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506节

  这话便是亮明了意思。

  勋贵们对居庸关和京师的安全,并不感到担忧。

  而勋贵们也是先面见了皇帝,那张溶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皇帝希望朝廷能快点派人将裕王给接过来。

  毕竟北京城当下有重兵把守,俺达部一路兵马就算是冲到了顺天府,对北京城也造成不了什么危害。

  反倒是城外,少有重兵,裕王待在昌平才是真正的不安全。

  这话倒是让在场众人思路换了换。

  严嵩更是当即开口:“裕王关系社稷,千金之躯,不可怠慢,更不能使其留在城外!”

  徐阶虽然心中有些旁的想法。

  但这个时候,也必须顺着严嵩的话说。

  他沉声道:“也不要等天亮了,就现在东厂、锦衣卫再加上京营这边,三处都派了人立即出城,将裕王护送回来!”

  黄锦立马站了起来:“咱家亲自带着人去昌平。”

  众人看了过来。

  也没人在这事上说什么。

  严嵩则是抱起双拳,朝着黄锦拱了拱手:“此事便要劳烦黄公公了。”

  黄锦脸上风波不惊,摆了摆手:“事不宜迟,咱家现在便去。阁老与诸位议完诸事,也要早些歇息,毕竟贼子还没打进来。”

  说完。

  黄锦便在众人注视下离开了。

  严嵩看了一眼在场的人。

  他脸上露出一抹笑容:“说来还是黄公公看的透彻,当下那蒙古贼子都还没真的打进来,诸位也不必太过惊慌。当下也不用劳心劳力的守在这里,还是早些回府歇息,朝廷当下也不能因为这事就不做旁的事情了。

  各地夏粮陆续收上来了,户部也要盯着些,田赋不能有失,南边和倭寇的战事也不能停办。我大明富有中原两京一十三省,何惧这区区俺达部贼子?”

  这时候。

  不论严嵩说的话如何,却到底还是起了定心丸的作用。

  首辅能稳如泰山,不露惊慌,从容处置。

  下面的人才能按部就班继续做事。

  众人纷纷起身,拱手告退。

  严嵩便一直坐在椅子上,目视着所有人离开,这才暗自松了一口气。

  他侧目看向同样没走的徐阶。

  当着高拱、袁炜以及李春芳的面。

  严嵩轻声开口:“当下战事刚起,还是少些去说追究各方责任的话。军心要稳,可朝中百官之心也要稳,万不能有失。”

  徐阶闻声立马拱手,面露无奈:“阁老教训的是,方才是我心急了,担忧边墙局势。”

  严嵩点了点头,又看向高拱:“战事起了,各方用度便要多起来,户部那边要盯着。朝廷这个时候不能吝啬,但也不能将银子如水一样撒出去,都要用在刀刃上。”

  这话。

  倒也算是站在了徐阶问责宣府镇的事情一方。

  钱。

  要用在刀刃上。

  高拱亦是点头:“阁老放心。”

  严嵩嗯了声,面带笑容:“且都回去吧,也没几个时辰歇息的,但到底还是要合眼睡上片刻。”

  说完后。

  严嵩也没再继续往下说,在众人面前率先走出内阁班房。

  几人各自看了一眼。

  也未曾再多说什么,拍了拍坐了一天的屁股,甩着袖子离开班房。

  ……

  昌平。

  等黄锦带着人赶到的时候,天也已经亮了。

  治安司衙门口。

  近两百名厂卫、京军官兵驾马等候在校场上。

  黄锦则是一脸为难的拦住了要带着学生去各处安抚人心的朱载坖。

  “殿下,您可万万不能真的待在这里啊!”

  “就算是殿下心系昌平百姓,咱们回了城再请陛下做主,另派兵马过来便是。”

  “殿下是千金之躯,万钧之重,万万不能有失。且昌平这边还有严宾客和徐庶子坐镇,若当真有什么事,有他二位在,也定能保百姓无虞。”

  “殿下,您就跟奴婢回去吧……”

  黄锦都快要哭了。

  当他在夜里带着人出了城,便一路狂奔到昌平。

  人到了,也找到了裕王。

  可人家一句不回,却是让黄锦整个人都碎了。

  天爷爷的。

  裕王爷不回城,这要是但凡出点什么事,他黄锦就是有十个脑袋也赔不起啊。

  朱载坖却是皱着眉,不悦且有些厌烦的看向黄锦:“本王说了,要与昌平共进退。本王是皇子,是陛下的儿子,说出去的话自当是一口唾沫一个钉。又岂能更改,随你回城?”

