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难军攻破五回岭的消息,并没有很快传开。
靠的更近的河北,反倒比河东收到消息晚。
因为河北各地道路不通,处处都是战场。
而河东这边,已经开始庆贺了。
街道上热闹纷繁,像是过年一样,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在太原府衙署内的陈绍,终于等到了从前方返回的急报。
报信的人可能是故意的,大老远就喊“捷报”,陈绍心下不由得一喜,突然觉得有一颗大石头从心里落地了一般。
和他一样的,还有河东的官员。
人们纷纷称贺,陈绍的嘴角露出了笑意,忍不住高兴对周围的人笑道:“同喜!此皆诸位用心,前线将士用命,换来的胜利。”
河东的官员,至少在这次战事上,绝对当得起这个称赞。
他们真的是不遗余力地支援前线。
从汾州到雁门关的这条道路,不到半年时间就整饬好了,这在大宋统治河东时候简直不可想象。
光是前期筹备,恐怕就得半年,而河东人是先干着再慢慢筹备。
一天也没耽搁。
紧张了许久之后,形势一下子就明朗起来。
如今的局势,鞑子最好是快速撤军,否则一旦被围住,想走就难了。
管你是几路军合兵!
而且他们即使是要撤兵,也不能撤的太快,而是要依托现有的城池进行防守。
因为定难军不同于大宋,大宋骑兵很少,是没有办法追击的。
即使是打赢了,也只能看着人家撤走。
而定难军的拥马率,比女真高出很多。
你要是一味地后撤,就容易造成彻底的崩盘,一个不小心定难军就追到你老巢去了。
原本宗翰的谋画,是把定难军逼到平原上野战,如今他们或许真有这个机会了。
但是局势,和他预想的又不一样,定难军不是从太行山翻出来,而是从幽燕杀下来的。
他们要被包围了。
河北一带,以平坦的地势为主,决战在即,这一场恶战确实是比较“公平”。
陈绍没有装出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而是和众官员畅笑起来。
大家就差扶着肩膀原地起舞了。
好在河东这些官员,还是很有文化素养的,没有跟陈绍这个西军出身的军汉一起胡嗨。
这时候张孝纯轻咳一声,出列道:“诸位不要志得意满,真正的大战还未结束。圣人说,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接下来还有苦战,此时似乎还不到肆无忌惮庆贺之时!”
陈绍看着他眉梢眼角,怎么也不像是不想庆贺的模样,不过他说的也对。
“永锡公说得对,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大家今夜允许小酌几杯庆贺,但不能误了明日的公事。”
众官员纷纷大笑,聚到一块,又商议起接下来的战事。
一直到了黄昏,天色将暗,依然没有散去。
直到陈绍发话驱赶,众人这才陆续起身,三五成群约好了继续去聊。
如今的战事,和每个人的前途息息相关,也难怪他们能投入如此大的热情。
回到内宅,陈绍也忍不住要和人分享这份喜悦。
他来到李师师的院子,姐妹两个正要用膳,见陈绍掀开帘子进来,春桃笑吟吟地给他腾出一个位置来,叫他坐在两人中间。
有丫鬟端来个瓷盆,让陈绍洗了手。
他也不说话,一手抓住师师的手,笑着打量着她。
“郎君有什么喜事?”
“前线打仗,得胜了。”
两人虽然不太懂,但是也分外开心,她们只知道这几日陈绍一直为前线忙碌,没想到这么快就开打了。
陈绍凝神望着师师,只见她穿着浅灰色的衫子,有了身孕之后,师师越发地喜欢素净衣衫了,却仍然挡不住白净美艳的脸,以及藏在袍服下面美妙的轮廓。
陈绍轻轻抚摸着她的小腹,动作十分温柔。
李师师也目光细腻地久久打量着他,脸颊渐渐红了,那眼角细长的杏眼在此时颤抖的睫毛下,显得更加妩媚。
春桃在一旁,抿了抿嘴,心中暗暗窃喜。
你把姐夫的火撩拨起来,到时候却是我小春桃来受用,想到这里,她多吃几口饭菜,又端起茶来润了润嗓子。
......
