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投奔建奴的祖大寿耿明忠之辈,也没沦落为国贼待遇啊!
而且还是当今陛下金口玉言点明的国贼。
正儿八经的杀人诛心!
怕是刘良佐死了之后,都要遗臭千年!
简直是这个时代所有士大夫的噩梦!
王承恩奋笔疾书。
王家彦呆愣的看着主位上的金甲身影,脑海里乱糟糟的。
难道陛下真就不怕南方动乱吗?
此旨一出,便是绝了所有想投降或弃城逃跑的将领后路。
毕竟没有人愿意背负千年骂名。
然而要是这样,那投降建奴就更成一条明路了。
为了活下去,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投降呢。
正想着,朱由检忽然出声,将其拉回现实。
“王爱卿,此战中可有忠贞义士?”
王家彦愣神片刻,才赶忙开口回应,“有的陛下,有的。”
“开封知府张世卿领七百皂吏收拢溃兵,死战西门不退,使七千民众得以逃离,后与贼周旋一夜力战而亡,家中女眷为贼欺凌致死,另有千户……”
“好,王伴伴另起旨意。”朱由检点点头。
“开封知府张世卿死战不退,救七千臣民与水火,实乃我国朝干城,大明英士,赐其大明一等功臣匾额,追封英义伯,陪葬英烈祠左右,待复开封,当为其立碑,勒其生民之攻!由周王一系祭祀!”
“其余功臣,分别赐其大明二等功臣匾额,子嗣具皆封为锦衣卫千户!”
朱由检从刚来时就明白,大明还没到亡国的地步。
他要做的,就是将大明朝内梳洗开来。
之前是先将军政分开了,就像现在一样,高杰和刘良佐可以直接给他奏报,而他也能直接给二人下令,不需要在通过军中监军之流代为传递。
现在正好趁此机会,将军中败类剔除出去。
他深谙一句话,那就是有兵才有权。
只有掌握一支纯粹的军队,才能动手收拾文官集团。
而纯粹的军队,第一件是就是不能怕打仗,不能怕死,没有任何后顾,不从事任何职业,一心只为战争而生。
这样的军队要有荣誉感。
荣誉感不是自己得来的,而是要天下百姓共同打造出的荣誉感。
在没有任何宣传手段的时代,朱由检只能凭借自身的号召性,和圣旨的礼法性,先去强制让百姓知道军人有荣誉,不是丘八。
之后在一点点树立天下的价值观,让军人和百姓都知道。
军人的存在,是为了保护百姓。
军队永远是百姓最强大的后盾。
军队所做的事,永远是为了百姓好。
当这个价值观树立达成,那明朝军队便有了灵魂。
以中原大地恐怖的人口基数,加上现在还未落后的科技发展。
朱由检有信心能打造一个属于大明的日不落帝国!
功臣制度和英烈祠便是在军队的第一步,而接下来,朱由检准备开始第二步。
“再立明旨,将开封惨案广传天下。”
“立四月十日为我大明国祭日,自朕以下斋戒一日,哀悼自炎黄以来死于异族入侵的百姓!”
“开封之仇,朕誓报之!汉贼不两立,敌寇尤未死!”
“大明百万将士皆听朕言,自今日始,凡从军者不得耕种,凡军伍不得从商,一应军用皆由户部供给!”
“自此以后,我大明军队只为守卫天下苍生,护佑黎民百姓,上击国贼,下斩仇寇!”
“普天之下,内外寰宇皆听朕言,凡屠我一人者,十倍偿还!欺辱我百姓者,万世不忘!”
“凡敢扰我大明百姓者,犁其廷,扫其穴!屠其青壮,戮其妇孺!断其苗裔,折其社稷!直至其彻底消亡!”
“勿谓言之不预也!”
一番霸气凌然,杀气盈沸的言语,配合暴君词条神级加持,让帐内内侍太监、近臣守军全都呆愣在当场。
王承恩被感染的连笔都拿不稳。
王家彦更是扑腾一下跪倒在地,直勾勾的看着朱由检。
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史书中的始皇帝……
第92章 郑成功来了!
