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凡吃了七分饱之后,便放慢速度,细细品着温酒,边喝边吃,顺便听些这年头的“老故事”。
朱师傅早已将棉袄脱掉,身上只穿了一件秋衣,膀大腰圆宛如一尊门神,端起酒碗抿一口,再吃一口肉,讲起了不知说过多少遍的老话。
“62年,上级发通知,不仅实行派购,按照每家每户的人口数量,要求必须养猪,出售给食品站,还提高了牲猪收购价,对于把牲猪卖给食品站的养殖户,奖售粮食和工业品。
那时候多好啊,养好一头猪,顶得上一个壮劳力,家家户户自然都愿意养猪,我一个人忙不过来,就打报告要招人,领导才同意给我们7个师傅每人配两个徒弟,我第一拨徒弟也是那时候收的。
到了第二年,三年时期收不到猪的情况已经彻底转变,而且又追加了‘议购议销’,允许价格上下浮动,那一年超额完成任务,我一个人就宰杀了一千多头。
65年,牲猪派购试行预付奖售粮。”
他转头看向听得聚精会神的陈凡,顿时引为知己,细细解释,“什么意思呢?就是只要派购任务下到你头上,我就先把你卖猪应得的粮食发给你,等到时候你把猪拉到食品站来卖,再根据重量多退少补。这一下子就把老百姓的热情拉起来了啊,当年全县收购牲猪超过10万头,10万头啊!怎么吃得完?”
陈凡眨着眼睛,默默盘算10万头猪是多少斤?
猪的出肉率一般在70%到80%之间,就按70%算,一头猪最低标准是120斤,出肉最少有84斤,10万头就是840万斤?
最少840万斤?
嚇人哦!
不过算算人均消耗量,一个县就按30万人算,平均一个人的年消耗量只有28斤?一个月两斤多一点?
这还是假设所有猪肉都留在本地,事实上大部分猪肉都供应给了大城市,能留在本地的,一点都不多!
朱师傅灌了一口酒,又吃了一口菜。
可惜,这时候肉菜都已经吃得差不多了,更别说陈凡做的那几个菜,只能夹两筷子刚下的新鲜白菜和红菜苔下酒。
抹了把嘴,朱师傅继续说道,“这么多的猪哪里吃得完?这一年全国大部分城市取消猪肉票,敞开了供应,还是卖不完。
为什么?因为大部分老百姓都买不起啊,一斤猪肉一块多,有几家天天吃得起?
结果好多肉坏的坏、扔的扔,可惜哦。
猪肉都卖不完,那肯定不能再敞开了收,就又改变方法,搞了个‘上门看猪,合格发证,定时定点,预约收购’的办法,总算是解决‘涨库’的问题。”
听到这里,陈凡不禁嘴角微抽。
涨库问题算是解决了,可那些投入成本和精力的生产队社员家庭怎么办?
朱师傅当然没说,他也管不着,只是继续说道,“再往后,也就是66年的时候,政策发生变化,全面、彻底地取消了派购和奖售办法。这下好,没有派购任务,也没有奖售奖励,还有几个人愿意养猪?”
他转头看向杨队长,“当时咱们卢家湾养猪的人有几成?”
杨队长歪着头笑了笑,“还几成?基本上都是养一头过年杀了吃,交任务的猪一头都不养。”
朱师傅拍拍桌子,转头看向陈凡,“看看、看看,老百姓都不是傻子。一头毛猪收购价是3毛5一斤,有些地方最高也不超过4毛5,任务外的活猪市场价是多少?一斤9毛8!”
陈凡登时眼睛都直了,差价6毛3?
朱师傅两手一摊,“价格差这么多,还取消奖励,一不给粮二不给票,鬼愿意养?
结果呢,68、69两年,每年都收不到5万头,还都是人家杀了年猪,留半头卖半头,搞得猪肉票重新出山。
73年暂时恢复了一下奖售和派购,刚有点效果,又被取消,直到去年重新确定恢复,这养猪的才多起来。”
第39章 信任有待加强
聊完古事聊今事。
朱师傅撩起衣服抹了把汗,双下巴直颤颤。
这让陈凡突然想起一句话,“百货公司一枝花,食品站里双下巴”,原来是这么个意思?!
