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第179节

  童贯虽老迈,也知道女真人要是南下,没有古北口他们随时都能来,所以早早就开始备战。

  他有人脉,有手段,搞来的物资不算少。

  这次宣帅封王,大宗粮米冻肉腌鱼拨发下来,还有酒类干果。对军士的拘管也没战时那么严谨,让大家放开大吃大喝。很是热闹了几日。

  就算是在军士居所的外面,也聚拢着不少流民,他们当然不是来拍童贯马屁的。

  这些燕地难民,身上还有点财物的,就回买军士手中的吃食。

  没有财物的百姓,就等着军营中吃不完的残羹冷炙,拿来解决一家人的吃喝问题。

  自从女真人临行前,完颜宗翰派大军还有辽国的仆从军,在燕地来回洗劫之后,这里的百姓日子到现在也没恢复过来。

  燕京城附近的流民百姓心思活一些,正值初夏,山林田野当中万物生发。

  他们便仗着是本地人,熟悉地形,寻觅了野菜蘑菇,河里捞些新鲜鱼虾,等送到军营前面和那些宋军军将士卒交易。

  宋军上下粮米冻肉腌鱼不缺,倒是缺这些新鲜吃食,或者用铜钱,或者干脆就用粮米在这些百姓手中交易,大家倒是落得个皆大欢喜。

  童贯在府上,难得挥手驱散了侍妾和婢子。

  等人都出去之后,他这才捧着封王的衣袍和印玺,心中百感交集,五味杂陈。

  郡王的服饰以紫色为核心符号,配七梁冠、金带、玉佩!

  这东西终于盼来了,自己以后就是广阳郡王了!浑浊的泪水,从双眼流出。

  童贯已经很久没有自己换衣服了,他尝试了很久,都无法成功。

  于是只能轻咳一声,叫人进来伺候。

  这次他一件件穿上,然后在房中走了一圈又一圈。

  周围的侍妾,全都拍着手称赞,童贯更加高兴。

  可惜,再华丽的衣服,都挡不住岁月的流逝。

  童贯瞧见自己的干瘪的皮肤,就像枯树一样,不禁又有些难过。

  要是自己再年轻一点多好,要是早点封王多好...

  ----

  童贯封王之后,在燕京城里庆贺了三天。

  谭稹亲自设宴,大宴三天。

  很多燕地百姓一头雾水,你们到底是有没有吃的?

  那么多粮食送给女真鞑子了,可是他们竟然还能如此豪绰。

  其实完颜宗翰临行前,大肆屠杀、掠夺,已经完全丧失了在燕地的人望。

  谁也不想投降给这么一群恶鬼疯子。

  但是童贯在赎买回燕京之后,没有马上利用这一点,给自己和大宋收拢人心。

  而是惶惶恐恐地等着朝廷处置,自己消极到什么都不干。

  这次童贯封王之后的铺张,更是让给燕地百姓离心离德。

  在燕京城中,原来市集处,本来就作为市易的所在,这个时候也满满当当的都是人潮。

  四处都是临时设立起来的货摊子,劫后余生的百姓还有点什么一家一当,都拿到这里三文不值两文的卖了,或者换些宋钱,或者换些吃食。

  其中甚至还有些富贵人家的,把家里传家宝贝都将了出来,只等你慧眼能从这荒货摊子上发掘出来。

  除了这些交易,更有一些半掩门子设立起来,粗壮汉子守在芦席遮挡的棚子外面,满脸堆笑的招呼着一个个经过的宋军士卒。

  燕地大乱才结束,多的就是人,一天不死要吃,两天不死要穿。

  家中几口嗷嗷,女儿也就舍出来做起来这门生意,专门招呼这些操着陕西诸路口音的兵大爷们。

  这些半掩门子里头,到底有多少曾经的高门贵户的金枝玉叶,就不得而知了。

  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这回好歹是严肃军纪了。

  大宋拿回这丢失几百年的雄城,就是这样的一副景象,宋军没有收复故土的慷慨,燕民没有重归华夏的激动。

  总而言之,就是没有一点荣誉感。

  在这些集市上,这几天满满当当的都是戴着范阳毡笠的宋军士卒,胜捷军的居多,郭药师的常胜军也有些。

  一场战事几经波折,终于打完,这个时候也是要放士卒们几天大假,轮流出去疏散一下的。

  不然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得不到释放,就容易爆发。

  只要这些活爹不再杀人放火,不强买强卖,惹事生非,到时候按时归营,一切就都听其自如。

  胜捷军更是放得松一些,他们都是陕西诸路的人,跟着宣帅万里长征,在外转战数年,实属不易。

  为将者要多加怀柔,这些日子连卯都点得不严了,反正离家万里,难道这些陕西汉子还能逃亡不成?

  至于安全上面的问题,燕地的敌人已经打得干干净净,耶律大石和萧干都滚蛋了。

  女真人在追杀耶律延禧,这燕京城还能出什么事情?

