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1977 第214节

  陈凡却不理他们,快步走到摩托车旁,将布放到挎斗里,左右看了看,小声说道,“师傅,附近哪里有公厕啊?”

  车手师傅立刻指着门市部后面,“棉纺厂里面就有。”

  顿了一下,又有些为难,“不过厂区不容易进去。”

  陈凡指着对面,“宿舍区那边应该有吧。”

  车手立刻点头,“那里肯定有,我送你过去。”

  说着就要上摩托车。

  陈凡赶紧摆手,“不用不用,我自己去就行。”

  说完撒丫子就跑,很快便横穿马路,消失在宿舍区的巷道里面。

  等他再回来,又看到刚才的一幕。

  三个人齐齐蹲在马路牙子上抽烟,眼里满是惆怅。

  张文良,“宿舍区太大,又迷路了啊?”

  张觉民,“半个多小时啊,你要再不回来,我们就该一个厕所一个厕所的去找了。”

  车手倒是没什么情绪,只是问道,“陈老师,接下来去哪里?”

  陈凡做出一副舒坦的姿态,大手一挥,“其他事情都放一放,先给你把《数理化自学丛书》买到再说。”

  车手师傅顿时大受感动,赶紧站起来说道,“不用不用,紧着你就行,反正我家就在这里,随便什么时候都能去。”

  陈凡想了想,笑道,“那这样,旧货店你知道在哪里吗?”

  大城市比较讲究,叫“信托商店”,但是在云湖,抱歉,就叫旧货店,爱来不来。

  车手师傅当即笑道,“那肯定知道,有些人凑不到票,就去旧货商店买,那里收音机、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几大件都有。而且那地方距离我们卫生处不远,就在老城区,所以你要是没有其他事的话,逛完旧货商店再回去,就很方便。”

  所谓的老城区,就是建国前的云湖市主要城区,相对应的,是50年代后期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城区”,包括棉纺厂在内的众多企业单位都在这个区域,是人人羡慕的地方。

  等到几十年后,这里便是云湖的“棚户区”,是人人厌弃的对象。

  陈凡哈哈笑道,“那正好,中心书店也在老城区吧,咱们就先去中心书店给你买书,然后去旧货店,完了就回招待所。”

  这次车手师傅没有拒绝,点头笑道,“正好,可以顺着跑完。”

  随后众人上车,摩托车突突突地往回赶。

  先在中心书店下车,车手师傅顺利买到唯一的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

  真没想到,连中心书店都只留了一套,估计其他新华书店要么没有,要么也只有一套。

  想到这种可能性,陈凡默默为云湖的知青们哀叹。

  你们大概是追不上卢家湾学子的脚步啦!

  从中心书店出来,往前开了一小段,再转个弯,便是旧货商店。

  陈凡一马当先走进去,车手师傅和张文良紧随其后,至于张觉民,则谨慎地留在摩托车上看守物品。

  “小城市”的特点就是门店大、东西少。

  这间旧货商店也不例外,近五百平米的经营面积,却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地方摆放了东西。

  这里只有靠里面一条柜台,其他地方都是开放式的区域,新旧不一的自行车、缝纫机,都放在柜台外的空地上,另外还有大大小小的家具,也分门别类摆放整齐。

  只不过数量就有些可怜,品种也不多。

  陈凡只是绕着家具转了一圈,便自觉地打消了捡漏的想法。

  最好的木料也不过是樟木而已,还有必要捡吗?

  难道黄花梨、金丝楠木什么的,全部都在首都的信托商店里?

  幽幽叹了口气,陈凡再去看缝纫机和自行车。

  这类东西也不多,但是比起家具,已经算不错了。经过精挑细选,挑了一辆自行车和一台缝纫机,一共花掉150块钱,按新货价格算,可以说是血赚。

  张文良有些不解,拉着陈凡小声问道,“你有马,还要自行车干嘛?还有缝纫机,你会做衣服?”

