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1977 第554节

  他随即转头看着杨书记,正色说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以前要求衣服必须‘合体’,那个所谓的合体,其实就是要遮掩人体曲线。

  您也是老江湖了,见多识广,那恶人真的会因为看不见曲线,就丢掉龌龊的心思?”

  杨书记眉头微皱,抽着烟想着什么,没有说话。

  陈凡抽了口烟,继续说道,“也就是花衬衫、喇叭裤、牛仔裤都是从南方传过来的,产量不高,很多年轻人想买都买不到,所以穿这种衣服的人、从表面上看还不多。

  如果产量跟得上,再加上价格合适,多了不敢说,起码有一半的年轻人会买这种衣服,至少买一套,跟朋友聚会的时候穿,这就是时尚。”

  这时烟杆里的烟丝也烧完了,他磕了磕烟灰,喝了口茶,随后也懒得再捏烟丝,将烟杆搁到桌子上,掏出兜里的过滤嘴烟,先一人散了一支,再叼一支在嘴里点燃。

  缓了两秒,才转头继续说道,“我昨天到的地委,去找了棉纺厂的姜厂长,跟他商量羽绒服的事。”

  听到这话,所有人注意力更加集中,纷纷将目光投向他。

  陈凡看了一圈,正色说道,“在我的劝说下,姜厂长决定亲自去一趟省城,找领导申请批文,建一条羽绒服面料生产线。”

  这件事之前陈凡就跟杨书记他们商量过,此时一听面料生产线有望,都不禁露出兴奋的神色。

  张文良更是一拍大腿,咧着嘴哈哈笑道,“好啊,我跟你说,现在熟食作坊那边每天都能积攒好多鸡鸭鹅绒毛,虽然把这些东西清理一下,也能卖一点钱,可是比起咱们自己做鸭绒鹅绒,那价值就差太多了。”

  陈凡笑了笑,继续说道,“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到今年年底,他们的生产线就可以投产。而我们的服装厂应该还要更早一些建成,因为设备采购、调试,工人的培训,这些都需要时间。”

  他突然转头看着杨书记,轻声问道,“杨伯,等咱们的服装厂建起来,除了羽绒服,还能生产其他款式的衣服。

  现在给你两个选择,一种是公社供销社里卖的那种……”

  他说着比划了一下,“就是你们经常穿的,几块钱一件的那种普通衣服,另一种是大城市里想买还要托关系,几十块钱一件的花衬衫和喇叭裤。

  你愿意服装厂生产哪种衣服?”

  杨书记一听,顿时纠结了。

  选第一种?

  朴实是朴实了,可是收入更朴实。

  选第二种?

  这个钱赚得,有点不安心呐!

  陈凡见他不说话,再看看其他人。

  好嘛,肖队长、张队长和叶队长都皱眉思索。

  这个在后世连想都不用想的问题,竟然成了自卢家湾发展副业以来,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张文良伸着脑袋,很想说几句话,等他把目光投向陈凡,却看见陈凡轻轻摇头。

  他微微愣了一下,只能无奈地把想说的话咽下去。

  陈凡抛出一道“难题”,然后就不管了,提着酒杯跟杨队长喝酒,随即问道,“那些知青现在怎么样?”

  杨队长放下酒杯,抽了一口烟,满意地看了看过滤嘴,同时说道,“昨天省里刚发了通知,今年的高考时间是7月20号到22号,只有三个星期,他们现在都拼了命的学。”

  他说完想了想,抬起头看着陈凡,轻声说道,“小陈,你要是有时间的话,看看能不能再给他们补补课。这些学生娃,跟以前的知青是大不一样。

  以前那些知青是什么样子,我不说你也知道,如果是那样,我不会跟你提半个字。

  但这些娃娃,是真的用心。平时干活都跟村里社员们一样,同时上工、同时下工,学习时间都放在业余。农闲的时候,还会去小学帮忙讲课。

  别的不说,就将心比心吧,看他们那没日没夜的样子,我都有点心疼。”

  陈凡抿抿嘴,琢磨了两秒,轻轻点了点头,“行。”

