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就是,读书人的免税,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朕打算从这两方面入手,这样朝廷就不用每日捉襟见肘,连朝廷命官的俸禄都发不出来,成何体统!”
沈叶朝着乾熙帝拱手道:“父皇英明。”
“儿臣那些小手段,虽然能解一时之急,却不能长久。”
“而父皇这种谋划,才是堂堂正正的王道。”
乾熙帝摆手道:“你少给朕灌迷魂汤!”
“税改这个事儿,得有一个能压得住场子的人来主持。”
“朕思来想去,觉得这件事儿,非你不可。”
让我主持税改?这岂不等于把我架在火炉子上烤吗?
沈叶可是学过历史的,他很清楚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
别的不说,就说前朝的张居正,这可是一个非常了不得的人物!
人家不是首辅,人家是摄政!
可是,生前权势滔天,死了之后,还是照样被清算。
自己这本来就是群狼环绕的太子之位,如果再加上张居正这种得罪人的力度,那太子之位想不丢都不成啊。
沈叶的脑子飞快地转动,琢磨着自己该怎么做,才能把这块烫手的山芋扔出去。
不是他不想做事,而是这山芋有点太烫手了。
弄不好双手都会被烫熟。
“父皇,儿臣观政理藩院已经忙得不可开交,尤其是罗刹国那边……”
沈叶的话还没说完,乾熙帝就一摆手粗暴地打断:“理藩院的事儿,你要忙不过来,朕可以交给其他人来做。”
“但是这税改之事,必须由你来办!”
“朕不要求你立竿见影。”
“但是这件事情,总是要推动。”
“现在的税制,已经让朝廷举步维艰,如果不改的话,将来会更难。”
“难道,你还想把这个难题,留给子孙不成?”
“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乾熙帝干脆来了一个耍无赖,不给沈叶推辞的余地。
沈叶看乾熙帝态度坚决,知道躲不掉了,只好郑重道:“父皇,税改事关天下,儿臣一个人难以胜任。”
“所以,请父皇准许儿臣组建一个临时部门,以便群策群力,争取把事情做好。”
乾熙帝对于沈叶这个要求,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毕竟一个好汉三个帮,当年的张居正和王安石变法,也得有一些人摇旗呐喊。
太子要选人,自然没有问题。
“既然让你负责这件事情,就由你全权负责,朕只要结果。”
从乾清宫出来,沈叶一路琢磨着乾熙帝的用意。
朝廷缺钱,像乾熙帝这样一个不甘心让自己花钱受限的皇帝,想办法找钱很正常。
但是,把这事儿甩给太子……
仔细想一想,沈叶也就有点明白了。
自己这个太子,怎么说也是天下第二人!
不论办什么事情,其他人多少都会给个面子。
让自己顶上去,确实能推动税改。
而在这个过程中,自己难免就要得罪人。毕竟,从别人口袋里掏钱,那不等于在人家身上割肉嘛!
自己得罪的人多了,敌人也就多了。
太子之位都不稳,自然也就威胁不到乾熙帝的皇帝之位。
这对于乾熙帝来说,简直就是一石二鸟,好算计!
不过,既然这事儿自己推脱不了,那就多拉几个人下水……
朝廷准备发俸禄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除了那些真不差钱儿的大佬,大部分的官吏还是欢天喜地的。
毕竟,谁也不嫌钱多。
更不要说那些本来就紧巴巴缺钱的人。
不过,这发俸禄的事情,也不是所有人都高兴。
比如马齐,他就难受得要命。
坐在值房内,马齐的脸色无比的阴沉。
和新任内务府总管雅尔江阿的谈判一点儿都不顺利,真的不知道乾熙帝为什么要任命这个四六不听,油盐不进的家伙当内务府总管。
他都已经把好话说尽了,可是雅尔江阿就只有一句话,那就是内务府没钱。
更让他恶心的是,这家伙居然还反问他,户部能不能给他们拨点钱过年!
简直是岂有此理!这话是人话吗?