  集市当中,到处都是挤不动的人潮,到处都是陕西口音和燕地口音混杂。

  到处都有食物的香味飘动,到处都有宋军士卒的欢声笑语。

  在这集市之中,一个青年背着范阳笠,行走在路上。

  他穿着右衽布袄,布质粗陋,布眼老大。头发挽在头顶,插着荆钗木钗,一脸土色。

  嗅到了食物的香味,青年忍不住喉头滚动,咽了口唾沫。

  一天没吃饭的肚子,不争气地叫了起来。

  他看着那些宋军,迈步上前问道:“俺听说这里在招募兵马,敢问几位,从何处报名?”

  那几个宋军看着他的模样极其雄壮,问道:“当过兵么?”

  “前年刘参谋在真定府招募“敢战士”以御辽。俺应募而去,经过选拔,做了队长。后来俺爹死了,赶回老家守孝,今年刚刚出来。”

  今年河北暴雨,他守孝在家,生计艰难,妻子又时常抱怨,青年不胜其烦。为了谋生,本来想前往河东路平定军投戎。

  听说燕山府新建,正在招募兵马,便临时转路,来到这里试试运气。

  几个宋军上下打量,这人实在是太过雄壮,天生的厮杀汉。

  虽然正在招募兵马的是燕山府的团练,他们自己的队伍暂时不招募,但这个人却不好错过。

  “会骑马么?”

  “会!”

  “哈哈,正好,我们引起到王太尉手下,太尉最是爱才,说不定一见你就给你个偏校当当!”

  青年抱了抱拳,说道:“多谢!”

  “叫什么名字?”

  “岳飞。”

第146章 病急乱投医

  西平府,节帅府小院。

  天气逐渐炎热起来,这处幽静的小院却有如世外桃源。

  一进的院子,里面栽着三五棵杏树,此时正是结果的时候,满院子有一股骄阳蒸腾嫩叶的气味。

  折凝香的小腹渐渐隆起,陈绍这几日也减少了去灵武大营的频率,时常留宿在这里。

  他正坐在树下,瞧着各地送来的情报和军报。

  旁边的罗汉榻上,折氏闭眼睛躺着,正在小憩。她的皮肤洁白,配上颜色素雅的缎子更显得高雅美好,玉白的耳垂上带着两颗白珍珠,叫人见之便生出喜爱之情,产生想要把玩的愿望。

  微微隆起的小腹,也让她增添了一丝为人母的成熟韵味。

  通过各地的情报,陈绍总结出一个结论,大宋正在缓缓地步入正轨。

  河北那一棒子,打的实在是太狠了,让大宋近乎休克了半年。

  但它毕竟是一个近两百年的王朝,是有一定的自愈能力的。

  而且有很多的忠贞之士,有文有武,也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局势变得好转起来。

  陈绍很是欣慰。

  老实说,他不喜欢赵佶,也谈不上多喜欢大宋,忠心更是一点也没有。

  但是他不希望看到大宋如今就倒下。

  因为那将会是女真人最希望看到的局面。

  如果大宋现在就乱了,那么就跟明末一样,会让女真人钻了大空子。

  以大宋的体量和他两百年的王朝底蕴,就算是灭亡,最少也得折腾个十来年。

  中原那些忠义之士,涌起的豪杰,都会先来打叛乱者。

  这种混乱至极的内耗,会让异族南下,变得格外轻松。

  完颜阿骨打已经病重了,他只要一死,主战派就会占据女真的上风。

  再加上天祚帝也被逼到了绝路上,女真南下,只需要一个契机。

  中原一乱,他们马上就会从古北口,涌入幽燕腹地,继而威胁河北。

  此时此刻,谁发动内战,谁就是历史的罪人。

  陈绍不会当这个罪人,而只要他别野心爆棚,主动造反,大宋也没有这个精力来招惹他。

  如今这样,保持着和大宋名义上的君臣关系,慢慢积蓄自己的力量,等将来出关时候,有大宋这杆旗帜,中原豪杰也会为自己所用。

  小心翼翼地把这些情报收起来,陈绍招了招手,让丫鬟送到书房,由自己的书记官留存。

  很多情报,你乍看时候,不觉得有什么用处。但是将来发生了其他连锁的事,再拿出来看,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陈绍很注意情报方面的收集,他一直觉得自己玩阴谋、斗心眼,是肯定玩不过蔡京这类人的。

  那就要知己知彼,把所有事,都摆在阳光下进行。

  我不期待你们主动犯错,出手全是阳谋,壮大自己,静待变化。

  以如今各方的战绩来看,大宋能挡住女真的机会,基本为零。

  与历史上相比,大宋没有什么明显的进步,只是少了西夏这个掣肘。

  虽然蔡京为了自己的权势,以极大地毅力裁撤了禁军,解放了一下财政,但整训新军的时间太短了。

  童贯在伐辽时候的表现,和历史上差不了太多,凭什么相信他们守卫汴梁、河北时候,就能比历史上强了。

  丫鬟脚步虽然轻,但还是把折氏吵醒了,她揉了揉眼睛,见陈绍在跟前,就坐在塌边笑着说道:“我梦到这杏子熟了,酸酸的,没想到还真的口中流涎。”

  陈绍笑道:“可能是你梦里偷吃酸梅了。”

  折氏呆呆地看着头顶的杏子,果子熟的时候,差不多就是孩子出生的时候。

  她伸手抚摸着肚子,有无数的憧憬。

首节 上一节 179/4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