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629节

  两人先后开口。

  嘉靖便已经大致明白了严嵩领着这两人请见的目的了,他目光落在严嵩身上:“此前召回海瑞,也是因为朝中官员对他多有赞誉。朕想了想,这个海瑞虽然性子似乎有些执拗,但对朕和朝廷也历来都是忠心耿耿。加上如今外面都说他才能显著,便也同意了将他召回京师委以重任。”

  严嵩默默颔首。

  皇帝这番话算是解释了为什么会同意徐阶等人当初请求召回海瑞的缘由了。

  至少从皇帝的解释里分析,皇帝不过是因为一直觉得海瑞忠心,刚好又有人吹捧海瑞的为官才能,这才顺势将其召回。

  至于说海瑞在江南应天巡抚任上的留任和离去,所带来的影响,皇帝当时是没有考虑的。

  当然。

  至少在明面上,皇帝的解释是如此。

  嘉靖又说:“既然首揆是为了这件事来的,想必对如何任用海瑞也是有了想法的?”

  严嵩当即再次拱手颔首:“朝中官员任用,除开吏部遴选考察,便是皇上裁决了,老臣不敢妄议。”

  这是例行的臣子本分。

  嘉靖也是照例摇头开口:“你是首揆,是内阁的首辅,朝中如何用人,用什么人,该有想法的。”

  有了皇帝这话。

  严嵩才缓缓说道:“既然皇上如此说,老臣倒是觉得,海瑞的性子执拗便是皇上也知晓,那便不能放在四面八方的位子,如此恐怕是做不好事的。”

  对于这话,嘉靖立马便是点头认同。

  嘉靖之所以能在这四十年里将大明朝堂掌握在指掌间,靠的就是辨识人物,用人。

  严嵩又说:“既然他已是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臣以为不如就让他在都察院继续干着。”

  嘉靖目光下沉:“只如此?”

  严嵩立即解释:“顺天知府一职自从张居正转任海务总督便空缺至今,倒也可以让干过一年应天巡抚的海瑞兼上,只不过如此倒是显得朝廷不够重用于他了。”

  从逻辑上来说,将海瑞召回京师,那是朝廷因为他有才能和功劳所以召回的,那么按照道理来说便是要重用的。

  虽然顺天知府乃是京畿府尹,可从指掌应天巡抚衙门治下十二州府变成管理一府,怎么看都是不受重用。

  而这其实也是徐阶等人的想法。

  将海瑞弄回京,给他一个都察院的高高在上的虚衔,然后按死在顺天知府的位子上困住。

  郭朴立马跟进道:“按理,海瑞这一次奉旨回京,可升任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受正三品衔。刚好如今北直隶按察使司臬台一职空缺,可让其一并兼上。”

  提刑按察使司衙门主官乃是按察使,俗称臬台,刚好就是正三品的官职。

  而按察使司衙门,也正好就是主管一省刑名的地方。

  对于海瑞来说,属实算专业对口了。

  这样的安排,也算得上是真正的重用了。

  领着都察院的官职,兼着北直隶按察使司衙门和顺天府衙门。

  只要海瑞不出错,下一步就可以争取六部、三法司掌印堂官一职了。

  当然这是常规操作。

  非常规的还有严绍庭那种,突然就能年纪轻轻,执掌江南六省。

  对于这样的安排,嘉靖心中倒也是认同的。

  真要是让海瑞主政一方,他倒是也有所担心。

  以都察院的官职去主管北直隶一省刑名事宜,再仔细治理顺天府,这样的安排就很好了,非常得体。

  但嘉靖还是看向严嵩:“首揆以为呢?”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陛下既然深知深赞海瑞刑名一道之才,吏部给出如此任用谏言,臣以为应当是合乎陛下心意的。”

  严嵩给出了一个不偏不倚的回答。

  嘉靖轻轻一笑,转头看向一旁的吕芳:“听到阁老的话了吗?”

  吕芳立马笑着点头:“回主子爷,都听见了。阁老在朝数十年,为陛下掌管内阁,才是最人尽其才了。”

  嘉靖嗯了声:“既然如此,就按照刚才说的,拟旨颁发吧,也不用让海瑞等的太久。他那个性子,朕猜他也是闲不住的,不如就让他快点上任,操办起差事来。”

  吕芳遵旨。

  严嵩三人则是躬身作揖:“皇上圣明。”

  嘉靖则是摆了摆手,提着道袍站起身,走下道台到了严嵩面前。

  “朕圣明与否,全乃阁老在朝辛劳。”

  说着话,他的手已经搭在了严嵩的肩膀上。

  郭朴和欧阳必进两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中,都清楚皇帝现在还是以严嵩为重,恐怕真要应了当初皇帝说的那句话,要全君臣情谊,肉眼可见不会更换首辅的。

  嘉靖这时候又笑着转口道:“朕听说你们家那个小福孙至今还没有取名?闹得你和书院那三位老夫子吵个不停?”