  黄锦真的要哭了。

  眼睛都红了。

  急着说:“王爷,奴婢给您跪下了,就请您随奴婢回去吧。”

  说着。

  黄锦便当着朱载坖的面,直挺挺的跪在了地上。

  旁边书院的学生们,则是目光紧张的看着他们的山长。

  朱载坖扫了一眼这些被他叫过来,要随他往各处走动安抚人心的学生们。

  他的脸色愈发坚定,俯瞰跪在眼前的黄锦,沉声道:“黄公公,您这么些年一直陪在皇上身边,也算是本王的半个长辈,难道您要坐视本王失信于百姓们?”

  听到这话,黄锦顿时肩头一震。

  他抬起头,眼巴巴的望着朱载坖。

  “王爷,可您的安危……”

  朱载坖一挥手:“既然黄公公亲自带着人出城前来,如今也就不要回去了。黄公公若是不放心,大可带着人这些日子就护在本王左右,若当真贼子来犯,形势危急,本王便要仰仗黄公公护着本王回城!”

  这话一出。

  黄锦那积蓄多时的眼泪,终于是一股脑的流了下来。

  他如何能想到。

  原本不过是出城护送裕王回城,却变成了这样。

  黄锦只能是一边哭着一边说:“王爷赤诚之心,安护百姓,要与百姓共进退,奴婢……奴婢就是拼了这条命,到时候也要护着王爷全须全影的回去!”

  见到黄锦不再劝说。

  朱载坖终于是面露笑容,弯腰伸手,将黄锦搀扶起来。

  他语气也缓和了一些。

  “黄公公放心,本王非是要逞强,而是本王知晓我大明的将士和百姓们,也绝不会让本王出了事。”

  黄锦这时候哪里还说得出话,只能是连连点头,但那颗心算是彻底悬在嗓子眼里下不去了。

  而在另一头。

  严绍庭的脸色却很不好看。

  忙活了一夜的陆绎,顶着两只黑眼圈,嗓子都跑冒烟的赶了回来。

  “居庸关外的情况很不对劲。”

  “那股进来的蒙古人忽然之间不知所踪,谁也找不到他们的踪迹。”

  一旁的徐渭赶忙站起身:“延庆卫和怀来卫的人呢?居庸关那边的探马呢?”

  陆绎摇了摇头:“都派了人,就连我们锦衣卫昨夜也是探马尽出,可就是找不到对方的行迹。以我们的猜测,这一次定然是有人在暗中相助这帮蒙古人,不然不可能躲过咱们的探查。”

  严绍庭目光担忧的看向居庸关方向。

  人怎么突然就不见了呢?

  那可是活生生的大队兵马啊。

  他当即开口:“这一次冲进关内的蒙古人有多少?”

  陆绎立马回答:“三千人!虽然不多,但皆为一人两骑,目的就是长途奔袭,牵制我朝兵马!”

  三千人。

  六千匹马。

  严绍庭眉心愈发凝重。

  徐渭亦是在旁忧心忡忡的嘀咕着:“没道理啊,这么多人马,怎么可能就不见了?”

  这时候由不得徐渭不担心。

  关外蒙古人虽然不复当年,可若是野外捉对厮杀,便是边军也得要两三个才能拼得过对方一人。

  而若是在这京师地界上。

  这三千蒙古人,就能抵得上朝廷万余大军。

  而就在严绍庭和徐渭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

  治安司书吏首肖俊鹏,却是连靴子都掉了一只的跑进来。

  “司正!”

  “司丞!”

  “蒙古的狼崽子打进来了!”

  轰!

  如同一道惊雷。

  严绍庭和徐渭,乃至于陆绎,同时看向了赶过来的肖俊鹏。

首节 上一节 506/8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