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从外贸开始 第351节

  联想到李健新前世的回购,檀锦程还是决定先从扬子汽车入手,相比起整个集团来说,这个难度更小,另外还可以多拖延一点时间,等到下半年局势突变。

  尉来汽车自己的车型起码还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出来,这期间可以投入改造扬子汽车的SUV生产线,顺带着皮卡还能卖卖,扬子皮卡这些年可是号称皮卡王的。

  若不是长风集团总公司出了问题,扬子的未来并不会比江铃,长城等等皮卡品牌差,着实有些可惜了。

  “行,那就试着联系一下新华联那边吧,这个得谢总出面了,我们的级别还差了点儿。”

  “确实,李总亲自出面跟我们谈,我都感觉有些意外了,估计也是他们真的快撑不下去了。”

  财报只能略窥一二,实际长风的现状只有李健新自己才清楚。

  

  李健新肯亲自参与合作谈判,也是因于这个原因,跟檀锦程在跟他的智囊团开会一样,这个晚上李健新也没有睡觉,办公室里烟熏火燎,也在谈着白天檀锦程一行人透露的信息。

  今天的谈判檀锦程方面主要表达了两点信息,第一是跟长风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尉来汽车通过长风集团采购三菱发动机以及其他的一些零部件。

  第二就是基于第一点,收购长风集团手里持有的皖省扬子汽车股权,通过扬子汽车拥有自己的造车资质以及造车平台。

  “这年轻人不简单啊,从去年开始就盯上了我们,上一次又拒绝直接见面,一直拖到国三标准出台之后才过来。”

  掐灭手里的烟,李健新感叹道。

  去年跟着檀锦程来的那位黄总来过集团做过一次调研,当时李健新以为只是股票投资,就没有在意,也没有跟黄鸣见面。

  公司的财务今年出现问题,而恰好在这时对方启动了造车计划,李健新才反应过来原来不是奔着股票而来的。

  让办公室释放出一些合作的意思,结果没想到檀锦程在直播当中不承认了,虽然私下里表达了合作的意思,但终归是玩了一些心机的。

  “是的,等到现在才跟我们接触,虽然理由很充分,但现在看来应该就是等着国三标准的正式出台啊,他应该对我们的财务状况很是了解。”

  “那这么看来,这小家伙是志在扬子汽车了?”

  在座的都是李健新的老伙计,差不多都是同龄人,凭着他们的地位还有资历喊檀锦程一句小家伙是真的一点问题都没有。

  另外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檀锦程最终的目标是长风集团整个,这事儿要不是檀锦程反复跟几位核心人员提起,他们都不相信。

  包括考察团里非核心人员其实都不知道檀锦程最终的计划,都是以收购扬子汽车来做计划的。

  “扬子皮卡的收益还是不错的,这时候卖了真是有点可惜啊。”

  一家公司哪怕到了危机的时刻,都不想出售自己的资产。

  扬子皮卡是长风集团于2005年3月份完成收购的,到今天也不过是三年的时间,收购之后长风集团在扬子汽车身上投入不少,改造了新的生产线也要到今年5月30日才正式投产。

  2007年,我国皮卡汽车的规模是19万辆,今年最最保守的估计也将达到22万辆,扬子皮卡也是经常能挤进销量前10的行列呢。

  顺便一说,曙光汽车旗下的黄海皮卡去年也卖得不错,冲进了全国第八。

  改造后的生产线,产量可以达到5.5万辆每年,扬子汽车也可以说是前途可期啊,檀锦程这时候无异于直接摘桃子了。

  “要不还是卖了吧,集团的资金确实很紧张了,目前能卖的也只有它了。”

  李健新叹气道,他又何尝不知道檀锦程这种行为无异于摘桃子,但形势如此又有什么办法,出售扬子汽车可以给集团带来很大的一笔现金流。

  另外,二季度的财报也要好看很多。

  比起扬子汽车,李健新更在乎的是股价能不能稳住,股价稳不住他们还怎么通过这个融资平台去融资?

第554章 永州的矿,滁州的地理。

  4月23日,星期三。

  今天一早,曾纪祥接到李健新秘书的电话,表示暂停一下谈判,不过却是想单独约一约檀锦程,两人一起喝杯茶。

  “什么意思?先不谈了,去喝茶?”檀锦程也是有点懵。

  “是的,李总约您喝茶,谈判先停一停。”

  想了想,檀锦程哈哈一笑:“呵,先停一停?行吧,那就先停一停,你通知一下其他人,再帮我约一下谢总。”

  停一下就停一下吧,你不急我更不急了,哪怕是多拖一天对我都是有好处的。

  如果不是怕有人截胡,还有就是拖时间太长了不接触的话,檀锦程是真想等到六月份之后再聊这些的,上半年国内的经济形势还是很热的,这时候所有的资产都有些虚高。

  不一会儿,谢俊鸿也是一脸懵的来到檀锦程的房间,他收到消息也有些意外。

  “估计那边应该是有决定了,但又一时半会儿下不定决心吧,停就停吧。”

  “那我们这边怎么处理?就这么等着也不是事儿呀。”

  “这也是我找你来商量的原因,湘省的矿产资源,尤其是永州的矿产资源还是不错的,要不谢总帮着带几个人去永州看看?”

