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中人却是讳莫如深,谁也不知道其间到底有多少争斗,多少勾心斗角。
有多少人在这一场暗战当中丢了性命!
当日燕京宫城当中,也有隐隐约约的呼喊厮杀声传来,萧干入城之后,火炬从宫城一直连到了耶律大石府第,都是燕京城中所有人都看在眼中的。
第二天更有大车将遮盖得严严实实的一堆堆东西运了出来,还有隐隐血迹透出。
谁也不知道,是不是萧干遣人,先期入宫,杀了耶律大石在宫中看守萧后还有他的那些侍卫尸首。
而耶律大石先期回燕京处死李处温,完全不顾北辽小朝廷,这等泄愤一般的作为,不是耶律大石的性格。
只要太后还在,一纸小皇帝的诏书,还不是说有就有。在契丹军主力观望,奚军入城。又有大义名分的情况下,耶律大石纵然是一代索杰,焉能不束手就擒?
可是萧干放走了他,放走了耶律大石的同时,萧干也在准备一件大事。
辽国已经到了这个田地,自己几次击败宋人,又亲自带兵出战,迎击女真先锋。
自己对得起大辽了。
接下来,既然大辽扶不起,那自己何必呕心沥血,为了他们契丹的帝国而殉葬。
即使要死,他也想为了奚人而死。他要把燕京城最后的力量整合起来,回到奚人的祖地,在燕京的东边,自立为奚帝!
奚人从此,不为大辽而战,只为自己而战!
耶律大石向西,萧干向东,苟延残喘的大辽,虽然皇帝耶律延禧还在。
但是在耶律大石出走的那一夜,它实质性地灭亡了。
----
宣和四年冬,临近新春。
西征的定难军返程,这一仗不够精彩,但是战果足够丰硕!
因为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西征大军摧枯拉朽,最难啃的凉州城,也只用了三天就拿下了。
斩了西夏的凉王,收回了河西走廊,献捷于汴梁。
大宋和定难军都很开心。
一个是得到了好名声,收复故土的功绩,自然而然地算在了赵佶头上。
而定难军,则是得到了实际的好处,河西走廊是个好地方,从此定难军的商队,又多了一条生财之路。
钱财的重要性,陈绍以前就知道,但是在执掌这么大一块地盘之后,才体会得更加深刻。
一切的雄心壮志,都需要钱财来支撑,否则就是空谈。
陈绍来的时候很谨慎小心,回去的时候,就放松了许多。
因为河西诸州,已经都被安排了官员,皆是他的人马。
这些官员宴请,陈绍也不再那般不近人情,一路上吃吃喝喝,总算是赶在新年前,穿越沙漠回到了兴庆府。
兴庆府,很多人都在城外等候,到了日落时分,他们的车驾才赶到。
陈绍婉拒了他们安排的酒宴,直说要回府歇息。
魏礼等人也理解他一路上劳顿辛苦,纷纷称贺之后退去。
回到府上,陈绍带着两个新妾回到内院,她们年纪小,在陈绍身后有些忐忑,不知道大妇脾气如何。
张映晗轻轻拽了拽翟蕊,怕她离得陈绍太近,引起大妇的妒意。
崔蕊也是大户人家出身,马上就懂了,毕竟在府上没少见这种狗屁倒灶的事。
豪门的内宅,可不就是这点事么。
“多谢姐姐,今后还要多多照顾。”
“我们两个互相照应着点。”
张映晗和她小声说道。
陈绍回头,好奇地问道:“你们两个嘀咕什么呢,离我这么远干什么,过来!”
两人对视一眼,很无奈地上前,自家老爷发话了,有再多小心思,也都没用了。
陈绍在这一路上,对这两人也很熟悉了,揽住她们的纤腰,笑道:“我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不过你们不用这般小心,我这内宅啊,还和你们家中不太一样...”
