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1977 第617节

  所以啊,即便是粮食产量不高的地方,只要能养蚯蚓、种野菜,就可以尝试养鸡。

  而且除了蚯蚓之外,农业大学里面还有养虫的方法,畜牧局可以将这些养殖方法整合起来,一方面用孵化机提高种苗供应、另一方面为农户提供混合饲料的制作培训,其中就包括养殖蚯蚓、虫子等方法。

  只要按照科学的方法去养殖、并对饲料进行合理的处理,鸡子的饲料问题,并不难解决。”

  等陈凡说完,杨康年彻底明白了陈凡的意思。

  他右手夹着烟,左手手指在大腿上轻轻敲动,思考了半天,才呼出一口长气,抬起头笑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如果我要走行政路线,这个孵化机,确实比汽车更适合我。”

  陈凡眉头轻挑,“您还是想掌管汽车厂?”

  杨康年轻轻点了点头,脸上带着几分惆怅,笑着说道,“对我来说,孵化机确实能让我往上走一阶,甚至走好几阶。但是,汽车对我而言,那是多年来的理想,其中也有你父亲的心血在里面。

  所以相比之下,我更愿意在汽车厂看着,……”

  说到这里,他忽然哈哈一笑,“况且,就算把孵化机交给机械厂负责,我也不是不能沾光。”

  陈凡眼珠微转,点头笑道,“也对,虽然现在您已经不管机械厂的具体事务,可还是机械厂的领导呢。不管研发出来的时候、您还在不在机械厂,但只要这个东西是在您任上立项的,一份功劳就必不可少。”

  杨康年仰头哈哈大笑,随后拍拍腿站起来,“走吧,我带你去找老薛,白送他一份功劳。”

  ……

  半个小时后,机械厂老厂区,小会议室。

  凡是在云湖的机械厂领导班子成员,一个不少、全都赶了回来。

  杨康年主持会议,薛副厂长、工会赵主席、团委张书记、妇联钱主任、财务科孙科长、办公室刘主任出席。

  至于李副厂长,非常不巧,他去了驻京办主持工作,具体干什么,陈凡也没问。

  他现在正跟所有人解释孵化机是个什么东西,“人工孵化技术,从两千年前就有了,但一直以来,效率不高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不管用哪种孵化技术,一个人同时最多只能孵化几百只小鸡,差不多就到了顶。

  而早在1918年,西方国家就发明了大型孵化机,然后又在1927年、出现了第一台出雏机。

  如果从头算起的话,这人工孵化技术,还是先从咱们国家传到小本子,再从小本子传到欧洲,结果人家先弄出了先进的机器孵化设备,而咱们还在使用两千年前老祖宗留下来的办法。”

  薛副厂长此时早已激动得满脸通红。

  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他能不激动吗。

  听到陈凡的话,当即慷慨激昂地说道,“陈顾问,你就说咱们怎么办吧?”

  陈凡转头看向他,正色说道,“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条路。第一,想办法采购一台国外最先进的孵化机,机械厂拆了仿制,这样可以用最快的速度研制出来,并投入生产。”

  顿了一下,他扫了一眼众人,“但是,我不建议采用这一条。”

  赵主席不解地看着他,“为什么?”

  在农机领域,买回来拆,几乎已经成了国内的共识。

  很多农机就是这么来的。

  怎么到了孵化机就不行了呢?

  陈凡点燃一支烟,正色解释道,“首先,这个涉及到国际知识产权方面的情况。我国现在并没有专利法,一套设计图,全行业都在用,几乎已经成了惯例。

  但是这种惯例,在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是行不通的。

  如果仿制西方国家的机器,那么就决定了这台机器永远走不出国门。万一……”

  顿了两秒,他环视一眼众人,笑道,“这两天报纸上也在讲,顶级领导们在开工作会议,按照今年报纸上已经公布的消息,再结合多方面信息。

  比如要利用外资、以及老政委出访多个国家,不难判断出,当前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不排除有一天,我们会走出去、也会邀请国外的公司进来。

  万一这种情况真的发生,那么我们国家在知识产权这方面,一定会与国际接轨。

  否则的话,还不等交流合作,就先把官司打起来,岂不是可笑?”