  之前搞动力电池的时候,航新曾经收集过国内矿资源的布局,热门地区像是疆,川,赣这些地方基本已经被分得差不多了,想要直接拥有矿产资源几乎是不可能的。

  除了入股那几家未来国内大型锂矿资源的公司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

  不过湘省还是有机会的,永州的矿产资源也是比较丰富的,全国已探明的168个矿种,永州发现了65种了,储量或者具有一定规模的矿种就有40种。

  其中规模最多的就是锰,稀土,铷以及航新最看重的锂矿资源,这四种矿资源非常的丰富。

  据不完全统计,永州所有的上表矿产潜在价值就超过了300亿,未上表矿产的潜在价值在千亿左右的规模,是一座非常优秀的资源型城市。

  真要是把长风集团给收购了,简直不要太爽。

  这就是打通了闪驰科技借壳上市,尉来汽车进军汽车以及跟永州ZF建立起联系,布局矿产资源的三大通道啊。

  “矿?怎么?还是为了你那个动力电池?”

  谢俊鸿一愣,他是发现他有点跟不上檀锦程的思路了,这跳跃性简直太大了。

  “是啊,我让张总跟你一起过去,你们借着考察永州基地的机会了解一下那边的矿资源,可以的吧?”

  “你还想整上矿了?这个投入可不小啊,你还要造车,这资金吃得消么?”

  锂电池是863计划当中的一员,863计划是什么份量他可比檀锦程更懂,不至于像其他人一样认为檀锦程搞动力电池有什么错,但这种持续的投入也是一般企业无法负担的。

  “先了解了解,用自己的钱肯定是吃不消的,所以得想办法多拉一些投资,城投有没有兴趣?有兴趣的话尉来汽车或者是航新时代那边的股权都是可以转让的。”

  大型项目的投入只靠一家是根本没法吃下来的,死扣着股权不放肯定是做不大,这不仅仅是资金的问题。

  北仓城投可是身边的大金主,可不能放过。

  “哈哈,伱这是盯上我们了?”谢俊鸿哈哈一笑。

  他这次是应了区里的要求,配合着闪驰做一系列的动作,但是作为北仓城投的掌门人,谢俊鸿又不是圣母,配合归配合,但是在一系列的考察过程中肯定也要考虑北仓城投的利益诉求。

  檀锦程的蛇吞象计划,最开始在谢俊鸿听起来是天方夜谭,甚至说出发之时都不相信能成功。

  不过通过一系列的考察,配合上檀锦程也没有直接就亮刀子,而是循序渐进,一点点蚕食的方式,谢俊鸿已经改变了最初的想法。

  先吃下扬子汽车,再试图吃下湘城的基地,把长风集团现有最赚钱的ZF采购板块让给他们,产业重组的过程当中,保证自己利益的前提下,也能够满足长风集团,湘省ZF的需求。

  三方各取所需,如果财政以及销量持续无法改善,另外两方未必不会同意。

  檀锦程也不避讳:“对啊,有没有兴趣,您这個大金主投点儿呗,尉来汽车或者是航新时代随便哪家都可以,或者说两家都投也行。”

  “我考虑考虑吧,先去永州转一圈。”谢俊鸿笑道。

  造车他是看好的,这符合北仓ZF以及北仓城投的战略发展,现在各大城市都在上马汽车项目,北仓也十分需求这方面的资源。

  借助于闪驰,众肽北仓产业基地是一个重大突破,但是这远远还不够。

  尉来汽车是立足于北仓的本土品牌,北仓方面当然希望能够参与一股,至于说动力电池方面,谢俊鸿有些犹豫,一方面动力电池的投入不比汽车小,另一方面工厂还在庐州。

  不过,谢俊鸿又想到了当初的橙子科技,不由得心里一痛。

  当初要是不犹豫,只需要几百万的投入,这会儿就是几亿的利润啊:“顺便问一下,这两个项目你最看好哪个项目?”