  不管他们是真心还是作秀,能做到这个程度,也算是有心了,既然杨队长都开了这个口,那他拉一把又何妨。

第603章 相聚

  接下来几天,陈凡每天抽出两个小时给那些知青上课,帮他们查漏补缺。

  公社南湖高中的校长听说陈凡回来了、还给知青们上课,便赶紧跑过来,希望陈凡也能去高中讲一讲。

  今年的报考条件早就公布,确定的招生对象是“20岁左右的青年”,但26-30周岁的优秀青年、及1966-1968届高中毕业生仍可报考,在校高中生中的成绩优异者也可经过批准报考。

  相比后世,这个条件可谓十分宽泛,但对比去年,却又明确了许多。

  而卢家湾符合报考条件的,全部都在去年被陈凡一波送走,剩下的要么还在小学里努力,要么都是看见书本就头疼的学渣,再加上卢家湾现在收入比大单位的工人干部还强,便没有一个人报名。

  所以今年的高考,其实跟陈凡关系不大。

  不过陈凡想了想,还是答应校长的请求,去高中讲了一个下午。

  没别的,卢家湾的学生,以后都还是要去公社的中学上学,又不怎么费事,留个香火情,以后也好相处。

  再一个,卢家湾现在是烈火烹油,多交朋友有百利而无一害,路走宽一点,总比把路走窄来得强。

  除了这两件事,陈凡其他时间便在大队部泡着,指导黄鹂如何办好食堂。

  食堂场地好说,大队部院子里就有厨房,再腾出两间大一点的屋子,便能同时招待4、50人,这个空间绝对够用。

  若是偶尔来人比较多,把诸如会议室之类的其他房间收拾一下,也能摆上好几桌。

  除了黄鹂这个主厨,大队部还另外招了两个临时工做帮厨。

  不过她们就不像黄鹂和杨梅那样拿统筹工的工分,而是打了个折扣,即便如此,还是引发了一番争抢。

  没别的,大队部的工分价值太高,即便打个了折扣,也还是比在小队干更划算。

  杨梅那边的酿酒作坊也差不多,她自己做主理,另外配两个帮工打下手。

  卢家湾兵强马壮,什么都不缺,几天功夫便建好一座小型酒坊,只等正式开酿。

  ……

  7月7日,星期五,小暑。

  陈凡本来只打算回卢家湾待3天,却不知不觉待了一个星期。

  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大暴雨,这种夏季的雷阵雨在云湖比较常见,大多在晚上10点到12点之间开始,雨势特别大,然后在下半夜就停下,正好驱散暑热。

  时间间隔一般在一周左右,若是连续超过半个月没有下雨,那就是天气异常,有干旱的可能。

  下完雨之后的第二天早上,又是阳光灿烂的一天。

  而昨晚的这场雨,似乎成了催熟剂,让田地里的稻谷几乎一夜之间变得金黄。

  只等上午的太阳将稻穗上的水珠晒干,便可以开始收割。

  就在生产队的农机手忙着检查机器、随时准备下地的时候,陈凡却背着背包,带着刘璐走上大堤。

  双抢第一天,杨书记他们要忙着视察各个小队的劳动情况,便没有过来送行。

  只有张文良和杨队长、黄保管员、刘会计几人将他送到码头。

  当然也少不了黄鹂和杨梅。

  刘会计还在第N遍重复叮嘱侄女,“出门在外,一定要听师父的话,认真学习,不能让师父操心,……”

  刘璐一点也没觉得烦,她还从来没有出过南湖公社,更别说去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心里一点底都没有,耳朵里听着叔叔交代的话,没脑子地点着头。

  走到船边,陈凡转身对着几人摆摆手,“送到这里就够了,再送就要跟我一起走咯。”

  杨队长打了个哈哈,对着他招招手,“把你的过滤嘴烟来一根。”

  陈凡直接拿出两包放在他手上,“现在过滤嘴烟不难买,回头你们找公社钱书记去要,肯定能要到甲级烟票。”

  杨队长也不客气,分了一包递给张文良,手里的拆开后,抽出几支散了,“行啊,回头我去找杨书记,让他去问问。”

  顿了一下,他又笑道,“要不是双抢,我还真想跟你去上海,看看大码头是什么样子。”

  陈凡点燃烟抽了一口,“只要卢家湾发展越来越好,一定有机会。”

  他转头对着张文良笑道,“等卢家湾的食品厂和服装厂都办起来,你也可以去那些大城市,找他们的百货公司和供销社做推销,要是能被他们看中,那就只有担心缺货的份,没有怕卖不出去的道理。”

