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第402节

  他马上吩咐人去准备,告知后院。

  不一会儿,亲卫们护送他进到一个院子,然后在外围布岗。

  陈绍进到长廊之后,刘采薇迎了出来,她在自己家中,表现得欢快了一些,比平日里灵动很多。

  上前主动挽住陈绍的胳膊,笑吟吟地说道:“大王快来,这儿便是采薇自小长大的院子。”

  她心情着实不错,一路上都在给陈绍介绍。

  以前跟在李玉梅身后,半天也说不出一个字来,娇娇怯怯的十分木讷,让李玉梅很是不满。

  因为她本来是想拉着刘采薇一起固宠的,毕竟她们两个,本就是一起被大王纳入后院的。

  回到房中,丫鬟打水来,她又亲手服侍陈绍沐浴。

  轻柔幔帐又薄又透气,完事后的两人躺在里面,气喘吁吁。

  看着窗棂外的明月,陈绍笑着说道:“你在自己娘家,可比在王府灵动可人。”

  刘采薇脸蛋红扑扑的,没有多说话,而是依偎在陈绍身上。

  虽然在家中很开心,但她刚才也着实有点累。

  陈绍一转头,在月光下,看着她俊俏稚嫩的脸庞上,大眼睛小嘴巴,配上此时羞涩的表情,活脱脱一个美少女。

  他顿时就明白了,刘采薇根本就是一个没长大的少女,突然一下子离家进了王府,始终就没放开过。

  相比之下,和她年纪相仿的环环,虽然也是离家。

  但是她在种府时候,身边的亲人就是继母折氏,而折氏又跟着她一起进到陈绍家中。

  她等于是没离家...

  想到这里,陈绍把手放到了她裸肩上,揽着刘采薇道:“在府上多交些朋友,没事也可以和玉梅一起,与那些贵妇仕女交往玩耍。”

  刘采薇在自己曾经的闺房内,格外大胆,点头道:“人家知道了。”

第280章 时机

  清晨起来的时候,陈绍发现刘采薇还趴在自己身上。

  初夏之后,天气持续升温,即使是早晨,也有点热了。

  两人隔壁挨着的地方,黏腻腻地出了不少汗。

  他推了一把,抽身出来,刘采薇眯了眯眼,似乎是在熟悉的床榻上,找到了当年待字闺中的感觉,整个身心都是放松的,转身继续睡。

  陈绍笑了笑自己起身,丫鬟们马上进来,小心翼翼地服侍他穿好衣裳。

  陈绍发现内衬都是换的新的,刘家确实比较细心。

  这时候有丫鬟说道:“大王,王府派人一早送来了这些奏文。”

  陈绍点了点头,来到外室一边吃早餐,一边翻阅。

  只有比较紧要的,才会连夜送来,昨天自己一整天没有回去,可能有需要紧急处理的。

  打开一看,幕僚们特意标注了,是蔡京送来的。

  蔡京的书信,确实是被陈绍特别强调过,要第一时间送到自己身边的。

  毕竟实际上掌控着大宋财计,并且给定难军输血的蔡太师,作用实在是太大,其他人无法取代。

  陈绍不禁提了提神,展开一看,说的是铜矿的事。

  大宋的铜,有八成都是韶州岑水场(广东韶关)出产。

  因为这玩意资源匮乏,而且用途极广,光是铸钱就不够用的。

  所以管制一直比较严格。

  陈绍因为想生产火炮,所以请蔡京为自己周转一点。

  一向有求必应的蔡京,这次却罕见地拒绝了,因为实在没有办法周转大量的铜料出来。

  他在信中,详细地陈述了铜料的用处,以及如今的难处。

  宝钞基本就是废纸了,朝廷要稳住财计,只能是依靠铜钱。

  铸币的铜料,都十分紧俏,要是需求不多的话,还可以勉强为之。

  陈绍叹了口气,铜料不多,造出一两门炮来,有什么用处。

  这东西如今的威力本来就一般,还是要成规模,才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

  辽人工匠们倒是说过,在云内和大同的铁矿内,产铁的同时,有少量的铜矿。

  陈绍也只能是要求他们尽量多从西域番邦采购了。

  只要有铜料,陈绍不担心自己的工匠造不出或者改进不了。

  此时大宋采铜,已经发明出了湿法冶金的胆铜法(就是用铁置换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离子),而西方直到七百多年之后,也就是他妈的西历1850年,才开始摆脱火法炼铜,使用湿法冶金。

  所以陈绍不缺炼铜的匠人和手艺,只是缺少铜矿。

  他本能地就想起了商队开海,于是就吩咐丫鬟们拿笔墨来。

  陈绍做正事的时候,一贯是雷厉风行,想到什么马上就要动手。

  他很快就写好了书信,叫丫鬟们传给亲卫,要他们送到密州去。

  等到传令亲兵上马,奔出太原城的时候,陈绍甚至还没有喝完粥。

  端着手里的茶杯,陈绍舒了口气,他觉得既然和女真这一仗,算是最后一场硬战。

  是不是还可以再等等,看看能不能把铜炮派上用场。

  但是仔细一想,又觉得和女真打,防守时候铜炮比较有用。

  过了长城,哪还有像样的城防,会宁府的大金国皇宫,还是一群帐篷群呢。

  房中传来轻快的脚步声,刘采薇穿好衣裳,笑吟吟地过来陪陈绍一起用餐。

  “你要不要跟我一起走?”

