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第284节

  “还请上皇念及大宋万千生民,太祖太宗创业之艰难,交出印玺,安居艮岳,诛杀奸佞,切莫再迫害官家,则天下正本清源,大治可期!”

  李纲等人看着他慷慨陈词,都有些胆颤心惊。世人都说他李纲敢犯言直谏,可也从没有说的如此直白。

  这高屐,他是一点颜面都不给太上皇留了。

  高屐骂的很爽,尽管这些词,都是早就斟酌好的。

  但是其中不乏很多都是高屐的心里话,骂出来之后简直是神清气爽。

  作为蔡京的执政班底,高屐这些年,为了给这个风流天子筹钱,不知道耗费了多少心力。

  甭管大家伙怎么努力,这昏君就跟个无底洞一样,永远填不满他的欲望!

  就在几年前,伐辽前夕,太师带着大家整饬禁军!这是何等手笔,这本该留名史册,荣耀后代子孙的大事!

  可是整饬禁军所得的钱财,竟然又被他要去大半,每日里变着花样来要钱。

  要说蔡京这些班底没有怨气,是绝对不可能的。以前谁也不敢发牢骚,今夜高屐却骂了个爽。

  赵佶听着听着,面色铁青,却又忍不住在颤抖。

  他已然站不起来了,软软地靠在榻上,听到最后,浑身忍不住都颤起来,仿佛再也停不下来似得。

  几名内宦都缩成一团,抖得跟筛糠也似,哪里还顾得上服侍赵佶。

  反倒是有些妃子,尤其是年纪小的,不知道厉害,此时还是上前,靠在他身边给他安慰。

  赵佶此时能想到的唯一解决手段,就是将赵桓召来,父子促膝而谈。

  要是没有旁人干扰,赵佶很有信心镇住自家这个儿子。

  他从登基之后,就开始打压这个正位太子,生怕他有了不该有的想法,成功把这个儿子训成了个棒槌。

  但很明显,外面这些人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甚至赵佶都怀疑自己儿子,是不是真的参与了,还是说今夜纯属是悍臣们自己发动的宫变。

  高屐喊完之后,里面迟迟没有动静,只有妇人哭泣声。

  高屐当即使了个眼色,郭浩心领神会,微微摆手。

  他身边有一员武官,大喝道:“跟他废什么话,咱们杀进去,先诛杀阉宦!”

  里面哭喊声更大了。

  这声音一听就是个莽夫,赵佶身边这些人,丝毫不怀疑他会进来杀人。

  砰的一声,不知道是不是他,一脚踹到了门上。

  终于,里面的人扶着赵佶站起来,有气无力地说道:“朕已知错,你们去把皇儿唤来,朕愿意给他印玺,和都门新军的兵符。”

  城外还有三万都门新军,是高俅拼了命给他留下的最后一点倚仗。

  但是此时,赵佶也看出来了,他彻底没有重新掌权的希望了。

  这群人不会允许他手握这些兵马的。

  郭浩此时,才装模作样地对踹门的武官呵斥道:“不得放肆,退下!”

  赵佶最后时刻,软趴趴的样子,让无数人耳闻目睹了大宋天家威严的崩塌。

  尤其是在场的武将们。

  ----

第202章 天家威严崩塌

  赵佶被搀扶着,回到寝宫。

  李纲趁机,给宇文虚中讲了这些日子发生的事。

  听完事情完整经过之后,宇文虚中彻底傻眼了。

  他不解地看向李纲吴敏等人,心中疑惑他们为何当初不马上动手。

  而是要等到定难军和蔡京勾结起来,这才动手。

  杀了梁师成的时候,我不是都告诉你们该怎么办了么,我大喊诛杀奸佞,你们当我在发疯呢?

  如今蔡京突然翻覆,横插一脚...

  说实话,宇文虚中不怕蔡京来插一脚,因为蔡京老了。

  他没有精力再搞党争了,这时候不顾身体,要加入这场乱局,无非是为了后代子孙的出路。

  而且有他的资历和能力在,能在这场旨在把大宋挽救回来的变局中,贡献不俗的力量。

  那时候,便宽恕了他以前的罪过又能如何?

  家国天下面前,什么仇怨抛不下!

  但是偏偏他蔡京不是自己插入进来搅局的,而是带着定难军一起。

  蔡京老了,定难军可不老!

  不管是他们这个势力,还是掌控这个势力的人,都太年轻了。

  就算是耗,其他势力都不占优势。

  智计百出的宇文虚中,此时也有些无奈了。

  看着艮岳宫阙上的屋脊吻兽,在月光下清冷的模样。耳听着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宇文虚中叹了口气。

  不过仔细想想,当今官家赵恒性情柔懦,倒是士大夫阶层最好的选择。这大宋河山,就早些交到士大夫辈手中,即便是蔡京,也不会如王黼、梁师成那般胡来。

  这江山,从头来收拾罢!

