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 第331节

  “不认识。”包国维摇了摇头,转而十分坚定地说道。“但我可以在这个组织里面找到可以信任的科学家,当做我们的帮手。”

  包国维为什么能够这么肯定?

  汤飞凡和方新川不知道,他们只知道的是,这小子说过的话,从来都没有出错的。

  明确自己的目标就好了,为什么要纠结于其中到底什么原因呢?

  结束了在实验室里的会谈之后,已经到了傍晚。

  方新川十分好客的邀请包国维,与他们一起“共进晚餐”。

  本以为这两人会去同济大学的食堂吃,没有想到方新川将包国维带到了后院,掀开一口大锅说道。

  “秉文你可别小看我们,我与飞凡兄在研究青霉素之上,或许没有你小子有天赋,可是在做饭上面,还是有那么一些天赋的。”

  看到对方得意洋洋的模样,包国维好奇地看向大锅里面,只见得各种乱七八糟的蔬菜混杂在一起,加上几块肥猪肉,就凑成了一大锅面条。

  面条闷煮了太久,以至于全部糊在了一团,就像是后世阿三的黑暗料理一般。

  不知道方新川哪里来的自信。

  可汤飞凡似乎完全不在意,他从旁边取出了一个海碗,足足有他的脸那么大,带着笑意装了一大碗面条,哧溜哧溜地吃了起来。

  包国维一脸无语。

  “两位是经费不足够么,我怎么记着,先前给两位支取了两万银元吧?为何不吃点好的?”

  对于研究经费,包国维将先前与永安百货合作的口罩,以及与项松茂合作的大蒜素制药,两个方面的收益都交给了这两个人的研究工作。

  对于青霉素的研制,包国维并不吝啬钱财。

  所以,这么多经费,这两个人都花到哪里去了?

  听到包国维的评价,方新川顿时有些不乐意了,他指着大锅里面的面条说道。

  “秉文,你这么说我可不乐意了,我们俩并没有在吝啬自己的伙食,作为生物学家,我们都深知养好身体的重要性,你看这青菜和萝卜,在外头都是挑好的买,还有就是这肥猪肉,多少普通百姓都吃不上,比起他们来,我们吃得已经很好了.”

  听了对方的一番言语,包国维愣了一下,随即发现自己陷入到了一个认知错误。

  或许在这个时代,这一锅已经是难得的人间美味了。

  时间很紧,包国维出门的时候,便打算去大同大学,拜访一下华夏科学社,寻求更多科学家的帮助。

  在1918年科学社迁回国内的时候,将总部设立在了沪市,大同大学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办事处。

  包国维在那里或许可以见到那位国之栋梁,竺可桢先生。

  出门的时候,汤飞凡又提到了关于青霉素保密的问题。

  “保密的这个问题,秉文你不必担心,我已经想明白了,既然将青霉素发明出来,就没有藏着掖着的道理。

  无论他是好是坏,都是能够救助出万千生命的药品。

  我唯一的希冀便是,即使洋人掌握了青霉素的制作,我们也能够自己实现量产,毕竟这是我们国人自己研制出来的药物。”

  停住了脚步,包国维愣了一下,他从对方的话语之中捕捉到了很多东西。

  随即他脑袋里面想了很多。

  汤飞凡说得没错,只要青霉素研制出来,就避免不了被其他国家获取。

  后世,掌握着绝对实力的发达国家,想要对一项技术严防死守,都没有办法做到。

  更何况是民国时期?

  所以,与其老是担心什么青霉素的泄密。

  不如利用先发优势,提前实现量产,提前造福更多的华夏人,在制药之上,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有了自己的眼界,还有一群优秀的科学家,今后不仅仅是一个青霉素,更多的抗生素也会被研制出来。

  在量产之下,无数的普通百姓,无数的爱国义士都会得到救助。

  还有快一年的时间。

  包国维脑海里面闪过了明年的国殇。

  他拱了拱手,对汤飞凡说道:“先生启发了我,看起来我们接下来对于青霉素的研制要开拓另外一个赛道了。”

  方新川在一旁点点头说道。

  “我俩对于研制药品擅长,可若是开设工厂,要与那些官员、洋人交涉,还是交给你包国维,最为好啊!”

  走出同济大学的时候,包国维坐上了轿车,曹晏海在前面开车,天色虽然黑,但还是朝着大同大学的方向前进。

  一边坐车,他的脑海里面便开始缓缓浮现出一个想法。

  要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最好不会受到战火的影响。

  要建设一套行之有效的生产线,依靠自己生产出批量的抗生素。

  甚至可能,要有一批武装可以帮助自己。

  如今,包国维的资金是够的,可真正要实现上面的目标,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当然,最为紧要的,如今还是推进青霉素的实验成功。

  让章太炎药到病除!

第324章 话剧爆火!家世显赫的少女?

  就在包国维准备前往大同大学,拜访竺可桢先生的时候,《肖生克的救赎》的影响力,已经渐渐从沪市传到了北平,乃至于国外。

  包国维早就离开了沪市,可是沪市接连好几天,都流传着他的传说。

  黄金大剧院在《肖生克的救赎》上映之后,几乎场场爆满。

  黄金荣本来只是觉得,能够让包国维的话剧热热场子,给原本已经有些萧条的黄金大剧院,找回一些话题度。

  毕竟如今前线战事顺利,金陵方面也放松了管控,沪市文化界算是可以喘息一段时间。

  可没有想到,《肖生克的救赎》竟然是一炮而红了?

