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立马矢口拒绝。
这个海瑞,指望自己替他做事。
简直就是想屁吃!
海瑞却也不恼,反倒是气定神闲道:“当真?”
张居正立马抬头挺胸:“绝无可能!”
海瑞摇了摇头,叹息着站起身:“原本,我想再重新好好的查一查苏松两府的田亩,这一次势必要查清两府田地背后都是哪些人家在占着,百姓们又是否都沦为大户人家的佃农。若是操作得当,便能重新厘定田亩田赋,查明两府人丁,也能尝试着将两府的田赋等税课都并为一体……”
说到这里,忽的海瑞就止住了接下来的话。
他更是作势要走。
见张居正还没有反应过来。
海瑞也当真是甩着袖子,悠悠晃晃的走出了屋子。
于是只留下张居正一个人待在屋子里。
桌案后。
张居正眉头锁紧,脑海中还在不断的回想着海瑞方才所说的话。
他倒是真的没有想到,海瑞在要清丈应天巡抚辖下府县田亩和人丁,以及商税的时候,竟然还另外有这等天大的图谋。
清丈田亩,清查人丁。
和厘清田亩所属,人丁所属,可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含义。
悄无声息的。
张居正的心里好似是生出了一只不安分的手,正在不停的抓挠着。
尤其是他还清晰的记着海瑞最后说的,要尝试将田赋在内的各项税课并为一体的时候。
张居正想到了更多的东西。
终于。
张居正站起了身,看向空荡荡的门外。
他的脸上闪过一丝慌张,赶忙就再也不顾的冲了出去。
“刚峰兄!”
“刚峰兄啊!”
“方才是我糊涂了啊!”
“还请刚峰兄留步啊……”
带着焦急的呼喊声,张居正一路狂奔而出,在冲到督粮道署衙门前的时候,他终于是气喘吁吁的停下了脚步。
只见海瑞正不顾官体的撅着腚坐在衙门前的台阶上,与路过的一名百姓闲聊着。
听到身后的脚步声,那百姓赶忙回过头。
然后面带紧张的起身,退到街面上,拱手道:“海老爷可要保重身体,咱们这些老百姓还指着海老爷能让大伙都过上好日子。”
说着话。
那百姓好似是畏惧张居正一般的,快速逃离此处。
海瑞这才回头,脸上带着笑容看向额头已经渗出汗水的张居正。
他的笑容好似是有着什么魔力一样。
“叔大兄当真想好了?”
…………
月票月票
第396章 老道长的算计
张居正的眼睛里闪烁着让人看不懂的光芒。
他看了一眼督粮道署外的街面。
因为是官府衙门所在,所以基本上这里很少会有百姓过来。
而这也基本可以同等代入到朝廷在地方上的其他衙门。
毕竟官民有别。
普通人并不乐意与官府扯上太多关系。
张居正看着明显在事情谈妥前,是不可能进到督粮道署里的海瑞,只能无奈的轻叹一声。
想了想,张居正索性就间隔了一个人的位置,同海瑞坐在了同一级台阶上。
“刚峰兄,想来你该清楚,我一直在寻求用一种新的税制替代当下混乱的税课名目。”
海瑞没有开口。
但他不是蠢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他看的比张居正还要更加清楚。
张居正看着海瑞的反应,也只能是笑笑,继续说道:“我朝已经国祚二百年,自太祖高皇帝开国以来,至今朝廷积攒下来的税课名目繁杂不负重担。百姓更是要为此终年奔波,毫无喘息的机会。居正在朝为官,虽不敢说如刚峰兄一般清廉刚正,可居正心中却也如刚峰兄一般记着这天下百姓。”
海瑞脸上有了些波动。
他侧目看向张居正,他相信张居正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是真的。
不然。
自己又怎可能会同他一起坐在这里。
更遑论,自己会将算盘打到他张居正这个总督海务大臣身上去。
虽然二人可能会在执政理念上有所不同。
但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道理是浅显的。
张居正见海瑞终于是有些反应,面露笑容道:“道阻且长啊,所以在过去我同刚峰兄有着重重冲突,不过你我二人都清楚,那是我二人理念不同罢了。但有些事情,终究还是殊途同归,想来刚峰兄对严润物便是这等想法吧。”
见张居正提到严绍庭。
海瑞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他点头道:“张总督今日之言,是中肯的。”
见海瑞终于是罕见的认同了自己的说法。
张居正不由的松了一口气。
他紧接着便说道:“若是刚峰兄信任于我,你要在江南做的事情,可以不必如此急迫。”
不等海瑞开口询问缘由。
张居正便立马解释道:“当然,刚峰兄希望我做的事情,一旦确有需要,我这个总督海务大臣,定然会出力帮忙。”
海瑞双目平静的注视着张居正,想要从对方的脸上寻找到一些答案。
他低声询问:“叔大为何提议我行江南之事不必急迫。”
张居正却是高深莫测的微微一笑。
眼看着已经吊足了海瑞的胃口。
张居正这才缓缓开口:“操事不必急,但我却愿意先助刚峰兄尽掌江南十一府之情形。若是我猜测无错的话,或许不久之后刚峰兄与我便能在这江南,看到严润物。”
海瑞顿时眉头一挑。
他有些不确信道:“你是说,严宾客会来江南?”