环环总的来说,是没有什么好妒心的,因为她生长的环境有些特殊。
她没怎么见过内宅的勾心斗角,从小辈分就大,种师道的儿子五十了,见了她都只能恭恭敬敬地叫姑姑。
而且继母折氏也是个天真的,两人凑在一起,也没多少心眼子。
张映晗马上乖巧地说道:“老爷放心,我们一定好生伺候主母,不给老爷惹烦恼。”
翟蕊在一旁使劲点头。
陈绍突然觉得没什么意思,在她屁股上捏了一把,懒得再理会她。
说再多也没有用,以后她们就慢慢混吧,混好混差都是各凭本事。
回到内院,陈绍来到种灵溪的院子,意外发现李师师和金家姐妹都在。
看来是得知自己要回来的消息之后,都聚在一起给自己接风。
春桃上前给他解开披风,换了一身衣裳,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
陈绍摸着她的手背,笑道:“给我拿个手炉来,手冷的厉害。”
春桃清脆地应了一声,转身去给他拿手炉。
种灵溪不满地说道:“你指使个丫鬟不就是,让桃儿忙活什么。”
“你俩关系什么时候这么好了?”陈绍笑嘻嘻地入座,桌上摆满了酒菜,他要动手夹菜,被李师师拍了一下,“先净面洗手,从外面回来,一身风尘。”
说完起身,亲自伺候他洗漱,眼睛里柔情似水。陈绍和她对视一眼,两人心照不宣。
今年又可以一起守岁了。
“继母呢?”陈绍一边擦手,一边问道。
“回去了,种冽亲自来接的她。”种灵溪说到这个,有些不开心。
陈绍也是一样,顿觉有些遗憾,心中暗想要找人送去些礼物,顺便夹上书信,免得她新年寂寞。
“这两个就是你在沙洲纳的妾啊?”种灵溪看着张映晗和翟蕊,笑着问道。
陈绍点了点头,两个小丫头赶紧上前,拜见主母。
“坐下一起吃。”
她还蛮喜欢陈绍带些人来的,种灵溪从小就没什么朋友,辈分太大不是好事,年级差不多的见了她都毕恭毕敬的。
来到陈绍身边之后,春桃她就很喜欢,还有一个金乐儿,也成了她的玩伴。
或许她以后也会有妒忌心,但不是现在,如今她还不具备这个能力....
两人小心翼翼地坐下,只敢半边屁股接触椅子,种灵溪一问话,她们就站起来回答。
种灵溪顿时觉得老大没趣,便不再和她们说话。
这两个却似得了赦一般。
吃过饭之后,金家姐妹一起给陈绍敬了碗茶,便要告辞。
陈绍笑着说道:“给你们备了些礼物,等我明日亲自送去,对了你把她们两个带着,先在你们那里睡一夜,明日再安排院子。”
金沫儿偷偷和他飞了个眼,红着脸离开了。翟蕊和张映晗赶紧行礼之后,跟着她们离开。
李师师想着守岁时候,郎君可能会来找自己,那现在也是好不争了。
她也笑吟吟地起身,就要带着春桃离开。
春桃扭扭捏捏地不肯走,说是想和环环作伴。
种灵溪一听,大大方方的同意了,春桃马上笑着握住她的手,坐在了一起。
气的李师师瞪了春桃一眼,又屈膝给陈绍福了一礼,这才离开。
种灵溪看着陈绍还坐在那里,疑惑地说道:“你怎么不跟着她们一起走,桃儿要住在这里,睡不开了。”
“胡说!”陈绍说道:“这床那么大,春桃这么点,怎么睡不开。”
种灵溪其实心底也很想念陈绍,只是面薄,不愿意承认,见陈绍主动要求不走,心里暗暗窃喜,却打了个哈欠说道:“随便你啦,人家要睡觉了!”
第136章 团结最重要
宣和四年,时局的飞速变迁,就如风行草偃。
燕地局势变化,让人接一场转折接着一场转折,只是让局中人觉得喘不过气来。
陈绍看着军报上,写着:
“居庸天险,大雪压垣,金人踏尸入关“
在距离新年不剩几天的时候,完颜宗翰克居庸,辽宰相左企弓以燕京降。
杀了一个李处温,汉人宰相左企弓、虞仲文开迎春门降金。
太后萧普贤女携三百契丹宫帐军死守大悲阁,破阁之后,护送太后逃出,投奔耶律延禧去了。
萧干率兵离开燕京,固守箭笴山,建立大奚国,称大奚皇帝。
金兵追击,在箭苛山被萧干领兵击退。
耶律大石带着万余契丹残兵,向西逃去。
紧接着,大宋宣帅童贯,派赵良嗣赴燕京,按照《海上之盟》的条款,讨要燕地城池。
陈绍合上军报,久久无语,局势兜兜转转,虽然过程有所变化,但是结果大差不差...
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近十五万西军出关,奔赴河北,年前回来了不到九万人。
而且还是没有任何朝廷诏令,西军自下而上,主动回归的。
大宋的威信,已经跌到了低谷,西军上下一大半的武将,根本不再听从朝廷的命令。
蔡京当初裁撤禁军、姑息陈绍在西北坐大,也是在判定伐辽必胜的背景下进行的,如今更是无法收场。
错判了伐辽的结果,让大宋在这个时候,付出了远比明面上还大的代价。
历史上的覆灭,也和这次错判有很大的关系。
以前陈绍只是读读历史,骂两句菜逼,其实并没有看懂。
如今他站在这个地位上,才算是真的懂了一些,大宋朝廷事实上,已经丧失了权威。
等到靖康之后,赵构其实已经指挥不动各路兵马了。
这封军报是七天前发出的,到自己这里已经是十二月二十五,马上就要新年。
定难军各级衙署,正在筹备年关。
魏礼匆匆赶来,还没说话,瞧见陈绍桌上和自己一样的军报,便明白陈绍已经知道了。
“节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