起了绿豆汁。
王援朝想去工地上看看帮自己建房的村民和工程情况,顺便送一锅绿豆汁过去慰问一下。
王援朝加柴大火猛烧了半个多小时,半个多小时把绿豆炖的稀烂,加入不少白糖,
一大锅绿豆汁熬的非常的浓稠,试了一下味后,汁水非常的甜,非常的好喝。
把灶里的火用柴灰熄灭之后,王援朝把大铝锅抬出来,
用米布袋子装了几个小碗和勺子拿着手上,抬着一锅绿豆汁就往自己的宅基地走去。
远远就看到自己的宅基地处,十几个人没有人偷懒,挖土的挖土,砌砖的砌砖,忙个不停。
不少在忙碌的村民,抬头看到王援朝抬着个大铝锅过来,都认出来这个年轻人,就是现在刚来村里的知青,大家现在建的房子,就是帮他建的,纷纷冲着王援朝憨厚的笑了起来。
第36章 山上捡柴
王援朝把大铝锅放在工地边缘的地上之后,笑着冲着工地上的所有人说道:
“胡同志,各位乡亲们,大家先歇一歇吧,我给大家熬了绿豆汁,大家赶紧过来喝。”
王援朝说完,胡正武带头停下手里的活,笑呵呵的走了过来,
“王知青,你这是刚从公社回来吗?”
王援朝先第拿出一个小碗递给胡正武,勺了几勺子绿豆汁后,说道:
“是呀,昨天刚到村里,现在住在知青点,你也知道里面啥也没有,
所以今天去公社采购了东西,
来,胡同志,试试味,看看我熬的绿豆汁合不合胃口。”
绿豆汁刚熬好,端在手里还非常烫,胡正武一边沿着碗角吹,一边轻轻了抿了几口。
“唔,好甜,王知青,绿豆汁很好喝,你也太舍得放材料了,绿豆汁熬的这么浓稠,还放了这么多糖,太好喝了。”
“哈哈,我熬了一大锅,好喝就多喝点,来来来,乡亲们,我给大家盛上,大家赶紧喝。”
胡正武也不讲客气,绿豆汁一喝就上瘾,一连喝了三碗,喝的速度才放慢下来,边喝边介绍道:
“王知青,现在房子和围墙的地基都已经差不多挖出来了。
提前挖好的地方,已经在打地基。
今天咱们大家争取把房子和围墙的地基全部打好,
刚好现在的天气好,天天大太阳,等基地干个一两天后,咱们就开始砌墙,上梁,盖顶,装门窗。
你要盖的房子小,这部分速度很快,一两天就差不多了。
然后就是砌火墙,火炕了,七天时间,房子给你建好,绝对没问题。”
王援朝知道现在建房,就是用水泥和砖直接往上面砌而已,工程非常简单,不像前世农村建个房子,打地基和承重柱需要大把时间。
所以对于这个工程进度还是非常满意的,
想到这里,王援朝突然想起了吊顶的事情,于是开口问道:
“胡同志,房子建好后,能不能给我的房子用木板吊个顶,
要不然我这房子斜着顶,屋内空间这么大,到了冬天烧火墙,屋里都不会暖和,人就没法住了。”
“是住房一间房子吊顶,还是所有房子都要吊顶啊。”
“住房,洗澡房吊顶就行了,厨房,柴房,厕所没必要吊顶。”
“王知青,你房子的洗澡房和厕所的连通在一起的,光洗澡房吊顶,厕所不吊顶,
那洗澡房吊顶没有什么作用啊。”
王援朝想了想,点了点头说道:
“行,胡同志,那就住房,洗澡房和厕所都吊顶吧,这一块需要增加多少费用呢?”
“木材咱山上很多,不需要多少钱,
主要是吊顶的木板需要加工,具体需要增加多少钱,我晚点去了解清楚了之后,再和你说怎么样?”