  陈凡同样小声回答,“缝纫机是给我自己用的,我是真的会做衣服。自行车是帮我们杨队长买的,你是不知道,他盼一辆自行车,盼了十几年了,可惜钱够了,没有票,那辆八成新的看着还不错,带回去给他,他肯定会要。”

  张文良有点小纠结,“那他要是不要呢?”

  陈凡耸耸肩,“那我就自己留着呗,一天骑马,一天骑自行车,换着来。”

  张文良抿抿嘴,突然问道,“不是,你身上到底还有多少钱啊?”

  听到这话,陈凡猛地反应过来。

  对哦,我刚建了房子,现在是负债状态,不能太奢侈。

  便遗憾地摇摇头,“唉,买完自行车和缝纫机,我最后一点家底,连着出差预支的钱,全都花光了,这回是真的身无分文了啊!”

  心里还在默默自我安慰,反正这里的手表也没什么好货,等下次再说吧。

  张文良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你看我信不?”

第314章 这就叫专业

  信不信的,东西都买了,还能怎么滴?

  自行车和缝纫机都是大件,摩托车不好拉,陈凡便又花了5毛钱,请旧货商店帮忙用板车送到卫生处招待所。

  张觉民和张文良见拉这么点东西就要5毛钱,恨不得大骂一声奸商。可惜旧货商店也是国营的,只能悻悻作罢。

  买完东西回招待所,这一个上午,就这么过去了。

  下午的时候,陈凡没有跟着专家组的人一起讨论。

  现在能说的东西他都已经说完,再继续讨论下去,他这个“只懂初级医术”的人设就要崩掉,后面会引发出什么后果,只能说是个未知数。

  其实几乎所有的急救方法都很普通,普通到随便一个普通人,只要认真学习几次就能学会,这也是所有人都对陈凡没有丝毫怀疑的原因。

  不就是急救经验丰富了一点,然后在治疗思路上能够别出心裁么。

  年轻人嘛,思维灵活很正常,何况他还是练过武的,对人体也算比较了解,这有什么好怀疑的?

  这年头有个一技之长便被各大报纸吹捧、继而闻名全国的不在少数。

  区区陈凡,只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有点本事,也值得褒奖,但最终还是要靠组织的力量,才能发挥出作用!

  自然也就不值得特别重视。

  可要是把接近LV4的中医技能暴露出来,这样的医术足以在地委中医院开设诊堂、开门收徒。

  如果他能再大个十岁,什么都好说,毕竟二三十岁的年纪,学得一身上乘医术的也不是没有,大家只会当他天资聪颖。

  可是16岁?一千多种草药认全了没有?一百种常用草药记住了么?炮制学会了没有?脉象搞明白了吗?就能开堂坐诊啦?

  那些专家一定会往下深究。

  师父是谁?学医几年?入的是哪一门、哪一派?

  要是什么都没问题,才会夸他一声“天才啊!少年国手!”