  刘采薇面露难色,小声说道:“我回来是给娘过生辰的,后天才是。”

  陈绍笑着点了点头,“那你多待几天。”

  说完又补充道:“我有空会来看你。”

  刘采薇眼神亮晶晶的,主动搂住他亲了一口。

  刘继祖虽然风尘仆仆从黑山回来,但是早早就在花厅等候。

  见陈绍出来,他立刻上前,“大王。”

  “不用客气。”陈绍坐下之后,问道:“你是管过商队的,商队南来北往,见多识广。你可知道,何处铜矿比较多。”

  “韶关。”

  陈绍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这还用你说。

  刘继祖搓了搓手,干笑道:“铜料珍贵,舍此之外,没听说有大的铜矿。”

  看来还真得让萧夫人从海外找了。

  转念一想,能找铜,就能找金银。

  就能找橡胶,说不定在将来就可以挖石油了...

  其实技术的发展,从来都是万事开头难,只要自己帮他们开个头,真不一定怎么着。

  石油可以滋生美菌,铜矿为啥不能滋生定难菌。

  刘继祖对陈绍的想法不太了解,他也只是听说过代王似乎对工院的武器尤其是火器很感兴趣。

  毕竟代王是行伍出身,真正上过战场打过仗的,对于武器感兴趣本就正常。

  至于大炮要用青铜铸造,甚至是火药配比已经被改良过,威力倍增,这些刘继祖都不知道。

  见陈绍难得问起一件事,自己却什么都不知道,刘继祖心中着实懊恼。

  让女儿留心代王的喜好,结果她就记住一个代王喜欢吃乳酪。

  真是没用...

  再看看李唐臣那老东西的女儿,如今代王府接待四方女眷,俨然王妃之下第一人,也就是还没生个一儿半女的,不然地位还要更稳固。

  陈绍当然不知道刘继祖此时的想法,他站起身来,说道:“你刚从黑山回来,路途遥远,必然辛苦,好生歇息两天再去府衙理事吧。”

  刘继祖一听这哪能行,让自己在家歇息,自己能坐得住么!

  如今是什么时候,正该奋力向前的时候,将来拿下天下有的是时间歇息!

  “多谢大王施恩,府衙内积压了不少的公事,我怕那些属官不熟悉,耽搁了大事。”

  “辛苦你了。”

  “不辛苦,不辛苦,大王才辛苦。”

  陈绍笑了笑,从刘府出来,带着一群亲卫回到王府。

  在王府门口,就瞧见一群人骑马赶来,为首的一个看着十分熟悉。

  “大王!”

  陈绍凝神一看,笑道:“你来的可巧。”

  来人正是杨成,定难军东征之后,他任宥盐主管。

  无定河、红柳河的河渠,都是他主持挖的。

  这次疏通运河,工期一直提不起来,陈绍不禁又想起他来。

  要说这杨成,当年是西夏汉人,在横山碰到陈绍,带着举族投奔。

  他是真的不为钱财,不为名利,纯属当官上瘾。

  是真有瘾那种。

  做事绝对一丝不苟,公正廉洁,但是对权力抓的很紧,对升官的渴望无比的大。

  杨成也快五十了,一把年纪从盐州赶来,精神奕奕,见到陈绍马上问道:“大王要疏通运河?”

  陈绍笑道:“你这一路辛苦,不急着说这个,先进到我王府内喝杯茶,润润嗓子。”

  说完带着他来到衙署内。

  衙署中,有从西北来的,都跟杨成打起招呼。

  陈绍也感觉到了,其实在他手下,已经不自觉根据来源地分了派系。

  这就是没法避免的。

  来自西北的人,原本还分银夏、兴灵、宥盐、甘凉...但是来到河东之后,迫于河东系的压力,自动就抱团了。

  没办法,河东这地方真是有点说法,人才济济,人杰地灵。

  尤其是一到乱世,那真是人材井喷,颇有那么点淮海的意思了。

  不过他们性子谨慎,因为河东有着表里山河,地势险要,盐铁粮足,啥也不缺,所以喜欢搞割据;

首节 上一节 402/4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