“好的,谢谢胡同志了。”
“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对了,王知青,你的院子虽然离河边只有7-8米远,但是咱们这里的冬天雪很厚,会结冻,到时候打水非常不方便哦,你真的不考虑在院子里打口井吗?”
“咱这里冬天井水不会被冻吗?”
“井水是不会冻住的,井水是地下水,温度天然恒温的,所以井水一般冬暖夏凉。”
王援朝觉得自己在东北的生活经验肯定比不过本地生活了一辈子的人,主打的就是一个听劝,于是问道:
“胡同志,井大概要打多深,需要多少费用呢?”
“你这块宅基地里河边近,地下水肯定非常丰富,
你院子里打井的话,我估计只需要10米的样子,就可以出水了。
费用的话,估计7-80块钱就可以搞定。”
王援朝心里已经同意,但是脸上一直纠结,犹豫,肉疼的表情来回转换,半响之后,王援朝才深深的吐了口气说道:
“唉,好吧,房子建都已经建就,总不能让自己冬天的时候没水喝吧,
那就麻烦胡同志找人在我院子里面打一口井,好吗?”
“好的,打井可以和建房同时进行。
正好明天房子的地基得停工干一两天,
我本来打算这两天把建房子的材料,门窗都给拉过来,正好把打井的人也安排过来,尽量争取房子建好的同时,水井也打好。”
“好的,那就辛苦胡同志了。”
“不幸苦,我就干这个的,熟门熟路。”
王援朝和胡正武聊了一会,绿豆汁被村民们喝完了之后,告辞道:
“胡同志,那你们继续忙,我还得上一趟山,捡一些柴回来。要不然做晚饭的柴都没了。”
“好的,王知青,那我们先忙。”
告辞后,王援朝回到知青点,找了一根麻绳,背上竹篓子,拿上柴刀,锁上知青点的大门,就往宅基地的后山走去。
四月份的东北,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站在大山的边缘,
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的青山掩映在被那西行的太阳,染红的天空之下,
清澈的清玉河如玉带般由松花江分叉的青山上蜿蜒而下,红旗大队稀稀落落的土坯房,青砖房如同青色黄色的宝石一样点缀在兴安岭大山的脚下,远远看着就如同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若不是身在这样一个缺吃少穿的时代,就冲着这碧水青山,王援朝真的要感慨一句,生活在这里的人真的是太幸福了。
王援朝沿着村民踩出来的山路,一脚一步泥泞,往山上爬去。
一路上山里除了随处可见的高大树木和野草野花,别说野鸡野兔了,连一只猎物都没见到。
村里刚猫完冬,山上的雪水还没有太晒干,上山的路非常的难走,
王援朝刚进山,就发现地上漫山遍野都是冬天被冰雪压垮的树枝,大大小小的都有。
不考虑树枝里的水分的话,王援朝这时候上山捡柴,是选择了个非常好的时间。
先用麻绳捆了一捆柴放进空间里之后,一路往山上走,一路湾腰把地上东一片、西一片的树枝往空间草场里面放。
一边还用意识在空间里,把所有树枝弄成一尺长短和适合烧火的大小。
第37章 请客吃饭
王援朝空间的草场,对外的时间是10:1,而且温度还是恒温的。
放在这里的湿柴火,王援朝估计一晚上就应该干了。
所以王援朝这时候脑子里面肯定没有想过拣多少柴火回去合适的问题,只想把地上的柴火全部拣到空间里去。
只可惜王援朝上山的时间还是晚了点,晚上王援朝还要请村里的几位干部吃饭,看了看时间,到了5点10分的时候,王援朝才拣了半个山头的树枝不到,就只能下山回去做饭了。
不过空间里面的柴火,王援朝估计怎么着也能用个半年多时间了吧?
其实靠山吃山的道理大家都懂。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只会想尽办法获取更多的物资。
村里的村民们自然也会想到去山上找些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