----
会宁府。
得知五回岭丢失,完颜吴乞买召集金国勃烈极,紧急商议。
最后决定由太祖庶长子完颜宗干,率兵快速驰援。
下令完颜希尹一定要守住燕京,牵扯定难军,给两路大军回还创造机会。
派太祖嫡孙完颜亶回祖地,征发女真十四岁以上男子,随军南下,护住他们大军回撤的道路。
完颜吴乞买亲自接见渤海、室韦诸部,对他们许下承诺,获得诸部支持。
皇帝完颜吴乞买,随时带渤海兵南下。
最后下诏给郭药师,赦免他一切罪过,赐金银玉器,劝他阻止定难军的扩张。
原本内斗严重的金国,因为强大外敌的出现,一下子又团结了起来。
金国毕竟是刚刚立国不久,完颜吴乞买,也是跟着老汗阿骨打一起打的江山。
他们和大宋不一样。
会宁府,皇城,完颜吴乞买的帐篷内。
此时会宁府早就已经冰天雪地,他的帐内却十分温暖。
几个辽国的宗室女子,恭顺地站在一旁。
吴乞买看着地图,十分冷静。
如今的局势不算很好,但是也没有到绝境。
宗翰南下时候,说的就是把定难军调出来一战。
如今还有一战的机会...
这是最重要的一战,谁赢接下来谁就是这片土地上最强的势力。
以前他们预定的战场,应该是在汴梁附近。
但是如今看来,战线被无限向北推移了,说不定会是在....完颜吴乞买把目光看向了那个地方----白沟河。
第234章 站队
女真鞑子,只是在遇到定难军的时候,才会势均力敌。
打其他宋军,依旧是占据绝对优势。
哪怕是把宗翰挡在真定府的岳飞,在平原野战,依旧无法和鞑子争锋。
他的人马,毕竟才组建半年,而对手却是征战十年的灭国精锐。
五回岭和易州被攻破的消息传开之后,各路人马纷纷出动,要拦截回撤的女真大军。
京东东路(山东)的张叔夜、河北的宗泽、汴梁的李纲...
无一例外,全都被击败。
大名府内的杜充,因为没有出战,反倒成为了“不败”之人,每日里洋洋得意,自觉有功。
此时曲端也动了,他从白马防线,开始北上。
眼看就要迫近大名府。
因为曲端性子很急,做事又狠,出兵以来屡次惹出事端,所以杜充有些不情愿让他经过大名府。
他没有直接与曲端接触,而是派人去朝廷告状,让朝廷下旨来调动曲端。
朝廷中一些大臣,也不是完全的酒囊饭袋,大部分官员已经瞧出曲端的另类来。
他们就怕曲端把大名府给端了。
定难军占据河东之后,马上就切断了府谷折家、鄜延路和朝廷的联系。
要是让他们占了大名府这个交通要枢,恐怕很多地盘就要暗中改弦易帜了。
在魏店运河码头上,一艘车轮舸已靠岸抛锚,曲端就在这艘船上。
这是一艘没有船帆的楼船,左右共有六只大水轮,以骡马等牲口在甲板下的船舱里带动水车,也可以用人力;
曲端走下码头,然后就有人传来枢密的文书,叫他不要停留,继续追击完颜宗望。
曲端看罢,让人把文书收了起来,没做理会。
你们沿途不能迟滞鞑子的撤退速度,试问该如何追击呢?
为今之计,是尽快把大名府弄到手,免得女真鞑子再来的时候,这地方依旧发挥不出作用。
曲端自己不理会,手下更是不吭声,此时大名府的南边三道城门,牢牢掌握在李彦琪手里。
他想要进去,易如反掌,只是还没有想好怎么把杜充绳之以法的。
以杜充的所作所为,杀他十次都不过份。
但是他的官职品阶在那摆着,轻易不好动手。
想到这里,曲端伸手叫过一个亲卫来,对着他耳语吩咐几句。
在自己军中,曲端一般很少这样,他是个不怕事能惹事的人。
能让他小心翼翼低声吩咐的,不用想也知道定然是不太符合常理的。
其他人都在心中默默揣测,这位惯会出奇招的将主,又要做什么不同寻常的事。
很快亲卫就去传令,有人带着曲端口信,前往太原。
他虽然做事经常出格,但是一般也会试探陈绍的反应。
若是陈绍明确表示了反对的,即使叛逆如曲端,也不敢违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