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李奕自然不会打击手下人的自信,只要能完成自己交代的任务,怎么样都好说。
眼见王常功和张建雄已经捞到打头阵的差事,其余将校自然也都有些跃跃欲试,大伙儿老远从东京出征,就是为了赚军功的,心里怎么会不着急。
李奕也瞧出大家的心思,随即又道:“前方斥候已经探听到消息,蜀军前段时间已经向秦、凤增兵不下万余,后面还有好几场硬仗要打,只要诸位戮力作战,立功的机会很多。”
“大伙儿立了什么功劳,我自然也会帮你们一一记着,等班师回朝,我会向官家给大伙儿请功的。”
众将这才安静下来。
接着李奕又下令七个指挥,以及陇州屯兵的两个指挥,挑选一百余名身手矫健的士卒,组成前锋中军的值守亲兵,让李汉超统领。
此番出征李奕也带了近百名亲兵,他从麾下各指挥挑选人出来,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保护自己。
而是让这些军士承担传令兵的任务,从各指挥挑人出来,他们都互相认识,来回传达军情命令也放心些。
众人聚在中军营帐里,李奕也不过多啰嗦,很快就把作战计划和人员分工安排好,最后又让王常功等人复述了一遍军令。
接着便让众将各自散去准备。
……
两日后,前锋部队拔营启程。
禁军七个指挥加陇州一千屯兵,四五千人马一字排开,井然有序首尾相接。出大散关向蜀军的第一层防御前进。
而凤翔节镇的官吏也带着民夫役卒押送粮草紧随其后。
一时间陈仓道上浩浩荡荡,卷起烟尘遮天蔽日。
俗话说,人一过万,无边无沿。虽然前锋部队只有数千人,但连在一起的气势,抬眼望去颇为壮观。
刚出散关的时候,道路还算宽阔,大伙儿的情绪还比较高涨。
不过随着行军的深入,翻过了秦岭隘口,两边的高山连绵起伏,队伍行走在山谷间,视线全都被一望无际的大山挡住,让人逐渐生起一股莫名的压抑。
陈仓道的主路沿着嘉陵江的流向延伸,山路与河谷有很大的高度落差,上面的路差不多能并行两架驴车,而下方则只能沿着河床走。
不过现在已经到了涨水期,奔腾的嘉陵江水咆哮而过,时常会侵袭到河床上,勉强可以走但要小心谨慎。
军队紧紧靠着山壁一侧前行,另一边留出了小半空间防止拥堵。
整个队伍前后连绵延伸数里地,根本走不了太快,一天下来只能行军四五十里。
两边山势高耸,早早的就把阳光挡住……太阳下山得很快,不过酉时就得扎营安寨。
趁着落日的余晖,将士们赶紧取水做饭,用河床上找来的石块堆成简易的灶台,倒是省了挖坑的麻烦。
大伙儿各司其职,有人拾柴生火,有人打水烤饼熬汤……若不是有刀兵铁甲在侧,乍一看还以为一群人在野餐似的,不过几千人的野餐又有点离谱。
李奕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望着将士们忙碌的身影,心里却在惦记着作战的部署。
黄牛等八个蜀军的前沿营寨不是多大问题,稍微花点时间很容易就能拿下来……要是连几个营寨都打的吃力,那还不如趁早撤兵回去洗洗睡吧。
李奕主要考虑的是打下黄牛等军寨后的事。
想要进逼威武城,必要先过黄花谷,据说那里有蜀军活动的迹象,黄花谷的地形险要,万一有埋伏的话那就麻烦了。
不过李奕转念一想,黄花谷虽然适合伏击,但根本没法屯驻大军,留守个几百人都够呛,后勤的压力实在太大。
第一次攻蜀失败,蜀国就算有了防备,但想来不会长时间把精力耗在黄花谷……何况黄花谷西边还有军镇唐仓,距离不远,蜀军就算想要长久防守,把兵力布置在那里最合算。
如果按照常理来说,黄牛等军寨是起警戒作用,一旦受到攻击,情报传到唐仓镇,蜀军能有足够时间反应,并且派人扼守黄花谷……想到这里,李奕突然生起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越想越觉得自己的计划有搞头,当即让李汉超把诸将喊来商议。
第120章 来和本将军练练?
