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只是临时大集,会不会有一天也和以前一样,恢复一个月两次的赶集?
那些人都没了,应该可以的吧?!
4章送上。感谢大家的订阅支持,还有08a书友的打赏,谢谢!!
顺便求票票!!
(`)比心
第91章 瞄准有钱人
上午的工作结束,陈凡收拾好东西便准备回家。
一个星期后就要赶大集,他也想看看自己有什么东西可卖的。
如果可以的话,他想把那些腊肉腊鱼拉到集市上去卖,能多赚一点是一点,比便宜收购站强。
顺便看看能不能买点其他什么东西。
他对这个时代还不算熟悉,很多事情都不太懂,最好是能回去跟姜丽丽商量一下,要是连她都不知道,就只能去请教杨队长。
张队长看着他将小闹钟揣进兜里,当即说道,“你就这样拿着,不怕丢了?”
闹钟可是贵重物品,十好几块呢,普通人家都不一定有,谁不是当宝贝藏着的,哪能随便揣兜里?
陈凡看了看他,不解地问道,“那要怎么拿?”
张队长左右看了看,从后面墙角的柜子里翻出一团细麻绳,扯了半米多长,拿剪刀剪断,转身递给他,“一头拴着裤腰带,一头拴着闹钟,这样就不怕丢了。”
陈凡接过绳子,脑海里浮现一个画面。
自己走在路上,裤子上吊着一根麻绳,对面走来一人,胸前吊着一条细链子,那人掏出一块怀表,走过来说,“师傅劳驾,我这怀表不准,想跟您对对时间。”
然后自己啪一下掏出闹钟,“现在9点15。”
那人目瞪口呆,“师傅,您这怀表挺别致啊。”
陈凡忍不住晃晃脑袋,将脑海里的画面驱散,果断将棉袄扣子解开,然后一头系着裤腰带,一头系着闹钟,将闹钟放在内口袋里,再将扣子扣紧,这样别人就看不出来。
张队长见他如此谨慎,满意地点点头,“今天干得不错,提出口头表扬,下午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陈凡点点头,“是。”
随后背着工具箱,回家去了。
……
也许是体质和敏捷都增强了的原因,他现在走一趟路,只需要20多分钟,比第一次来这里走了半个多小时,速度提高了近一半,还不怎么累。
刚进院子,他就看见院里坐着好些人,男女老少乌压压坐了一大片,估计把所有椅子都搬了出来,以至于姜丽丽都只能在门口站着。
陈凡愣了一下,今天怎么回事?
平时这知青点都没人来,今天却这么多人,莫非又出了什么大事?
杨队长见到陈凡回来,立刻起身说道,“小陈,那个赶大集是怎么回事?”
其他人也都站起来,围在陈凡周围,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要把他怎么滴。
“赶大集啊?”
陈凡顿时恍然,原来都是为这个事来的?
随即说道,“就是通知里说的啊,腊月19,甘家村5队,也不用报名排队,到了地方有警察和民兵维持秩序,听安排就行了。”
杨队长,“这些我们都知道,我就是想问问你,这个通知是怎么来的?”
陈凡眨眨眼,终于明白他们的来意。
弄了半天就是为了打听八卦啊。
别人不知道我知道,再跟人掰扯掰扯内情,享受一番崇拜的目光,就能心满意足。
当即呵呵笑道,“大概就是8点钟的样子吧,公社上的干部给大队部打电话,是张队长接的电话,他们就通知了这个事,张队长一点也没耽搁,等广播一结束,立刻就让我发通知,我念完通知就回来了。”
杨队长眨眨眼,显然有些失望,“就这样?”
陈凡笑了笑,“基本上就这样,保证没有添油加醋。”
他看了看旁边小声议论的社员们,对着杨队长问道,“队长,咱们小队去赶集不?”
杨队长哈哈一笑,“去,肯定去。买不买、卖不卖,都去凑个热闹。”
刘会计也笑道,“说起来也有十年没办过农村大集,也不知道跟以前有什么区别没有。”
黄保管员咂咂嘴,“我估计,最大的区别肯定就是人多。”
杨队长,“那可不,十年没赶集,这是头一回重开,走得动的肯定都会去看热闹。”
刘会计掐指一算,“全公社5个大队,一个大队就是三四千人,总共有一万八九,哪怕去一半,也有8、9千人,搞不好能过万。啧啧,甘家村的民兵连怕不是都要上阵。”
杨队长看了看他,“不止哦,还有公社的四五千人呢?腊月19刚好是星期天,单位上都放假,他们能不去?”
黄保管员,“西边河对岸的阳山公社、东边河对岸的青山公社怕不是都会有人来。”
刘会计深以为然地点点头,“他们挨河住的地方过去比我们头上几个队还近,肯定有人去,搞不好那天的人能上一万五。”
陈凡在一旁发呆,就一个小小的农村赶集,能聚集这么多人?
全员出动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眼看从陈凡这里打听不到别的内幕消息,大家便都一边讨论一边往外走。
见杨队长他们也准备走,陈凡赶紧上前,小声问道,“队长,我也想去参加,可以不?”
杨队长,“可以啊,这个又没有门槛,随便去。”
陈凡,“那我想卖点东西,行不行呢?”
