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535节

  有杨博和严绍庭在暗中出力,朝廷里多出来的声音大体是认为,现在都别吵吵了,就算有什么事一切都该等到退敌之后再说。

  顺带着,也算是阴阳了一把一开始就上疏弹劾宣府的科道言官们,暗戳戳的在说这帮人是唯恐朝堂太过太平。

  也就是在新的声音在朝中出现后。

  西苑万寿宫里。

  终于是传出了皇帝的口谕。

  翌日内阁并六部、都察院廷议宣府事宜。

  窗外未见天明。

  屋内灯火通明。

  带着大肚子的陆文燕,亲自带着芸娘和侍女,仔仔细细的为严绍庭换上那套不常穿的正三品孔雀大红袍。

  严绍庭手中捏着乌纱帽,俯视大妹子在自己的腰间,将那根金饰玉的腰带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他笑着开口:“再等些年,看夫君为你挣回来一件仙鹤大红袍!”

  仙鹤大红袍。

  乃是朝堂一品大员所穿常服,胸前补子绣仙鹤一只。

  这是位极人臣的殊荣了。

  除了三公、三孤便是太子三师,能以正、从一品的官阶弄一套仙鹤大红袍。

  别处。

  便是六部尚书,也不过是正二品的锦鸡大红袍。

  面对自家男人的调侃。

  陆文燕翻着白眼,伸手拍在胸膛上:“您怎么不说等几年,弄一顶八梁冠回来呢?”

  朝堂一品大员可着仙鹤大红袍。

  但一品大员,着朝服时却只能戴七梁冠。

  八梁冠,得是国公才能佩戴。

  至于九梁冠……

  九梁朝冠、鹤补朝服、金带、朝鞋、牙笏上。

  那真就得要位极人臣,官居极品才有可能了。

  小夫妻俩相互调侃着。

  芸娘在一旁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小声道:“郎君,老太爷那边应当要入宫了。”

  严绍庭闻声立马伸手捏了捏陆大妹子的脸蛋:“乖乖在家歇息,等天亮了再出城回昌平去。”

  陆文燕嗯了一声,推搡着将严绍庭转过身,送到了屋外。

  严绍庭笑着摆了摆手,便去寻了老严头,爷孙俩钻进马车里便在马夫的驱赶下往西苑西安门过去。

  路上。

  严嵩还领着大孙子在安富坊普恩寺旁的巷子里,各自吃了一碗咸豆脑,啃完一根油条,严绍庭额外多吃了一块糍粑后,才悠悠哉哉的出了巷子,转到了西安门大街,从西安门进了西苑。

  等严家的马车慢悠悠的停在万寿宫门前。

  老严家爷孙俩走下马车,便见内阁和六部、都察院的人都已经来了。

  严绍庭不由看了老严头一眼。

  这要是自己,恐怕是绝无可能这么精准踩点,最后一个到场的。

  到底还是几十年的首辅,对这种事情早已到了无需在意都能精准控时的地步。

  早就守在宫门下的吕芳见首辅到来,也没有多说,领着众人就一路进了万寿宫。

  随着一声噤声。

  老道长穿着他那一身宽松的道袍,便轻飘飘的卷着风落在了御座上。

  嘉靖扫了眼在场的臣子们,嘴角带着一抹笑容。

  “前些日子昌平一役,那些个贼子如何潜入京师,也该查个水落石出了吧。”

  今天要议什么事,是心知肚明的事情。

  但嘉靖却依旧在控场。

  提督厂卫的黄锦当即在一侧拱手上前:“回主子爷,都已经查明白了,乃是白莲教潜伏京畿多年,暗中拉了不少人下水,这一次便是延庆州那边出的事,方才让这帮逆党中人引着蒙古人进来的。”

  这事其实也不是秘密。

  对于在场人而言,锦衣卫那边查出来的东西,这个时候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

  不知道的。

  那就是品级地位还没到位。

  这些都是明摆的事情。

  吏部尚书郭朴当即上前:“启禀皇上,此次白莲教潜伏京畿,勾连延庆州上下,臣请皇上降旨,严惩眼钦州涉案之人,扫清污浊,并借此顺藤摸瓜,还京畿朗朗乾坤。”