次日一早,部队依照既定方针行军,王常功和张建雄率领一千士卒打头阵。
还没到中午,先头部队就拔掉了蜀军的两个营寨,推进的速度快的超乎想象。
山谷之中嘉陵江水奔流不息,隐隐有厮杀声夹杂着“哗哗”的水声顺流而下,回荡在群山峻岭之间。
裸露的河床上,有传令的骑兵来回奔驰,向李奕禀报前面的军情,前锋主力已经暂停行军,等待着先头部队的战况。
“原本说要三天拿下黄牛等军寨,现在看来还用不了那么久……速度快的话两天应该就够了?”
李奕转头看向骑马跟在一旁的李汉超,脸上带着几分笑意。虽说已经预料到蜀军的前沿营寨不难打,但能进展的如此神速自然值得高兴。
李汉超也跟着笑道:“前次蜀军的营寨都能被凤翔的镇兵打得落花流水,这次有咱们禁军的精锐参战,他们更不可能挡得住了。”
“报!”这时有传令兵疾驰到李奕跟前,翻身下马行礼禀报,“前军已攻下蜀军两个营寨,正准备进攻蜀军第三个营寨,王指挥使和张军使都请命率本部人马主攻!”
“怎么回事?”李奕眉头微皱,“不是让他们两部人马轮换进攻的吗?”
按照昨夜定下的计划,由王常功领第一指挥打第一波,然后再让张建雄带人打第二波,两人依次轮流进军,怎么现在争起来了?
传令兵老实回道:“王指挥率军拿下第一个营寨后,只留下不到百人看守蜀军降兵,便又带着人马直接强攻第二个营寨……”
等传令兵说完前方的情况,李奕这才弄明白缘由,本来确实按照原定计划,王常功负责第一波进攻。
但这货大概是觉得打的很顺,就没有等后面的张建雄赶到,而是趁胜继续开始进攻第二个营寨。
等到张建雄带人抵达的时候,第二个营寨已经被攻进去,木已成舟张建雄也不好说什么。
然而王常功还没打过瘾,就和张建雄争了起来,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只能派人过来请示李奕。
“他娘的,王常功是把我的话当放屁是吧?”李奕又好气又好笑,忍不住骂了一句娘。
这些武夫打起仗来确实不含糊,但特么一个个见到军功就走不动路,骨子里还是带着一些劣根性。
“第三个营寨让张建雄去打!”
李奕当即吩咐道:“顺便去告诉王常功,他要是再贪功冒进,人就不用回来了,把他脑袋给我拎回来!”
打的猛是一回事,不听命令又是另一回事,看在王常功连下蜀军两个营寨的份上,李奕就不去追究他了,但这种擅作主张的风气绝不能惯着。
“是!”传令兵立马上马飞奔去前方传令。
……
正如李奕一开始所预料的,蜀军的前沿据点兵力薄弱,先头部队以强打弱,进展的十分顺利。
首战花了一天时间,就拔掉蜀军四个营寨。
李奕为了防止前军乱来,特地派人传达了严令:蜀军有投降者不杀,有违此令者,军法处置。
他下达这个命令,一方面是以此告诉蜀军,只要投降就有生路,防止蜀军拼死不降,给周军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另一方面他也带着几分私心:说到底周军和蜀军都是汉人,打来打去不过是内战,何必都要致对方于死地?
当然这种言论会影响军队锐气,李奕并不会说出来,只说是要给蜀军留退路,减少己方进攻的难度和压力。
天色逐渐昏暗。
李奕率领主力赶到被拿下的蜀军四个营寨,前面三个军寨打起来没费什么功夫,唯有打第四个黄牛寨让周军吃了小亏。
因为黄牛寨建在山涧的一处缺口,地理位置极佳,垒有简易的石墙,虽然只有一人多高,但比其它只有木栅栏的军寨,防御强度肯定强了不少。
而且黄牛寨的规模也比其它军寨稍大,屯驻的士卒有两百余人,差不多是其它军寨的两倍。
先头部队的人员伤亡中,倒有接近一半是打黄牛寨时折损的。
好在拿下了黄牛寨,剩下的四个蜀军营寨,也就没什么难度了,不出意外明天就能彻底扫清。
夜色降临,军队开始安营扎寨,李奕则忙着安排后勤的民夫役卒,把伤员们往后方运送。
至于那些阵亡的将士,只能就地挖坑掩埋,毕竟战事紧急,蜀道又曲折难走,活人尚且灰头土脸,哪还有精力顾及死人。
能挖个坑埋掉就已经仁至义尽……
李奕带着亲兵沿途巡视各部的情况,山路崎岖狭窄,军队只能一字长龙驻扎,从头到尾有几里地。
而且大部分只能安营在河床上,主路还要留着给人和马行走。
正当李奕拐过一处弯道,却听见前方的篝火处,一群人围坐着取暖聊天,离得老远就能听见一个大嗓门在侃侃而谈。
“你们是不知道,那蜀军都是孬种,早上我带人打第一个军寨,只是闷头一阵猛攻,那蜀军就顶不住了。咱们杀进军寨里见人就砍,才砍一会儿那些个蜀军士卒就被吓得弃械投降……哈哈!”
