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221节

  只有傻子才会认为,能在这个时代开银行,平衡国家财政货币经济。

  那至少是要有足够快速的信息传递,才能达成的事情。

  但是。

  “黄金,白银,铜钱……”

  严绍庭低声念叨着。

  陆绎面露不解:“姐夫你在说什么?”

  严绍庭抬起头,面上微微一笑,摇了摇头:“没什么。”

  他只是想到了黄金、白银锚定的事情。

  以黄金、白银等价交换锚定货币的金本位制度,才是符合当下大明朝的制度。

  什么阶段,什么样的社会局面,什么样的前置条件,才是决定货币经济体系的关键因素。

  天底下,没有人能一口吃成个胖子。

  抛开现实空谈是要不得的。

  在陆绎摇头晃脑的疑惑眼神下。

  严绍庭双眼闪着光亮,注视着忙碌不已的通惠河码头。

  “每盎司三镑十七先令十又五分便士。”

  严绍庭面露笑容。

  虽然大明不一定需要一切照办,但这却是个可以借鉴的方向。

  属于大明的货币政策。

  这件事眼下倒是可以提前落子布置起来了。

  陆绎眨着眼,看着又开始癫言癫语的姐夫,肩头一颤,眼神挪开。

  免得自己也和姐夫一样。

  癫了。

  姐夫癫,能升官发财。

  自己要是癫了,恐怕明天就要被开革回家。

  于是。

  本来偏过头的陆绎,又回头看向严绍庭,更是给了一个让严绍庭觉得有些莫名其妙的眼神。

  陆绎却是面露期待。

  姐夫您继续癫!

  越癫越好!

  您够癫,弟弟才能跟着一起升官!

  严绍庭则是看向陆绎,询问道:“眼下京中一两黄金能抵几两白银?”

  这个事情,自己实在是不了解。

  大明朝内阁首辅家的子弟,当朝新贵,什么时候需要自己花钱了?

  严绍庭露出一副我不懂钱的表情。

  陆绎面露疑惑,解释道:“国初太祖爷定的,一两黄金抵四两白银,不过眼下一两黄金在京中能抵五两白银,有些地方能抵六两。”

  “五换,六换了啊。”

  严绍庭点头念道着。

  五换、六换,这是专用词,一直都是用来形容黄金白银兑换比的。

  如果没记错的话。

  等到歪脖子树那位的时候。

  这个比例,已经变成十换了。

  即一两黄金,抵十两白银。

  而不稳定的货币兑换,会导致很多问题。

  而且等开海之后,大明的钱多起来,也会是一个问题。

  光有钱,却无法正常使用。

  还得要想法子,在将来将那些钱都用出去,转化为生产力以及提高大明整体百姓的生活水平。

  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命题。

  出现在了严绍庭面前。

  以至于他陷入沉思之中,而不自知。

  陆绎则是悄默声的抽了一眼严绍庭,面露不解。

  姐夫的脑袋怎么看着大了一圈?

  长脑子了?

  不见严绍庭有反应,陆绎只能掰了根纸条塞在嘴里。

  一直等到好几个时辰后。

  通惠河码头上卸银子的船队,这才将所有的木箱子卸下。

  坐着那些遮面女子和乐班的马车走在最前面。

  拉着一只只沉重的木箱子的牛车,则是走在后面。

  前后左右,乌泱泱一大群的官兵,警惕的护卫着整个队伍,开始向着京城过去。

  等到最后的牛车走完。

  通惠河码头上封锁的官兵们,这才结队一去而空。

  被堵在码头外的人群,也一窝蜂的进了码头。

  或是登船南下,或是迎接友人。

  人群中,被陆绎喊醒的严绍庭,牵着马站在码头不远处。

  一艘艘商船停靠在码头上,上下旅人货物。

  当一艘挂着严字旗号的商船停靠在码头上的时候。

  陆绎眼前一亮。

  “姐夫,是小雀儿的船。”

  严绍庭看了一眼前面拥挤着的人群,面露无奈。

  但是那头。

  却忽的有一名身穿官府皂服的中年男子,却是带着几名码头上的官兵,殷勤的凑了过来。

  “小的参见严侍读。”

  “严侍读今日是要出行还是接人?”

  说着话,这小吏已经指示着官兵将码头上拥挤的人群驱散。

  严绍庭皱眉看了一眼对方,终于是带着陆绎到了码头边。

  “你是认识我?”

  停下脚步,严绍庭询问了一声这名通惠河码头上的小吏。

  小吏依旧是满脸的笑容,点头哈腰的:“侍读是贵人,小的之前去京中衙门办过事,远远的见过侍读一面,便不曾再忘了。”

  陆绎呵呵一笑。

  这小吏说话倒是漂亮,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严绍庭则是看了陆绎一眼,而后对小吏解释道:“家弟与几位友人抵京,领了我家老爷子的令,过来接一下人。”

  小吏脸上顿时露出一个夸张的表情。

  “原来是阁老的意思,小的这就安排好马车,送府上的公子和友人乘车回京。”

  说着话。

  这小吏也不管严绍庭是否同意,便忙着呼喊了起来。

  很快就有一架马车出现在码头上。

  小吏又说道:“侍读不必管,等这马车送了府上的公子回府,他们自己会赶车回来的,不耽误事。”

  看着这小吏如此殷勤,严绍庭也只能是泰然受之。

  陆绎这边,也从袖中取出一枚碎银子,丢到了小吏说上。

  “马车用了,该给的银子不能少,多出来的算是让你手下兄弟们买酒吃。”

  小吏本来还要拒绝。

  但见陆绎这般说,便只好是收下,满脸笑容的一转眼,那银子就从他手上消失不见。

  “如此,小人只能厚脸谢过侍读的赏。”

  严绍庭只是随意的挥挥手。

  他的目光已经看向挂着严家旗号的商船。

  自船舱里。

  头先,就是一名身穿儒服,却身高过六尺(明制一尺31.1cm),膘肥体壮,虎背熊腰的年轻人满脸憨态笑容的走了出来。

  跟在年轻人身后的。

  则是一名身着道袍,脸上蓄有长须,头戴莲花冠,手拿拂尘,足蹬莲花鞋的道人,眼珠子直转溜,透着一股子贼眉鼠眼模样的打量着外面的码头。

  至于说道门的仙古道风。

  那是半点都没有!

  在两人后面,便是一名同样丝巾遮面,身着一水对襟衫裙,身段凹凸有致的女子。

  而后便是几名身着劲服的护卫。

  不等严绍庭反应过来。

  那头先的魁梧少年,便是脸上一喜,张开双臂。

  “哥!”

  严鹄一声大喊,张着双臂,双足用力,就这么从船上跳下,稳稳的站在了码头上。

  连带着,船只整个儿的都是一阵晃荡。

  而在他后面的那名道人,却是好一阵的手忙脚乱,拂尘胡乱的挥舞着。

首节 上一节 221/8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