要是他弟弟马武还当着内务府总管,就绝对不会出现这种局面。
不过生气归生气,事儿还得办。
这眼看就要到冬至了,一个月的俸禄还没着落。
如果到时候发不出这些钱,他不但要面对乾熙帝的责怪,还得被群臣的唾沫星子给淹死。
可是,他上哪儿变出来银子啊!
回到家中的马齐,面带阴沉的朝着自己的侄子道:“富恒,关于这次发俸禄的事情,外面怎么说?”
富恒老实回答:“大伯,现在各部都在议论此事,特别是翰林院和都察院的人,议论得最多,声音最大。”
马齐知道为什么这两边议论的最多,因为翰林院和都察院的御史,那都是以清贫著称。
一个是没有门路,一个是盯得太紧。
所以他们一个个都等着俸禄下锅。
看到马齐沉默不语,富恒又低声道:“现在很多人都在说,到现在都发不出俸禄,是您这个户部尚书无能。”
“已经有人准备弹劾您了。”
听到这话,马齐叹了一口气,他沉吟了瞬间道:“你以为我不想发?”
“可是发俸禄的钱,已经被陛下挪作他用了。”
“现在户部没有其他银两,怎么发这个钱!”
说到这里,他朝着外面瞥了两眼,这才一咬牙道:“让人准备一桶冷水,然后在我屋里生一个火盆!”
“记住,这件事儿一定要保密,不要让其他人知道。”
富恒听到这话,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
“大伯,这样做太危险了!万一……”
“没有万一!如果我不生病,那接下来面对的,就是铺天盖地的弹劾,到那时候,我的麻烦就更大了。”
马齐一挥手道:“只要能躲过这一关,吃点苦我也认了!”
第317章 群臣要为陛下想
北风呼呼地刮,眼瞅着冬至就要到了,天儿也是一天比一天冷。
沈叶喝了一口热粥,又朝外头看了一眼,忍不住叹了口气。
“太子爷,这暖炉您拿着。”石静容把一个暖炉递给沈叶,轻声说道。
沈叶也没客气,顺手接了过来。
这么冷的天儿,怀里揣着一个暖炉,简直是一种享受。
可是,即便如此,他也只想呆在毓庆宫这烧着地龙的屋子里,一步都不想出去。
无奈,今儿是御门听政的日子,他不出去也不行。
“你好好歇着,我去去就回。”沈叶朝着石静容摆了摆手道:“估计也耗不了多久。”
天儿这么冷,要是乾熙帝愣是把一个短会开成长会,那他可真得佩服这个老爹的耐冻本事了!
也就是几分钟的功夫,沈叶就来到了乾清门外。
虽说有乾清宫挡着风,但是这地方依旧给人一种冰冷彻骨的感觉。
能够参加御门听政的王公大臣,基本上都到齐了。
沈叶一过来,大皇子几人连忙上前行礼。
“大哥别客气。”沈叶一边走向自己的位置,一边随口应道。
刚和大皇子寒暄了两句,乾熙帝就在梁九功等人的簇拥下走了过来。
乾熙帝的脸色不太好看。
他虽说有个座儿,但也是三百六十度全景天窗,四面透风,坐下的时候,北风直往身上扑。
不过,乾熙帝也没有在意。
他扫视了一圈众人,沉声地问道:“户部,冬至就要到了,为什么俸禄还没有发下去?”
乾熙帝这声音阴沉,给人一种压抑感,听得人心里发紧。
一个五十多岁,瘦高个儿的官员赶紧出列:“回陛下,臣等还没有凑齐发放俸禄所需的银两,请陛下恕罪。”
看到这走出的人,乾熙帝的脸色一变。
因为他刚刚嘴里虽然说的是户部,但实际上却是问的马齐。
他在等着马齐的回答,可是走出来的人,却成了户部左侍郎张凤磐。
张凤磐虽然也是从二品的大佬,但是在乾熙帝的眼中,和马齐的差距可不小。
这下心里更不痛快了!
不满地问道:“马齐呢?”
“回禀陛下,马大人昨夜得了风寒,今日高烧不退,今日朝门一开,家人就递了折子告假了。”左都御史陈廷敬连忙走出来道。
陈廷敬虽然觉得马齐病得真不是时候,但也没办法。
乾熙帝问起来,他这个左都御史也得硬着头皮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