  毕竟有《红雨》的少年赤脚医生专美于前,不至于有人拉他去切片研究。

  只不过到那个时候,陈凡还想往回跑的话,难度就不是一般的大。

  而且就算能跑回卢家湾窝着,也休想清净,到时候他每天别的什么都不用干,所有时间都用来应付求医问药的人得了。

  因此这时候绝对不能暴露,所有《急救手册》的编辑工作,到此也就与他毫无关系。

  不过他也没有荒废时间,又被郝立洋请过去,教其他医院的急诊科医生几种新式急救方法。

  陈凡也乐得如此,颠颠地跑到医院去刷经验。

  市卫生处的直属医院都去过,传染病医院没必要去,严利元便联系了不逊于几家人民医院的另一家区属医院。

  巧了,正是他们刚才还去那边转过的“新城区”,名字叫做红星医院,是专门为企业单位职工服务的,设施、人才等各方面在全云湖地区都是首屈一指。

  毕竟附近都是企业单位,有钱,福利待遇也好,连带着医院也有钱、福利待遇好,无数人才都想往里挤。

  如果抛开“亲儿子优先”的惯例,其实陈凡最应该去的就是这家医院,因为这里工厂林立,意外事故发生频率远超其他区域,红星医院的急诊科也是最忙、面临问题最多的。

  可惜不是亲生的,中间还隔了一个区卫生处,也就只能往后靠。

  既然现在直属医院都已经过了一遍,郝立洋也就不再吝啬,让严利元带陈凡来这里上岗,堵住区卫生处主任的嘴。

  嗯,顺便再换一点福利回来。

  和其他几家医院一样,红星医院的院长和急诊科主任,对陈凡的到来都表示热烈的欢迎。

  这几天陈凡的名字在云湖市区卫生系统可以说是无人不知,年纪轻轻就学得一手上好的急救医术,甚至还自创了一套“呼吸道异物清除法”,效果非常显著。

  最难得的,还是他不计较个人得失,毫无保留地传授治疗经验,又干脆利落地拒绝了卫生处的干部岗位,甘愿在农村做一名普普通通的赤脚医生。

  否则的话,他日做推广工作的时候,去省城、甚至去首都,大名单里面肯定会有他的名字。

  但是现在这个名字就空出来了,等待新的人选。

  没有利益冲突,还能学到新医术,哪个医院会不喜欢这样的人?

  于是这天下午陈凡就在红星医院安顿下来。

  照例先给全体急诊科的医生、护士讲解“呼吸道异物清除法”,之后简单讲了一下这几天“和众多专家们一起”研究出来的对原有急救处理方式的创新。

  做完例行功课,陈凡便穿着一件白大褂,戴着帽子和口罩,开始在医院里刷经验值。

  可惜这里没有特殊病例,效果远远不如前几家医院。

  陈凡一边从急诊部窜到门诊部,再窜到住院部,不断吸收经验值,一边想着等哪天再去中心医院逛两圈,争取把所有没见过的病例都刷完。

  不过这里也有优势,那就是工伤特别多!

  一晃大半个下午过去,他将各种稀奇古怪的工伤都刷了一遍,外科经验值很是涨了不少。

  眼看时间已经接近6点,他回到急诊科,准备下班走人,这时候医院门口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

  不过没人当回事。

  医院别的没有,就是不缺哭天喊地的病人和家属,陈凡在这里待了一个下午,就遇到十几起,早就习以为常。

  不过习惯归习惯,该做的工作还是要做。

  早就有护士推着平板床跑出去,陈凡也和急诊科主任一起,快步走到大厅,不一会儿,便看见两张床被推了进来,上面各躺着一个人在哼哼唧唧,周围还有不少人簇拥着。

  急诊主任第一时间迎了上去,“什么情况?”

  接着便是两个声音同时响起。

  “医生快救我啊,我被老鼠咬了啊,好多的老鼠啊。”“医生先给我看看,我手上脸上被老鼠咬了好几口,还有抓伤,腿上也被咬了。”

  急诊主任一听,二话不说便后退两步,旁边的护士也立刻大喊,“老鼠身上可能携带有鼠疫,被鼠蚤叮咬到可能就会感染,病人的飞沫也会传人,大家都不要靠近。”

  刚才送他们过来、还恨不得贴着他们的众人,立刻嗖地一下全部散开,脸色满是惊恐,露出中间的两个“受害人”。

  这时候陈凡也确认了患者的身份。

  刚才听声音就感觉是那个什么刘姐,只是因为尖叫有些失真,一时间不能确定,现在看到她的人,好嘛,确定了,就是她!

  陈凡有点奇怪,他跟鼠兄商量得好好的,说好的是晚上出击,那时候好大夫都下班了,只有急诊科的几只小猫还在值班,可以让他们多享受一会儿。

  怎么就提前行动了呢?

首节 上一节 214/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