王承恩捧着厚厚的一摞圣旨,带着数以百计的内侍策马而出。
随行的还有两百御林军。
他们必须要先去京师找倪元璐票拟,之后才能去各地宣读旨意。
没办法,明朝内阁制度设立初衷是减轻皇帝的负担,但经过明朝历代皇帝神奇的操作之后,权利逐渐变大。
哪怕是朱由检这种强权皇帝,发出的圣旨没有经过内阁,都不算正经圣旨。
权威性不足以服众。
而御林军则是去砍刘良佐狗头的。
王家彦的反应就很大程度说明了明朝官员将领的内心反应,害怕砍一个刘良佐而引起连锁效应。
自诩为国为民,实则破坏大计。
朱由检既然想将军权拿到手,那就要首先确保军队将领的生杀大权在自己手里。
也正好给天下百姓看看,他朱由检可不是说说而已!
随着中军大帐空了下来,态度愈发恭敬的王家彦再度进言。
“陛下,此诏即下,天下盈沸,抗奴之势无人可挡,建奴定会加大攻伐力度,臣敢请陛下先行归京,居大宝之上,统御四海王师!”
如果放以前,王家彦早就踩着凳子开喷了。
您都要掘人家祖坟了!还在这带着几万人跟人家二十万对干啥啊!
赶紧回京师调大军来吧!
可现在的他,却对朱由检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
不是恐惧那股杀气。
而是敬畏之心,臣子对帝王的敬畏!
或者说,从朱由检喊出圣旨的那一刻开始,王家彦才从心底彻底认可了朱由检这位大明皇帝。
朱由检不知道王家彦脑子里在想什么,他也懒得去想。
搓了搓下巴,赞同的点点头,“王爱卿此言有理,此旨一发,定然会引起建奴反扑。”
王家彦没想到朱由检会接受,他还以为要大费口舌呢。
不过这样也好,能明辨是非,纳谏进言的陛下,更有明君风范,赶忙躬身,“陛下圣明!”
随后朱由检的一番话,就让王家彦回到现实。
“咱们得赶在建奴前面,给他们来个狠的!传令王二虎,沿蓟州防线收缩防御,不可放山海关建奴入境!”
“传令戚远,四千戚家军出兵,于张家口外列阵,引建奴出兵,若是蒙古骑兵,便击之,若是建奴八旗兵,便败之,往飞狐岭一线败退!”
“传令黄得功,领本部中军两万人,入飞狐岭设伏,檑木滚石陷阱暗箭,有什么用什么,配合戚家军吃掉追兵!”
“其余兵马,随朕出征,使建奴本部不敢出兵救援!”
王家彦:“?????”
“陛下您要不要看看您在说什么?”
“建奴本部两红旗可是有六万人啊!”
“还有蒙古骑兵十几万,不能戚家军破了九千蒙古骑兵,您就觉得他们能击破十几万大军吧!?”
“而且戚家军是步军啊!”
“对面都是骑兵,只怕诈败到时也会变成真败。”
“还请陛下三思!”
“不,你不了解戚家军。”朱由检淡定的摇摇头。
王家彦说的他都明白。
正是因为他都考虑到了,才会选择让戚家军去引诱对面的大军。
对面的领军者是代善,跟着努尔哈赤打天下的大将。
不出精锐,引不出建奴主力。
而想要避免被动,就要主动出击,不管多尔衮给这四路大军都分别设立了什么任务。
只要断其一支,便能乱其阵脚。
相比起来,代善虽然人数众多的,但相反是最好击破的一支。
各部蒙古加一起,各有各的算计。
而有蒙古骑兵在,代善肯定不舍得让自己本部两红旗有太大损失。
只要抓住这点,就能复刻破李自成的场面!
至于王家彦所说的诈败变真败,就更不可能了。
除非蒙古大军尽出,将四千戚家军团团围困,拼着消耗干净戚家军火药的损失。
才能将戚远这四千人吃掉。
亦或者代善搬出两红旗其中一部,但那样戚家军就会诈败。
满清八旗是龙骑兵,上马赶路,下马作战。
为了防止戚家军逃跑,肯定不会回身上马的。
所以朱由检才这么自信。
要是代善龟缩不出,那也没有影响。
戚家军和他带来的神机营大炮可不少,慢慢轰呗。
反正京师火器作坊开了,产量虽低,但也足够他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