  “如果说要看好的话,那我是看好动力电池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的电动汽车应用程度肯定不弱于现在的燃油车,这时候布局沉淀,未来就有一个新兴的市场等着我们去吃肉。”

  跟BYD的战略一样,尉来汽车最终的目标也是新能源汽车,现在搞燃油车不过是发展品牌以及想办法养活自己。

  想想宁王,他虽然不生产一辆车,但是掌握了核心技术只是卖卖电池,宁王就比很多汽车工厂要强势很多,更不用说BYD这种又有自己品牌,又有电池业务的王者。

  学BYD,学宁王,学奇瑞,甚至说学学冰箱彩电大沙发,尉来汽车就是通过学习,融合各家所长,做出属于自己的产业链。

  “哦?居然不是汽车?汽车现在很赚钱的啊。”谢俊鸿有些意外。

  

  “汽车是很赚钱,但市场上的品牌也太多了,竞争非常的激烈,而动力电池则不然,再说我们现在动力电池的技术虽然不如四巨头,但是实力也不弱。”

  同样是两个大的产业链,一个是初入场面对各种大佬级别的公司,一个则是还是起步阶段就有了一定积累,前任不言而喻。

  沉默片刻,谢俊鸿认真的回道:“我会认真考虑你的意见的,先帮你去永州再说吧。”

  当初看不上橙子科技,檀锦程说他会后悔。

  现在肠子都悔青了,谢俊鸿不得不认真对待檀锦程的意见,工厂在庐州虽然不符合区里的规划,但是跟北仓城投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看上扬子汽车?很简单啊,扬子汽车有我们想要的东西。”

  谢俊鸿等人收拾去永州的同时,檀锦程也应李健新的邀请。

  茶室里,就他们两个人,李健新一上来就问话檀锦程为什么会看上扬子汽车,如果只是汽车资质的问题,其实尉来汽车很好解决,没有必要这么麻烦。

  “这么说尉来汽车是准备生产SUV了?”李健新很快就抓住了重点。

  黄鸣等人前段时间还考察过曙光汽车,曙光汽车也有生产SUV的能力,另外还跟福田以及康明斯合作,入股了发动机公司。

  “是的,第一款车型就是SUV,扬子汽车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符合我们的战略需求。”

  除了这些,滁州的地理位置也很优越,毗邻庐州以及徽京两地,无论是承接徽京一些资源以及跟闪驰在庐州的产业对接都是十分便利的。

  到浙省也不远,这个地理位置也是檀锦程所看重的,比起奇瑞的芜湖,闪驰如果想要在皖省建立自己的产业,滁州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至于说老家宜城,暂时来说没那个能力,另外宜城的效率也是真低,除了逢年过节会找檀锦程打点秋风之外,对于投资拿不出任何实质性的好处。

  如果要招商嗅觉敏感的城市,已经在望江有一个产业园的闪驰集团,在成立汽车公司,并且到各地考察,还跟两大国企有合作的第一时间,就应该找到檀锦程谈优惠政策了。

  其反应速度甚至不如滁州,更不用说庐州了,但凡有那么一点点的敏感度,檀锦程都不至于一点都不考虑老家。

  在公路体系还是很发达的2008年,长江水运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这时候宜城的资源真没有10几年之后那么让人看不上眼。

  李健新盯着檀锦程,一字一顿道:“我们公司的人说你这是在摘桃子啊,扬子汽车5月份就能投产年产能5万辆的生产线,檀总还真是好算计。”

  “叫我小檀就行,至于说摘桃子,不能这么说吧,大家各取所需罢了。”

  怎么能算是摘桃子,长风集团获得了他们想要的资金,尉来汽车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汽车生产资质以及其他的产业,在商业合作当中再正常不过。

  不过李健新虽然是指责的口气,但檀锦程却是内心一喜。

第555章 收购的底线

  “从李总的态度来看,应该是同意了,现在就看我们的报价了。”

  张永跟着谢俊鸿一起去了永州,这边剩下的是黄鸣跟檀锦程二人带队,喝完茶之后檀锦程向黄鸣说了一说茶室里二人交流的分析。

  “这么看来应该是有卖的打算了,只不过暂时还过不了心理这一关,另外就是价格的问题。”

  扬子汽车当初在皖省也是红极一时的,最早他们是做电风扇,冰箱一类的,扬子电风扇年纪大一些的皖省人应该还有印象。

  不过后来还是跟很多地方国企业一样,在市场竞争当中受不了冲击,慢慢没落了下来。

  早在长风收购扬子汽车之前,扬子汽车就已经有过一次改组,那次是跟香江中银合作,很可惜的是同样是没能救活。

  “当初扬子汽车是做价4亿的,不过那是三年之前的价格,现在你觉得我们报价多少比较合适?”

  也就是说当时的长风集团实际是花了2.2亿元现金的,如果能够直接收购长风集团持有的55%股份就是最好的了,这样也就不用跟新华联交涉了。

首节 上一节 351/6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