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363节

  潘家父子二人的结局如何。

  其实已经注定了。

  而一心要借着这件事情,为儿子报仇的嘉靖,却是目光幽幽的扫向了内阁次辅。

  “内阁、六部,对此事有何言论?”

  潘恩和谁走的近。

  其实身在朝堂之上,只要不是瞎子就都能看得明白。

  很多时候。

  底下人如何,或许还看不清楚。

  但到了如内阁及六部尚书这样的位子,在朝堂之上相互之间的关系,就不存在有秘密一说。

  至于某位一直深藏着的大司马,那是另当别论。

  然而。

  皇帝还没有等到次辅的回答。

  高拱便已经站了出来。

  “陛下!”

  高拱脸色凝重,目光流转。

  上一次潘恩他们要弹劾裕王府的事情,自己同样一直记在心中。

  自己那个学生,平日里不争不抢,向来都是个仁德性子。

  虽然严世蕃在工部的程序上有些误会,但何至于吓得那孩子都要上疏请罪。

  高拱沉声道:“潘允端不过观政进士就敢藐视王法,实则乃是因为其父官任刑部尚书,所以才因此生出了无法无天的秉性。

  此次案情可见朝廷整饬吏治正是顺势而为,潘允端在此事前后,种种狂妄之举,理当惩之以流放之名。刑部尚书潘恩教子无方,滋养不法,都革除一应官职,另交有司会审其罪,进而追责惩之!”

  随后。

  袁炜亦是开口附议。

  进而就是户部尚书高燿和吏部尚书郭朴,先后出声附议。

  嘉靖却始终未曾开口。

  徐阶心中一叹。

  皇帝在等着自己。

  他点点头,拱手上前:“臣附议,此案所显露之朝中积弊已经直达六部尚书,此风绝不可助长,理当如诸位所言,从严惩之!”

  “好!”

  终于是等到了徐阶开口回答。

  嘉靖当即喊了个好字。

  就在老道长要用几颗人头来替儿子报仇的时候。

  严绍庭却是忽然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谏言请奏。”

  他在这件事情上还有话?

  众人立马疑惑的看了过来。

  在得到允许之后。

  严绍庭便开口道:“虽然诸位阁老、尚书都已有言,潘家父子此案当从重处置,但微臣以为此案也是有心系子嗣的舔犊之情。臣斗胆奏请陛下,圣裁之时,能准潘恩一个老夫爱子之心。”

  殿内众人再一次的傻眼。

  严绍庭竟然会为潘恩父子求情?

  他真的!

  我哭了!

  严绍庭则是面色平静。

  这一次的目的,不过是帮老小子进步。

  而一个死掉的原刑部尚书,远不如一个活着的原刑部尚书可能会在将来带来更加的价值。

  而此时。

  原先已经昏厥过去的潘恩也已经缓缓苏醒。

  正好是听到了徐阶和严绍庭分别说的话。

  潘恩眼神怨愤的看了徐阶一眼,而后便匍匐在地上。

  “陛下!”

  “臣自知所犯罪过之大,罪臣子狂妄不法种种孽行皆为罪臣管教无妨,祸及朝堂。”

  “只是微臣老矣,虽执掌刑名多年,却也难免生出护子之心。”

  “罪臣不敢乞求陛下宽恕老臣所犯之罪,但请陛下能看在罪臣为国效力、侍奉陛下多年的份上,能留老臣那罪子一条性命。”

  说完之后。

  潘恩便双手合叠,重重的叩拜在地上。

  亦是直到这一刻,他才明白。

  当你已经没有价值的时候,往日里的那些所谓朋党,便会立即抛弃。

  反倒是严绍庭的话,让潘恩有些始料未及。

  至于说这一次的事情。

  潘恩并没有怪罪严绍庭的意思。

  人家已经仁至义尽了,圣人面前总不可能坐实了他们这些臣子私下勾结的罪名吧。

  要怪。

  也只能怪自己今日惊慌之下说错了话。

  要怪。

  也只能怪那个逆子,屡教不改,狂妄自大。

  而最应该怪的,却终究是自己这些年只知道在朝堂之上蝇营狗苟,而忽略了管教儿子。

  死到临头之际。

  潘恩心中生出无数的悔意。

  若是当初,自己能不说说辞,而是真正的愿以严绍庭马首是瞻,或许今日也不会有如此局面。

  若是更早一些,自己能在朝局之中少一下争斗,也不至于变成这样。

  只是一切的悔恨,都已经为时晚矣。

  而在上方。

  原本要拿下几颗人头的嘉靖,心中不免一叹。

  都是当爹的。

  自己这一次确有假公济私要为儿子报仇的意思。

  但潘恩又何尝不是为了儿子。

  堂堂的六部尚书,朝堂上下数万文官,也只有这一个刑部尚书。

  心中一声哀叹。

  嘉靖也没了要杀人的念头。

  “夺刑部尚书潘恩、都察院观政进士潘允端一应官职、功名、出身,限令三日之内离京还乡,潘家三族三代,永不录用!”

  命可以留。

  但潘家也别想再在朝堂之上出现了。

  嘉靖冷声说完了对潘恩父子的处理。

  潘恩心中一颤。

  潘家三族三代永不录用,这一次自己父子二人真真是成潘氏一族的罪人了。

  命虽然留下了。

  但往后余生,也要受尽族人唾骂。

  而松江府上海县潘氏,也必然会在随后的日子里,被那些早已心存觊觎的人家给一点点的蚕食干净。

  潘恩心中一片悲凉。

  有为潘氏就此落败的悔恨,也有他父子二人能活下来的侥幸。

  所有的情绪汇聚在了一起。

  潘恩紧紧抱拳抬起头。

  “草民,谢皇上隆恩。”

  “草民一家此后必当勤恳耕种,不忘陛下恩德!”

  说完之后。

  潘恩双手颤巍巍的捧起头上的乌纱帽,小心翼翼的放在地上。

  做完这一切,他缓缓起身,目光愈发怨愤的从徐阶的背影上扫过。

  最后一步步的退出到了大殿之外。

  殿外。

  风停了。

  雨也停了。

  夏日里便是如此。

  风雨来的急,去的也快。

  雾气滋生。

  地面上还有一些水渍,也因为内廷的营造很快就在微风吹动下变干。

  潘允端已经被锦衣卫五花大绑,嘴巴也被堵住。

  见到父亲出来。

  潘允端瞪大双眼,不停的扭动着身体。

  潘恩哀叹一声,走到儿子面前:“端儿,你我父子仕途已无,今日便随为父回老家吧。”

首节 上一节 363/8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