肥头大耳的朱师傅转头看着杨队长,笑着说道,“今年队里应该没有不达标的猪吧?”
“嗯嗯。”
杨队长咽下嘴里的菜,点着头笑道,“120斤的标准,还是比较容易达标的。”
朱师傅咧嘴直笑,“容易达标?那你知道这个标准是怎么来的么?”
杨队长表情一愣,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怎么来的?”
这个问题还真是戳他。身为生产队长,养猪合格率也是重要指标,标准定高了,肯定不容易达标,标准定低了,那他的工作也更容易完成,自然就很上心。
不仅是他,包括刘掬匠和杨家另外四兄弟,也直愣愣地看着朱师傅。
朱师傅伸出两根手指,那手油光水滑,带着厚厚的油彩,比杀猪菜里的汤还浓。
他看了一圈众人,神秘兮兮地说道,“开会定标准的时候,县里头刚开始定的是138斤,比去年(按农历算是75年)的135斤还高,少一斤都不行,因为猪小了,那肥油肯定就不够。
结果全县13个公社的食品站主任都不同意,为什么?这标准定高了,完不成任务怎么办?
去年就因为取消了奖励,差一点没完成任务,我们主任回来发了好大的火,把几个收购员叫过去骂了一通,让他们平时吃卡拿要,结果搞得收购量差点不达标,所以今年肯定不能这么搞。最后讨价还价,就定了120斤的标准。”
然后转过头看着陈凡,“这收购标准是高是低,关系到老百姓养猪能不能回本。达标就能赚一点,没达标,多出来的肉只能卖给生产队,生产队过一手,最后还是流到了食品站,你说老百姓要吃多大的亏!”
陈凡张着嘴,一副大开眼界的样子。
欧的内个天,还能这样玩?
……
酒酣耳热后,杨队长总算记得陈凡还要去卢家湾5队教杀甲鱼,而朱师傅也要赶回公社有事,便吃完散伙。
朱师傅临走的时候,还拽着陈凡的胳膊,“小伙子不错,下回你去公社,到食品站找我,我请伱喝酒。”
难得有个人肯听他讲那些老古董,今天算是说痛快了,也喝痛快了,这个小伙子值得交。
当然,下次见面的时候,要是能再露两手就更好。
那个回锅肉真对胃口,爆炒猪肝也好吃,血肠也很好。食品站别的没有,就是猪肉多,尤其是猪杂,天天吃都吃腻了。必须想办法把这两个菜学到手,以前那些下水都浪费了啊!
陈凡自无不可,满脸笑容一口答应。
通过杨队长对朱师傅的奉承就知道,他这个杀猪师傅可不是一般人。
刚才看杀猪的时候,姜丽丽也偷偷跟他说了,食品站是道坎,一头派购猪抬过去,多几斤少几斤都在人家收购员的秤杆上掌握着,他给你把秤杆用小拇指垫着点,那猪就过关了,要是把秤杆压一压,达标了也得再抬回去。
所以在食品站工作的人,在生产队里都见人大一辈,普通社员见了,不管年纪大小,都得喊声叔。那些四五十岁给二三十的年轻人喊叔、甚至是喊爷的,都不必大惊小怪。
即使是生产队队长、大队长,当着面也得叫声哥,否则不知道哪里得罪了人家,让人回去说几句怪话,就压你队里的秤,你去找公社主任来也没用。
因为食品站跟公社不是一条线,就像供销社主任一样,牛的能在地委领导面前翘尾巴。
管不到人家身上,却又求着人家,就得仔细捧着。
朱师傅虽然不是收购员,可也是食品站的元老之一,上上下下都给他几分面子,跟这样的人搞好关系,对在农村生活的人来说,比搭上一个县级领导还要强百倍。
这等人物,陈凡当然乐意交好,当即满口答应,还说下次给他做夫妻肺片、酱爆猪心、尖椒炒猪肺、干锅肥肠、爆炒腰花……。
听得朱师傅好像又饿了,拔腿就要走。
杨队长在一旁哈哈大笑,眼看他要走,赶紧眼疾手快将他拉住,随即掏出来四包烟和两块钱,又接过杨婶手里用绳子系着的四根猪蹄和一条猪肉,塞到朱师傅手里,“今天辛苦了,改天有空过来,再好好喝两杯。”
朱师傅也不客气,将钱揣进兜里,烟也放到口袋,把猪蹄和猪肉给徒弟拿着,随后拉着杨队长的手说道,“今天确实太忙,回去还要杀猪,下次再来,尝尝你们刚才说的甲鱼肉。”
杨队长当即指着陈凡,“那你得找他,做甲鱼他才是高手。”
陈凡依旧满口答应,让朱师傅乐开了怀。
客客气气地将二师兄杀手送走,陈凡回过身对着杨队长说道,“队长,您看我这满身酒气,回去洗把脸,再去5队?”
