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 第58节

  虽然没上三江,但对于我一个起点新人来说,能打穿四轮推荐已经很满足了。

  这本书怎么说呢,从有这个想法开始,就没想着在起点写,大家看这个强力金手指应该也能看出来,这本书一开始就是冲着无脑砍砍砍爽文去的。

  可不知怎么回事,在一个老登的劝说下,一改再改再再改,从一个无脑爽文,慢慢改成了带点脑子的半爽文。

  莫名其妙投了四组的编辑无书大大,然后莫名其妙内投通过,莫名其妙的试水一轮二轮……

  虽然有很多人骂,骂的还格外难听,甚至还把我骂破防了哈哈。

  骂的人很多,我甚至要单独发个单章劝退一些想看无脑砍砍砍的读者朋友。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位老哥,让我把所有人都砍干净,只留下主角和系统兵……

  虽然骂的人很多,但支持的人更多,仍有一大批老哥愿意追读,愿意支持狗作者。

  就算是为了这些老哥,我也得把这本书写完。

  我看好多作者都在上架感言中卖卖惨,自己多不容易,多需要成绩翻盘,这些我懒的说。

  又不是选秀,卖什么惨吗?

  百家人有百家忧,好像只有作者惨一样。

  我每天就算只吃半个馒头,照样也能更新!

  扯远了……

  三个重点。

  一:以后更新日万,记住是日万更新!直到本书完结或临时有事,否则不会请假、断更。

  二:无论成绩如何,本书不会太监烂尾,更不会恶意灌水,大家放心追读放心观看。

  三:目前追读是950,我要个五百首订不过分吧?同时每超过一百订阅,加更一章,月票每增长二百,加更一章,盟主加三章,如果有可能获得白银盟加三十章,要是我家祖坟封烟有个大佬不开眼给我整个黄金盟……好像没这个可能……

  你们放心大胆的投,放心大胆的订!

  狗作者的人称铁肝金手!医生看了都钦佩,绿皮看了都流泪。

  女神让我不要码字了,我当场跟她分手,老板让我不要码字,我当场提出离职。

  谁都不能耽误我奔向读者老爷!

  要么你们把我熬秃,要么我把你们榨干。

  狗作者爱你们。

  给读者老爷们磕一个。

  砰!

  ps:献祭两本大佬的书。

  【《从冒牌上尉开始成为帝国皇帝》

  人在异界法兰西,断头国王麾下吃皇粮。

  在日耳曼尼亚腹地部队打了败仗,败逃之际捡到一件上尉军装。

  从临危自命的溃军上尉,到纵横睥睨的边境将军,再到见既征服的第一统帅。

  “所以你们真是害苦了我啊。”夏林脱掉部下给他披上的紫衣。】

  【《大明:我朱棣,不靖难,改养猪了》

  俺真没野心,只想养猪,只想安安稳稳当个藩王,但你们千万别逼俺靖难啊!传统权谋群像。】

第68章 金甲白马越鸿沟,十里横戈俱倒流

  夕阳将紫禁城的琉璃瓦染成血色时,一匹黄骠马踏着暮鼓声冲过正阳门。

  马背上的将军忽然勒住缰绳,望着巍峨宫阙深吸一口气,沾满尘土的铁甲在余晖中泛着暗红。

  翻身下马,双手抱拳高呼一声。

  “末将庐州总兵黄得功,奉诏勤王!”

  宫门处当值的锦衣卫千户瞳孔微缩。

  眼前这员虎将身高八尺有余,左颊三道爪痕从眉骨直贯下颌,虬髯间沾着未擦净的血渍。

  传闻天启三年冬,这位曾在昌平徒手扼死过熊罴,得名黄闯子。

  被这种虎将盯着,千户心底有些发毛,但依旧履行自己的职责,“总戎请解兵刃。”

  黄得功铜铃般的眼睛瞪得滚圆,虬髯随着粗重呼吸颤动,看的千户还以为又是一个拥兵自重是主呢。

  谁知这八尺大汉却坦然的解下腰间大刀,连同二十两银锭一起,一起递到千户面前。

  脸上勉强挂出一抹难看的笑容。

  “这位千户大人,不知皇爷急召我星夜来援,可是有何大事?”

  千户心底悄悄松了口气,将大刀接过却不接银锭,毕恭毕敬的对黄得功行礼,“总戎莫要这般,皇爷之事小的不知,还请总戎速速入殿。”

  黄得功有些诧异,以往想进宫不都得花个几十两银子吗?

  怎么现在锦衣卫连银子都不收了?

  正在疑惑中,忽见十二对龙纹宫灯自丹陛逶迤而下,鎏金宫门在嘎吱声中缓缓洞开。

  “皇爷口谕,黄总兵舟车劳顿,不宜过多规矩,特赐剑履上殿!”