“等咱们前面的人端了军寨,后面的兄弟连蜀军的影儿还没见着。我一看离中午还有老大一截时间呢,索性就又带人去打第二个营寨。”
说着王常功瞅了眼旁边的张建雄,嘿嘿一笑,“张军使带人跟上来的时候,咱们第一指挥都把蜀军的第二个营寨打的差不多了。”
“要我说呀,这蜀军实在不堪一击,比那契丹人和汉军差得远喽!咱们禁军的兄弟一个顶十个都没多大问题……”
相比于王常功一脸激动的模样,坐在旁边的张建雄就低调的多,一言不发的啃着干粮。
不过他心里对禁军的战斗力确实挺佩服,上次攻蜀他带着两千多人,花了好几天才把蜀军的营寨给啃下来。
但这次首战禁军打头阵,只用半天就拿下两个,而且通过他今天的观察,蜀军的营寨在上次之后,还加强过防御力度,屯守的人马也比上次多一些。
就在这时,一道冷冽的声音突兀响起:“王指挥使很有本事嘛,一个打十个是吧……那王指挥使来和本将军练练?”
众人立马回头望去,却不知何时李奕带着亲兵走到近前。
“拜见李都虞侯!”大伙儿连忙起身行礼。
王常功也被吓了一跳,陪着笑脸讨好道:“李都虞侯勇冠三军,汉军的第一猛将都不是您的对手,打契丹人更是像打孙子一样……嘿嘿,要属下跟您过招,不是要了我的小命吗?”
紧急情况!!!
新章发到旧卷去了,一百十八章和一百十九章反了……读者老爷们要看的话,翻回去看吧,明天我找编辑问问能不能调过来。
写的昏头了,哎!
PS:章节顺序已经调换过来了,已经订阅的刷新一下,应该就能恢复正常顺序。
第121章 邓从晖
“看在你首战有功的份上,暂且饶你这一回,下次若再敢不听安排,你也不用回东京了。”
李奕冷着脸训斥了几句,然后又看向篝火旁的众人。
“你们也是一样!”
众人连忙肃声称诺。
就在这时,李汉超带人快步走来,到了跟前禀报道:“李都虞侯,蜀军负责领兵驻守黄牛寨的军校找到了。”
李奕皱眉道:“人还活着?”
“活倒是活着……”李汉超叹气道,“不过伤的很重,怕是很难扛过去。”
李奕当即道:“带他来见我……算了,听你这话他也来不了,还是我去看看吧。”
在去见那小校的路上,李奕询问了大致的情况,原来是傍晚攻下黄牛寨过后,先头部队的人撤下来休整,后续的人上去清理战场。
然而在排查到黄牛寨屯粮的小仓库时,军士们在草堆里找到一个腹部中箭,肩头也被砍了一刀,伤势颇重的蜀军将领。
据对方所说,他就是黄牛寨屯兵的头儿,而且由于黄牛寨是蜀军前沿哨所的中枢,因此那军校也是这八个军寨的总指挥。
所以李奕听说此人还活着,自然着急要去见一面,毕竟对方很有可能知道蜀军在唐仓镇的兵力布置。
那蜀军的军校名字叫做邓从晖,三十出头的年纪,等李奕见到他时,发现他确实伤的挺重,脸色苍白毫无血色。
“他的伤势怎么样?有没有生命危险?用军中带的酒精给他伤口消了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