  听完他的话,几乎所有人都面面相觑。

  还是那句话,现在的人都知道遵守专利是常识,而当年的常识,就是大家的东西大家用。

  嗯,80年代的时候,不少拿出过新产品的单位,就是这么被搞垮的。

  所以,如果换成另外任何一个人,包括杨康年在内,都会对这些话毫不在意。

  但是陈凡不一样,没有他、就没有云汽厂。

  包括现在正在江南全省推广的“工厂管理五大原则”,也是他提出来的,率先在机械厂试验,效果出奇的好。

  杨康年代表工厂上报之后,立刻引起轻工业局的重视,在总结相关经验之后,便决定全省推广。

  如果这个管理方法具有普适性,他们将上报部委,向全国推广。

  除此之外,陈凡的那个国外亲戚,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因素。

  他们早就听说,陈顾问的舅舅是美国的大人物,说不定他刚才讲的那番话,就是从他舅舅那里听来的。

  如此一来,可信度自然非常高。

  相比之下,反倒是最重要的对时局的判断,他们都觉得不值一提。

  因为风向转变基本成了定局,无非是要怎么变、什么时候变而已,这一点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用不着陈凡多费口舌。

  短暂的沉默后,杨康年问道,“第二个办法,是自主研发?”

  陈凡轻轻点头,笑道,“其实自己研发也不难,机械厂有工业基础,若是希望快速出成绩,可以邀请农业大学、江南大学、江南理工大学一并加入进来,有了他们的人才支持,加上机械厂的先天条件,我相信,这个孵化机,一定很快就能研制成功。”

  等他说完,杨康年转头看向薛副厂长,笑道,“老薛,这个任务是你们的,最终决定,还是让你来定吧。”

  薛副厂长斟酌了几秒,左右看了看,最终拍拍桌子,“那就自主研发。”

  顿了一下,他忽然呵呵笑道,“说不定咱们还能参加广交会,出口赚外汇呢。”

第660章 耳朵认字

  正常来说,无论是生产还是研发,工厂都要等上级单位下达任务之后,才有资格进行。

  比如大部分国产农机设备,都是上级部委给下面工厂下达的任务。

  有了任务,才有资格去购买相关原材料和设备,进行下一步的研发工作。

  不过,正常情况下,原则都是用来被打破的。

  事实上“自作主张”的工厂单位不在少数,要不然全指望着上级任务活着,还哪来的外快?

  没有外快哪来的突破?没有突破哪来的成绩?!

  而上级对各个工厂单位的自主研发,也持放任态度。

  只要你有本事,不找我要这要那,做出了成绩,就给奖励。

  咳咳,若是闯了祸,该背的锅也得背。

  云汽厂就是例子,机械厂利用自己的资源,搞出来几辆样车,竟然还通过了一机部的评估,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当然是资源倾斜,机械厂要什么、江南省和一机部就给什么,短短半年就撑起了一家汽车工厂。

  现在云湖机械厂要再复制一次云汽厂的奇迹,虽然不一定能再造一家孵化机厂,可就算多一个车间,对于即将掌管机械厂的薛副厂长来说,也是一个好的开头。

  而且如果真的引起农业部的重视,下文件进行推广,那多一个孵化机厂,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他老薛前途无量啊。

  这不,杨康年起了个头,让他请客吃饭,老薛二话不说,便将人往望江楼带。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

  杨康年收回眺望长江的视线,转过头来看着薛副厂长笑道,“老薛,这件事要是办成了,那你可就是‘江楼千古,江流千古’啊!”

  老薛笑道,“我倒是想。”

  他转头看向陈凡,正色说道,“要说不想要成绩,那是假的,谁不想要成绩?

  但是,希望广大农村的农民兄弟,都能养上鸡、吃上鸡蛋,最好是能通过养鸡致富,那也是真真的心里话。

  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别说以前,就是现在,一颗鸡蛋意味着什么?”