  虽然都说的模糊。

  但黄锦和郭朴先后提到延庆州,其实就是在说延庆州官府里有白莲教的内应。

  只不过是顾及朝廷的体面,才没有将这事给说明白。

  嘉靖点点头:“当如此,东厂和锦衣卫照名拉人,也不必交三法司了,皆以大逆处置吧。”

  说完后,嘉靖目光清幽的扫过在场众人。

  这算是他今天的第一次试探了。

  高拱当即跟进:“陛下圣明,朝廷整饬吏治已久,如此强压之下还有此等蛇鼠潜藏,更是勾连逆党、外敌,属实罪不可恕,以大逆处置方可震慑宵小,杜绝隐患。”

  在高拱之后。

  却是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人站了出来。

  只见严世蕃抱着笏板,慢吞吞的上前一步:“延庆州地处边关,前有宣府,后为京师,乃险要之地,当速速处置。陛下圣裁,乃圣明之举。”

  听到严世蕃如此说,殿内不少人眉头微微一皱。

  因为这事算起来根本就无关严世蕃的事,而且皇帝也说明了这一次不需要三法司接管。

  若这么说的话,严世蕃这个刑部左侍郎掌刑部事,该是心中不满才对。

  不过不论众人如何想。

  嘉靖在看到没人反对自己的决断,心中不由生笑。

  这第一步便算是成了。

  嘉靖当即又说:“既然卿等亦是此等见解,便速速查办吧。吏部这边,也当尽快厘定推选官员,接管延庆州事务。”

  郭朴当即躬身领命。

  除了朝中重要官职,五品以下官员的任命,基本也就是在吏部走个流程罢了。

  见众人皆对此无异议。

  嘉靖又扫视了一遍在场之人。

  他缓缓开口:“这些日子京师闹得沸沸扬扬,朝廷里外都吵个不停,言官们因为蒙古来犯一事相互争斗,打着口水仗,这很不好!”

  严嵩赶忙从凳子上站起身:“朝臣争论不休,这是老臣失察,未能管控朝堂官员,扰了皇上清修。”

  不过严嵩却是心中暗暗揣测了起来。

  毕竟皇帝刚刚说的是因为蒙古来犯,而不是宣府守边不力。

  虽然事情一样,但话不一样,这性质也就不一样了呀。

  嘉靖则是摆了摆手:“言官闻风而奏,乃是我朝体统所在,与首辅无关。”

  严嵩认错,嘉靖自然是顺势为其解释。

  见皇帝和严嵩如此君臣和睦,徐阶心中装着明白,真要开口将事情重新引到宣府守边不力上。

  但紧接着,嘉靖却已经开了口。

  “不过吵闹也不能无休止。”

  “朕准备降旨,传召宣府镇总兵官马芳回京述职。”

  …………

  月票月票

第397章 朕要狠狠的罚他

  朕要召马芳回京述职。

  这话一出,就连刚刚本要开口发言的徐阶也愣了一下。

  很显然,因为皇帝这番话,将徐阶的思绪给打乱了。

  与他一般。

  殿内众人都没有反应过来。

  流程不对啊!

  这事儿不该是他们先开口提出来,然后一波利弊分析,甚至还要再上演一场常规的争论,最后持有不同意见的双方争执不下,才会由皇帝出面从中权衡裁决。

  双方都被安抚了。

  事情也解决了。

  这才是应该走的流程啊。

  可现在。

  皇帝一开口,直接将流程全都舍去,直接跳入到了结果。

  严绍庭偷偷的打量了一眼老道长脸上的神色。

  虽然老道长脸色平静,但他还是留意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若是张居正今天也在场的话,定然会同自己一般,在心里骂上一句好个心机男!

  这种出招明显是奔着打乱群臣意见去的。

  只要老道长先开了口,那么这事的节奏和掌控,就会悄无声息的落到老道长的手上。

  算计啊!

  亦如当日在昌平一样的算计。

  而且还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在众人错愕之中,嘉靖已经是面露憎怒。

首节 上一节 535/8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