  严嵩面露尴尬:“四世同堂,家族开枝散叶,臣心中难免喜悦,三位夫子亦是一片拳拳之心,这才闹得如今都没个名字。”

  说到这里,严嵩心中一动。

  皇帝难道是起了要给自家重孙儿取名的心思?

  果然。

  不出严嵩所料。

  嘉靖当即哈哈大笑着说:“既然都到这个时候还没个想法,那朕就给定一个名字吧。”

  严嵩当即弯腰:“此乃臣之重孙福气。”

  嘉靖愈发高兴:“想来各处经典你们也都找了无数,孩子取名取个吉祥,朕也不引经据典了,就赐个无忧之名如何?让这孩子一生无忧无虑,快活一世!”

  严无忧?

  倒却是没有引经据典,就直接字面意思。

  严嵩却立马是抬头面露笑容:“有陛下今日赐名,这孩子此生定然是能无忧无虑一辈子。”

  嘉靖一阵大笑。

  这就是当皇帝的众多好处之一。

  他笑着挥了挥手:“天色不早了,都回去吧。等什么时候,朕领着朕的孙儿,去寻阁老的重孙儿耍,让两个孩子相互也有个伴儿。”

  皇帝的期望很高啊。

  严嵩心中平静,应下此事。

  唯有郭朴和欧阳必进两人心思转动。

  而随着海瑞的最新任用定下,严嵩等人离开西苑。

  旨意也很快就拟定好了。

  不多时,西苑出来传旨的人就寻到了徐府巷。

  这时候也正好是海瑞接连质询,当众逼的徐阶后退一步的时候没多久。

  “海御史!”

  “皇上旨意!”

  太监的喊话,让徐阶顿时松了一口气。

  自己早已深知海瑞为官秉性,可自己何曾想到有有朝一日,自己和海瑞正面相对的时候,对方竟然会是一上来就开大。

  这他娘谁能受得了。

  自己又如何能作答?

  连半点转圜的余地都没有,出招就是大招,贴脸就开大,自己半生宦海也扛不住啊。

  太监的到来,总算是给自己解了围。

  面对圣旨,海瑞也只能是退后两步,跪拜在地。

  “臣海瑞,恭请圣旨。”

  太监上前,心中带着一丝疑惑。

  先是朝着徐阶行礼,而后才打开圣旨对海瑞宣读旨意内容。

  当旨意被爆出,徐阶的脸却又是一沉。

  海瑞的任用似乎一切都如自己计划的一样。

  可是却又全然不同。

  首先就是自己还没有让人上奏谏言,皇帝的旨意就下来了。

  其次就是自己原本只计划让海瑞在都察院打转,再兼一个顺天知府的官职。可现在,却偏偏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又多了一个北直隶按察使。

  “臣谢恩,领旨。”

  这时候海瑞已经起身,手捧圣旨,再次看向徐阶。

  而那名传旨的太监,似乎也知晓海瑞的名声,未曾讨要赏钱就要离去。

  但海瑞却是已经开口出声:“这位公公还未曾拿到赏钱,还请稍作留步。”

  这可是严阁老推举的人,又是主子爷看重的官员。

  传旨太监不敢不听,便显得有些紧张,尴尬的站在原地。

  而海瑞却是看向徐阶,面露笑容。

  “下官方才入京,诸事未定,尚无居所,囊中羞涩。”

  “但徐阁老富有一府之地,受十数万百姓供养,想来家中定是钱财如山,不知能否替下官给了这份赏钱?”

  …………

  月票月票

第460章 徐阁老破防了

  “请徐阁老替下官代为赏钱。”

  徐府巷中,海瑞此言一出,顿时吓得那传旨的太监浑身一颤,汗流浃背。

  海瑞却好似无事人一样目光平静的注视着眼前。

  徐阶强忍着没让自己内心的愤怒表现在脸上。

  然而在他身边的徐琨却已经是满面涨红,红的发紫。

  街头巷尾,那些没有离去的京中大小官员们更是呆愣住了。

  诛心啊!

  这个海瑞平日里就素有名声,今天一回京就直接堵门,这会儿又上演了一出诛心之言。

  世人都知道海瑞为官清廉,为人执拗。海瑞当众说徐阶家中良田无数,又有十数万百姓供养,这分明就是在指桑骂槐,进一步将松江府华亭徐家侵占百姓田地的事实给敲死。

首节 上一节 629/8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