杨队长,“行,怎么不行?”
随即看了看他的房间,转过脸来,笑道,“你那些东西确实有点多,卖点也好。”
顿了一下,他又说道,“到时候我统计一下,看看队里有多少人要卖东西,要是多的话,干脆套两辆车过去。”
陈凡顿时大喜,“好好,这个好。”
随后又双手紧握,略带腼腆地问道,“队长,我知道那个集市不能卖工业品,就想问一下,能不能卖熟食?”
“熟食?”
杨队长惊讶地看着他,“伱想摆摊?”
陈凡脸上浮现几分羞涩,“就是想弄点甲鱼肉过去卖,那毛鸡都要1块1一斤,我卖做熟了的甲鱼肉,1块钱一斤应该可以吧?”
杨队长咂咂嘴,“这倒是个办法。”
随即看着他,“以前赶集的时候,倒是有人卖点烤红薯、烧饼、包子馒头这样的东西,卖熟肉的没见过,不过应该不违规,你可以试试。”
黄保管员在一旁又说道,“不过你也别弄太多,少弄一点,万一要是不允许卖,也不至于亏太多。”
这甲鱼虽然不要钱,但也要油和调料,浪费了总归不好。
陈凡笑道,“没事,我也弄不了太多,万一要是不许卖,我再拉回来,反正冬天气温低,放个把月都不会坏,每天吃一点,自己也能吃完。”
如果出太阳,在太阳底下还能有点温度,但是没有太阳的时候,这里的天气真就跟冰箱似的,寒气直往骨子里灌。
他来这里才短短十来天,气温就越来越低,再过几天肯定还会更冷,要一直等到正月中下旬,气温才会开始回升,这段时间保存熟食肯定没问题。
本来他还没有卖熟食的想法,因为很少有农村人会在外面花钱买吃的,顶多给小孩子买个饼。
但是刚才听到杨队长说,公社上的人也会过去。
那些可都是拿工资的有钱人,难得赶一次集,肯定不会太过吝啬,即便是再节俭的人,到了那个环境里,也会有消费的冲动。
正好后面猪栏屋里还养着10只大甲鱼,到时候把它们一锅炖,装在水桶里带过去,再在现场垒个土灶,弄口大锅蒸上,等香气出来,迎风那么一飘……
陈凡就不信了,公社上的那些有钱人闻着香味,还能管得住自己的钱袋子!
上一章又少了200字。o(╥﹏╥)o
第92章 白高兴一场
等所有人离开,陈凡便和姜丽丽一起收拾院子,把椅子搬回房间。
拎着两把椅子往屋里走,陈凡说道,“赶集那天你去的吧?”
姜丽丽拿着扫帚扫地,摇头笑了笑,“我没什么好买的,就不去了。”
陈凡转身看着她,“呃,你要是不去,谁帮我忙啊?”
姜丽丽噗呲一下笑出声来,“那好吧,我陪你一起去。”
陈凡这才继续干活儿,笑道,“用杨队长的话说,有事儿没事儿看看热闹也好,说不定到时候能买点合适的东西呢。
比如顺便买点小鸡仔,等养到几个月大,就可以天天吃鸡蛋。要是有卖猪仔的,就买两头小猪,明年咱们也杀年猪。”
看着开心畅想的陈凡,姜丽丽也忍不住咧嘴直笑。
等她听到陈凡说到年猪,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啊”了一声,说道,“陈凡,明年伱可能会被摊派任务。”
陈凡刚从一间房里出来,听到她的话,不禁愣了愣,“什么任务?”
杨队长不是说了,不分宅基地,不参与生产队劳动,就不会给他摊派任务么?
像挑堤、水利翻新这些都不用他去,也不会因为不去就要交钱。
要不然这不给、那不给,还反倒要承担义务,谁乐意?
姜丽丽对着他说道,“不是生产队的任务,是食品站下的任务,他们不看别的,就看这个生产队的户口簿,按户头摊派。”
陈凡眨眨眼,“摊派什么?”
姜丽丽,“养猪,每年都要强制卖给食品站一头猪,每年的标准都会变,今年的标准是120斤,不能低于这个重量。”
听到这话,陈凡也想起来姜丽丽之前跟他说过的话,恍然点了点头,“派购是吧?”
姜丽丽,“对,就是派购,派购任务一般都是交5留5,如果给你摊派的任务是一头,你就可以养两头,也可以只养一头,但是完成任务后自己就没了。”
陈凡,“那我要是养3头呢?”
姜丽丽一听,吓得手一松,扫帚都掉在地上,连连摆手说道,“我可打不了那么多猪草!”
陈凡满脸无语,“我没让你打。”
看把这孩子吓得。
姜丽丽这才松了口气,蹲下来捡起扫帚,满脸担忧地看着他,“可是,你也打不了那么多猪草啊。”
陈凡,_“……我就这么一说。”
听到这话,姜丽丽才放下心来。
人家家里有7、8口人的,才敢养3头猪,否则一般最多养两头,这里就陈凡和自己两个人,养一头还行,两头可能勉强,养3头?
饶了她吧!
……
收拾完院子,陈凡这才将放在另一个柜子里的收音机搬了出来,又将闹钟摆在桌角,定好时间,省得耽误了下午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