  张文良抽着烟、点了点头,“这个我信。”

  他笑着晃晃脑袋,“以前啊,我看供销社门市部都羡慕得不行,哪还敢去找他们的领导推销。”

  说着转身看向杨队长,哈哈一笑,“现在呢,只要给我一张介绍信,我背着产品,就没有不敢敲的门。”

  几人聊了一阵,一支烟抽完,陈凡将烟头扔到水里,轻声笑道,“行了,今天双抢第一天,你们都忙得很,我还是不耽误你们工作,先走了啊。”

  看着陈凡跳上快艇,张文良遗憾地摇摇头,“我还想着等双抢结束,再跟你比一场,结果你今天就跑。”

  陈凡站在船头,伸手把刘璐接上来,对着他笑道,“拉倒吧,从一开始你就没赢过我,还比什么比?

  再说了,待会儿就有别的地方的人过来参观学习,我还不走,等着被他们烦啊?”

  在张文良黑着脸的注视下,陈凡挥挥手,转身掀开油布,等刘璐在旁边坐好,他便发动机器,再次挥了挥手,开着游艇远去。

  河堤上,两条狗子跟着快艇狂奔,还在边跑边叫。游艇上空,燕隼不断绕着船盘旋,似乎在给他引路。

  只有八哥扑腾着翅膀、开心地大叫,“陈凡走啦、陈凡走啦……”

  然后被俯冲而下的燕隼一把抓住,直接扔到陈凡面前,畏惧地缩了缩翅膀,不敢再叫。

  陈凡满脸无语地抓起八哥,用力扔向天空,随即将档位推到最大,游艇飞速往地委驶去。

  抵达云湖后,在这里又多逗留了一天,除了跟姜恒和沈雪怡打了声招呼,还特意去拜访了一下卫生处周姐和教育处左姐等老熟人,第三天才开着车返回省城。

  到了省城再转飞机,终于在7月9日这天,抵达上海。

  出了飞机场,刘璐脸上还满是兴奋,不时回头往后看。

  自己竟然坐飞机了?!

  以她的级别肯定达不到买飞机票的条件,但是有陈凡啊。

  只是打了个电话,自己才刚刚达标的陈凡,便顺利买到两张飞机票。顺顺利利带着她上了飞机。

  这年头坐飞机最难的一关就是买票,只要买到票,就可以一路畅通登机,什么检查都没有。

  刚刚还在为飞机惊讶的刘璐,随即又坐上了出租车。

  直到车子停在小院前,下了车站稳,她才小声问道,“老师,上次我听9队的人说,老高回来折腾了好久,他从机场到码头,坐的是公汽,当天还没买到回去的船票,又在一家离得好远的招待所住了一夜,第二天才上船。

  而且船舱里住了好多人,都是高低床,行李也只能放在床底下,连个柜子都没有。怎么我们过来这么顺利呢,而且和张连长他们说的也不一样?”

  陈凡一手扶着装有电脑的自制小拖车,一手按下门铃,转头看着她,“船舱里睡了好多人?”

  见刘璐茫然地点头,陈凡不禁有些无语。

  这个老高,手里拿着外汇,却一分钱都不肯花,连坐船都是买最便宜的五等舱,人才呐!

  他这次回去,还特意去见了老高。

  原来老高家的土墙屋,已经被宽敞的砖瓦房所取代,甚至外墙也刷了水泥石灰,算是队里少数“上档次”的房子。

  房子住好了,连以前不讲卫生的习惯似乎也变了不少,至少还算看得过去。

  现在人也开朗许多,上工的时候,也会跟其他人一起聊天,不像以前,三棍子打不出半个屁来。

  只是没想到,即便找到了靠山、生活好过了,却还是那么节俭。

  嗯,也不知道小高在小本子怎么样?

  就在陈凡放飞思绪的时候,小院门被打开,姜丽丽满心欢喜出现在面前。

  先对着陈凡开心地笑,顿了两秒,她总算看到站在旁边的刘璐,便笑着说道,“小璐,好久不见,你长高了不少,快进来、快进来。”

  说着让开门口,等两人进了院子,把小门关上,快步往里走。

首节 上一节 554/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