  清越嗓音惊飞檐角乌鸦。

  黄得功抬眼望去,只见王承恩正笑眯眯的站在宫门旁。

  他慌忙想要行礼,铁网裙甲撞在石阶上迸出火星。

  王承恩一把拦下,“黄总兵莫要折煞奴婢,皇爷等您呢,快去吧。”

  黄得功只得匆匆入宫。

  刚来到太和殿前的空地上,就见朱由检负手立在最后一级丹墀。

  这待遇更让黄得功受宠若惊,他何德何能可以让陛下出殿相迎啊!

  别管有没有甲胄在身,黄得功当即以大礼跪倒在地。

  “臣庐州总兵黄得功.”声若洪钟的汉子此刻竟结巴起来。

  “虎山快快免礼,一路快马加鞭,倒是苦了虎山。”朱由检脱口而出表字,还亲自上前将黄得功搀扶起来。

  整的后者都快哭了。

  恍惚中硬是被朱由检搀着胳膊走入太和殿。

  直到朱由检开口询问,黄得功才清醒过来。

  “虎山可知朕为何让你独自前来?”

  黄得功额头冒着冷汗,喉结滚动数下。

  来路上他设想过无数君臣奏对,此刻却像被抽了脊梁。

  皇帝的声音明明温和清越,却压得他喘不过气,像是被猛虎盯住后颈一般,浑身都冒出寒意。

  话至嘴边,还是没能说出什么请命用他的话,“末将愚钝。”

  朱由检踱步到太和殿旁的舆图前,指尖划过京师外地形蜿蜒的曲线,“天启二年你任游击,带三百人守喜峰口,建奴三个牛录轮番攻了七日,最后是你领着十七骑夜袭敌营。”

  说到这,朱由检突然转身,“崇祯八年汝州之战,你身中六箭犹自挥刀,带着残部从八万流寇中杀出血路,你说朕找你来干什么!?虎山莫要装傻,这朝堂早就不同了”

  黄得功猛地抬头,正撞进天子灼灼目光里。

  他这才惊觉皇帝不过而立之年,眉宇间的沧桑却比辽东老兵还要浓重。

  最骇人的是那双眼睛,仿佛能看透甲胄直刺心肺。

  “陛下.”他声音发颤,二十年来头回觉得甲胄沉重如枷。

  想要低头避过那目光,脖颈却像被钉住般动弹不得。

  朱由检忽然笑了。

  他解下腰间佩剑掷给王承恩,“赐座,上茶。”

  当黄得功捧着越窑秘色盏不知所措时,朱由检已指着舆图说起正事,“兵部整改一事虎山也应当知晓了。”

  “从此以后武将再也不用看文官脸色吃饭了。”

  “但这需要一个契机,契机就是击退城外的百万闯军!虎山可明白?”

  黄得功在来的路上就知道了这回事,他之所以如此谨慎,就是不想卷入这场文武之争。

  他没多少政治头脑,他只知道上阵杀敌,报国忠君。

  可现在陛下的意思是让他挑起武将大旗,他一介猎户出身何德何能啊!

  “陛下,臣……”黄得功抬头想要辩解一二,目光落在朱由检不喜不怒的脸上。

  心底竟再次升出一种不敢抗驳的无力感。

  “臣只知上阵杀敌,不通其他,陛下怎么说,臣便怎么做!”

  朱由检点点头,淡定的说道,“朕准备明日与闯逆决战。”

  “什么!?”黄得功惊的差点跳起,“闯逆不是号称百万吗?”

  “闯逆虽号称百万,实际战兵却只有五万余老营兵,裹挟流民四十万,剩下都是各州县降军总计还剩十六万。”朱由检答道。

  黄得功听到具体明细,心中稍稍松了口气,实际战力只有二十万,还不至于太吓人。

  在他心里,早就已经做好面对四十万闯军的准备了。

  心中不由一阵火热,“既如此,臣只需三十万大军,便可击溃闯逆!”

  “朕只能给你十二万。”朱由检当即浇了盆凉水。

  “啊?”

  “虎山放心,此十二万俱皆精锐,三千营内有三万五千铁骑,全都是关宁军和旧时三千营整编,人马具甲。”

  “五军营内五万经简单训练,可保证不会轻易溃败,明旗通令的新军外加一万边军,五千精锐组成。”

  “城内还有四万民壮可供调遣。”

  “虎山以为可破贼否?”

  黄得功没想到京师里面竟然有这么多精锐,一时有些诧异,茶盏在掌心发出细微脆响。

  “若真如陛下所言,怕还是不行,闯逆内流民、降军、老营中,降军最难办。”

  朱由检眼中精光一闪,“五万新军,挡不住十六万降军?”

  “新军要对付流民。”

  “流民不是一触即溃吗?”朱由检有些疑惑的问道,他确实没把流民当回事。

  黄得功顾不得礼仪,快步走到舆图前,连比划带说的描述道,“流民看似乌合之众,可四十万人挤作一团,前队想逃也会被后队推着向前。”

  手指从闯军大营划到德胜门,“若不用重兵截断或骑军透阵,尸山都能堆上城头。”

首节 上一节 58/1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