  看了一圈众人,老薛脸色逐渐变得严肃,“意味着5分钱,意味着可以换成油、盐、醋。若是攒上几斤鸡蛋,就是孩子一年的学费。

  家里要是有只能下蛋的鸡,就可以供养出一个大学生来。”

  他说着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我就是老娘用两只鸡送进了学校,供我上了中专。可是……”

  说到这里,他眼眶有些泛红,嘿嘿笑了两声,“不怕你们笑话,在我参加工作以前,家里人从来没尝过自家鸡子下的蛋的味道,都换成钱供我读书了。”

  参加工作20年,每次想到这些,他都有些情难自禁。

  工会赵主席坐在他旁边,听到这话,伸手拍拍他的肩膀,叹道,“农村出来的,大部分都这样,鱼米之乡就那么几个地方,其他地方若是不想办法搞副业,一年到头下来,工分能值几个钱?可不就只能自己想办法、赚点小钱么。”

  顿了一下,又笑道,“咱们云湖还算好的,允许养、也养得住。好多地方想养都养不了,没那个条件,人的粮食都不够,哪来的饲料养鸡?”

  他说着又转头看向陈凡,眼神颇为复杂,“陈顾问,你这个孵化机是一个好东西,能解决鸡苗不足的问题。同时,那个混合饲料养鸡的方法,也是不比孵化机差的好东西。

  一个管孵化、一个管养大,两个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你办了好大一件事啊!”

  陈凡笑了笑,说道,“您可千万别这么说,我就是提了个想法,想要把孵化机造出来,还得依靠机械厂的技术员和工人同志。”

  他转头看向薛副厂长,正色说道,“我会把孵化机的功能要求、和大致的设计思路写出来,这个机器并不复杂,关键是温控。

  用纯机械、人工操作的方式、应该可以很快设计出来,但是这种功能简单的孵化机、对操作员的要求相对比较高,需要时刻关注孵化箱里面的温度。

  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希望你们在纯机械的设备基础之上,加入电路板控制,实现电控的全自动化。从现有的技术条件来说,是可以做得到的。

  如果你们机械厂能够研发出、机电一体化的全自动孵化机,那么影响的不仅仅是国内养殖业,甚至可以对外出口创汇,那时候影响的是全世界。

  再一个,您想想,以前咱们出口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农产品、轻工业品、原矿,都是比较初级的东西。若是能出口这种现代化的机电设备,会不会改变国外一些人对我们的刻板印象?”

  不等薛副厂长说话,杨康年便一拍桌子,满脸兴奋地说道,“那必须的啊!”

  在座的众人此时也更加兴奋起来,若是真能做到这一步,成绩什么的且不说,单单面子上就有光。

  咱也算是为国家做贡献了!

  下一秒,薛副厂长端起酒杯站起来,“陈顾问,这杯敬你。”

  不等陈凡说话,他便一口干掉。

  陈凡也跟着起身,“您可别灌我酒,我还想今天回去呢。”

  薛副厂长哈哈笑道,“今天你是回不去了。”

  陈凡故作大惊失色,“为什么?”

  薛副厂长按按手示意他坐下,同时自己也落座,笑道,“上次你们不是订了一批工业缝纫机吗,那东西确实有点难度,主要是电机不好弄,报告打到省厅,也没办法解决,除非等明年。

  只不过,难得你托我们办点事,我们也不能碰上困难就不管吧。有困难就克服他,我们想办法买了两台工业缝纫机样机,然后和汽车厂下属的发动机工厂一起,破解了电机的技术,我们自己也通过拆解、掌握了工业缝纫机的生产工艺。

  所以啊,现在你们要的300台工业缝纫机,已经被生产出来,而且就是在昨天全部下线。

  本来我还想通知卢家湾过来取货,没想到你今天过来,那就干脆过去看一看,没问题的话,明天都拉回去。”

  顿了一下,他又讪讪笑道,“不过,这批工业缝纫机不便宜,只收成本价的话,一台也要700多块,主要是电机贵,还有一些零配件以前没生产过,所以生产的时候,效率不高,成本自然也就上去了。”

  说着突然抬手指着杨康年,“嫌贵你找厂长,电机占了大头,要是他肯降价,就能便宜点。”

  这话一出,众人顿时笑成一片。

  杨康年更是没好气地说道,“你个老薛,你收成本价,难道我还加了价不成?”

  陈凡也跟着呵呵直笑,等笑声停歇,他才问道,“这种工业缝纫机,市面上价格一般多少?”

首节 上一节 617/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