  ......

  宗泽看着如此多的兵卒,聚集在艮岳这种脂粉地,生怕有大头兵做出什么出格的事,让今晚的行动变质。

  于是他赶紧说动众人先退出去,请官家来完成交接。

  众人的目光,都看向郭浩,后者轻轻点了点头。

  只要他们肯撤,其他人自然没有问题。

  在离开时候,只见艮岳的宫墙上,已经换防上了一群定难军的兵马。

  李纲赶紧吩咐姚友仲,也安排一些殿前司侍卫,在这宫门处。

  三方兵马守住艮岳,为首几人去请官家。

  此时谁也不想留下,必须去一个,否则这定策之功,就要少去一半。

  郭浩、高屐、李纲、吴敏一同前去。

  几人来到皇城,碰见死守此地、忠心耿耿的邵成章,告诉他大事已成。

  邵成章当即引着几人来到殿外,请官家去艮岳。

  谁知道里面正在哭泣的赵桓,听到要去见他爹,顿时哭的更大声了。

  李纲气急,大声道:“官家!都门如此,国本不定,人心难安。还请官家早收印玺,统领新军,收拾乱局。臣等请官家出外,昭示天下。臣等敢不为官家尽心竭力,继之以死!”

  殿内只有呜呜的哭泣声,不见脚步声。

  邵成章此时也急了,开门进去,只见大殿内燃着一根蜡烛。

  皇后朱涟无奈地看向邵成章,赵桓就在她怀里,不肯抬头。

  外面兵荒马乱,他都听到了喊杀声,在他印象中,艮岳肯定已经是尸山血海。

  “官家?”

  “官家,外面全都是忠贞义士,各方势力都是为了扶保官家而来。上皇已经点头,要给官家印玺和兵符,官家何故在此哭泣,不如早定名分,以安人心。”

  赵桓总算抬起头,试着撑着膝盖,似乎想站起来。

  但用了一下气力又软软坐回去,靠在皇后怀中,仍然是满面泪痕,有气无力的挥手道:“你们自去,莫要来害孤,莫要来害孤……”

  连朕都不敢称了。

  外面的李纲也不顾礼节了,直接冲入殿内,一把将隔绝寝殿卧室与内室的活页屏风扯开。

  “此非哭泣之时!陛下,请速速起身,随我等进艮岳,安定局势!”

  皇后被赵桓扯得衣衫不整,鬓发散乱,此时看着瑟瑟发抖的官家,神色复杂的叹息了一声。

  官家如此做派,天家威严何在?

  自己这个皇后的威严,又何在?

  她都恨不得自己是男儿身,是皇帝,此时跟着他们去就是了,还能怎地!

  郭浩看着眼前的局面,皱起眉来。

  他虽然是定难军的代表,但是资历和官职都不高,所以没怎么说话。

  但是到了这个时候,肯定是不能再拖了。

  今夜不把事按死,后续还不知道要生出多少事来。

  “既然官家不肯去,那就把上皇带来吧!”

  郭浩说完,其他几个人都朝着他看来。

  如此一来,天家威严就彻底没有了,因为此时天都快亮了。

  暗中不知道有多少大宋都门的百姓,在偷偷观瞧,而且还有那么多的宫娥太监。

  大宋太上皇、已经君临天下近二十年的赵官家,被军汉们架着从艮岳押送皇城?

  郭浩无视几人的眼光,心中想的全是节帅的嘱咐,此事不成前线的弟兄吃糠喝稀啊?

  他转身就走,摆明了要亲自去干。

  “不行!万万不可!”李纲说道。

  他心中虽然看不起这对父子官家,但是对大宋,他还是很忠心的。

  “如此一来,天家威严何在!”

  虽然他是名满天下的李相公,但是郭浩丝毫不惧,手握剑柄道:“事已至此,更有何法?”

  李纲朝后退了一步。

  他很明确地感受到了,这小将身上的锐气森然肃杀,有若实质,稍稍靠近都会被刺伤。

  大宋武官在文臣面前,谁敢如此?

  更何况还是官至使相的文臣。

  但是这个小将身上,明显没有武人面对文官时候那种天生的退让畏惧。

  李纲无奈,只能是去赵桓身边继续劝说。

  剩下的人赶紧跟上,吴敏再做最后的努力,对赵桓说道:“官家,为了大宋,不可再迟疑了!”

  赵桓此时脑子里早就是一片浆糊,这种人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的。

首节 上一节 284/4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