见海瑞竟然有这么大的反应,张居正不由撇了撇嘴,心里却是酸酸的。
难道在海瑞这厮心里,自己便是不如严绍庭的?
至于这么大反应吗?
当张居正心里泛酸之际。
海瑞却已经是有些激动的说道:“是了是了!严宾客这些年虽然高居京师,可在朝中执笔落墨,却大多是在南方。如今我朝已经开海,南方形势愈发复杂,若要善政长存,严宾客定然是要亲自来一趟,坐镇江南,扫清障碍!”
眼看着海瑞对严绍庭愈发的推崇起来。
张居正终于是忍不住开口道:“刚峰兄所言或许在理,但想来若严润物当真要来江南,也是奔着多一层地方经历的。但不论如何,他若是能来江南,彼时刚峰兄再想做些什么,背后也能有更大的支持。”
海瑞这时候已经是蹭的站起身,转身面朝督粮道署里面,张居正亦是立马跟着站了起来。
海瑞则是转头看向张居正,面带笑容:“还请叔大辛劳,接下来的日子能借着开海事宜,由市舶司出面,清查应天巡抚辖下各府县商贾之情。”
说完后,海瑞便宛如是将这苏州府督粮道署当成自己的应天巡抚衙门,长驱直入。
落在后面的张居正立马翻起白眼,冲着这么快就开始让自己出力的海瑞啐了一口。
但很快张居正便反应过来。
提着官袍就追赶了上去。
“哎!”
“我说刚峰兄……”
“您行行好,总得要从应天巡抚衙门发一道行文过来吧。”
“总不能真就逮着我一个人坑啊!”
“……”
……
京师。
江南的两根搅屎棍接下来要做什么,对于当下的朝中官员们来说,还是件很遥远的事情。
但是当下的京师,却因为宣府镇弹劾一事,已经处于风口浪尖。
随着杨博登门造访,在得到合作的答复之后。
杨博和严绍庭也各自开始在朝中使力。
在一片科道言官弹劾宣府镇上下守边不力的情况下,渐渐有越来越多的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的御史言官上疏朝廷。
这些人认为,朝廷是赏罚分明之地,但同样也是个讲道理的地方,而不应该胡搅蛮缠,更不能因为一时得失而寒了人心。
毕竟从事实上来说,宣府镇是顽强的抗住了边墙外三路大军的进攻。这份功劳不论如何,都不能打折扣去算的。
至于说那三千余蒙古人潜入京师之地,即便是宣府边军有过错,但也不该在当下敌军未退之际去计量。
而有关于最开始的科道言官们所说的朝廷在今年初就额外拨付了三十万两钱粮军需给宣府镇的事情。
后面的言官们认为,这笔钱肯定是起到了本该起到的作用。
至于说什么贪墨舞弊,等回头让户部和三法司派人去查一遍就是了。账目摆在那里,到底有没有问题等战后一查便知。
总结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