杨队长点点头,“这时候才12点,你先回去休息一下,反正5队离得近,半个多小时就能到,一两点钟过去都没事。”
陈凡便挥挥手,“那,队长,我先回去了啊。”
杨队长对着姜丽丽招招手,“看着点啊。”
姜丽丽赶紧点头,“哦哦。”
两人从杨队长家出来,陈凡将棉衣敞开,大步流星地往回走,姜丽丽跟在他身边,小心翼翼地看着他,生怕他一脚没踩稳摔个跟头。
看见姜丽丽的样子,陈凡呵呵直笑,“放心,我没事。”
顿了一下,他回头看了看,故作神秘地说道,“本来那酒温过后度数会降低,刚才我又趁他们不注意,倒了一点酒在海碗的热水里,看着身上酒气重,其实没喝多少。”
“啊?”
姜丽丽先是一惊,随即低下头来,抿着嘴止不住地笑。
她没想到陈凡还有这一手,估计其他人也没想到吧。这年头只有嫌酒不够喝的,哪还有糟蹋酒的人。
陈凡将衣襟敞开,心里也一片舒畅。
今天上午半天收获不小啊。
先帮忙搭灶、打下手,家务经验加了11点,然后看朱师傅杀猪,开启屠宰技能,接着又教他们做血肠、回锅肉和爆炒猪肝,教学经验加了10点、厨艺经验又加了5点。
最后吃饭喝酒,混了个酒足饭饱不说,体质也稍微加了0.2,力量加了0.3。
现在的属性面板就是:
体质:8.2/10
力量:6.3/10
敏捷:7/10
智力:9/10
精神:9/10
技能:
家务LV3(20/100)
禽言兽语LV1(4/10)
厨艺LV4(20/200)
教学技能LV2(20/50)
屠宰技能LV2(5/50)
比起前天的白板小弱鸡,可谓进步神速。
陈凡此时已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走在路上,他突然想到刚才杨队长给朱师傅两块钱,还有一条肉,不禁问道,“朱师傅他们是公家的人,过来杀猪收钱,是私人收的,还是公家收的?”
听到这个问题,姜丽丽却沉默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小声说道,“我、我也不清楚。”
陈凡一听就明白了,转头看着她,呵呵笑道,“你看看,我都对你无话不说了,你还跟我打埋伏,咱们之间的信任还有待加强啊。”
第40章 朋友
陈凡话音刚落,姜丽丽就血气上涌满脸通红,连耳根子都在发红,眼看着额头上都冒出一阵细汗。
看到她这个样子,陈凡顿时心里咯噔一下。
坏了。
自己喝了二两酒,嘴巴没把门,讲起话来也没个注意。
姜丽丽本来在这里就活得小心翼翼,且不管知道不知道那些情况,有些话她就不能说。
自己随口一句玩笑话倒是没什么,可是听在她的耳里,她心里就只会往最坏的地方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