  甚至比起包国维从前的作品来说,还要更加火热。

  眼看到黄金大剧院一票难求,黄金荣干脆撤下了许多往日的剧目,甚至包括一些人气火爆的京剧作品。

  将空出来的场次,全部留给了《肖生克的救赎》。

  再加上,前次发布会之时,各大报社媒体的争相报道。

  况且,比起小说来,话剧的欣赏门槛也要更低一些,《肖生克的救赎》一剧一时间成为所有沪市百姓的热门话题。

  沪市圣玛利亚女校。

  这是一所著名的教会女子中学。

  1930年的沪市,圣玛利亚女校乃是一所女子贵族学校,许多沪市的著名名媛淑女以及影星,都曾经就读在这所学校之中。

  时年十一岁的张煐,近来刚刚进入到这所女校就读,实际上她要到明年才能够上初一,可父母协议离婚之后,父亲张志沂便很少顾家。

  所以托了关系,将她提前送到了女校之中,一方面提前适应一下初中生活,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认识不少同龄人。

  最重要的是,作为清末名臣张佩纶的独子,父亲张志沂便可以不用花过多的时间照顾女儿,去继续他酒醉金迷的少爷生活。

  张煐的家世显赫,几位长辈在历史上都可以说是赫赫有名。

  祖父乃是张佩纶,外曾祖父乃是李鸿章,她能够进入到这所贵族女校,倒也是不稀奇。

  从小父母感情不和,铸就了张煐沉默寡言,不合群的性格。

  所以对于父亲的安排,她并没有什么异议,反而觉得十分痛快。

  实际上,张煐也是幸运的,因为在圣玛利亚女校的日子里面,她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独处,去阅读广大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古典的还是国外的,她犹如囫囵吞枣一般,悉数纳入。

  在圣玛利亚女校之中,十几岁的年纪,她也在文学之中,重新找到了自己。

  庄琪是张煐在女校的唯一好友,她比张煐大两岁,二人时常便泡在图书馆里面阅读文学书籍。

  一齐去外界书店里面购买最新的报刊杂志,互相传阅,亦或是讨论一下近来学校高年级的学姐,又交往了几个富家公子。

  这一日,一如往常一般,张煐抱着一本《活着》从宿舍到达了图书馆。

  她今天准备写篇小说。

  即便只有十一岁,张煐早已经开始了文学创作,早在小学之时,她便利用上课时间写小说,第一部小说写得是家庭悲剧,第二部小说写得是少女失恋自杀的故事。

  这些故事,也都恰恰符合她的少女心境。

  现实中的困苦,以及青春期的烦恼,皆是一一在文字之中抒发出来。

  一踏入图书馆,张煐便在角落里面,看到了自己的同伴庄琪。

  她今日穿着一身碎花裙,正在满脸兴奋地与其他人讨论着什么。

  张煐没有急着过去,而是坐在原处独自写了一段小说,等到庄琪结束了与其他人的谈话之后,她才坐了过去。

  “爱玲,你听说了没有,那一部话剧,你买到了门票没有。”

  “门票?”

  爱玲是张煐的笔名,也就只有庄琪这种闺中密友知道了。

  “是啊!《肖生克的救赎》的门票,近期黄金大剧院加了场次,整个沪市的中学都抢疯了,据说这部话剧是顶好看的,爱玲你竟然不知道?”

  张煐扭头看了看,整个图书馆的女学生们,几乎都在交头接耳的讨论,听到近些的谈话声,似乎都是讨论着什么《肖生克的救赎》里面的剧情。

  她摇了摇头,目光里面有些呆滞地说道。

  “近些日子都在宿舍看书,很少有出门的,对于什么肖生克,倒是不知晓。”

  张煐从来都是一个孤僻的性子,周围越少人越好,与外界唯一接触,便是好友庄琪以及报刊杂志了。

  因为根本没有出门,吃饭便在食堂,她这几日连报刊杂志都没怎么看。

  庄琪无奈摇摇头。

  “爱玲,你这消息就像是你的头发一般不顺。”

  看到了对方杂乱的头发,庄琪不免吐槽说道。

  张煐倒不怎么在意,她摇摇头说道。

  “倒没什么时间去装饰外表,我近来都在研究秉文先生的作品,他的作品让我受益良多,今天产生了一些灵感,便想要来写個几千字。”

  庄琪有些无奈,自己这个好友,与其他女子完全不同。

  来到圣玛利亚女校的学生,哪个家里不是非富即贵。

  学校的课程也大都是美国式教育,除了必修课之外,便是各种家政训练音乐舞蹈,还有众多西方上层社会的礼仪与社交知识。

  来到这里的学生,哪个不是为了能够练就淑女风范,加入豪门之中,踏入到上层社交圈。

  所以,许多女学生早早的便开始了自己的“名媛”生活。

  唯有这个张煐,明明家中显赫,可却不修边幅,一心只投身于文学之中。

  庄琪忍不住摇摇头说道:“你还自诩研究什么秉文先生呢,便连他的新作《肖生克的救赎》也不知道?”

  “肖生克的救赎是秉文先生的作品?”

  张煐猛地站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地说道。

首节 上一节 331/4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